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6329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摘要】: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 20 世纪初以来就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关注,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极具事件意义的课题。我在实践教学工作中,采用间歇强化法成功矫正了一个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间歇强化法是一种对所发生行为进行强化矫正,但并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行为进行强化矫正的方法。 【 关 键 词 】 : 攻 击 性 行 为 ; 间 歇 性 强 化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一 ) 研究综述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极具实践意义的研究 课题。在众多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大多从攻击性行为的起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矫正方面等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1幼儿攻击性

2、行为的起因 陈丽颖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儿童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人口素质。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已引起社会广泛重视 ,想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就必须了解攻击性行为的起因: ( 1) .获得他人物品 ( 2) .保护自己物品 ( 3) .争夺座位或活动场所 ( 4) .帮助好朋友或受人指使 ( 5) .游戏或其他活动纠纷 ( 6) .他人违反游戏或行为规则 ( 7) .无 故挑衅欺侮他人 ( 8) .报复还击。 2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窦维杰认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而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 1)幼儿受某些生理

3、特征的影响 ( 2)家庭环境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 ( 3 ) 社 会 环 境 是 造 成 幼 儿 攻 击 性 行 为 的 成 因 之一 3. 矫正策略 马开剑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既有先天因素 ,又有后天环境因 素 ;既有个体差异 ,又有性别差异 ;既有个性特点的因素 ,也有教育方法的失误 ;既有家庭因素 ,又有幼儿园的教育因素。由于各种因素交互影响 ,错综复杂 ,因而靠单一途径或方法来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通过多种途径 ,综合各种措施 ,进行系统地矫正。 (1)幼儿园要开展多种活动 ,使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情绪得到合理排解。 (2) 鼓

4、励与人合作和对人亲善 ,从正面平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 远离环境中暗示和鼓励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创设和谐自然、温馨舒畅 的 教 育 环境。 (4) 改进我们的幼儿教育方法。 (二 ) 研究问题 儿童攻击性行为在 20 世纪初以来就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极具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虽然经验告诉我们:儿童的攻击行为及儿童之间冲突早在两岁就有了,但是,其表现特点怎样?影响原因有哪些?对个体攻击性行为如何矫正?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儿童教育与研究工作者作出回答。 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为一些小矛盾冲突或受到挫折时,就作出侵犯他人利益的反应 ,例如毁坏别人的东西,打、踢、骂

5、别人,对成人蛮横无理等。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续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攻击性行为作为一种问题行为,应尽早矫正,否则,以后矫治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或者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个问题又出现了,劳神费力,但事倍功半。 我通过对一个大班具体案例分析,试图探索回答上述问题。该案例是我在实践教学工作中,采用间歇强化法成功矫正了一个儿童的攻击性 行为。间歇强化法是一种对所发生行为进行强化矫正,但并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行为进行强化矫正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 )

6、研究对象 乐乐,男, 6 岁。乐乐是一个倔强、外向的孩子,在班级里个子最高、最壮,胆子很大。最大的特点是喜欢与人交往,不怕陌生人,而且计算能力强,喜欢数学,会下象棋,反应很快。他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喜欢充当领导者,指挥别人,在与别人意见不和时却通常用强硬的方式解决。由于父母工作较忙,他基本是由爷爷奶奶看护。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1.个案法 对单独的一个大班幼儿在较 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攻击性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2.观察法 观察该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搜集特定情况下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便于及时掌握幼儿的情况。 三研究结果 (一)研究对象行为表现 该

7、幼儿十分的霸气,常动手打人、抓人、踢人,骂人更为常见。在建构角,他拿着自己随便拼搭的一个东西或者一块大积木就去撞别人搭好或正在搭的建构物,嘴里还发出“嗵”的声音,看着倒塌的建构物,他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在图书角,他总是一个人自得其乐地看书。其他小朋友讨论所看的 书有趣,他就一把抢过来,说“给我看看”。别人不给,他就扭住别人的胳膊,硬抢过来。在美工角,他常常独自占一大块桌面,还不让别人过来。当老师表扬与他同组的小朋友的作品时,他会表现出轻视的眼神。然后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在别人的纸上乱花,别的小朋友抗议,他便出言不逊。吃饭时,他有时趁旁边的小朋友不注意,偷偷地把他的矮凳挪走,看着那位小朋友坐空,他

8、哈哈大笑。他还把吃剩的饭放在别人正在用的碗里。上课时,他还时常与同桌小朋友在课桌下做小动作,还会故意咳嗽来引起别人关注,老师请他回答问题,却回答正确。 在我对其攻击性行为为期 一周的观察、记录,发现其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有: ( 1)推搡同伴。( 2)强拉同伴的衣服。( 3)咬同伴的手。( 4)与同伴争抢玩具。( 5)经常有语言攻击( 6)游戏时故意踩同伴的脚。( 7)破坏同伴作品。 (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 祖辈的无原则溺爱 乐乐由于父母没有时间管教,由爷爷奶奶带大。而爷爷奶奶一味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他任性、蛮横、不讲道理。在家访中我们发现,他把水彩笔等硬物当着老师的面砸他奶奶身

9、上,不停地爬到窗上跳下来等,他家的墙上到处都是他乱涂乱画的“杰作”而他爷爷奶奶也不生气。 笑着跟来时说小孩子都是这样顽皮,长大就好了。 2.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 乐乐的家的房子是自己家盖的老式房子,较大,楼下的房子好多间租给来自各地的外来打工人员,他们的素质不高,常常用家乡话相互谩骂,甚至相互殴打,孩子耳濡目染地学了一口脏话,并学会了打架,且他的普通话语言交流能力也比较弱。 3. 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 乐乐在家里只怕他爸爸,他爸爸经常采用恐吓、打骂的方式。当他犯了错时,他爸爸往往先大声训诉,接着就是一顿痛打,从来不和颜悦色地与孩子讲道理。而他的爷爷奶奶则包庇袒护,他犯了错误 也不批评 、纠正,其种

10、种举止可以折射出其父母的教养行为。 4. 心理因素的影响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伙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冲突,从而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乐乐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常常因为抢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对其他小朋友产生不友好的态度,有时还会大打出手。 5.自我控制能力差 乐乐从小受爷爷奶奶的溺爱,养成不看场合,时间对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及他人的习惯,养成我行我素。再加上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考虑 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大人所说的“打人不对的道理”。即使很乐意地检讨也是“言行不一”。 (三)采取的措施 1选择

11、合适的间歇强化法 针对乐乐的情况,我采用间歇强化法中的不相容行为区别强化法来矫正其问题行为。不相容行为区别强化法是间歇强化法中的一种类型,含义是:如果我们选择的一对不相容行为,一个是要减少的不良行为,另一个是要增加的良好行为,那么在减少一个不良行为的同时,必然增加另一个积极行为;或者在增强一积极行为的同时,必然使一个不良行为减少,这种强化方法即为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法 。 2. 正确选择不相容行为 根据乐乐攻击性行为的特点,考虑到他已有的兴趣、爱好,我选定了与同伴友好地在一起绘画、识字、计算、建构、做游戏作为不相容行为。 3. 将训练计划告诉幼儿 通过谈话的形式我将训练计划告诉乐乐: ( 1)

12、让他知道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不打人、不骂人的孩子,如果他想让老师、小朋友喜欢他,就不应该打人、骂人。 ( 2)了解他的喜好。通过谈话我们了解到,乐乐很想得到班里的小红花,最想让妈妈给他买一架遥控飞机。 ( 3)与乐乐只要哪天不打小朋友,不 和小朋友争抢玩具,就得到一个小红花。如果第一周能得到 3 个小红花,第二周能得到 4 个小红花,第三周再得 4个或 5 个小红花,而且保证得小红花的个数不能下降,否则重新再来。只要连续4 周得到三个以上的小红花就让妈妈给他买一架遥控飞机。 4. 具体的实施过程 ( 1)第一阶段(矫正的 1-3 周):加强认识教育,创设集体教育氛围。该幼儿理解

13、力较强,我就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教育内容,进行团结和教育指出:打人、骂人、欺负小朋友等行为都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不但老师不喜欢,小朋友也不欢迎有这种行为的伙伴,大家都要 做讲文明,懂礼貌,团结友爱的好孩子。如果有某个小朋友以前有一些不好的行为,改正,大家就会原谅他的。并且在组织活动时,一方面多关注乐乐,并暗示他“能和小朋友好好玩,对吧?”真的好好玩了,及时奖励的和好,一旦有了矛盾,弄清原委,如果怪乐乐,就让他离开那个区角。两天下来,他几乎无处可去了(因为他到别的区角仍故意捣蛋)。这时,让他个人待会“反思”自己到底想怎么办?他会找到老师,保证自己“不再故意大人了”。老师给他机会,让

14、他回归到集体,并请小朋友监督小时不打人就奖励,有时候,乐乐也会被“以牙还牙”,很委屈。老师就趁机教育他“你欺负了别人,别人也会象你一样很生气的。”所以大家要和气地在一起。 ( 2)第二阶段(矫正的 4-7 周):强化不相容行为,发挥幼儿的长项。该幼儿的好胜心比较强,利用乐乐计算能力强的优点,安排他做计算区的“售货员”,让他从正面表现自己的能力。 ( 3)第三阶段(矫正的 8-10 周):巩固教育成果,消除不良行为习惯。 5. 同时做好与家长家园配合工作 老师将乐乐在幼儿园的情况主动和家长交流,让家长也提高重视程度,请家长和老师一起来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攻击性行为,做到双方配合。 ( 1)创设适

15、宜环境进行疏导。在家里设置一个“美劳角”,提供彩笔、剪刀、颜料及各种结构拼插玩具。这种既是一种心理疏导又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 ( 2)以榜样示范、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要求乐乐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错误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教会他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能。引导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 ( 3)重视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及时进行教育。孩子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强,各种传播媒介中接触到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冲击。乐乐父母对他所看的动画片有所规定,暴力性片子不能看或者大人陪同。并对乐乐 在家在外的攻击性行为马上制止。孩子有悔过之意及时给予表扬,并给予更多的关爱。经常带他去大自

16、然中去,开阔眼界。培养多种兴趣,提供宽松的环境。 四初步结果 经过为期 10 周的教育、矫正,乐乐的攻击性行为有了较好的改正,他消除了无故打人、骂人、破坏他人物品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小朋友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愿意倾听其他小朋友的建议。在他自己无法与小朋友解决问题的时候他能够做到主动向老师请求帮助,而不会像以前的拳打脚踢。从自我认识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意识到自己的以前的行为是 不对的,在遇到问题时会用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家长反映,他在家里也比较懂事,不再打爷爷奶奶了。不高兴的时候,他会大叫几声,以此发泄,再也没有发生动手打人的事情。 五研究反思 1一般幼儿均

17、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行为问题,只是程度不一而已。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除,因而不能给幼儿乱戴帽子。但是如果确定某幼儿确实存在问题行为,一定要高度重视,因为个体的攻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即学前阶段就表现出攻击性的儿童到青春期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较高。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而尽教师的职责,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充分重视研究儿童攻击及其控制,“及早矫正,因材施教”,防止该行为影响他的正常发展。 2.研究发现,儿童之间的攻击多以物品抢夺和占有为主,较少发生直接以伤害同伴为目的的攻击,通过说服教育、因势利导,几乎都可见效,但上述矫正个案表明,这一过程较漫长,需要我

18、们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不可步子太快,性子太急。 3. 总之 ,要真正减少和控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关键是教师和父母齐心协力 ,加强沟通 ,对幼儿的行为建立一致的评价机制 ,同时运用系统的方法 ,形成教育的“合力”。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达 到控制和减少幼儿攻击行为的目的。 六、文献 【 1】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 .教育探索 , 2002,( 8) 【 2】王江华: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 .第 14 卷第四期 .2005.11 【 3】马开剑: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科学认识与综合矫正,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 年第五期 【 4】柯海霞: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19、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 21 卷,2006 【 5】吴晓红:幼儿攻击行为之我见,科学教育, 2008, 11 【 6】窦维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初探,天津市教科院 学报第五期,2004, 10 【 7】贾宏燕: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综合矫正策略,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第 7 卷第 2 期, 2008, 3 【 8】 王惠:浅论幼儿攻击性行为,教育长廊, 2009, 2 下旬刊 【 9】丁新胜: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矫正,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第三卷第 11 期 小班幼儿 “ 攻击性 ” 行为的个案研究 【摘要】幼儿 “ 攻击性 ” 行为,是在幼儿园比较常见的反社会行为。有时伴随着言语还有动作的攻

20、击,这些不经意的孩子间的 “ 打闹 ” 实际上已经构成了攻击性行为,必须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小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 都处于初期发育阶段,幼儿的行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如果不及时的矫正,不仅会影响到他们道德行为的发展,而且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并造成其今后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交的困难,有的甚至还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本文将通过个案研究来探究幼儿 “ 攻击性 ” 行为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原因,揭示其实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的矫正方法,期望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班幼儿 攻击性行为 成因 矫正 一、 小班幼儿 “ 攻击性 ” 行为的表现及成因。 (一) 研究对象简介 幼儿姓名:洋洋

21、(化名) 性 别:男 出生年月: 2009 年 6 月 家庭状况:父亲 高中毕业 公司职员 母亲 高中毕业 公司职员 家庭管教方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比较倔强,听不进老师的话,脾气暴躁,性子急,容易生气。 (二) 洋洋 “ 攻击性 ” 行为表现 1、 晨间活动时的 “ 攻击性 ” 行为 晨间接待的这段时间里,老师会安排先到幼儿园的小朋友集中在户外的场地玩一会儿,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项目进行晨间活动。选择的活动项目有滚筒、跳圈、皮球、风车、曲棍球等。洋洋平时不是最早来的,所以受小朋友们喜爱玩的 “ 滚筒 ” 已经被其他先来的小朋友先玩了。洋洋见状立即从其他小朋友手中抢走滚筒, 还自言自

22、语的说: “ 这是我的,是我要玩这个的。 ” 2、 表演游戏时的 “ 攻击性 ” 行为 情景一:早操活动时有一项活动内容是要由小朋友分成两组分别扮演 “ 大灰狼 ”和 “ 小兔子 ” 的角色。扮演 “ 大灰狼 ” 的小朋友要假装去抓 “ 小兔子 ” ,把小兔子当点心吃。当音乐一响起,洋洋就立即迅速的冲到了 “ 大灰狼 ” 的阵营,还把小手举起来当成 “ 大灰狼 ” 的爪子,脸上露出凶恶的 “ 大灰狼 ” 表情。到了音乐一停 “ 大灰狼 ” 就可以出来抓 “ 小兔子 ” 了,洋洋逮到了一只 “ 小兔子 ” ,小手用力的打 “ 小兔子 ” ,把那只 “ 小兔子 ” 都打哭了,趴到了地上。还很神气的

23、说:“ 我是大 灰狼,我不怕小兔子。 ” 情景二:下午的表演游戏是 “ 小兔乖乖 ” 。需要一名 “ 大灰狼 ” 和四只 “ 小兔子 ” 。扮演 “ 小兔子 ” 的小朋友很快就可以找得到扮演的人选,唯独 “ 大灰狼 ”这个反面角色是许多小朋友都不愿意扮演的角色。班上的 37 个小朋友中只有洋洋小朋友愿意扮演 “ 大灰狼 ” ,而且每次都是他自己主动要求扮演 “ 大灰狼 ” 。在扮演 “ 大灰狼 ” 的过程中可以表演的很到位,特别是到 “ 大灰狼 ” 干坏事的时候他很沾沾自喜,一到让他尝试扮演 “ 小兔子 ” 时他就不乐意了。 3、 区域活动时的 “ 攻击性 ” 行为 情景一:当到小朋友看图书的时间时,其他的小朋友都会安静有序的选择自己的图书,坐在椅子上认真的观看,可是洋洋总是喜欢从别的小朋友那里很霸道的强行把书抢过来。闹得和被抢的小朋友大打出手。老师问他: “ 是谁先拿到的书? ”他会说: “ 是我,是我先拿到的。 ” 情景二:洋洋总是喜欢使用建构材料搭建手枪、炸弹等玩具,只要他看中的,其他小朋友就别想拿,他也会从别的小朋友手中抢夺自己想要的材料。当他搭好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