1、24 出师表名校讲坛1.文言知识归纳(1)古今异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的意思;今义:一年的第三季。)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晓畅军事(古义:通晓,精通;今义:语言表达通顺明白。)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由是感激(古义:感慨激动;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2)词类活用攘除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诈凶险的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形容词作名词,忠心的事,好事。)以光先帝遗德(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形
2、容词作名词,好的、坏的。)亲小人,远贤臣(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深入不毛(名词作动词,长苗,长草木。)(3)一词多义【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路。)咨诹善道,察纳雅言(途径,方法。)【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读 wi,动词,给予。)深追先帝遗诏(动词,遗留。)【行】然后施行(动词,实行。)性行淑均(名词,品德。)必能使行阵和睦(名词,行列。)【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是。)及为忠善者(做。)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当,任。)【益】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益处。)至于斟酌损益(兴办,增加。)【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恐托付不效(奏效,见效。)2.主题解说本文是
3、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对朝廷内政所提出的建议。文章总结了“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汉兴旺的历史经验,表示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表明了诸葛亮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诚。3.难点攻克课文第 6 段叙写自己的生平(21 年的经历),有人说是多余的,你怎么看?提示:诸葛亮的这段自叙经历的文字写得慷慨深沉,动人心魄,是为了进一步打动刘禅,使他乐于接受自己的谏言,这一段文字与上下文貌分神合,造成文势的波澜起伏,不是多余的。4.结构图解广开言路出 提治国建议(1-5) 赏罚分明 寓情于议亲贤远佞师 叙自身经历(6) 三顾茅庐 寓情于事表效忠心愿(7) 托孤之事表 明各自责任(8-9) 结束全篇 直接抒
4、情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行阵( ) 崩殂( ) 陟( )罚臧否( )以遗陛下( ) 攘除( ) 裨( )补 qu( )漏wi( )自枉屈 s( )夜 zhn zhu( )( )损益庶竭驽( )钝 咨诹( )善道 以彰其咎(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益州疲弊( ) (2)察纳雅言( )(3)引喻失义( ) (4)志虑忠纯( )(5)性行淑均( ) (6)深入不毛( )(7)斟酌损益( ) (8)以彰其咎( )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A.用 B.以致 C.用来 D.因为(1)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
5、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2)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4)由是感激 古义: 今义: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作者分析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 (2)描写先帝三顾茅庐的句子: (3)某企业濒临倒闭,这时,老李走马上任,当上总经理,肩负起扭转亏损局面的重任,真可谓: (4)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7.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情节和上联对出下联。他忠心耿耿,为报
6、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名成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下联: , 8.仔细观察武侯祠图片,根据提示写出你读图想到的相关信息。(1)图中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上联讲的是 的故事,下联讲的是诸葛亮辅佐 的事情。(2)宋代陆游非常推崇诸葛亮的文章及为人,他用诗句称赞说:“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躬耕于南阳(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3)猥自枉屈( )(4)遂许先帝以驱驰(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2)苟全
7、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1.文章起笔凝重,从蜀国的不利因素谈起,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12.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13.请结合文中内容谈谈诸葛亮当时的主张对今天的社会的进步还有哪些意义?(河南中考)【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
8、,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魏郑公 谏止唐太宗封禅 ,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 ”太宗不能夺 。(节选自容斋随笔)【注释】魏郑公:魏征。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14.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
9、同的一项是( )以光先帝遗德A.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引喻失义B.喻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亲贤臣,远小人C.远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此悉贞良死节之臣D.悉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15. 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6.语段【甲】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17.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文言文对照翻译先帝 创 业 未半 而中道崩殂( ), 今 天下 三分, 益州 疲先帝创建(统一中原)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便
10、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成三个国家,我们蜀国军力弊, 此 诚 危急 存亡之秋也。 然 侍卫之臣 不懈疲惫,财力不足,这实在是万分危急(决定我们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呀。但是侍卫的大臣们能在朝内毫不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 外者, 盖 追 先帝之殊遇,欲 报之于陛下也。 诚 宜懈怠,忠诚的将士们能在外拼死作战,其原因是追念先帝的优待,想以此向陛下报答呀!(陛下)实在应该开张 圣听, 以 光 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 妄自菲薄,引喻失广开言路听取群臣的意见,来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志士的气节,不应当随便轻视自己,说话不义, 以 塞 忠谏之路 也。恰当,以致堵塞了臣子向陛下直谏的道路哇!实词先
11、帝:指刘备。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困苦贫乏。秋:这里是“时”的意思。懈:懈怠。忠:忠诚。追:追念。殊遇:优待,厚遇。报:报答。陛下:对帝王的尊称。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光:发扬光大。遗德:遗留下来的美德。恢弘: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气:气节。妄:胡乱。菲薄:轻视,小看。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塞:堵塞。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虚词未:否定副词,没有。而:表转折关系。诚:确实,的确;实在。也:语气词,表判断。然:表转折关系。盖:句首语气词,表示整句关系,解释原因。于:都是介词,在。宜:应该。以:连词,来,表目的;以致,连词,表结果。句式 “不懈于内” “忘身于外”:二者均属状语后置句,即“于内不懈” “于外忘身” 。宫 中 府 中, 俱为 一体,陟()罚臧否( ),不宜 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