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建设原则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63630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建设原则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建设原则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建设原则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建设原则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建设原则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建设原则研究【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建设原则,具体包括注重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转换能力的原则,树立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的开放性原则,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素质优先原则,充分利用实训教学系统、实习实训环境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原则以及重视师资培养,打造锐意进取、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学团队原则等。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财经,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一、注重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转换能力的原则 (一)培养目标。高职财经类专业一定要在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动态制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主动契合新兴产业和先进技术发

2、展需要,动态保持与现代财经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相结合,培养社会紧缺人才。 (二)教学计划。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按岗位群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制订特色教学计划,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计划,从必备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职业岗位技能方面改革计划内容。 (三)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选择契合的教学内容,动态安排授课环节。做好学生实习及就业的相关工作,推动专业建设,2形成以培养适应需求为特色的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全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成财经类法规库、案例库、配套电子教案及课件,努

3、力提高特色财经类专业教学效率。采用案例教学法、研究性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提升教学质量,能够做到资源共享。 (五)教学评价。摒弃传统、落后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在教学计划、大纲、教材、案例、方式方法、作业等系列问题上建立独特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做到从重知识考试转向重能力考核,充分利用实际企业真实资源,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的评价指标。 二、树立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的开放性原则 高职院校财经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是未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重点考虑的问题,关键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特色鲜明、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过程中,

4、校企双方代表着教育和经济两个不同的利益体:企业是经济利益的主体,院校是教育利益的主体。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生产管理优势,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实习及就业机会;引进优秀的企业一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进度。企业则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产生广告宣传效应,依靠职业院校知识优势,获得相对优越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3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与企业、行业相结合,要调查、分析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需求,并把这种需求转化为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同时,

5、课程建设是否成功,能否实现培养目标,也只有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才能得到最终评价。高职财经类专业应注重校企一体化建设,依托岗位,设计课程,提倡多证,以赛促学,形成融教学、培训、评价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 财经类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将走向公司、企业等一线工作岗位,并且中小企业单位居多。事实表明,专业知识扎实、计算机水平较高、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工作单位职业发展也较快。对学生工作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用人单位比较赞同专业开设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财经类专业往往更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动手能力培

6、养。然而当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就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要求我们需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体系设置时实践性学时应该不少于总课时的 50%。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发法,研发“工学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情境教学,通过项目具体开发流程的讲解,带动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要领,达到知识、技能学习的螺旋式上升。在构建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根据不同专业领域真实工作需求,精选相对应的4课堂内容和教学形式。如会计和税务等相关专业,应根据国家会计准则的变化和最新的税费政策等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无论财经类的

7、哪个专业,要想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更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要勇于接收新的知识、技能点,把最新、最适用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课程体系建设中。 四、素质优先原则 企业一般很注重员工的综合职业素养,对员工职业素养具体要求涵盖:做事踏实细心、严谨自律、有条理性;工作积极主动,积极上进;为人正直,原则性强;责任心强;认同公司文化、讲诚信;能吃苦耐劳;独立性强。具有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沟通协调和表达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具有分析和决策能力;具有良好的执行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通过教育,使高职学生,尤其是财经

8、类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品质,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高职院校应对素质教育课程提出更鲜明的要求, 规定必修的课程及学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开设特色课程。 五、充分利用实训教学系统,实习实训环境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原则 我国高职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学生的自主性欠缺,学习相对被动。因此,课程体系建设不仅要考虑教师的讲授,更要重视学生的实践,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财经类课程在课程建设中应多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5的积极性。 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充分运用校内高仿真模拟实训室,配备与

9、企业实际工作高度对接的配套教学软件。实训室按专业核心能力训练要求与特点整合资源,提高实训室综合利用效率,发挥实训室应有的效能。总体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按财经实践工作岗位设置,在教学中,应以实际案例作为教材,以实践操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拓宽专业适用性,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编写或选用模拟实践教程时应结合企业实际。用直观真实的原始单据等进行相应业务实践操作。使学生对财经工作的全貌有清晰直观的了解,使学生有置身企业真实业务环境的意境,最终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为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师资培训等要求,应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尤其是紧密型实训基地,可在顶岗实习、课程体系建设、教材编写

10、、师资培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六、重视师资培养,打造锐意进取、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学团队原则 (一)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专任教师应全部具有财经类一线工作经历,专任教师深入教科研工作,主持和承担完成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各类期刊发表有较高影响的论文,积极参与教师类技能大赛,多与同行院校教师进行互访,提高课程建设的能力。教学团队注重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教学内容与自身素质的双重协调。形成一支从观念到行为的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团队。教学上体现实用、高效,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二)形成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兼职教师队伍。外聘专家应全部来6自于企业一线,具有财经类专业技术资格,积极参与专业的人才培

11、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毕业设计辅导及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等项工作。积极引进企业相关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外聘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水平进行具体的指导。引进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作学生的客座教授,不定期为教师、学生讲座。 高职财经类专业往往是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专业综合性、基础性作用日益显著,财经类人才,尤其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短缺日益严重。培养人才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必须做好的系统工程来抓。特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培养过程,培养过

12、程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其实施方法。从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把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在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上,正确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明确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并坚持正确的原则是高职院校顺利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孙海泉,吴优芬.浅谈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和原则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30-31+34. 2陈哲.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原则与实践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108-109. 3陈星,尹继元.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趋势探析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57-59. 7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 2013 年度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课题编号:201325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