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6152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海海洋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第 - 1 - 页 共 21 页 试论 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改 制的启示 摘要 :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论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市场化发展的背景和条件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突破口和

2、关键环节就是加快推进企 业产权多元化改制,实现产权清晰和产权多元化;竞争性企业实施产权多元化改制,“ 经营者主导型 改制 模式 ”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本文以现代产权理论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经验为依据,试对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制的有关理论和以古井集团的企业改制实践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国企产权;国企改革;古井集团 上海海洋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第 - 2 - 页 共 21 页 引 言 早在 党的十六大报告 中就有 论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实

3、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 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根据十六大精神,笔者认为,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市场化发展的背景和条件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就是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多元化改制,实现产权清晰和产权多元化;竞争性企业实施产权多元化改制,“ 经营者主导型 改制 模式 ”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本文以现代产权理论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经验为依据,试对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制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1、现代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借鉴意义 产权

4、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源于西方经济学中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研究。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是产权理论的创始人,科斯定理奠定了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理论基础。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对现代产权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积极的借鉴,推动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进程。 1.1 产权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对于产权这一概念进行准确而完整的界定,是构建现代产权理论的基石。从我国当前的研究来看,对产权的理解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国有资产管理教程一书(由经济学家魏杰教授主编、由当代世 界出版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参与编写)中对产权概念和内涵的界定是比较科学的,其主要内容如下: 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产权是对物品或

5、劳务根据一定目的加以利用或处置以从中获得一定收益的权利。产权的含义有五个层次:第一,产权是某个主体对某种经济物品、或某种稀缺资源、或某种可交易对象物的一种权利,即财产权,这种权利具有排他性。第二,产权不是单项权利,而是一组权利,至少要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以及由它引发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这些权利既可以统一于一个主体之上,也可以分解而属于不同的主体。也就是说,这些权利 可以有不同的排列组合与制度安排。第三,产权边界是有界定的,并不是无限的,即产权的外部影响使得产权必须要有一定的界限。第四,产权是有主体的,而且主体是具有相应权能及利益的,可以称之为利益主体。产权的利益主体既包括产权的

6、归属主上海海洋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第 - 3 - 页 共 21 页 体,也包括产权的各项权利在分解条件下的承担者,如最终所有权主体及法人财产权主体等,因而产权主体也不是单一的,往往是一组主体。第五,产权是被法律认可的行为性关系,即产权的重要问题是产权主体的行为,产权主体要通过行使财产权力和职能的行为而实现自身的权力和利益。因此,这种行为既体现产权主体的意志 和相应的行为的能力,同时也是产权主体获得利益的根据和保障。 1.2 现代产权理论的理论基础 科斯定理 科斯的产权理论主要是关于产权界定及交易成本对议定契约影响的理论,在很多方面都包含于科斯定理之中

7、。科斯定理的核心概念是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指经济制度运行的费用。科斯认为,可以通过产权界定来解决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资源的配置。科斯定理典型的表达式是:“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其含义是:只要将产权明晰化,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只要交易成本为零,并听任有关各方在市场上自由地交易或 协商,则市场机制便能导出最有效率的结果,使资源达到合理配置。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交易成本不仅不为零,反而有可能是较高的,这时就需要通过法律对产权进行合理的界定和安排。因而,科斯第二定理就是指:当交易成本不为零时,财产权的初始分配将影响最终资源配置效率,不同的权利界定会使资源配置的

8、效率不同。由此看来,在交易成本为正值的现实世界里,交易成本的大小,经济效益的高低,则直接决定于产权界定的合理程度。 由此可见,科斯定理特别强调对产权的合理界定和产权的市场交易,也就是说,“清楚界定的产权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张五常版 的“科斯定理”)。这也是我们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经常强调的“产权清晰”的基本含义。追根溯源,“产权清晰”就是来自于科斯定理。 1.3 现代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基于上述对产权概念和内涵的界定,现代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产权清晰、 产权是纯粹的经济性产权、产权具有可交易性、 产权结构多元化和产权组织体系合理化等五个方面,而后四个方面都可以归结到产权清晰的范畴之中,即对产

9、权进行清晰的、合理的界定。 1.3.1 产权清晰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基础 如上所述,“产权清晰”来自于科斯定理。可以说, 产权清晰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基础。产权 清晰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企业改革问题的老生常谈,但实际上我们对产权清晰含义的理解还有不少偏差,在实践中也未能很好地实现产权清晰。 上海海洋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第 - 4 - 页 共 21 页 从国际惯例上讲, 产权清晰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 产权在法律上是清晰的,就是说产权有比较完整的法律地位,而且得到了真正的法律保护;第二个标准是产权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是清晰的。产权要在经济上实现清晰,要满足两

10、个内在要求:一是产权的最终所有者要根据一定的约束依据和机制对产权具有极强的约束力;二是对产权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等有关各方面的权利和行为要有明确的界定,实现产权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责权 利的统一。产权只有在法律上清晰,同时也在经济上清晰,才能叫产权清晰。 1.3.2 产权是纯粹的经济性产权 产权是纯粹的经济性产权,也就是说,不属于产权范畴的内容不能强制性地把它依附在产权里面。这实际上也属于产权清晰的范畴。如果把不属于产权范畴的内容强制性地依附在产权身上,那么产权在经济运行中肯定是不清晰的。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来说,我们一直把历史负担强制性地归结到其产权身上;要实现产权清晰,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剥离依附在

11、国有产权身上的债务负担、富余人员负担、退休金负担和企业办社会负担。要剥离这四种历史负担,根 本出路还在于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1.3.3 产权具有可交易性 所谓产权具有可交易性,是指产权能够顺畅地流动,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实际上,只有在实现产权清晰和产权的纯粹经济性之后,才能实现产权的交易和流动,因为 “清楚界定的产权是市场交易的前提” 。实现产权的可交易性,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要完善产权的交易市场,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二是要完善产权的定价机制,也就是要完善资产的定价机制,按照国际惯例,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收益定价法来进行产权交易;三是提高产权的交易效率,改革产权交易的审批制度;四是完善产权交易

12、的法律界 定,保证公平公正,废除歧视性的产权政策。 1.3.4 实现产权多元化 实现产权多元化,就是要明确不同类的产权主体及其相应的权能和利益,以最终实现对产权进行清晰、合理的界定。产权多元化包含产权结构多元化和产权组织体系合理化两个层次的内容。所谓产权结构多元化,是相对于产权结构一元化来说的,是指企业的出资者或 投资主体 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多个。在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的产权都是由各种不同类的产权构成的,这种不同类产权的组合,就是产权组织体系。产权组织体系合理化,就是指不同类的产权的组合形式要合理化。在一 个企业的产权组织体系中,应该由哪几上海海洋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报告

13、(论文)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第 - 5 - 页 共 21 页 种产权构成?应该由哪一种产权占主导地位?各类产权应该以什么方式组合起来?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应该如何实现产权组织体系合理化?关键是看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企业所经营产业的状况和背景,以及企业所处的风险和收益预期的状况。 1.4 现代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在对国有制进行改革和调整、 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产权改革的历史。不过,所有制改革与产权改革是有区别的。 根据我们对现代产 权理论的研究,产权范畴与所有权范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

14、产权有别于所有权。简单地说,所有权概念主要是从根本上强调财产的最终归属关系,表述的是人对物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静态的概念。作为一个从整体角度考察的范畴,所有权侧重的不是资源配置过程中各种权能结构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而只是从方向上决定最终结果的去向。而产权作为所有权的“行为权”,则是从资源配置角度所界定的财产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它所强调的是支配运用财产时的适当规则,以使分属于各种所有权关系的资源能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依据经济效率、经济结构演变、经济发展的需要 进行流动、组合与协调。显而易见,现代产权理论的核心不在于产权的最终归属关系,而在于通过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权力分割与权益界定,明晰产权关系

15、,以界定人们之间的行为边界,实现社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借鉴现代产权理论的精髓,就在于借鉴其对权利的界定有利于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有利于减少由于产权界定不清出现的制度成本方面的意义。如果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等同于所有权改革、等同于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则显然是作茧自缚。实际上,任何的产权制度只在于明确产权关系,无论是公有产权还是私有产权,对于资 源的配置效率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于企业的效益也不是起决定的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社会资源的行政化配置还是市场化配置,在于对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选择。 2、产权多元化改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环节

16、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过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几个显著阶段。期间,国上海海洋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第 - 6 - 页 共 21 页 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我国也进行了“有进有退”、“抓大放小”和“公司化改制”等产权改革实践,但并未从根本上改 变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当前, 深化国有经济 和国有企业 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关键的环节和最繁重的任务。国 有 企业 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做到产权清晰、责权利明确,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行企

17、业制度的创新,把 最终 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使产权能够流动,实现国有资本在市场的公平竞争中保值增值。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遵从 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 实现产权一元化向产权多元化转变,只有如此, 才能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也才能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1 产权多元化是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企业是市场经济重要的微 观基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产权不清晰的国有企业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因为它们不能与市场经济相对接、相兼容。市场经济总体来讲是交换经济,交换的内容是各个商品所有者的所有权的交换;如果没有不同的产权安排的主体,也就无所谓交换的概念。因此

18、,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应该是由产权多元化的主体构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发展,重塑产权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经过 20 多 年的改革和发展, 国有企业 市场化 发展的 进程已 经 实现突破性飞跃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建立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改革和发展 。 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是指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主要由政府的行政控制转变为主要由市场决定,以及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的过程。其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市场适应性改革;二是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三是国有企业运作的市场化;四是国有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的形成。市场化的目的是使

19、国有企业 普遍 建立 以公司制为主要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成为产权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微观基础。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国 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2003 年 4 月,“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成立; 2003 年 5 月,国务院颁布实施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 这些重大举措将极大地推进国有企业 的 改革 与发展 。 按照条例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的一项重要义务,就是在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继续推进现代企业制

20、度建设,加快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步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完善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负责人的选 用机制上海海洋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第 - 7 - 页 共 21 页 和激励约束机制。 总之,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将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实现国有企业运作的市场化。 2.2 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 1993 年 11 月, 党的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 “ 产权 清 晰,权责明确

21、,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 的现代企业制度。 从此,国有企业改革由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为主转向以制度创新为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的企业体制改革,则是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 产权清晰和 产权多元化。 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 那么,我国国有资产产权是否清晰?按照本文所阐述的 产权清晰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分析 ,从法律上来说,国有资产最终归属于全国人民,其产权是清晰的。但 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产权边界模糊、 所有者缺位、 主体虚置 ;在资产营运和监管的委托代理链条中,所有者、所有者代表和经营者(企业)等

22、有关各方在资产经营管理中责权利不统一等等问题非常严重 即国有资产产权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界定非常不清晰, 从而导致了国有企业产权 的不可交易性、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行为短期化和低效化 ,结果导致国有资产 的最终所有者对产权缺乏必要的约束依据和约束机制,所有者代表缺乏 监管愿望和监管能力,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企业缺乏活力和积极性,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因此,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 , 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产权清晰” 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清晰,而且是在经济运营过程中、在产权转让和交易中的清晰 是回避不了的首要任务。 2.3 产权多元化是企业体制机制创

23、新的突破口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同于以往国有企业外部 环境和条件的改善,需要从企业内部深层次的矛盾和机制上寻求突破,实现 企业体制机制的转换和创新 。 产权关系的调整是企业体制机制转换的前提,但产权关系的调整并不必然会实现体制的转换。企业产权改制不仅要实现产权主体明确,关键还要做到产权结构合理,使产权责任主体到位。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公司法进行了公司化改制。1999 年 9 月,十五届四 中 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要实现股权多元化,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以实现公司制改革的规上海海洋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报告(论

24、文)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第 - 8 - 页 共 21 页 范化。 根据国家统 计局的调查结果, 2002 年,全国大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已经完成了以产权改革为基本内容的改制工作,甚至改革难度较大的国家重点企业的改制面也达到了 76%。与乐观的统计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改制企业逐渐暴露出一些带有共性的改制不彻底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国有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但这种改制没有从根本上触及产权制度、转换企业体制机制,名为公司制,实为工厂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有资本独占的单一所有制,企业依然呈现国有股一股独占、一股独大的格局,没有实行投资主体多

25、元化 的股份制改造,致使企业缺乏增量资金,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制衡机制。 另一种是将国有企业或集团企业改成人人持股、人人有说话权的所谓“股份合作制”企业,改制后产权主体倒是清晰了,但平均持股(一般经营者与普通职工的持股数量差距不大)又造成了新的大锅饭,企业的利益人人有份但又人人关系都不大,企业的产权责任主体仍然落实不了。 这两种不彻底的产权改革,都未解决好产权多元化的问题,致使改制企业体制机制的转换和创新难以实现 ,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尚未完全到位,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经营者的市场化配置尚需深 化,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够健全,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按照十六大精

26、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在实现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与合理化方面进行突破,把绝大多数国有独资企业和大部分国有控股企业改造成为多元投资主体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从而实现企 业体制机制的转换和创新 。 2.4 产权多元化是实行股权激励的必要条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 业体制机制的转换和创新 ,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正如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钱颖一认为的那样,“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是否用价格实现资源配置,更本质的是激 励约束机制不同。”“激励和约束都是市场经济里非常本质的东西,在有效配置资源背后起了根本性作用。产权也好,公司治理结构也好,最终还是为了要提供一个非常强有

27、力的激励机制,同时对决策人提供约束机制。” 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历程,我们主要是解决了经营者的短期激励问题,尚未建立有效的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纵观西方企业近 30 年来的发展,股权激励是最富成效的激励制度之一,是 企业建立长期激励制度的有效途径 ,其具体方式主要有期权或股票期权、部分股权或优先股、管理者收购与员工持股计划等。在我国,自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开始探索实行股权激励制度。实行股权激励制度,首先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经营上海海洋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第 - 9 - 页 共 21 页 者该如何选拔,二是谁有权来对经营者实施股权激励

28、。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从产权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入手。国有股一股独占、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导致国有资本产权模糊,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产权明晰、产权多元化是实行股权激励的必要条件。产权多元化可使包括国有股东在内的各个投资主体拥有对企业的监控权和利润的索取权,行使对企业的所有权,有助于克服国有股东不到位的弊端,实现所有者职能到位,国家所有者职能将从根本上端正企业的行为。来自所有 者追求最高经济效益的动机形成了对企业的激励,避免经营风险的谨慎会形成对企业的约束。同时,在产权多元化的条件下,有利于企业推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从而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并由股东通过公司董事会以科学、民

29、主的方式从市场上遴选经营者,并决定对经营者的股权激励方式。 3、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制,实施经营者主导型改制模式 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主要是通过将国有企业改组为股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来实现的,而公司制改组是确立国有企业独立市场地位的重要方面。按照十六大精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 推进 国有企业的产权 多元化改制。这种改制 , 不能仍然停留在国有资本一家股东绝对控股、国有企业相互持股的思路上;也 不能仅 仅 停留在子公司层面上,应该而且必须推进国有母公司或集团公司层面上的产权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 对于竞争性企业来说,实现产权多元化 、投资主体多元化 ,“ 经营者主导型

30、改制 模式 ”是一个比较可行的选择。 3.1 竞争性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实现方式 国有 企业产权多元化 如何实现 ?一般来说,具有不同产业属性的企业,其产权多元化 的实现方式 各不相同。在现实中,往往将企业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种,按照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的 不同要求,可以 不同方式来实现 企业产权多元化。 对 于 单一产权结构的竞争性国有企业来说,产权多元化是容易实现的。因为这类企业 基本上没有必要以国有企业的组织形式而存在, 任何投资主体都可以进入,没有政策与产业性障碍,多元投资主体的进入就可以实现产权多元化。实现方式主要是 “ 国退民进 ” ,即国有产权退出而民间资本进入 ,通过国有股减持,

31、鼓励非国有企业、个人和境外投资者参与改组、改制,并被允许控股。 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原有国有企业职工成为新的非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这种方式既包括原有国有企业的全部职工购买原国有企业,也包括原有国 有企业的部分职工购买原国有企业,还包括原有国有企业的经营层或某个经营者购买原国有企业。二是其上海海洋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第 - 10 - 页 共 21 页 他非国有企业成为原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这种方式既包括外资企业收购原国有企业,也包括非国有之外的其他形式的公有企业如股份制企业收购原国有企业,还包括个体或私营性质的企业收购原国有企业。三是社会上的自然人成为原国

32、有企业的所有者。这种方式既包括某个自然人购买原国有企业,也包括某些自然人联合购买原国有企业。 3.2 竞争性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制的模式选择:经营者主导型改制模式 如上所述, 竞争性国有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的主要方式是国 有产权退出而民间资本进入 ,也就是说,要以产权主体的社会化实现 产权 的 多元化 。 产权主体的社会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前提。产权主体的社会化有利于形成多元化利益主体的风险与责任意识,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 强化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以产权的实际占有为基础,建立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是调动广大劳动者积极性的根本措施;劳动者、技

33、术人员、管理者和企业家逐步成为本企业的产权占有者是国 有 企 业 改革取得突破的关键。 3.2.1 把产权清晰到自然人和“两个置换” 实现 产权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 化的实质,也就是要 明确 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中,应该把产权清晰到法人还是自然人的问题。我们主张应该把企业产权清晰到自然人 ,特别是对于竞争性国有企业 , 必须把产权清晰到自然人。而这些自然人首先应该是公司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业务骨干,可以 通过 员工持股 、管理层 持股 等 形式,让经营者 和 员工分享公司成长的业绩。 二十多年 来 国有企业改革的教训表明,国有企业流失最大的不是国有资产,而是人力资本。国有企业面临的不是货币资本的

34、奇缺,而是人力资本的匮乏。如果不确立把产权清晰到自然人的产权制度改革观念,就无法对公司职业经理、技术骨干的人 力资本产权定价。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中,把产权清晰到自然人,有 三 层含义:一是允许自然人出资者成为改制后公司的股东;二是人力资本 持股,建立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把属于职业经理、技术骨干的人力资本产权量化、清晰到每个自然人名下 ;三是员工持股, 企业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一部分资产作为产权(股权)让职工持有,对职工进行补偿,职工持有产权(股权)之后,其产权收益就可以用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 把企业 产权清晰到自然人 ,也就是要同时进行资产与人员的“两个置换” : 通过产权转让, 把单一的国有产权(股权)置换为多元化的自然人产权(股权), 置换企业的国有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