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秣陵春》人物形象设置看吴伟业的情感发抒.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79386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秣陵春》人物形象设置看吴伟业的情感发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秣陵春》人物形象设置看吴伟业的情感发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秣陵春》人物形象设置看吴伟业的情感发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秣陵春》人物形象设置看吴伟业的情感发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秣陵春》人物形象设置看吴伟业的情感发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从秣陵春人物形象设置看吴伟业的情感发抒【摘 要】通过分析秣陵春中李后主、黄保仪、小周后三个人物形象设置,探寻作者吴伟业对已亡的明王朝和崇祯帝的感情。并通过后主生日、 “独彰保仪”等细节,分析吴伟业内心深层次的怀念之情。 【关键词】李后主;黄保仪;小周后;人物形象 秣陵春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文人吴伟业的唯一一部传奇作品,也是清初戏曲史上重要的戏曲作品。一般认为,吴伟业在作品中抒发了故国之思、兴亡之感,但并无详细论述。现在,我们通过对秣陵春中李后主、黄保仪(小周后)等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看吴伟业是如何通过人物形象设置来抒发感情的。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灌隐主人、鹿樵生,明清之际伟大的诗人、戏曲

2、家、书画家。他生于明朝万历年间,师从复社领袖张溥,中崇祯四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二,其试文被崇祯帝亲批“正大博雅,足式诡糜” ,并亲赐吴回乡归娶。他在明代历官翰林院编修、东宫侍讲、左中云、左谕德、南京国子监司业、弘光朝少詹事。明亡后归家隐居,誓不出仕。但迫于清政府的高压和双亲的敦促,于顺治十年违心仕于清廷,为秘书院侍讲、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十月,嗣母去世,上书请假奔嗣母丧,顺治十四年初抵家,此后未再出仕。其事见于清史?贰臣传 、 清史稿?文苑传 、嘉庆太仓州志?人物列传二、程穆衡娄东耆旧传?吴伟业传。明亡后,吴伟业坚持做明遗民,并对自己未能追随崇祯皇帝而去心怀2耿耿。因此,在作于清初的秣陵春中,

3、吴伟业抒发了自己对明王朝、崇祯帝的怀念之情。 首先来看一下李后主这一人物形象设置。 李后主在陆游南唐书 、马令南唐书中均有传。正如我们所熟悉的,后主喜爱音律词画、书籍古玩,耽于与大、小周后的情感,疏于治国,最终为赵宋王朝所灭,不仅不能保南唐半壁江山,反而被俘虏北上,在赵宋皇帝的眼皮底下过了几年屈辱凄凉的日子,其后期创作的虞美人等词满眼沧桑之感、故国之思,与前期反映宫廷香艳生活的词相比有了重大变化。 据马令南唐书记载,后主“妙于音律,旧曲有念家山 ,王亲演为念家山破 ,其声焦杀,而其名不详,乃败征也” 。 秣陵春第六出赏音中曹善才上场诗西江月云:“忆昔华清供奉,琵琶弟子征歌。宫声不返羽声多,演念

4、家山入破。 ”剧中所言与史书记载基本一致,并可相互印证。 南唐书所言念家山演为念家山破 ,实为剧中所言“演念家山入破” ,其意指将旧曲念家山增加破曲。破,即破曲,为唐代大曲中的概念。但“破曲”的“破”与“破碎”的“破”为同一字,附会者将二者联系起来,认为念家山破名字不详,预示着南唐国祚不长久。 “宫声不返羽声多”用隋炀帝杨广的典故:隋炀帝杨广欲游览江南,王令言听宫中所奏之曲,认为“宫声不返” , “宫声”代表隋炀帝,即此次江南之行会让杨广死在途中。 “羽声”噍杀凄厉,用在帝王身上不是好兆头。 后主曾建造澄心堂,专门收藏字画古玩。南唐还专门研制了供奉宫3中的纸张,称为“澄心堂纸” ,十分珍贵。宋

5、代梅尧臣专门有诗咏澄心堂纸:“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 ”苏轼也有诗云:“诗老囊空一不留,一番曾作百金收。 ”后主收藏的字画上均有“澄心堂”小印,显示着字画的所属。第五出揽镜中黄展娘赏玩其父教与收藏的澄心堂法帖后言:“看好个晋、唐真迹,前面澄心堂小印,是李主与保仪姑娘鉴赏。 ”待到南唐国灭,澄心堂不复旧日风光,正如曹善才仙祠一出中所唱“澄心堂堆马草” 。入宋之后,著名的澄心堂纸也沦为废纸,无人识得, “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漫堆闲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 。 后主北上后,生活于赵宋皇帝的眼皮下,处处不如意,有言传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 “追封吴

6、王,以王礼葬洛京之北邙山” 。这与剧中所言也基本一致。第十一出庙市言徐适来到李王庙门前,感叹“嘎!就是后主,死葬汴梁,遗庙在此” 。第十三出决婿中后主自己也说“南国风流,北邙萧瑟” ,可见死后葬于洛阳北邙山。 但吴伟业也为后主安排了一点与史实不同的地方,即后主的生日。剧中两次提到,后主生日为三月三日。一为第十一出庙市 ,丑扮演的道人上场时言:“自家李王庙庙祝。常年三月三日,是李王菩萨生辰。 ”此处“李王菩萨”即指后主。二为第四十一出仙祠 ,展娘对丈夫徐适言:“官人,今日是三月三日,怎么不到李皇庙去?”曹善才欲在摄山寺出家,巧遇徐适夫妇,徐适对曹善才言:“只是老丈服侍李皇最久,今日是他生日,把前

7、情旧事与俺细说一番,却不是好。 ” 陆游南唐书和马令南唐书均对后主生日有记载,言后主生4于年七月七日。马令南唐书还记载了后主临死之前的一段小故事:后主被赵宋王朝封“违命侯” ,十分屈辱,名义上为侯,实则囚禁于邸中,受人监视。宋太宗听说后主邸中经常唱歌跳舞,十分热闹,派徐铉去看。徐铉见到自己的旧主子,不敢落座,被后主再三劝说后方坐下。君臣相对,十分沉默,后主突然说, “吾悔杀潘佑、李平也” 。徐铉不敢隐瞒,回去后立刻向宋太宗作了汇报。宋太宗十分生气,认为李后主有不臣之心,在七月七日后主生日当天,派人在其酒中投入牵机药,后主饮酒后,痛苦地死去,享年四十二岁。 从秣陵春来看,吴伟业对南唐史料当十分熟

8、悉,不可能单单对后主生日记忆错误。且三月三日一般是清明前后,正是赏春踏青的时节,旧时十分重视这个日子。直到现在,中原地区也有将三月三日当成节日来过的。那么,吴伟业是否故意将后主生日安排在三月三日呢?如果是这样,是否有什么用意? 我们知道,吴伟业会试时一甲第二名,里面或许有父亲朋友帮衬的因素。但崇祯皇帝亲批其实卷“正大博雅,足式诡靡” ,在朝臣面前对其作了很高的评价,并亲赐其归家娶妻,这对封建社会的臣子可是莫大的荣幸。因此,吴伟业终其一生,都对崇祯皇帝心怀感恩。崇祯皇帝自缢后,消息传到太仓,他欲自杀追随崇祯而去,幸被家人发觉后解救下来。正是因为没有死成,他始终对崇祯帝抱愧在心。而崇祯帝正是于三月

9、十九日在煤山自缢的。结合崇祯帝的死期来看,吴伟业将后主的生日安排在三月三日,实在是有深意的:剧中的李后主处处带着崇祯帝的影子,吴伟业是在以这种方式纪念崇祯帝。 那么,吴伟业为什么不直接5将李后主的生日安排在三月十九日呢?我们知道, 秣陵春大约创作于顺治三四年间,此时已是清王朝的天下,清兵的铁蹄已踏破江南。如果吴伟业直接将后主生日安排在三月十九日,无疑等于与清王朝明目张胆地对着干,对于要保全一家老小的他来说,无疑是不划算的。三月三日与崇祯帝死期相距不远,同在三月,且三月三日在清明前后,正是祭奠亡人的时间。吴伟业借此隐晦地表达了对于崇祯帝的怀念之情。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冒襄在与友

10、朋观演秣陵春时,会相互抱头痛哭。且直到去世,他的家伶一直在演出秣陵春 。作为明遗民,吴伟业、冒襄对明王朝,对崇祯皇帝,有着同样的感念之情,国破家亡之后,这种感情愈加纯粹和抽象化。 其次,看一下黄保仪与小周后两个人物形象设置。 陆游和马令的南唐书均对黄保仪有记载。陆游南唐书卷十六云: 后主保仪黄氏,江夏人。父守忠,事湖南马氏为偏裨。边镐入长沙,得黄氏,纳后宫。后主见其美,选为保仪。以工书札,使专掌宫中书籍。二周后相继专房,故保仪虽见赏识,终不得数御幸也。 马令南唐书卷六女宪传云:保仪“服勤降体以事小周后,故同时美女率多遇害,而黄氏独不遭谴。 ” 从这两条史料看,黄保仪虽为后主嫔妃,但与大、小周后

11、相比,并不得宠幸,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事迹,所以记载较少。但秣陵春却将黄保仪当作比较重要的人物来安排,徐适、黄展娘的婚事因保仪而起,全剧也以后主和保仪仙灵的驾临而终。史料中记载的黄保仪有两个特点:6一是工书札,掌管着后主宫中的书籍;二是其才识虽见赏于后主,但因为有大、小周后专房,所以不能多次得到帝王临幸;三是侍奉小周后十分殷勤,在小周后面前从来不摆架子,所以在其他美女遇害的同时,保全了自己。吴伟业也是根据这三点塑造保仪这一人物的。 保仪在全剧中出现五次,分别为第十三出决婿 、第十八出见姑、第二十二出仙婚 、第二十六出宫饯 、第四十一出仙祠 。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第三出闺授已通过展娘之父黄济

12、与其妻的对话道出保仪其人,言黄济梦见保仪说要为展娘择婿,让其等待一年后姻缘到来,这就第一次道出了全剧故事的起点。第八出仙媒通过花蕊夫人之口,道出保仪交待女冠耿先生为展娘择婿的请求,为徐适与展娘的结合作了铺垫。第三十五出诘病写展娘向母亲叙述魂灵被摄后的情形,多次提到保仪,正是因为有了保仪,才使母亲相信了展娘的叙述,为展娘与徐适在人间顺利成婚打下来基础。综合这八出来看,保仪虽戏份不多,但在全剧中却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保仪每出现一次,故事情节就向前发展一步,徐适与展娘的婚姻也向前进展一步。因此,保仪在故事情节发展方面实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保仪在剧中的形象也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爱女心切,充满亲情。

13、即使已经死去,仍旧惦念侄女的婚事,并托梦给哥哥,亲自嘱托,并别请耿先生为展娘寻找良婿。二是知书识礼,温柔敦厚。第八出仙媒中,耿先生与花蕊夫人、小周后、保仪约好相见,但小周后、保仪迟迟不到,原因是“周后与李主寻闹,保仪不好独自前来” ,这就显示出保仪温柔明理的特点。这都是吴伟业根据史书记载进行的合理想像。 7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按照常理,小周后为李后主的正宫夫人,与后主成双出入的应为小周后,为何吴伟业在剧中将小周后一笔带过,没有为其安排任何戏份,独独彰显位分次于小周后的黄保仪呢? 据南唐书记载,后主原娶司徒周宗长女娥皇为妻,娥皇温柔貌美,能歌善舞,与后主感情十分深厚,后因病去世,谥号“昭惠” 。

14、小周后为周宗的小女儿,娥皇的妹妹,也十分美貌。姐姐去世后,小周后与后主成婚。据说小周后在娥皇去世之前即与后主有染,后主曾有词:“为奴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但小周后善妒,后主的其他妃嫔大都遇害。南唐国灭,后主及妃嫔被迫北上,境况十分凄凉。 据说宋太宗觊觎小周后的美貌,常令小周后进宫,数日方许离开。民间还有题名为“太宗强幸小周后”的图画,至今仍存于世,想来不是虚构。小周后回去后即向后主哭诉,后主苦于无可奈何,只好躲避出去。后主去世后,小周后郁郁寡欢,没几个月也撒手人寰,与后主同葬北邙山。 秣陵春中虽然没有小周后的戏份,但却提到了小周后。第八出仙媒中花蕊夫人听说后主与小周后吵闹,不禁问耿先生:“你

15、家小周后与李主频频抄闹,却是为何?”耿先生以感叹的口气道:“说起来可怜人也。 ”后接一支油葫芦,讲述小周后的可怜之处: 油葫芦他在昭惠宫中恰破瓜,步香阶添话靶。大唐天子阿姨家,汴梁宫班立在夫人下,陇西公苦受他归来骂。君王私涕泪,儿女口波查,只得牵衣外走装聋哑,说不出今日怎由咱。 第一句讲的是小周后与后主有染,被宫中的人说三道四。 “大唐天子8阿姨家”用的是唐玄宗的典故,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有染,用以比喻后主与小周后。 “汴梁宫班立在夫人下”是指小周后及其他朝臣的夫人被宣召入宫,暗指小周后被宋太宗强幸之事。 “陇西公苦受他归来骂”是指小周后回来后,向后主哭诉,责骂后主。最后一句指的是后主

16、对小周后之事无可奈何,只得躲避出去,装聋作哑。 吴伟业应该不难了解到小周后的故事。吴梅先生曾有秣陵春 “独彰保仪”之说, “独”应该是相对于小周后而说的,即为何独独彰显黄保仪,而不彰显小周后?综合史料和秣陵春提到的细节,原因似乎有二:一是保仪此前被小周后压制,吴伟业欲借传奇作品为受压制者翻身。南唐后主宫中所传之人本就不多,而保仪工书善画,温柔娴雅,具有文人气息,符合作为士大夫的吴伟业对于女性的想像。二是欲为尊者讳。全剧讲述的是徐适与黄展娘在后主与保仪撮合下终成眷属的故事,展示的是后主重人情的一面,并不欲显示后主治国的无能。因此,作者对于后主所持的是肯定的态度,必然不能展示后主不光彩的一面。而且吴伟业暗中是将崇祯帝比附成后主的,崇祯帝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当然更需要为尊者讳。即便对小周后而言,作者展示的也是小周后可怜的一面,并未写到她的善妒、迫害宫女。 因此,通过对黄保仪与小周后的比较,作者选择了彰显黄保仪,而为小周后隐晦,这也可以间接看到吴伟业对于已亡的明王朝和崇祯帝的态度。他始终对明王朝的灭亡耿耿于怀,虽然理性上承认明代已亡的事实,但在情感上并不认同崇祯帝治理无方而亡国的观点,反而处处为其开解,将其当作重人情的帝王。 9作者简介:楚萍,女,硕士,在读博士研究生,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戏曲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