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4微专题认识类主观题专题专项训练.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558753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4微专题认识类主观题专题专项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时4微专题认识类主观题专题专项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时4微专题认识类主观题专题专项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时4微专题认识类主观题专题专项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 4 (微专题)“认识类”主观题专题专项训练1据报道,60 多名幼童近日在孔庙太学里完成了新学年的开学典礼。孩子们着汉服、正衣冠、入太学、拜先师、朱砂开智、启蒙描 红,完全依据传统儒学开学典礼“入泮礼”的仪式。孔庙成贤国学馆馆长纪捷晶说,这是国学馆首次完全依据儒学传统仪式举行的开学典礼,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从传统文化的仪式中体会国学学习的氛围。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上述做法的认识。解析 谈谈对上述做法的认识属于“认识类”主观题,在答题时要遵循“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的答题思路,而且还要注意辩证分析。答案 国学馆首次完全依据儒学传统仪式举行的开学典礼,主要是为了弘扬国学。中华民

2、族经过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学生从小接受“国学”熏陶,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但是,开设“国学”课程,也要分清精华和糟粕,对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和剔除。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做到古为今用;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还要反对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近年来,中外文化年活动频繁举行。 继 2005年法国文化年、2006 年意大利文化年和 2007年中西(西班牙)文化年之后,中俄互办“语言年”活动 2009年拉开序幕。2012 年

3、和 2013年,中国与土耳其互办文化年。2014 年,时隔九年后再办中法文化年。2015 年是中英文化年。三位同学就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发生了争论。甲同学: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乙同学: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丙同学: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价上述三位同学的观点。答案 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甲同学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乙同学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

4、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a.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b.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c.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

5、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3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 “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 “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 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 “四、二、一”家庭结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答案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养儿防老”体现的“家” “孝”传统思想是维系家庭及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具有相对

6、稳定性。 “养儿防老”体现的“家” “孝”观念作为中华民族美德在世代相传中能长期保留着基本特征,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养儿防老”观念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人和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养儿防老”观念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应该继承和发扬“养儿防老”中“家” “孝”的中华民族美德观念;同时改造或剔除“养儿防老”中愚昧封建思想。开辟多种养老途径,不断推陈出新,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4(2012广东卷)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

7、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 ,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 ,更应“走进去”的认识。解析 本题以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为切入点,考查有关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回答时要指出什么是“走出去” “走进去” ;为什么要“走出去” “走进去” ;怎样“走出去” “走进去” 。答案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我们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

8、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 “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 ,充分说明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没有市场。文化创新还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 ,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 ,这样就更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走进去” 。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将更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走进去”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初,舞台剧牡丹亭在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大

9、卫寇克剧院上演,年轻的中国演员把东方的忠诚、爱情、 坚贞、梦想演 绎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在美。作品创作遵循舞剧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在尊重汤显祖作品原意的基础上大胆改编。作品创作尊重各国文化习惯,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将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通过西方古典芭蕾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成功融合。“舞剧牡丹亭通过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成功走向了世界。 ”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解析 “评析类”题目,要有 评有析,遵循“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的答题思路分析。答案 文化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该舞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这是它成功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题中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该舞剧保持了民族特色,这是它赢得世界市场的重要原因。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该舞剧借鉴西方古典芭蕾艺术演绎东方文化,既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又丰富和发展了世界舞剧艺术。综上所述,题中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