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循环产业集群的构建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6163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循环产业集群的构建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域循环产业集群的构建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区域循环产业集群的构建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区域循环产业集群的构建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区域循环产业集群的构建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区域循环产业集群的构建研究内容摘要:本文从整体规划和选择核心企业出发,提出了区域循环产业集群构建思路,从产业生态化改造、循环产业集群化升级和构造新的循环产业集群入手探讨了构建的路径,提出了三次产业发展循环集群的对策,指出集群稳定运行需要充分协调自组织与他组织的作用。 关键词:循环产业集群 构建 路径 自组织 在资源供需矛盾和资源耗竭浪费日益加剧的条件下,探寻合适的资源利用模式,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据此,有学者提出了循环产业集群模式,它是以循环经济理念来构建产业集群,企业成为各链条的节点,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资源、副产品联系形成耦合、共生关系,从而形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产业生态网

2、络。如何构建循环产业集群成为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循环产业集群是一种全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其在区域的构建没有先例可循。但它作为一种产业共生网络,其基础就是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在该方面有不少研究进展。武春友以山东新汶产业集群为例,提出通过主导产业内部生态化以及各行为主体间生态辐射网络的形成来发展产业集群生态化。危旭芳提出了生态产业集群的概念,指出其构建的三类模式和发展路径。卞继红提出了低碳经济模式下产业集群建设应建立低碳的集群生产和消费理念、制定全国的综合性开发规划、建立生态产业园、构建低碳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低碳农业产业集群和推进服务业产业集群。李云燕指出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在于建立

3、起物质和能量高效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链和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上述研究反映了当前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生态化和产业生态网络的概念提出、模式分析等方面,在构建路径与对策方面论述不多。本文研究了区域循环集群的构建思路,探索了合适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具体发展对策和稳定性。构建区域循环产业集群的思路 (一)整体规划 在构建循环产业集群之初,政府应该结合当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社会条件、主导产业特点,确定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进行整体规划。整体规划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调查当地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所处的阶段和发展基础,选择循环产业集群的聚集范围,在循环产业集群内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空间规

4、划;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循环产业集群。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培育区域的产业优势的角度出发,构建真正能够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循环产业集群;注重循环性和链接性。即通过构建产品链和产业共生系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封闭循环和废弃物最小化;选择发展路径。是通过产业生态化的升级还是循环产业集群化的改造,还是重新选择核心产业构建循环产业集群;建立集成化的辅助设施网络和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建立物质利用、能源供给、水循环、废弃物回收处理、信息共享和技术开发等硬环境,建立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软环境;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要建立一套由管理机构为框架,法律法规为指导,管理制度为主体,多种管理手段并存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环境

5、管理体系。 (二)关键种企业选择 在区域推行循环产业集群模式,首先是要选择区域的一个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作为核心产业,然后通过核心产业,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系统,通过产业生态链的构建,逐步形成完整的循环产业集群。选取关键种产业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该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即应该属于萌芽期或是成熟期的产业,能够顺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前向和后向关联度较大。只有具备较大的关联度,才能带动更多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植于当地的区位优势,应该以当地的自然禀赋作为基础,这样才能够较少的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保持稳定的发展;应该属于外向型企业。真正能够为区

6、域创造价值的应该属于外向型企业,通过外部市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能够吸纳较多的就业人口,为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解决劳动力过剩的局面,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具备较高的工业附加值。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一方面利润较高,另一方面不容易受到外界市场的干扰,而且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有重要的意义。 构建区域循环产业集群的路径选择 第一,产业的生态化改造,主要是针对原有的传统产业,它们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率,但是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生态化改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定合理的改造计划。淘汰目前产业中的一些高污染和高消耗的企业,同时嵌入一些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构建循环网络;其次,对原有产业

7、中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市场的引入、政府的扶持以及新技术的购入,完善物质流和能量流,使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最后,通过引入清洁生产,利用绿色加工技术,实现集群内企业内部的生态化改造。在生态化改造过程中,要着重开展产业的减量化、资源化、产业共生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和应用,要积极进行管理创新,由粗放型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转变。第二,循环产业集群化升级,主要是针对当前运行较为良好的循环经济,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但经济效率较为低下。因此要以循环经济中的产业链作为发展主线,引入产业系统,推进循环经济的集群化升级。依靠循环经济中的核心企

8、业,引入相关产业,激发循环经济中的竞争氛围;同时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整合集群要素,培育重点企业,扩大规模优势,完善产业链;扩大分工程度,加强循环经济的合作,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创新环境,诱发集群关键因素的产生。如对于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由政府出面组织,集中建设一定规模的低热值燃料电厂和矸石建材厂,将矿井废物作为原料,形成规模化与集群化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经济体系。 第三,根据区域主导产业构建循环产业集群,主要是在一些区域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或是循环经济,要在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生态链和循环网络的构建,引入辅助产业,形成循环产业集群。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即横向的产业链

9、和纵向的产业链。横向产业链上,既要引入相应的静脉产业,又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纵向产业链上,既要引入相应的辅助企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也要引入相关的废弃物处理产业,进行循环网络的构建。同时,要发挥好政府调控和市场引导的作用,引进高校等一些科研团队以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创新。 各产业发展循环集群的对策分析 (一)推进农业循环集群运行 首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要抓实传统产业,保持粮烟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繁荣,要立足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还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并通过有关联的产业扎堆和聚集,建立农业产业链网。其次是构建促进农业循环产业集群运行的激励机制。

10、政府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资金支持。要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将谁污染、谁治理模式转变为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还要加大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推广,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再次建立政府为主导,农业生产者和公众的共同作用的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二)推进工业循环集群运行 首先,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建立多层次工业循环经济体系。企业层面,建立新型管理机制,将清洁生产思想贯穿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程,并促进企业集中化,鼓励发展工业生态群落。园区层面,加强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

11、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社会层面,发挥政策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化。其次,发展环境产业市场,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建设。明确生态环境和土地、矿藏等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建立生产活动源头无废或少废产业市场,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多元化经营市场,建立鼓励采购和消费再生资源生产的绿色产品的绿色消费市场。再次,完善政策法规,构建工业循环产业集群运行环境。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加强钢铁、电力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节水改造;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执法体系;制定循环经济产业导向政策,限制和淘汰污染

12、严重的企业。 (三)推进服务业循环集群运行 对于绿色物流产业集群,将分散加工转向集中加工,采取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和货损,减少环境污染;采取共同配送方式,提高货物配送效率;选择绿色运输策略,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 ,使用标准化的搬运工具和装卸工具,减少不合理装卸,降低货损率。对于绿色信息产业集群,要把握自己的优势,如具备科技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基础以及经济支持等,可以进行论证和规划;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促进本区域产业创新;要清楚本集群在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只是在集群层面进行创新,而是要使得其整个产业链中均有连接和协作,形成协同创新。对于绿色旅游产业集群

13、,要在初期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不同发展阶段的开发重点,形成梯度开发,控制集群生态系统的承载量;要加强旅游景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维护集群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关系,提高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还要构建公平公正的集群生态环境,避免集群企业生态位重叠产生过度竞争。 循环产业集群稳定运行的保障: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协调 循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要充分依靠集群系统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系统自身通过能量利用和转化的自我调节、自我组织,使系统结构功能自我完善。自组织的组织力来自系统内部,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但系统自组织机制的发挥,需要一定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市场机制在集群内部的微观经济活动具有激

14、励优势,但其内在的自发性和滞后性也制约了集群经济效益的发挥。政府干预计划和前瞻性比市场机制优越,但政府在微观方面的一些劣势,导致其在决策上容易造成集群的无效率。市场机制的缺陷,需要政府管制来弥补;政府调控的不足,需要市场机制来纠正。因此,循环产业集群建立的过程中只有政府和市场协调、优势互补、共同配置资源,才能充分调动自组织机制。 除了“自组织”的协同作用以外, “他组织”对于循环产业集群的运行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循环产业集群是系统内自组织和外在他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比自然生态系统更为复杂的适应性系统。 “自组织”对于循环产业集群追求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作用,而“他组织”则在

15、追求生态效益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 “他组织”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科研机构、群众组织、金融机构等等。 “他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监督作用。在政府,相关组织的监督下,循环产业集群才能更加完善的执行自己的功能;第二,协调作用。由于市场机制存在着失灵,那么就需要其他组织的协调,才能保证循环产业集群的稳定运行。他组织作为产业市场中“看得见的手” ,能够促进集群产业生态系统中“自组织”的“无形之手”和“他组织”的“有形之手”的握手。 1.蔡绍洪.循环产业集群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和谐发展的J.经济纵横,2008(1) 2.武春友,吴荻.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模式研究以山东新汶产业集群为例J.管理学报,2009.6(8) 3.危旭芳.试论生态产业集群的特征、模式与构建J.岭南学刊,2008(1) 4.卞继红.低碳经济模式下我国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思考J.生态经济,2011(1) 5.李云燕.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与管理方法J.生态环境,2008.17(4) 6.向秋兰.基于自组织的循环产业集群稳定性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