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供应链企业文化一致性对供应链效果的影响摘要企业文化和供应链管理都是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现代管理方式,二者的结合可以在整条供应链中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本文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不同角度,就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对供应链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供应链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将正向影响企业的信任和奉献程度,进而影响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满意水平和供应链绩效,最终影响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地位。进一步研究发现供应链企业文化一致性对信任和满意程度的影响在制造商和供应商方面更明显,而信任和满意程度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则在销售商方面更加显著。 关键词企业文化;供应链管理;实证研究;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2
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1003806 一、引言 企业文化及相关的研究与运用在管理学的学界和业界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一般可以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完成业务的方式,即不同组织在处理经营中的问题时所采用的不同方式,其目的是更稳定的凝聚企业的人力、技术和知识资源,加速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更有效和高效地完成任务,提升企业竞争力。 2随着技术进步和企业竞争加剧,单个企业已经很难有效和高效地完成其全部业务流程,为此,从上世纪末至今,将上下游企业整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创造企业问双赢关系的供应链管理成为了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的竞争方式,但这种跨出传统企业边
3、界的合作管理方式必然带来更复杂的沟通和协调问题。 这样,一方面,随着供应链管理被越来越多企业采用,包括企业文化在内的传统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应尝试扩展到整条供应链中;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带来的是问题思考方式和业务处理方式的一致性,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如果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有较强的一致性,就可以在处理沟通和协调问题时更加方便。因此,将企业文化与供应链管理结合起来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希望从制造商和销售商,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不同角度,比较研究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对供应链绩效、供应链成员的满意度、以及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地位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希望研究两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研究问题 1: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中企业
4、文化的一致性会如何影响供应链效果? 研究问题 2:研究问题 1 中的影响在供应链的上下游(即制造商端和销售商端)会有什么样的区别? 二、文献综述 独立的对于企业文化与对于供应链的研究均有了很多有代表性的成果。例如 Schein 对企业文化内涵、人性假设在企业文化中作用进行研究;Cameron 对企业文化评价量表的开发,常亚平、郑宇、阎俊、张金隆等的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通过大量实践研究构建了中国企业文化的测评模型;Dwyer 研究了长期合作关系对单个企业和整条供应链的业绩提高作用;Min 探讨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影响;Jap 讨论了供应链参与企业的共同投资对合作关系的影响等。 研究企
5、业文化对供应链影响的文献并不多。Mentzer 提出信任、承诺、合作观念、组织适应性、和管理层支持是供应链组织共享价值的五个文化要素;Ryu 发现韩国供应链管理中长期遵循的集体主义文化可以更成功的协调供应链成员的长期关系;Koster 发现日本的集体主义文化比西方的个人决策更能形成值得信赖的供应链关系;Roh 分析了组织文化对供应链生产效率的影响;Tomas 研究了供应链文化竞争力对于供应链订单满足时间的正向影响作用。 目前企业文化对供应链影响的文献存在着以下一些方面值得进一步扩充:首先,目前该方面的文献以案例研究和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具备更强说服力的实证研究;其次,目前的研究大多数从供应链的某
6、一个参与方的角度进行,而没有同时从供应链的多个参与方进行比较研究;此外,该方面几乎没有在国内进行的研究。因此,本文希望从我国的制造性企业和销售性企业作为供应链的不同参与方的两个方面收集数据,通过一定样本数量的实证研究发掘供应链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对供应链最终效果的影响。 三、理论模型和假设建立 (一)因变量 为更全面地评价供应链中各个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对供应链效果的影4响,本文希望用多个变量来反映供应链的效果。Field 研究中发现更紧密的供应链成员关系是由供应链成员的满意水平和供应链绩效导致的,本文也将使用这两个变量反应供应链效果,其中供应链成员的满意水平被定义为供应链上的某一组织对供应链上其他组
7、织在经济活动和非经济活动中的表现是否满意的程度的评价;而供应链绩效可以被定义为每一个供应链成员在参与到供应链中后其经营绩效的提高程度,以及整条供应链的经营绩效的提高程度。 但上述两个变量都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各个行业的区别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除了上述两个因变量以外,本文还希望加入一个最终因变量: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地位,反映整条供应链在行业中与竞争对手的供应链相比较处于何种竞争地位,从而更好地减弱外部因素变化对本研究的负面作用。而供应链成员的满意水平和供应链整体绩效均会对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地位带来正向的影响。因此,本文假设: H1a:供应链成员满意水平的提升将带来供应链市场竞争地位的提升
8、。H1b: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提升将带来供应链市场竞争地位的提升。 (二)中介变量 在供应链绩效的相关实证研究中,被广泛接受的两个中介变量是奉献与信任。其中,奉献指的是供应链中交易一方对于其与另一方的关系的一种信念,认为当前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并认为为保持这一关系持续下去而付出是值得的。供应链的双赢关系在初始建立阶段,或是在少数的几次交易中需要有交易方做出奉献,才能促成供应链效果的优化。 5信任指的是供应链中的一方对于另一方有能力并且有善意维持供应链的持续关系程度的判断,这对于供应链长期关系和供应链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另一方面,奉献必须需要一定的自愿性,而只有供应链成员企业存在信任,才会促进其将
9、自身置于一个自愿的位置。因此,本文假设: H2a:奉献的程度将正向影响供应链成员的满意水平。 F2b:奉献的程度将正向影响供应链整体绩效。 H3a:信任的程度将正向影响供应链成员的满意水平。 H3b:信任的程度将正向影响供应链整体绩效。 H3c:信任的程度将正向影响奉献的程度。 (三)自变量 本文选择的自变量是供应链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即供应链中的某一组织认为其他供应链组织的企业文化与本组织企业文化的相似程度。当供应链上各个组织的企业文化相似程度较高时,各个组织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业务的方式也会近似相同,双方能产生信任和产生奉献意愿的可能性也就更高。因此,本文假设: H4a:供应链中各组织企业文
10、化的一致性将正向影响奉献的程度。 H4b:供应链中各组织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将正向影响信任的程度。 (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对比 绝大多数供应链的研究提到供应链管理要建立一种双赢关系,但是对于企业加入供应链带来的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提升,是否所有的供应链参与企业都在其中获得了同等的收益却不得而知。Whipple 提出需要从供应链的不同参与方对于同一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也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6结论,例如,销售商认为信任是维系供应链关系的首要因素,而供应商认为管理层支持是维系供应链关系的首要因素;对于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销售商更关心的是共享信息的准确性,而供应商则更关心其及时性。目前还没有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
11、不同角度比较研究企业文化对于供应链效果的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希望借助于对于两个独立样本的研究结果的比较,去发现模型中的路径系数在供应商和销售商中是否有区别。 本文的研究模型可如图 1 所示。 四、研究方法 (一)样本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通过两个独立的调查样本获取:第一个样本针对的是供应链下游的销售类企业,第二个样本针对的是供应链上游的制造和供应类企业。调查对象针对的是各个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两个样本均各自发放问卷 500 份,其中销售类企业样本回收有效问卷 212 份,有效回收率为 42%;制造供应类企业样本回收有效问卷 139 份,有效回收率为28%。 问卷包含描述性统计信息,使用 7
12、 点李克特量表对假设模型中各个构念的测度,以及对企业文化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建议的开放式问题。 在样本问卷发放之前,笔者通过相对熟悉的业界和学界人士对问卷做了前测,以确保问卷中的问题描述清晰,没有歧义;问卷可以在 15 分钟以内完成;问卷中没有涉及个人或企业隐私等令被试反感的问题。 7(二)测度项 本研究所有变量的测度项均来源于已有文献的整合,并将测度问题的描述对象更改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且由于研究测度项均来源于西方文献,研究使用了回译(back translation)以确保问卷中测度问题描述的准确性。 其中供应链企业文化一致性的测度项有三个,来源于 Tomas(2002):供应链上其他组织与本
13、组织的企业家精神的一致性(Ec1) ,供应链上其他组织与本组织的创新精神的一致性(EC2) ,供应链上其他组织与本组织的学习能力的一致性(EC3) 。奉献的测度项有三个,来源于Kwon(2000):期待供应链关系能持久(CO1) ,期待供应链关系会越来越稳固(CO2) ,在建立供应链关系过程中付出了大量人财物力(CO3) 。信任的测度项有三个,来源于 Kwon(2000):相信供应链参与方都是有能力的(TR1) ,相信供应链参与方都是友善的(TR2) ,相信供应链参与方在作决策时会考虑其他参与方(TR3) 。成员满意水平的测度项有三个,来源于 Field(2008):对供应链上的协调活动表示满
14、意(sA1) ,对供应链上的决策参与程度表示满意(sA2) ,对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表示满意(sA3) 。供应链绩效的测度项有四个,来源于 Field(2008):订单交付时间的缩短(PE1) ,订单处理准确程度的提高(PE2) ,供应链利润的提高(PE3) ,预测准确程度的提高(PE4) 。供应链市场竞争地位的测度项有三个,来源于 Dong(2009):供应链的总体市场地位在不断提高(PO1) ,本组织参与的供应链开始超过竞争对手的供应链(PO2) ,对本组织参与的供应链在市场中显得越来越重要(PO3) 。 8五、研究结果 (一)测量模型 本文使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PLSSEM.
15、Partial Least Square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的统计分析工具 GRAPH3.0来进行问卷数据分析。与传统的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结构方程模型工具(如 LISREL、AMOS 等)不同,PLS 方法对问卷数据的限制更少,不仅仅可以在模型中同时分析构成型变量和反映型变量,而且对样本规模、残差分布、变量独立性没有很强的限制,因此可以获得可信度更高的结论。表 1 中给出了本次研究两个样本分别的因子负荷(Factor Loading) 、Cronbachs 以及平均方差提取(AVE,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数值。从表中可以看出所有观
16、测变量的因子负荷均超过 0.7这一推荐标准,所有构念的平均方差提取数值也均超过 0.5 的推荐标准,由此可以验证本研究的聚合效度。而所有构念的 Cronbachs 数值均超过 0.8,已经非常好地验证了本研究的信度。 表 2 中给出的是两个样本分别的构念与构念之间的协方差及其与相对应的构念 AVE 的比较,从表中的数值可以看出,每一个构念的 AVE 均大大超过该构念与其他任何一个构念的协方差,由此验证了本研究的区分效度。 (注:表 1、2 中各单元格数值第一个为销售类企业样本数值;第二个为制造供应类企业样本数值) (二)结构模型 使用 GRAPH3.0 对两个回收样本(销售类企业样本和制造供应
17、类企业9样本)进行分析,估计出的研究模型中的路径系数如图 2、图 3 所示(“”表示 p0.05;“女”表示 p0.01) 。 为了研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企业文化一致性对供应链效果的影响的比较,本研究接下来使用了 PLS 中的多群组分析,比较两个样本的研究结果中相对应的结构路径系数的区别,并按照 Qureshi 对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的研究,计算这种区别的 t 统计量,即 tspooled 数值, 结果如表 3 所示。 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并作讨论: 第一,供应链运转的效果可以由供应链成员组织企业文化一致性供应链成员组织相互信任的程度及供应链成员企业愿意做出奉献的程度来解释
18、。在研究的结果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对于销售类企业还是对于制造供应类企业,对于所有的反应供应链运转效果的因变量均有令人满意的R2 数值,特别是对于销售类企业,本研究的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可以解释供应链运转效果一半左右的变异。这样的话,为了提升供应链运转的效果,无论对于供应链上游的制造商,还是对于供应链下游的销售商,在选择形成供应链的合作伙伴时,都一定需要考虑双方或是多方在企业文化上是否一致和能够相互融合。 第二,可以发现供应链上各组织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对供应链成员相互信任以及供应链成员产生奉献精神均能按本文假设,起到正向影响作用;进一步地,这种影响对于制造供应类企业比对于销售类企业要明显。在本研究进行过
19、程中的一些走访中发现,对于目前绝大多数行业处于供过于求的卖方市场,各个制造厂家也基本能将产品功能、质量、成本、10交货期等指标做到没有太大差异,能够将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销售类企业往往比将产品制造出来的生产厂家在供应链中具有一个更为主要的作用,因此制造商对于销售商的依赖程度更为明显,一旦制造商发现一个处理问题的方式可以令自己满意的销售商形成供应链,就会更加容易发生对于销售商的信任和对于整条供应链作出奉献的意愿。 第三,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奉献和信任作为中介变量,对于供应链成员满意水平和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作用在销售商上比供应商更明显。这也可以从一个角度反应在目前市场中销售商的强势地位,在目前瞬
20、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供应商对于市场的变化相对反应滞后,即使供应商对于销售商的能力非常信任,也非常愿意为供应链做出奉献,但是当市场变化被销售商感知时,销售商同样会选择重新进行价格谈判、甚至退货等行为。尤其明显的是,本研究的 H2b 假设在供应商样本中不被支持,即供应商会认为其对于供应链的奉献程度对于供应链绩效基本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 在得到以上结论的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实证研究和所有的实证研究一样,可能存在样本偏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是否具备很强的一般性需要被大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其次,本研究针对的是中国企业的现状,得出的结论基本均反映了我国企业在形成供应链过程中销售商一方的强势地位,这是否可以推广到其他国家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进行。 责任编辑: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