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试析新时期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环境保护问题摘要:2012 年 12 月 16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随着城镇化建设方针的落实,城镇化进程也会随之加快,城镇化水平也会有所提高。伴随城镇化的发展,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也逐渐体现出来。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污染 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较晚,相关的政策、基础设施、发展思路不够完善,在以往的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过分的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能合理的协
2、调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建设和谐发展是顺利开展城镇化建设所要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目前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的问题 多年来一些地区所推行的城镇化建设其实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建工厂、盖楼房) ,而与其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及其欠缺。城镇建设中居民的居住环境、相关的交通配套设施、卫生配套设施等都不适应现代化城镇发展的需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噪音、污水、污染的空气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2量,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各种垃圾的处理问题。随着工业、建筑业及人民生活的提高所产生的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对城镇的环境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如何能处理好在城
3、镇化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类垃圾是目前城镇化建设所要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目前许多地区对所产生的垃圾只是进行简单的处理甚至不进行处理而集中堆放或挖坑填埋,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仅污染了环境也对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欠缺。由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要求,忽视了环境保护,从而导致保护环境的基础设施欠缺。城镇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给城镇化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对薄弱的环境基础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严重制约了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展开。 (三)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的影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单纯追求以经济增长与
4、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发展模式,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为核心的综合效益。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忽视资源的产出率和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产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造成了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环境公害。 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的原则 (一)城镇化建设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原则。许多地区在进行城3镇化建设过程中,只重视经济发展,而轻视环境保护,没有配套相关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虽然经济得到了一定得发展,但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
5、却日益严重,各种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不得不走发达国家以前走的老路“先发展,后治理” ,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来治理先前经济发展中所造成的污染问题。因此,新时期城镇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一方面经济发展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相关环境污染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 (二)城镇基础配套设施与城镇发展相适应原则。在城镇化建设的试点初期,不少城镇建设一哄而上,进行大量的开发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追求楼房建设的数量,忽视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过程中并没有细致的考虑到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相关的基础设施不完
6、善,地下管网系统欠缺,从而对日后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配套设施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同步建设,严格审查,确保污染防治与城镇建设同步进行。 (三)坚持农业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原则。从目前对污染源的调查情况来看,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农业生态污染的治理工作。在一些大中型养殖场中家禽所产生的粪便、农作物收割后的焚烧秸秆焚所产生的烟气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等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4破坏。因此在城镇建
7、设中,在抓好城区范围内的环境保作基础上,着重抓住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分类处理,严格审查,全面推动城乡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党中央推行的城镇化建设,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当前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城镇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城镇化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城镇化发展对于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提高人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以下几个问题。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目前的环境保护法进行内容上细化,增加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采、利用的相关规定,明确环境保护主体的权利
8、义务和环境保护基本政策;补充关于农业生产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法则,如牧业清洁生产标准法、污染物排放处罚条例、畜牧企业厂内卫生标准、牲畜圈养标准及牲畜粪便处理等。 (二)相关部门应转变执法形式,在执法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民众参与到的环境治理测评、环境治理决策、环境执法监督当中。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对于重大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前应举行听证会。还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定经验,细化公众参与听证的途径、人数、行业等,同时对公众公布所生活环境的污染情况,如:2011 年 1 月起对公众公布 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9、增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识,对我国农村环境的保护起到公众监督与参与的作用。 5(三)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农村人口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因此,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宣传,强化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在农村地区最为主要的手段就是提高农村人口的环保意识,因此,相关部门应举办生动的环境保护重要性与破坏坏境危害性的宣传活动,让公众了解破坏生态坏境的危害性,提高农村人口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注重社会舆论的作用,对于保护环境的先进典型要给于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破坏环境的人员要进行严厉的处罚,而对于举报破坏生态环境事件的人员经调差核实
10、举报内容为真实情况的要给予一定得奖励,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民间团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让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四)根据城镇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相关部门在进行城镇化建设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规划并与专业部门进行相关的论证。做好城镇化建设前的调查研究,一定要做好当前城镇发展规划与未来发展前景相协调,为未来的城镇化发展留有一定得发展空间。对城镇内污水排放、垃圾处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划分不同的处理区域,进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注重城镇与周边乡村的关系,根据城镇的具体情况建设不同的工业园区:如:轻工业区、重工业区、高新区等,根据具体企业的具体情况入住不同的园区,这样有利
11、于污染源的集中管理、集中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的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动广大民众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解决城镇6化建设中所遇到的难题,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吴淑莲;浅析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 年04 期. 黄琼,王一?; 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J;环境技术;2005 年 05 期. 段炼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J;边疆经济于文化;2009 年02 期. 作者简介: 庞加龙, (1981) ,男,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助理工程师目前在胜利新邦控股有限公司从事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