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性学习与高三历史备考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课程否定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历史学习方式,提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以主动接受和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新的历史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下新的教育理念,即在教材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时,需要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提供的材料独立自主地思考、探讨,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法。具有研究性学习特点的试题在高考历史卷和文综卷中已屡见不鲜,研究性学习命题指导思想是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其考核目标与要求有 1.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提供的图文
2、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地理解,并合理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2.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出创新性思维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根据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在高考中的运用体现在三个层面 1.信息的提取 2.信息的鉴别 3.信息的运用。现结合历年高考题分析研究性学习的解答技巧。 一、信息的提取 1、例如: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找到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解析:
3、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阴影部分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A、B、D 三项不符合,由此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是 C。 2观察漫画,在各选项中为该画选择一个主题 A.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B. 德国东西分裂加剧 C. 世界两极格局解体 D. 全球经济差距扩大 从以上两个题目中我们得出感悟:读图即读文字 3、再如 2004 年上海高考题 1,2004 年 3 月,青浦区“惊现上海第一人”的同时,还出土一只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猪形陶器,它 A说明了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 B反映了该地区驯化猪的历史 C证实了上海曾经是陶瓷中心 D显示了青浦的先民只用红色 解析:“几乎没有野猪特征”反映了当时的野猪被完全驯化成饲养的猪。从提供
4、的材料中“一只” “红彩”不能代表当时总体状况,因而不能得出 A、C、D 各项的结论,因此 B 项符合题意。 4、2004 年全国文综 19 题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5、2003 年上海 22 题.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参观时问学生,“Th
5、e river can carry A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解析:关键是理解英文的意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答案自然就是 D 了。即使理解英文有困难,也可通过英文后的“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而推断出正确的选择。 通过以上总结信息的提取: 特点:类型多样如:诗句、图片、文物、英语、一 般性文字等 原则:论从史出 史从证来 方法:找有效信息 特殊方法:读图即读文字 二、信息的鉴别 在提炼信息
6、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效的、真实的,必须做出判断,从而提炼出对做题有用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6.下面两幅新闻图片所报道的事实,哪一则是虚假的?哪一则是真实的?当年中国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学生从图中得出认识到这是 1958 年大跃进时的状况。图片 1 是虚假的早稻亩产不实;图片 2 真实,与大炼钢铁运动相符;反映当时出现“左”倾错误。 再如 7.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 ,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 人;宋史55人;元
7、史l87 人;明史 “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 “四目相视,具各有情” ,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 “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解析: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官方文献、学者著作是原始资料比较真实可靠。而小说是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虚构成分,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而且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
8、,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信息的鉴别特点:材料的来源繁多 原则:唯物史观 方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 三、信息的运用 8.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学生解析:题干的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关键词是“全过程” 。我们知道,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前期相对强盛,后期落后挨打。题目要求全过程,因此不能只看到明清强盛的一面,而对其衰落和后期的屈辱视而不见。据此可以用排除法,排除 BCD 四个选项,而选择A。 感悟:寻趋势找共
9、性定主题 9.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回答问题。 问题: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对于图片类,注意结合史实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如图片所传递史实原因、影响等;同时注意挖掘图片所传递的表面和深层次的信息。本题不仅要从神态、装束、活动等方面读取图片所传递的表面信息,如:唐代妇女的服饰、发式、容貌等以外,还要注意挖掘,陶瓷工艺水平、造型艺术、审美观、多民族、妇女开放等较深层次的信息。 感悟:述表象探时代映特征 10.美国某民意测验机构在中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一位在本国早期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总统。结果,下列总统得票相近。问题:
10、(共 5 分)这三种选择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为什么?(2 分)另外两种选择是否也有可理解之处? 请简要说明理由(3 分) 解析:此题以开放的姿态,鼓励考生畅所欲言,体现了史实是惟一的特性。历史结论和观念不是惟一的思想,这就是命题者的独具匠心。对策:做题时,要把题目信息、人物图片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一些古代人物的绘画图,还要能从其服饰、发式、容貌等进行全方位的判定和提取信息。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要看大不看小,注重重大问题,不要太注重细枝末节,不要因小失大;要跟学过的知识挂钩,特别是考纲范围内的知识,不要考虑没学过的内容;要跟历史知识挂钩,不要考虑历史知识;选择你最有话说的那一个以确保分数。 总结信息运用的特点:形式多样;开放性强。 原则:见招拆招 。 方法:1. 寻趋势找中心定主题 2. 辩难易选方向有话说 3. 述表象探时代映特征 四、回顾与总结 通过上述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总结其特点:问题情境材料化 情景材料生活化 探究问题多元化 史学观点整体化 史学理论专业化 史学方法实践化。针对研究性学习的以上特点的分析笔者作出了以下的应对:莫害怕 找准点 要全面 寻套路 美其言 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