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西安曲江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体系构建摘要:非建设用地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区数量日益增多,非建设用地受到严重侵蚀与破坏。因此,本文基于西安曲江楼观新区(以下简称楼观新区)建设背景,以实践探索城市新区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内容,确保在城市新区建设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延续和发挥非建设用地的特色与价值,以取得城市新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空间关系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非建设用地;特色与价值;控制规划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新区建设日益增多。与此同时,非建设用地则面临着数量减少、功能
2、异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加之当前非建设用地通常处于规划与管理的被动局面,面对新区建设多呈现为消极退让的状态,在数量规模不断减少的同时,其原本附涵的生态、人文等重要价值也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完全丧失,严重者更是造成生态和环境资源的破坏,危及城市可持续发展。 2.非建设用地概念及概念关系辨析 2012 年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137-2011)以城乡统筹角度出发,对原有水域和其他用地进行拆分与充实,提出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等。在空间上表现为2建设用地之外的“空白”或者“绿色”区域,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生态意义、防护意义或战略保护意义的非建设用途的空间1。
3、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关系犹如太极中阴阳相生的两仪。在最初原始时期,没有建设与非建设的概念,随着人类对土地后天的开发利用,在出现建设用地的同时也物化了非建设用地,两者之间既互相对立又相互依存。与不可建设用地为包含与被的包含关系,非建设用地包含着不可建设用地,不可建设用地是非建设用地的组成部分。与生态用地共属于城市这个大集合,两者存在交集,但不重合。 3.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价值特征 楼观新区是为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构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拓展城市骨架、承接新区南侧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的旅游与居住功能而开发建设,位于西安西南侧,周至县境内,北起终南镇,南至环山路,西临黑河,东滨赤峪河(不包括集贤工业
4、园区) ,总面积约为 80 平方公里,共涉及三个乡镇 23 个行政村,现有人口 44355 人,其中非建设用地73.43 平方公里,占楼观新区总用地面积的 91.8%,以农林用地为主。 3.1 社会经济价值 周至以其独特的土壤与气候条件成为“中国猕猴桃之乡” 、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楼观新区西北部占有部分猕猴桃优质种植区,总面积为 14.1 平方公里,占新区规划用地的 17.62%,为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3.2 生态景观价值 3“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里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的描写出楼观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作为西安重要水源地之一的黑河水系,凭借引汉济渭工程建设
5、契机,增加水源地生态涵养,修复生态环境,结合原水系河道形成黑河湿地公园,营造自然山水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格局,为新区的生态景观增添价值。 3.3 历史人文价值 楼观以西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夜观天象而得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不仅留下如说经台、老子墓等众多历史遗迹,同时也赋予这片区域浓厚的以道家思想为主的人文资源。一方土地养育一方人,一种文化传播一种思想,道文化赋予给新区的历史人文价值不容忽视。 4.新区建设影响 4.1 规模数量减少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新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周边。如火如荼的新区建设致使非建设用地的数量与规模急剧下降,一方面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成
6、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非建设用地作为城乡用地中易征、好用的土地资源在各种利益驱动下致使非建设用地不断转化为居住、工业等建设用地,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非建设用地范围内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可建设强度1。 4.2 性质功能异化 楼观新区内原有非建设用地以农业种养功能为主兼顾生态效用和旅游休闲功能,但随着新区建设被占用的部分非建设用地转变为以居住、4商业等功能为主的建设用地,其性质改变功能异化。未被占用的非建设用地原有农业种养功能、林业功能相对弱化,而生态效用和旅游休闲功能被日益凸显与强化。 4.3 系统结构紊乱 非建设用地相对于建设用地而存在,与建设用地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城乡空间形
7、态和结构,随着新区建设,原有研究视角反转为以建设用地为底,非建设用地为图的图底关系。这将严重影响以非建设用地为载体的城乡生态环境支持系统,破坏城乡生态安全体系和格局,降低城乡整体的环境竞争力。 4.4 价值意义改变 非建设用地是城市生产与生活物资的直接输送者、城市生态健康的基础、城市景观多样的保证、城市空间发展的载体。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区数量的增多,大量非建设用地被占用致使其原有的社会经济、生态景观及人文历史等价值意义衰减,甚至不复存在。 5.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体系构建 结合以上楼观新区内非建设用地的特色与价值及新区建设对非建设用地的影响,在通过对非建设用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
8、研究综合城市生态学、生态景观学、城市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比较分析各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寻求基于楼观新区建设背景下的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所应秉持的思想原则与目标,并构建出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体系。 5.1 目标原则 5以生态优先为原则,立足区域统筹,彰显非建设用地的特色与价值,充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明确新区非建设用地的保护要素,建立基于可持续发扎理念的控制规划方法体系,确定新区非建设用地的类型、规模、结构与布局。 5.2 控制要素 (1)类型结合楼观新区现状非建设用地特点、考虑新区未来发展、兼顾非建设用地的价值意义来划分非建设用地类型。 (2)数量数量不断减少是非建设用地
9、控制与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以全局角度出发严格进行保护。 (3)结构与布局结合现有非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构建秦岭北麓生态安全格局。 5.3 控制方法 (1)分类因子分析法 针对非建设用地的特色与价值及新区建设对非建设用地的影响,提取新区非建设用地的影响因子,确定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的类型。 (2)规模生态足迹法 通过生态足迹法确定新区生态盈亏情况,基于新区可持续发展确定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相平衡时的最适宜人口容量进而得到非建设用地的规模。 (3)结构与布局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敏感性分析 通过 GIS 手段对新区内生态网络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确定生物物种迁移扩散廊道和生态节点,采用生态敏感性
10、分析确定楼观新区非建设6用地结构与布局。 结语:本文基于楼观新区建设为背景,挖掘非建设用地的特色与价值,分析新区建设对非建设用地的影响,综合相关学科理论与国内实践案例对比分析基础上,提出适合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体系,是对新区建设发展中非建设用地保护与控制的积极探索,以期对其它新区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陈眉舞,朱查松.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85. 朱查松,张京详,罗震东.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主要内容探讨J.规划与设计,2010. 李健,冯雨峰,胡晓鸣. 杭州非建设用地纳入规划体系的初步研究J.考察与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