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论语》文化翻译的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8704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论语》文化翻译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议《论语》文化翻译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议《论语》文化翻译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议《论语》文化翻译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议《论语》文化翻译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议论语文化翻译的研究【摘要】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中最重要的文字记录,其翻译一直以来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之间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哪种方法来进行文化翻译能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让外国人学习和理解儒家思想的内在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文化翻译 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 论语 一、简要介绍论语 论语,最具影响力和久远的中国古典,也被称为论语 ,孔子语录,论语展示了其早在 2400 年前的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辉煌。其主题涵盖了政治、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和道德修养, 论语在生活和圣人的教诲方面是最早和最可靠的来源, 论语 ,被中国人奉作儒学的基本圣经。编制的门徒说, 论语记录了伟大的圣人门徒和行为。

2、 二、关于交际和语义翻译理论 为了缩小直译和意译的差距,彼得?纽马克提出两种翻译模式,分别命名为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前者结合了适应性强、自由和习惯翻译的优势,而后者包含的优点是逐字翻译,文学式翻译,忠实的翻译。 根据交际翻译理论,翻译是一个沟通的过程,这就需要译者尽力将源语言文化转移到目标语言文化上来。当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翻译一篇文章时,应该努力让目标读者理解和共享原作者的世界。一般来说,交际翻译可能更平稳,更简单、更清晰、更直接、更传统,更符合语言的一个特定的寄存器。 然而,对于语义翻译,它试图呈现与第二语言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密切联系的具体语境意义。语义翻译往往是更复杂,更晦涩,更详细,更集中

3、,奉行思想的过程而不是发射机的意图。它往往更深入的翻译,在搜索一细微差别的意思时,它比原来的更具体,包括更多的意义。 三、分析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汇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因此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尼达说:“两种文化的主人是比语言更重要的。 ”几乎生活的每一部分都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因为每个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宗教信仰和习俗方面都有他们自己的发展历史。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词汇和文化负载词汇。 论语不仅是一个哲学上的作品,也是一个文学作品,它反映了孔子时代的社会和历史事实,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一)专有名词的翻译 专有名词是指人、生物、地点、机构、对象或过

4、程特有的一个文化集合。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有特殊的指代。 ”(纽马克)出现在本部分名字的文化翻译的研究中, 论语将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人的名字和名称的哲学意义。 孔子的名字。因为论语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对于分辨哪些话是由哪些人说的是非常重要的。遍观整篇文章,孔子提出的思想涵盖了大部分的人间大道。因此,正确的翻译论语的最常见的表达,也就是说, “子曰”优先他人。看到各种渲染的“子曰”将显示不同的翻译方法如何影响目标文本。 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版本一:孔子说:“一个人不断的练习和复习他已经学过的知识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版本二:大师说:“不断的学习和运用难道不快乐吗?”在中国

5、古代,人们称他们尊重的男性为“子” ,这通常是家族的名字,如“孔子” 。中国人都知道, “子”在这里是“孔子” ,但其解释仍不同:“孔子”和“大师” 。称之为“孔子” ,因为“孔子”符合西方的传统,人们称呼他们的名字没有任何头衔。第一个版本是交际翻译理论,呈现“孔子”显然为了西方读者。相反,中国人不称为“孔子” ,只使用一个词“子”为了表达对他的尊重。这也是一种中国文化。第二个版本遵循的是语义翻译规则,把“子”换为“大师”是为了表达“孔子”和他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来展示给中国文化的目标读者。虽然这种语义翻译对西方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但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内容,风格,和原作者的意图。 孔子的门徒的

6、名字。据说孔子游时,有超过 3000 个门徒在不同的地方。记载中 3000 个弟子中大约有七十二弟子是著名的。他们年龄各不相同,有不同的职位,更重要的是,有不同的优点。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唯一的名称,所以观众想记住他们非常容易。 那些在论语中被多次提到的人对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儒家文化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译者使用各种方法来翻译他们的名字。 例 2: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三个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回” (huizi) , “曾子” (zengzi) ,和“有子” (youzi)出现在这些例子当中。一个用于呈现孔子的门徒的名字的

7、方法是根据他们的发音用拼音音译。例如, “子夏”就叫“zixia” 。这里的“回”是指“颜回”,字子渊,所以它可以呈现为“yanhui”或“hui” 。这种交际翻译证实了西方人的传统,直接叫别人的名字,不考虑他们的地位。西方读者,他们更容易记住和理解。门徒排名“子”被翻译成大师 Yu /you“有子” ,和大师 Tseng/zeng“曾子” 。孔子死后,受尊重的孔子的门徒,后来也成为了孔子学院的伟大的老师。这种语义翻译,被很多译者认为是最合适的一个。而在其他版本中, “有子”和“曾子”被翻译成“哲学家 you”和“哲学家 zeng”。这两种方法更符合中国的传统,使用语义策略展现中国人的礼貌的形

8、象。 (二)文化影像的翻译 文化影像是文化的一个综合部分。所有的影像都与社会和宗教文化相联系,例如一个特殊的东西,一个典故,一个动物等都挑战着翻译者。像论语这样的文化经典有着丰富的文化影像,所以如何翻译他们的含义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在,我们将从宗教文化的影像谈起。 宗教文化的影像。例 5:子入太庙,每事问。版本一:每次大师进入寺庙,都会被问及每件事。版本二:当孔子第一次在国家大教堂教学(祠堂的王子统治) ,他恳求问他应该做的每一件事。版本 1 遵守语义翻译,呈现“taimiao” (太庙)到“大寺” ,保留字面意思以及扩展一些文化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而转向交际翻译版本 2,采用“大教堂”有

9、着强烈的西方宗教色彩,中国的传统宗教被取代。 “伟大的教堂”从“taimiao”是完全不同的,而在中国古代,这张图片暗示着我们中国人的祖先。这是版本二一个最明显的和有争议的特点。也就是说,它把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宗教,谷说:“儒家思想,没有一个宗教可以代替宗教。因此,儒家思想一定是也能给人类其他宗教能提供的同样的的安全感。 ” 社会文化的影像。例 6: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版本一:孟懿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这不是不听话。 “版本二:孟懿问怎么对待父母。孔子说:“从来没有违反!” 版本一遵守语义翻译理论,翻译的文化形象(孝)作为“孝道” ,而版本二非常简单,只是自始至终呈现为对待父母之道。

10、作为当时社会仪式的一个方面,孝被中国人民作为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所尊敬。作为一个古老的谚语, “百善孝为先” ,孝不仅是指服侍父母的行为,也暗示虔诚和尊敬的心。孝已经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和道德意义,深深地生根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因此,孝很准确的注释是“孝道”特定的文化内涵。 版本二用这么简单的方式来处理这个词,显然失去了原意义的一部分。纯文字不会抓住读者的眼睛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在整篇文章中西方读者无法理解这种至关重要的文化影像。 (三)数字的翻译 论语的一个主要特性是高频率的使用数字语言。数字词语出现在论语的总数量超过 220,其中包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数,再,两

11、,屡” ,和“三”是使用最广泛的十七个字,出现近 70 次。在整篇文章中,这些数字词语的意义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例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版本一:当我与另外两人一起走,他们是我的老师。版本二:当三个人相遇,渴望学习的人总是可以从其他人身上学到东西。中国古典的灵活性可能会出现在这些数字上。在这种情况下,数字“三”并不意味着确切数字“三”的语义。这意味着“几”或“一些” 。因此前两个版本都未能正确地呈现它。正确的翻译是“三”是形式的对等,而不是功能对等。在中国古代的传统里,三是不断变化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作为一个准确的数字。而在西方文化中,这种用法是罕见的,所以在处理这些话时,译者应该有一个对原始文章很好的理解和语言习惯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