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翁嘎科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摘要:通过对地质特征,矿体赋存状态,矿石特征等研究,总结出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交代型。找矿标志有:蚀变标志、构造标志、地层标志和化探异常、重砂异常标志。提出了北东向区域断裂中,可能找到矿体 。 关键词:翁嘎科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Abstract: through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body occurrence state, ore characteristics study, sums up the genetic type of ore deposit for hydrothermal f
2、illing metasomatic type. Prospecting marks: alteration marks, structural marks, formation mark and geochemical anomalies, heavy sand abnormal signs. Puts forward the north east to regional fracture, may find ore body. Keywords: WengGa section of gol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posit origin; Pros
3、pecting marks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金矿位于西盟县翁嘎科乡境内,矿化面积大,矿石品位高,成矿前景好,若能通过综合研究,在找矿方面取得突破,将对边疆民族经济的2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矿床成因的研究,提出新的找矿思路,力争对下步找矿有所帮助。 1地质特征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昌宁孟连褶皱带,南腊西盟褶皱束南段,四级构造单元为西盟复式背斜,矿区处于其南倾没端, 出露的地层为一套晚元古界西盟群低绿片岩相浅变质岩系。其中,除了北部小范围内分布有时代较早的怕可组永邦段上亚段(Pt3p2
4、-2)地层外,矿区广泛分布的地层为王雅组(Pt3w)各段,由老到新分别为第一段(Pt3w1) 、第二段(Pt3w2) 、第三段(Pt3w3)和第四段(Pt3w4) ,大致由北到南依次展布,各地层厚度、岩性和接触关系见(图 1) 。 岩浆岩仅零星小岩脉出露钾长花冈岩脉(),闪长玢岩脉(),石英闪长玢岩() 。 2地球化学特征 图 1 翁嘎科金矿区综合地质图 (1)1/20 万水系沉积物异常,为云南 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物探分队所作。矿区内为火烧山金异常,是孟连幅中的 40 乙 9 金异常。异常由 Au、As、Mn、Mo 等 9 个元素组合布成,Au 最高 3610-9,含量大于 510-9 的异常
5、面积 88 平方千米,大于31010-9 的异常面积 28 平方千米。是滇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浓度最高的金异常(图 2) (2)1/20 万水系重砂异常 是 1/20 万孟连幅区调时所做,异常编号为 Au7,属 III 级异常;异常呈长圆形,分布于大班弄火烧山一带,面积 49 平方千米,金含量一般 1-5 粒/千克,最高 5-20 粒/30 千克。 图 2 翁嘎科 1/20 水系沉积物异常 (3)1/5 万土壤异常 为云南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所作。面积 121 平方千米,计算出金背景值为 7ppb,异常下限 15ppb。共圈出 5 个金异常。 3矿床特征 3.1 矿体特征 已发现的 33 条金矿(
6、脉)体,分布在翁嘎科、锅斗、火烧山 3 个矿点内, 矿体产于王雅组第四段地层中,含矿岩石为石英透镜体和破碎带。顶底板岩石为绢云斜长片岩,二云斜长片岩等。有些矿体大致顺片理产出,有些则沿裂隙切穿片理产出。一般规模较小,最大的 GV5 矿体长度仅有 95 米(图 2) 。 3.2 矿石质量 (1)矿石氧化情况 4矿石中部分硫化物已被氧化,氧化程度不均匀, (2)矿石成分 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氧化后为褐铁矿) 、毒砂(氧化后为臭葱石)等,少量方铅矿、闪锌矿、菱铁矿、硬锰矿,电子探针查证见自然金、自然银、辉镍矿、辉银矿、辉铜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绢云母、重晶石等。 自然金:据电子探针查证
7、,矿石中自然金粒度较小,一般 35,最大 15,最小的 1,平均 5,主要以微米级它形晶包裹于臭葱石毒砂、黄铁矿和石英中。有部分粒度较粗,在翁嘎科 V1 矿体和锅斗 V5 矿体中,已见到明金,最长的 1.5 毫米。 毒砂(臭葱石):呈自形-半自形粒状或粒状集合体,锡白色,氧化成臭葱石后为淡绿色、浅黄绿色等,金属光泽,与黄铁矿紧密共生。 黄铁矿(褐铁矿):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淡铜黄色,金属光泽;氧化后形成褐色或褐黑色褐铁矿,呈土状、粉末状、薄膜状,松散,无光泽。 (3)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不规则粒状结构、包含结构、网状结构等; 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
8、、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 (4)矿石化学成分以 SiO2 为主,含少量的As、S、Fe2O3、CaO、MgO 等,有用组分除 Au 外,还有 Cu、Zn、Ag,有5害元素为 As,其次为 S。As 含量一般 13%,最高 10.27%,平均7.21%。 3.3 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毒砂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次生臭葱石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等。与金矿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为毒砂化、黄铁矿化及硅化,一般情况下,蚀变越强,金品位越高。硅化蚀变多见于石英脉周 围的岩石中,表现为岩石中石英含量大量增加,岩石坚硬,结构构造发生变化。毒砂、黄铁矿化蚀变不如硅化蚀变普遍,但其分布总与
9、硅化蚀变相伴,表现为岩石中出现硫化物,且自形程度较高。 4.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 矿床成因 根据产出状态,现有矿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产于含硫化物石英脉中的金矿体,这类矿体产状与石英脉产状相同,呈似层状,透镜状或脉状产出,品位较高,含矿岩石为含硫化物石英脉(岩) ,矿物组合为硫化物石英。另一类产于次级构造破碎带中,产状与破碎带产状相同,多呈透镜状、脉状产出,一般品位较低,含矿岩石为破碎带中的蚀变片岩,蚀变石英片岩等,矿物组合为硫化物长石石英。 矿体均产于王雅组第四段(Pt3w4)地层内,其中第一、二亚段较集中地产出。而第四段地层本身含金达 15.2510-9,高出地壳丰度值35 倍;矿体 产
10、于北东向断裂 F7、F9、F4 及北西向断裂 F5、F8 附近,在断裂交汇部位,矿体分布更集中,且部分分布于次级构造破碎带中;6矿物成分有自然金、毒砂、黄铁矿、石英、闪锌矿、方铅矿、白钨矿、菱铁矿、硫锑铅矿、磷氯铅矿、硬锰矿、重晶石等,以石英、硫化物为主,围岩蚀变为硅化、毒砂化、黄铁矿化等;主要金矿物为自然金,呈微粒状单体或集合体包裹于毒砂、臭葱石、褐铁矿和石英中,区内岩浆不发育,仅见闪长玢岩脉和石英闪长玢岩脉,然而不但锅斗主矿体GV5、GV1 分布于石英闪长玢岩脉附近,其中 GV1 矿体与石英闪长玢岩脉呈断层接触,且石英闪长玢岩脉本身含金达 0.10.210-6。从上述特征中可以看出:王雅组
11、第四段地层特别是第一、二亚段地层,原岩含金背景高,经区域动力热流变质、断裂活动、岩浆侵入活动等所产生的热液先后作用,一方面使原岩中的金活化,另一方面也叠加深部带来的成矿物质,沿次级绕组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运移,运移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降低,成矿物质在断裂附近适当的部位沉淀富集而形成矿体,同时,发生与矿体范围差不多的围岩蚀变。因而现有矿区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充填交代矿床。 42 找矿标志 矿区金矿的找矿标志有蚀变岩石标志、构造标志和地层标志区域化探异常、土壤异常、重砂异常等。 5.结论 通过分析地层、构造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充填交代矿床。总结出矿区的找矿标志有蚀变标志、构造标志、地层标志和化探异常、重砂异常标志,为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区地质背景有利成矿,有小的侵入岩体出露,有矿液运移的通道,7区域断裂纵贯矿区,且有多期活动的特点,次级裂隙中有小富矿脉,断裂构造本身有适合成矿的地段,今后若能对本区北东向区域断裂进行有选择性的深部探索,极有可能取得本区找矿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云南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 1993, 云南省西盟县翁嘎科金矿区金矿普查(扶贫)地质报告 2云南省地质调查院第五矿调所,2011, 云南西盟勐阿锡金矿评价预查地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