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血液循环障碍.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48497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病理学-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病理学-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病理学-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病理学-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血液循环障碍和水肿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由于心血管受损,使血量和血液性状发生改变,血液的运行异常,并且机体有一定程度的病理变化,这种情况叫做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分为两种:全身性和局部性。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是由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或血液性状的改变所造成的波及全身各器官、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则是指机体某一局部或个别器官发生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的现象。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现为血流速度和血量的变化(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局部缺血);有的表现为血管壁完整性的破坏和小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出血);此外还包括局部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的死亡(梗死),等

2、等。在病理情况下,体液在组织间隙内蓄积过多,称为水肿。若水肿发生于体腔称为积水,如心包积水、胸腔积水等等。第一节 充血一、动脉性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称为动脉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1、原因和发生机理( 1)、物理性因素( 2)、化学性因素( 3)、生物性因素2、充血的类型( 1)、生理性充血( 2)、病理性充血A、炎性充血B、侧枝性充血C、贫血后充血3、病理变化( 1)、大体变化( 2)、组织学变化4、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二、静脉性充血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 。1、原因和发生机理( 1)、静脉血管受压( 2)、

3、静脉血管阻塞( 3)、心功能不全2、病理变化( 1)、大体变化( 2)、组织学变化淤血举例( 1)、肺淤血 A、眼观变化B、组织学变化 ( 2)、肝淤血 A、眼观变化B、组织学变化3、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1)、淤血性水肿 ( 3)、萎缩、变性和坏死( 2)、淤血性出血 ( 4)、淤血性硬化第二节 局部贫血局部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完全断绝,称为局部贫血。1、原因动脉痉挛:由于某些原因如寒冷、外伤、疼痛、化学物质(如肾上腺素)等可引起局部小动脉反射性地痉挛收缩,使流入的血量减少而发生局部贫血。动脉狭窄或阻塞:由于动脉壁增厚(慢性小动脉炎和小动脉硬化等)或血管腔被某些异物(如各种栓子)阻塞而

4、引起血管 内腔的狭窄或闭塞所致。动脉被挤压:这是由于动脉受外力压迫所致。如肿瘤、异物及结扎等均可引起局部贫血。2、病理变化贫血组织往往显示出组织固有的色彩,如粘膜、皮肤缺血时,其色苍白,肺则呈灰白,肝呈褐色。局部温度下降,体积变小。3、对机体的影响局部贫血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决定于贫血的程度、部位等。短期轻度的局部贫血影响不大,贫血的器官组织的代谢和机能降低,长期严重的贫血,可是组织细胞萎缩、变性,甚至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发生在重要器官如心肌、脑,则后果严重。第三节 出 血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称为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一、原因和类型1、破裂性出血A、外伤B、血管受到侵蚀C、血管自身的病变2、渗出性出血主要见于严重淤血、缺氧、中毒和急性高热性传染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