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态学 (Ecology)主讲人:唐利洲 Email: Phone: 18687447267 第二部分 种群生态学( Population ecology)7. 种内与种间关系 v主要的种内相互作用 是竞争、自相残杀、性别关系、领域性和社会等级等。v而主要的种间相互作用 是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 7.1 种内关系v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同种个体间发生的竞争叫做种内竞争。v从个体看,种内竞争可能是有害的,但对整个种群而言,因淘汰了较弱的个体,保存了较强的个体,种内竞争可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与繁荣。 7.1 种内关系密度效应v植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个体
2、间的密度效应,反映在个体产量和死亡率上。v其表现只是在良好情况下可能枝繁叶茂,而高密度下可能枝叶少、构件数少。v已发现植物的密度效应有两个特殊的规律 7.1 种内关系密度效应(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v y Wd K;v 原因:在高密度情况下,植株之间对光、水、营养物等资源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资源有限时,植株的生长率降低,个体变小。7.1 种内关系密度效应( 3 2自疏法则)v 竞争结果典型的也是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这一过程叫做自疏。v 自疏导致密度与生物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在双对数图上具有典型的-3 2斜率。 -3 2自疏法则。7.1 种内关系领域性和社会等级 v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
3、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v以呜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其领域范围,或以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这些行为称为领域行为 。v保护领域的目的主要是保证食物资源、营巢地,从而获得配偶和养育后代。 7.1 种内关系领域性和社会等级 领域面积随其占有者的体重而扩大 。 领域面积受食物品质的影响。 领域面积和行为往往随生活史,尤其是繁殖节律而变化。 7.1 种内关系领域性和社会等级v 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等级形成的基础是支配行为,或称支配 从属关系。v 有利于避免种内能量的无谓消耗。v 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所、配偶选择中均有优先权,这样保证了种内强者首先获得交配和产后代的机会,从物种种群整体而言,有利于种族的保存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