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的设计问题教学设计 是教师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诸要素进行有序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好老师上有特点的历史课课堂 教学设计的内容1. 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2. 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3. 梳理基础知识的要素;4. 选择教学材料和媒介;5. 使教学内容有逻辑性;6.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7. 设计师生的活动课堂;8. 进行总结和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一、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预期,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方向。适当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有着规范的作用,对师
2、生的活动有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知识方面,与初中历史课程或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相比,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有几个明显特点:第一,知识的呈现采取分类集中的办法。 比如将政治领域、经济与社会领域、文化思想与科技领域的基本史实分别相对地集中在一个模块里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这一领域的历史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第二,知识古今中外贯通。 过去无论初中或高中,中国史和世界史都是相互独立的教学单元,历史课程无法做到中外历史知识的贯通,学生难以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新的高中历史课程采用专题式的编排方式,弥补了两门通史学习方式的不足,可以在某一历史领域的学习上做到古今中外贯
3、通。第三,知识点的层次有所提升。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点,大多是一些历史史实的集合,概括和归纳,也就是说,列出的许多知识点中往往包含着若干更小的知识点,如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一国两制 ”、 “雅典民主政治 ”、 “责任内阁制 ”、 “联邦制 ”、 “资产阶级代议制 ”、 “斯大林模式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等。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在能力方面,高中历史课程要实现的能力目标主要有两个领域:一是历史技能
4、,二是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技能培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 包括阅读文字或图表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等。整理历史知识的技能, 包括归纳、比较或分析历史问题等。编制历史图表的技能, 包括时间带,大事年表,示意图等。表述历史的技能, 包括能够扼要地表述历史梗概,有情感地表述历史情节,有论据地表述对历史问题的看法等。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要有以下目标:能从一种或多种角度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能整理零散的历史材料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能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以及各种历史问题之间的关系。能科学地比较
5、不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并发现其异同。能运用基本的史学概念、范畴和方法,对某些历史结论作出相应的评价或说明。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把 “过程与方法 ”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过去人们认为, “过程与方法”不过就是学习活动的手段而已。新课程理念则强调, “过程与方法 ”不仅是手段,而且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和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掌握 “过程与方法”,因此它又是学习的目标。 现在流行的观点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更重要的是把 “过程与方法 ”当作目标来学习,运用和掌握,获取 “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 ”。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还是手段?有研究者曾经问
6、过南京宁海中学的一位历史教师,编演商鞅变法的历史剧, 怎么能体现 “过程与方法 ”的教学目标呢? 这位教师很自信地回答: 过程重于结果。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活动掌握了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目的就达到了。 研究者由此感到,这里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虽然使用了各种教学方法,学生也参与了,但最终目的还是落到了知识层面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学到了知识,而没有学到 “过程与方法 ”,因为教师根本没有把 “过程与方法 ”作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而仅仅是把它作为手段。关于历史学习过程,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