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课 宋明理学教学目标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结合宋明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的经历,了解宋明理学家的主张,指出儒学的发展状况理解宋明理学的内涵,认识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新课导入新课导入1以引言部分的内容为素材,告诉学生汉代以后由于社会动荡,人们对传入的佛教有了更多的兴趣,儒学思想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可以从杜牧的诗入手,介绍梁武帝三次入寺院当和尚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设问: 1. 汉代儒学刚刚确立了正统地位,为什么汉以后人们对佛教的兴趣日增?2. 佛教的兴盛开始挑战儒学的地位,儒学应该怎么办?新课导入2同学们知道“程门
2、立雪”的故事吗?请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里的主人翁杨时就是无锡东林书院的创立者。杨时拜见程颐是求教什么学问呢?理学。这节课 我们就共同学习宋明理学。基础达标1.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B)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 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 “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解析 现在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分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通过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因
3、此具有“科学”之含义。2.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说这段话的应该是 (A)A. 朱熹 B. 孟子C. 董仲舒 D. 荀子解析 根据材料中先有“理”后有“气”的观点,可以判断出这一主张是宋代理学家的思想。3. (冲 A)“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句话反映了 (C)A. 孟子的“仁政”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 王阳明的“心学”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4. (2014 年镇江模拟卷)1283 年 1 月 9 日,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舍生取义,壮烈殉节。史学家分析文天祥就义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这里的“社会心理基础
4、”指 (B)A. 法家思想B. 程朱理学C. 王阳明心学D. 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解析 本题考查程朱理学的积极影响。程朱理学强调忠诚、信义、气 节、操守,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状元宰相,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很深。5. (2014 年宿迁模拟卷)“他竭力鼓吹去人欲,存天理,只要人们体识到心中固有的良知,扫灭私欲,哪怕愚夫愚妇也可以成为圣人。”文中的“他”是 (C)A. 董仲舒 B. 陆九渊C. 王阳明 D. 李贽解析 抓住关键词“心中”,知道属于心学,抓住“良知”,知道是王阳明的言论。6. 王夫之在批评某位思想家时说:“窃佛老之旨,游心于虚无,而招致亡国之祸!”他评价的应是 (B
5、)A. 程颢 B. 王阳明C. 董仲舒 D. 黄宗羲解析 从材料中的“窃佛老之旨”判断为理学,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从“游心于虚无”判断为心学,心学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四个选项中符合这两个限定条件的只有王阳明。7. 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D)A. 海瑞治家严谨 B. 儒学地位衰落C. 世风每况愈下D. 理学摧残人性解析 理学扼杀了人的天性,摧残了人性,题干中海瑞的做法就是这些道德规范消极性的体现。8. (2014 年徐州模拟卷)2012 年 10 月食品安全与道
6、德底线文章称:“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皮革奶等与食品有关的现象表明部分商人在伤天害理。 ”此“伤天害理”在宋明时代主要指 (B)A. 违反了当时的社会法律B. 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C. 与当事人的基本意愿不符D. 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解析 宋明理学所认为的“天理”,就是指封建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9. (判断正误)(2014 年无锡模拟卷)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冲破了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教和道家思想来阐释儒家义理,形成了程朱理学。 (B)解析 二程是北宋的理学家而非南宋人,程朱理学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非道家的思想,道家和道教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学派,后者是宗教。10. (判断正误)(2014
7、年扬州模拟卷)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原名文濬,他大学期间特别崇尚某一思想家的学说,取名“知行”。中年时,他又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故改名“行知”。据此判断,他曾崇尚的这一思想家是王阳明。 (A)解析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将知与行合作一处,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 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 。他认为知和行都源于心,良知人人都具有,要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巩固提升一、 选择题1. 某位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葩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 “藉以识仁”。该诗所反映的学术思想属于
8、(C)A. 道教 B. 佛教C. 程朱理学 D. 陆王心学解析 该学者认为可以通过观察、研究春意盎然、万紫千红这些身外的自然界现象,去探究、体会事物的根源缘由,即“格物致知”,认为求“理”的方法是向外部自然界去探寻,属于客观唯心主义。2. 在对世界观的认识上,以下四句中有一句与其他三句明显不同。这一句是(B)A.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B.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C. “吾性之理,本之于天,具之于心”D. “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解析 A、C、D 反映的世界观是“心即理也”。B 反映的是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9、3. (冲 A)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C)A. 从辩证思维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C. 从万物本原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 儒学到了宋代,出现了一个新的角度,就是从探寻世界万物的本源出发,研究事物。4. (2014 年徐州模拟卷)康熙替朱子全书作序说:“朱夫子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之规虽圣人复起,必不能逾也。”理学在宋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D)A. 佛、道等宗教思想的影响B. 宋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到顶峰C. 朱熹等思想家的个人努力D. 适应维护封建社会等级秩序和统治的需要解析 理学用封建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束缚
10、人的思想,对维系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5. (冲 A)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的脚下,认为要想得到“良知”,不必去读圣贤经书。这一观点反映的是 (C)A. 孟子的“仁政” B. 朱熹的“理学”C. 王阳明的“心学” 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解析 阳明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固有的善性,提出“致良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善,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6. (冲 A)王阳明曾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总结了自己的终生学问。下列对这四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C)A. 格物致知是心学的认识论
11、B. 良知就是人性C. 心学注重对内心的阐发D. 区分善恶是心学的根本标准解析 读懂材料,理解材料,该诗是王阳明对心学的阐发。陆王心学主张通过自省、感悟,向自己的内心求“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二、 非选择题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二程遗书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材料三 著名史学家蔡尚思教授曾赞道:“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1999 年,武夷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
12、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朱子为武夷山获得这张“世界名片”立下了汗马功劳。材料四 自宋迄清,(福建北部的)延平五步一塾,十步一庠。家乐教子,朝诵暮弦,洋洋盈耳,称为邹鲁之邦。材料五 从 14 世纪开始,朱子理学相继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对这些国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16 世纪,来华传教士把朱熹理学介绍到欧洲,对欧洲启蒙运动也发生过作用。英国古代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于庄周、周敦颐和朱熹等人。”在现代日本社会里,朱子学仍被奉为金科玉律,运用到经济建设和管理中去,所以日本有“东西合璧的儒家资本主义”之称。在欧洲,有的学者尝试着把东方的理学思想和西方某些哲学观
13、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哲学体系。这一切表明,朱子学的精髓正日益融入世界思想史的体系中。请回答:(1) 材料一、二对“理”的阐释有何本质的一致性?(2) 材料二是怎样说明“理”和三纲五常的关系的?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朱熹为武夷山获得“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立下了哪些汗马功劳?(4) 根据材料二、三、四,结合历史背景指出,福建延平为何被称为“邹鲁之邦”?(5) 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朱熹思想的世界影响。(不要抄材料原文)解析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内容和影响。第一问是在比较后找出二者的一致性(即共同点);第二问是归纳概括;第三问是分析朱熹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第四问要求
14、联系历史背景和朱熹个人的活动分析原因;第五问可以通过概括材料和回顾课本,答出朱熹思想的世界影响。答案 (1)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永恒的普遍原则。(2) “天理”在人间(社会)的体现就是三纲五常(儒家道德伦理)。 (3)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 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朱熹的思想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4) 两宋时 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政治重心的南移,促使闽北教育出现繁荣景象。 入宋以后,朱熹在武夷山讲学、开展学术活动的影响。 (5) 朱熹的学术思想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
15、学”。史料研读1. 程颢、程 颐的治学颢资性过人,充养有道,和粹之气,盎于面背,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遇事优为,虽 当仓卒,不动声色。自十五六时,与弟颐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厌科举之习,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秦、汉以来,未有臻斯理者。教人自致知至于知止,诚意至于平天下,洒扫应对至于穷理尽性,循循有序。病学者厌卑近而鹜高远,卒无成焉,故其言曰:“道之不明,异端害之也。昔之害近而易知,今之害深而难辨。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惑人也因其高明。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言为无不周遍,实则外于伦理,穷深极微,而不可以入尧、舜之道。天
16、下之学,非浅陋固滞,则必入于此。自道之不明也,邪诞妖妄之说竞起,涂生民之耳目,溺天下于污浊,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是皆正路之蓁芜,圣门之蔽塞,辟之而后可以入道。”颐于书无所不读。其学本于诚,以大学语孟中庸为标指,而达于六经。动 止语默,一以圣人为师 ,其不至乎圣人不止也。张载称其兄弟从十四五时,便脱然欲学圣人,故卒得孔、孟不传之学,以为诸儒倡。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尝言:“ 今农夫祁寒暑雨,深耕易耨,播种五谷,吾得而食之;百工技艺,作为器物,吾得而用之;介胄之士,被坚执锐,以守土宇,吾得而安之。无功泽及人,而浪度岁月,晏然为天地间一蠹,唯缀缉圣人遗书,庶几
17、有补尔。”于是著易春秋传以传于世。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解读】 二程的学说有“二程学派”、“二程儒学”之称。二程在哲学上发挥了孟子至周敦颐的性理之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二程在学术上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认为阳阴二气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从二程开始,“理”或“天理”被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亦即被作为世界的本体。二程而且提出人类社会的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也都是“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2. 陆王心学的产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阳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