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犯 罪犯罪 第 1节现代犯罪社会学理论流派() 第 2节现代犯罪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 第 3节现代犯罪生物学理论流派() 第 4节犯罪与精神分析理论流派 (Psychoanalysb and Criminility)() 第 5节学习理论与犯罪 (Learning Theory)() 第 6节标志论 (Labeling)() 第 7节警察科学中的犯罪研究() 第 7节犯罪学中与警察相关的研究()第 1节现代犯罪社会学理论流派 犯罪社会学理论,是英国与美国警察科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与组成部分。传统犯罪社会学产生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主张从社会的角度研究犯罪,认为犯罪由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
2、会因素所决定,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现代犯罪社会学理论,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参考 本章从第三节到第八节主要参考了 犯罪学与犯罪 ,哈禄德著,南卡诺里那州、1987版 犯罪学理论 、佛郎克 P威廉姆著。 犯罪学辞典 ,张于路等编,湖北辞书出版,1989年版。 犯罪学辞典 ,鲁特来者著编,伦敦, 1983年版。 还有王大伟在英国学习犯罪学理论的笔记。社会混乱论、不同社会组织论、文化冲突论、亚文化论以及社会反常状态论。一、社会混乱论( Social Disorganixation) 社会混乱论是现代犯罪社会理论流派之一 ,又称为 “社会瓦解论 ”。英文
3、“Disorganixation”含义为 :组织的瓦解。其理论的核心为 :产业革命、人口移动和城市化削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社会对人的控制,产生社会混乱与个人混乱,从而导致犯罪上升。该理论有助于警察了解产生犯罪的根源在社会,是西方第四次警务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 从 20世纪 20年代到 40年代,在解释犯罪成因的各派理论中,社会混乱论独占鳌头。这派理论的产生可从早期犯罪学家的著作中找到一些踪迹。如泰尼、达克海姆等诸位先人,他们都对从乡村农业社会到城市工业社会的天翻地覆的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犯罪高潮给予莫大关心,并试图寻找两者之间的因果。 (一)社会混乱 社会混乱论假设:从某种程度上说旧的社会结构
4、固若金汤,人们安居乐业,以可接受的规章与条约约束自己,以社会期待的方式行为举止,家庭、学校、经济制度等都尽到了应尽的职责,上符人伦、下合民意。这种荒蛮遥远、世外桃源式的社会可在工业革命前的各国农村发现。如美国的印第安族部落,中国清代的边远村庄等。持社会混乱论的犯罪学家对此津津乐道,奉为楷模。这种貌似单一,却远行良好的社会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世外桃源式社会有以下特点:这里生活目的明确,没有个人选择的机会。人们有处理各种困难与事变的能力。 返璞归真,以不变应万变。此社会的特点是:采用传统、民俗的知识、强烈的血缘联系、高度道德的的小集体劳动,忽视政府和其他管理机构的作用,相对单一的民族结构等。在这里,社会控制是极为有效的,以至于背离行为规范的严重越轨行为凤毛麟角,很难见到。 人生目的简单明确,生命的期望与能获得的成就延缓此协调,规则与习俗简明易懂,社会控制由风俗与非正式的、非官方的方式实现。这种社会与中国老子所描述的所谓: “小国寡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的境界颇有几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