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侗族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初探摘要 黎平肇兴侗寨是肇兴侗文化旅游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肇兴侗寨归杩旅游服务区规划设计在选址、总平面布局和建筑单体设计方面对侗族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力求使归杩旅游服务区功能更趋合理,地域特色更加凸显并具有时代精神。 关键词侗寨;旅游服务区;乡土建筑文化;规划设计 abstract ZhaoXing liping DongZhai is ZhaoXing dong culture tourist areas core component. ZhaoXing DongZhai Ma service area planning and desig
2、n to travel in the location, the total plane layout and single building design face dong culture inheritanc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and innovation made some try, try to be Ma tourism service function more reasonable and more highlight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ime spirit. key words DongZh
3、ai; Tourism service area;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cul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项目背景 黎平肇兴侗寨是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是肇兴侗文化旅游区的核2心组成部分。独具侗族特色的鼓楼、风雨桥、民居和民族风情让无数的国内外游客为之陶醉。随着近年来侗文化旅游区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内部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肇兴侗寨游客量逐渐增加。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肇兴侗寨现有的旅游服务设施无论规模还是服务水平都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急需将行政办公、社会服务、民居安置和旅游接待等功能转移
4、到肇兴侗寨之外,另行选址建设新的旅游服务区,以满足肇兴侗寨保护和发展的需要。 2 对侗寨乡土建筑文化的认识 2.1 侗寨选址 黎平县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中国第一侗都、侗族大歌之乡、鼓楼之乡”等称号,黎平县较完整地保留了侗族传统文化。侗族村寨聚落形态从宏观上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群上环抱,成团成组型” ;第二种是“随山就势,自由衍生型” ;第三种是“水畔坐坡朝河型” 1;第四种是“河岸两旁带状延伸型” 。这四种类型总的来看都是依地势的方便而考虑的,侗寨无论靠水的远近,或依山的深浅,最好有小溪潺潺流过的地点来安排寨子的落脚点。 2.2 村寨的空间布局形态 侗寨是典型的血缘聚
5、落,村寨是按宗族划片筑居的,因此就形成单鼓楼单核心的村落体系和多鼓楼多核心的村落体系。以鼓楼为宗族标志是侗寨的一个非常显著的人文特征。鼓楼以其挺拔的身姿和多姿的建筑造型,从高度与建筑艺术形象上对村寨的空间形态起着统帅作用:围绕鼓楼而建设的民居建筑群,高度一般都低于鼓楼,位于鼓楼附近的民居3更注意从高度和气势上去反衬鼓楼的统帅地位。侗族村寨的布局形态,无论从平面布局形式还是竖向空间层次上,都围绕中心这一概念,以聚集效果为目标,呈现出具有秩序化的内聚向心形态2。 2.3 村寨空间构成要素 侗寨最为突出的是其中心路网结构,其骨架道路网大多数以鼓楼和戏台所围合的广场为中心,向外辐射,构成蛛网式的道路网
6、络结构。在村寨的村头寨尾或鼓楼附近,建有一些木桥,有廊有顶,称“风雨桥” 。往往设置于村寨入口,它不仅为侗族村民在山谷溪涧提供较为安全方便的通道,同时也是人们平时休息交往的空间。风雨桥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在审美上它又是一个很好的景观,同时从建寨的理念和大布局上,它更是从风水上来考虑的,具有“调和理气”的作用。除了鼓楼、戏台、风雨桥三大要素之外,寨门、凉亭、水井、鱼塘、坟地等都要纳入到侗寨布局的整体框架之中。 2.4 村寨民居建筑形式 侗寨民居基本上是用杉木和松木制成的,这些房屋因地势变化而有不同的设计,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高脚楼、吊脚楼和平地楼四种。高脚楼修建在平坦的地面上,而吊脚楼则建在斜坡
7、面上,后部与坡地相连,前部用柱栏架空。肇兴侗寨民居中最为常见的是上下串通的穿斗式整体框架木构体系,侗族人称为“整体竖建” ;屋顶有两坡悬山顶,歇山顶和四坡顶几种样式;阔面开间有很多长屋,建筑层层出挑,形成上大下小的倒金塔形木楼,山墙偏厦拼联组合,半开敞廊的竖向栏杆以及出排外露的猪嘴形枋头和莲花状垂柱等构成了侗族房屋外部的细部特点。 43 基于侗族乡土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规划设计探索 3.1 规划理念 传承:传承侗族乡土建筑文化脉络,探寻侗族建筑风水理念和民俗习惯,继承和发扬侗族人民在家园建设中的智慧精华。 融合:在规划设计前必须对侗寨的形成和格局进行研究,综合考虑现有实际的基础上,与现有村寨格
8、局和景观环境相融合,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衍生:在传承的基础上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考虑生活水平的提高后侗寨生产生活的变化,形成富有时代特征的新侗寨。 3.2 旅游服务区选址 在综合考虑旅游服务区与肇兴侗寨的距离、建设用地条件、当地村民意见等因素后,确定在肇兴侗寨西侧约 2.5km 的归杩村建设旅游服务区。规划用地呈南北陡、中部平缓的东西向狭长地形。用地中部地势平坦,主要以农田和村寨为主,村寨内部环境较为杂乱,农田中部有一小溪东西向穿过。南北两侧山体主要是以林地和梯田为主,有较好的植被覆盖,良好的自然条件为规划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基础。从选址来看,旅游服务区属于“河岸两旁带状延伸型”村落聚落形态。
9、 3.3 总平面规划布局 3.3.1 规划结构 根据规划用地条件及周边环境,结合归杩旅游服务区的功能需求,规划确定了“一带、二心、三区”的规划结构(图 1) 。 5图 1 规划结构分析图 一带指归杩溪水系景观纽带,在归杩旅游服务区形成富有灵性的水文化特色空间。侗族人以山为靠,畔伴水而居,他们认为水是幸福和未来的象征。规划充分利用归杩溪东西向穿过归杩旅游服务区这一有利条件,通过富有灵性的水文特色空间来体现侗族人民对水的依恋。规划在临水地带,形成特色“水街” ,作为联系整个归杩旅游服务区的纽带(图2) 。 图 2 水街透视图 二心指以归杩侗寨原有鼓楼和山头衍生的景观鼓楼形成的中心,形成和谐共生的双
10、鼓楼风貌格局。尊重并强化用地东侧已有鼓楼为中心,建筑、道路向外辐射的村寨格局,体现对侗族村寨建造和民族习俗的传承。在规划用地西侧山顶上新建具有象征意义的鼓楼,行政中心、旅游服务设施围绕其布置,作为侗族鼓楼文化的衍生。新老侗寨和谐共生,形成富有时代特征的新侗寨(图 3) 。 图 3 鼓楼戏台活动中心透视图 3、三区分别指以行政办公区、旅游接待区及居民生活区,各功能区互不干扰,用地相对集中。 63.3.2 功能布局(图 4) 图 4 旅游服务区总平面规划图 1、行政办公区 行政办公区位于景区对外主要交通的出入口处,交通便利。该区布置在用地范围西侧,相对独立。规划的行政办公区将作为肇兴乡人民政府所在
11、地。 2、旅游接待区 该区布置在用地中部和西南部,紧靠山体绿地,与山体、水体及村寨的结合较好,兼顾游客休息、游览的需要。规划的旅游接待区主要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接待服务,主要有停车、旅游咨询、购票、导游等功能。 3、居民生活区 该区布置在用地中部以及东侧的区域,在原有村寨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依托村寨中的鼓楼、水系和道路交通的优势,为游客及居民开展休闲娱乐、民族表演和购物等活动提供公共空间,营造良好的休闲氛围。 3.4 建筑规划设计 旅游服务区建筑设计应充分反映当地侗寨独特的文化特征,并在传承侗寨乡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 1、乡行政服务中心 行政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将底层架空,体现
12、侗族“吊脚楼”7的特征;三、四层山墙部分出挑,体现侗寨民居“倒金塔”的另一重要特点;屋顶最高处为歇山顶,两侧较低处为两坡悬山顶,在屋顶的局部体现鼓楼和风雨桥的建筑意向特征;建筑立面柱子体现侗寨民居穿斗式整体框架木构体系。同时,地方材料和现代材料相结合,建筑的体块穿插、光影关系突出,节奏韵律感强,其建筑立面造型设计既要体现办公楼的庄重,又不乏侗族民居建筑轻盈活泼的特点(图 5) 。 图 5 行政中心透视图 2、旅游接待区 旅游接待区建筑规划设计在运用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石材体块等形式的同时,通过丰富的坡屋顶变化、层层出挑、木构架、垂花等以及鼓楼、风雨桥等元素的运用,使建筑在展现侗族建
13、筑特色的同时又满足现代旅游服务功能的需求(图 6) 。 图 6 游客服务中心透视图 3、居民生活区 归杩村寨现状建筑较为杂乱,规划对原有民居提出了完全保存、修缮加固、局部改造、整体改造、拆除新建 5 种整治措施。新建民居采用“木罩砖”的形式,即内部主体结构采取砖混形式,外部采用传统的侗族民居建筑形式。这样既满足现代侗族民居实用、卫生等功能的需求,又8很好地体现了传统侗族民居的特色(图 7) 。 图 7 新建民居透视图 4 结语 归杩旅游服务区规划设计在服务区的选址、总平面布局和建筑单体设计方面对侗族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力求使归杩旅游服务区功能更趋合理,地域特色更加凸显并具有时代精神。希望归杩旅游服务区的建成,能为具有民族特为的游服务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建设厅. 侗族干栏建筑,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贵州乡土建筑,2006.5:76-123. 2范俊芳,熊光耀.侗族村寨空间构成解读.中国园林,2010(7):76-79. 作者简介 杨恩,男,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贵州通和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