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建立病虫害防治体系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摘要:长久以来,由于环境、气候变化,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给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林业发展缓慢。为改变这种现状,迫切要建立起一套晚上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体系 跨越式 在自然界的各种生态系统中,辽阔的森林是最重要的一个。我国的森林资源相当丰富,是我国宝贵的资源,同时林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支柱产业,占据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我国一直相当重视林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进行造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林业病虫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迫切的要求加强对病
2、虫害的防治,通过立足于林业防治的实际,总结各类病虫害发生的条件、环境。建立一套完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如此,方能很好的解决害虫对林业的危害。我们要不断的进行病虫害防治体系的探索和创新,加大林业产业的重视力度,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将其中隐含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还要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病害防治的手段主要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为主要形式、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及化学的有效防治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虫害分布密度,压缩其病害面积,防治危害蔓延。 2一、 林业生物灾害的定义及类型 (一)森林生物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森林生
3、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种群的流行或危害,降低景观质量,影响野生生物的栖息环境、流域质量,使森林总体生长量或生物质量降低。或威胁到人类的健康,降低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表现为周期性、累积性、渐变性、不可避免性、可控性、可预测等。 (二)林业生物灾害的类型主要归纳与以下四类:昆虫、植物、畜禽和野生动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又陆陆续续的发展了线虫、细菌、病毒等也能造成林业植物病害的生物,因灾害源的不同,可以将林业生物灾害划分为以下几个大类:(1)由细菌、真菌、病毒、植原体、线虫等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2)由螨类和昆虫引起的虫害(3)
4、入侵生物包括植物和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起的植物害;(4)由动物和鸟类引起的动物和鸟类害;(5)啮齿动物引起的灾害。 二、病虫害防治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近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林业灾害面积在逐年的攀升,造成林业生物灾害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对有害生物和有害生物的天地产生一定影响。气候变化、全球平均温度提高,导致害虫的滞育期缩短、危害期加长,甚至个别害虫出现了危害时间加长、世代重叠的状况,环境变化为害虫的蔓延提供了方便。而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杀除害虫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害虫天敌的锐减,食物链发生断裂,同样的,为害虫的扩张提供3有利条件。 (二)人类活动频
5、繁造成有害生物的天敌减少。长久以来,人类在林区的活动频繁,造成天然林大面的破坏和退化,这就形成了各种低劣、残次的片段化林区,使得环境平衡极不稳定,使得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的益鸟、天敌昆虫和害虫致病微生物繁殖存活率降低,导致病虫害生物数量呈指数型增长。 (三)林业成分单一为有害生物生存提供便利。长期以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我国林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天然大片林区被破坏,少量残存的天然林区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其次,虽然我国积极的进行人工造林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人工造林,其结构往往简单,树种单一,所以林区的生态环境很脆弱,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较差,使得病虫害问题容易大规模的爆发。 (四)生物入侵造
6、成林区面积锐减。随着国内国外经济贸易增长迅速,物流剧增,给检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就容易造成有害生物的入侵。由于是入侵生物,所以其天敌数量较少,在此期间,入侵生物会大规模的爆发,危害到当地生物的生存。据统计,我国是遭入侵生物破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外来的入侵生物主要有,杂草 107 种,外来害虫 32 种,外来病原菌 23 种。外来生物的入侵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五)我国病虫害防御体系的基础薄弱。我国森防工作近年来进展很大,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森防体系不完善,资金短缺,监测、测报的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再者,资金的短
7、缺造成通讯工4具、仪器设备的缺失,在没有基础仪器设施的情况下,全凭工作人员的眼睛看、腿传递,与有害生物爆发的严重形势要求不符,无法满足防治工作的需要。最后,林业防治工作普遍存在着“重培育、轻保护、重除治、轻预防”的思想,没有意识到病虫害为林业带来的巨大危害,工作重点投放在防治过程,而忽视防御阶段,使得出现问题时,一片手忙脚的景象。林业防治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适应当前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发展要求。 (六)科技支持不够,部门间工作缺乏沟通,经费短缺。由于科技的投入不够,在病虫害防治阶段,大面积喷洒农药,造成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同时使得病虫害天敌锐减,并造成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长久以来,地区的领导
8、部门未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识淡薄,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林业防治工作成为一句空话,具体的任务也无发得到贯彻落实。很多地区都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各个部门因缺乏协调,造林的只负责造,育苗的只负责培育,引种的只负责栽种。自上而下的没有形成一种病虫害防范观念,预防机制之差可想而知。观念淡薄造成生物防治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经费短缺是一方面,加之基础设施不足,仪器设备不足,通讯设备不足,交通工具的不足,先进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不足等等,都使得病虫害防治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软肋。 三、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的对策分析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先进我国的一项重要
9、任务,林业发展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收益,日益严重的病虫害问题,5使得我国林业发展十分缓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使得我国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构建领导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在林区设置预防检测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并设置多个林区检测点。领导小组的建设上,可以实行全员参与的模式,小组成员由各个部门的领导担任。生物防治工作要被提上日程,落实目标责任,切实发挥领导作用。 (二)建立健全检测预报机制,积极采用新技术。林区的各个基层检测点是我国林业防治的基础,是检测体系中最小的单元,也是具体任务的最终承担着,通过建立检测人员队伍,扩大检测覆盖面积,将有害生物检测放在首位
10、,落实检测任务,实现森林资源定点、定人、定时监测,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防患于未然。加强预测的同时,也要积极采用新技术,如太阳能虫情测报灯,天牛诱捕器和引诱剂等器械药物,使用先进的技术和仪器,准确、快速的预防病虫害。 (三)严把检疫关,预防外来生物的入侵。森林植物检疫既是技术工作,也是政策性工作。在林区设立检疫站,切实做好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防止有害生物的入侵。一是加强源头的控制,对县内种苗和其他森林植物和林产品的进行产地检疫避免在育苗、木材加工过程中出现病苗虫材。二是加强外地调入或引入的种苗的长期跟踪检疫工作,避免有害生物的传入 总之,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除了林场主体还涉及到许多方面,所以一定要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病虫害防治意识,防治6过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使用当今的高新技术,在不威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做好防治工作,建设林区成为机制灵活、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的新型林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星耀 国家林业新时期的森林生物灾害研究 中国森林病虫 2谷瑞升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及其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