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73831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德树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立德树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立德树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立德树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立德树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立德树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摘要:新时期的中职学生,思想意识更加复杂多变,我们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将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德语工作进行讨论。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师生关系 Abstract :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 have mor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ideology, so we will face more and newer challeng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secondary vocat

2、ional school.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present moral education problems, and discusse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moral edu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的中

3、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2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不久前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 , 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抓住中职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时机,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 培养中职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中职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

4、众所周知,现在的中职学生生源越来越差,素质普遍较低。这些学生多数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缺乏远大理想,没有宏伟目标,行为上得过且过,自由散漫。这更需我们不断的探索新的德育机制和工作方法。 1.现阶段德育工作存在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德育需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手段、新的模式。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以“目标管理考核” 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在一定阶段是产生了积极作用,也有相当多的优点在延续。但由于新时期中职学校教育的主体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断在提高。可是德育教育模式相对固定,教育工作途径存在不足,导致德育工作进展缓慢。一是工作经验的束缚,德育

5、团队的工作常被经验左右,团队中的部分成员不思进取,而自己面对的对象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能去研究、探索新的德育管理模式,仍按照普通教育的模式来解决眼前的问题。二是忽视了整体性,提出“全员德育”的口号是具有先进性,但在实施过程中缺少着力点,还是以学生部门和班主任队伍为主。因此德育工作很难整理推进。 32.根据新时期中职学生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目标。 德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学生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中职学校德育内容应体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有机结合,我们更应注重学校德育的现实性。中职学校要实施德育目标管理,培养的学生要求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

6、发展。因此,我们对中职学生的培养首先要明确是德的培养,这是社会对合格的中职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因此,各中职学校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遵循方向性、时代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培养学生,在德育方面的中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健康人格。因此,中职学校要围绕人的问题确立德育目标体系。在实践中,要改革中职学校现有的德育工作模式,变“说教式” 、 “灌输式”德育为“合作式” 、 “活动式”德育,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学生把外在的德育规范和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逐步达到自律的目的。 、 3.以学科德育为切入点,大力推

7、进全员育人。 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做到教书育人。赫尔巴特曾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有学者把学科德育称“各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道德教育” 。学科德育主要是指将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从而实现各科教学与品德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德育形式。从当前德育改革的趋势来看,学科德育有助于打破德育课程的专门化、知识化和灌输化,从而使德育成为各科教师在教学生活中的共同使命。那么该如4何更好地在学校中开展学科德育呢? 3.1 各科教学应当把握好“教学的教育性”特征。 “教学的教育性” ,即教学不仅是教知识,而且是培养品德,道德教

8、育是各科教学工作的核心目标。各科教学不能只关注本学科的知识传授,还需要去关注品德教育。以品德教育为一个基本的导向,这不仅是配合德育课程的工作,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总体目标。对整个德育工作来讲,只有把课内和课外、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学校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整体目标。 3.2 各科教学应当重视去挖掘本学科中的价值因素,实现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合理的做法应当是,各科教师把学科知识中与道德相关的因素通过间接的、隐性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将一个个充满着道德智慧的故事、事件或者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品德发展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感染。这样的道德影响往往是潜移默

9、化的,同时效果也会更加显著、持久。 3.3 各科教学应增强学科德育的欣赏性与生活性原则。欣赏性原则就是要让德育成为一个可欣赏、可享受的审美、立美过程,就是要让美的法则成为德育活动的一个准则。学科德育还需要注重生活性原则,各个学科的德育活动要尽量避免知识化、概念化的做法,坚持德育的生活取向,在具体的教学活动、生活情境、突发事件中展开。 4.发挥老师的示范性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在学生面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师范效应。所以,在强化德育的时候,要积极发挥老师的示范性特点,身5教要重要言教,要从自己本身做起,有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己不正

10、,何以正人” ,要想学生能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而有的老师缺乏应有的品德修养,在学生面前一套,在学生背后又是一个另外样子,当学生无意中看到时,老师的威信就会大大地打了折扣。例如,要求学生穿着发型时,我们个别老师仍做不到;叫学生去为灾区捐款捐物,而老师却视而不见、漠不关心等等。当学生注意到老师不讲诚信、虚伪的一面,他们的内心就不会受老师教育的影响,只有这些良好的道德和行为在老师身上表现了,在老师身上实现了,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才会用行动去实践,才会从内心发掘真善美。要想学生真正听师言、从师行,光靠老师的权威是不行的,是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只有当学生感觉老师是他好朋友,当他是

11、心灵的知己,才会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如何融洽师生关系?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那些不良学生的长处,适当地表扬,从而可以打开他们身上的求得成功的缺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第二,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家庭等等,和他们一起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一个生活的好伙伴;第三,要遵循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的原则,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忌别在不分场合训斥谩骂,有可能你的一次出格的言行,让这个学生受伤一辈子。相反,老师适时的表扬和激励可能会使他受益终生。 我们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更新观念。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德育工作,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把这正处于少年转入青年的过渡期,思想、心理未成熟,可塑性大的受教育群体,真正培养6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技能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