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地质学n 主讲人:陶晓风n 成都理工大学n 地质教研室第六章 地震作用第一节 地震概念 地震: 是岩石圈的快速颤动。它是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圈内某些地区的应力集中而使岩石变形,当应力达到或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便产生破裂或位移,同时将其能量突然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于是产生地震。 第六章 地震作用有关地震的几个名词:震源 岩石圈内发生震动的地方。震中 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地震震级 地震能量的量度。地震烈度 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震源震中 等震线震中距第六章 地震作用n 第二节 地震的分类n 一、成因分类n 根据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及诱发地震。n
2、( 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n (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n ( 3)陷落地震:陷落地震多发生在石灰岩区域。由于石灰岩易被地下水溶蚀,以致发生陷落,引起地表振动。n ( 4)诱发地震:地下核爆炸、水库蓄水、油田抽水和注水、矿山开采等活动引起的地震。前三类地震又叫天然地震,最后一类叫人工地震。n 二、震源深度分类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分为:( 1)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 60km的称为浅源地震。( 2)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为 60 300km的称为中源地震。( 3)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在 300km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n 三、地震
3、震级分类按照震级的大小,地震分以下几类:( 1)微震 -震级小于 3级的地震;( 2)弱震 -震级等于或大于 3级、小于 4.5的地震;( 3)中强震 -震级等于或大于 4.5级、小于 6级的地震;( 4)强震 -震级等于或大于 6级的地震。也有人把震级等于或大于 7级的地震称为大震。n 四、震中距分类根据震中距的不同,分为地方震、近震及远震。( 1)地方震 震中距在 100km内的地震称为地方震。( 2)近震 震中距在 100 1000km内的地震称为近震。( 3)远震 震中距大于 1000km的地震称为远震。n 五、发生时代分类据地震发生时代及记录情况,地震分为古地震、历史地震及现代地震。
4、 ( 1)古地震 指保存在地质记录中的史前和人类历史没有明确记录的地震。( 2)历史地震 指人类历史时期通过各种记载记事留传下来的地震。( 3)近代地震 通常指 1990年以来有仪器测定的地震。第六章 地震作用第三节 地震的成因断层说:弹性回跳相变说:物态在临界面发生突然变化,使物质体积突然变化,而释放出能量引发地震。第四节 地震地质作用n 一、孕震阶段孕震阶段是地应力或应变能量的积累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限较长,一般要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或几百年。n 二、临震阶段这时地应力大小已接近震源岩石的最大强度,处于将要出现大规模断裂的临界状态。在未来的震中区及其附近的地面发生许多地震前兆现象,如地形变
5、异常、重力异常、地震波速异常、地应力变化、地电和地磁异常、地下水异常、地温异常、动物异常及地声、地光等。n 三、发震阶段这时地应力已超过震源岩石的强度极限,因此导致震源断层大规模错动,释放出大量应变能,从而发生地震(主震)。n 四、余震阶段余震阶段又称剩余能量释放阶段。一次大地震发生后的较长时间内,会产生大量小震,称为余震。第六章 地震作用地震 造成的 灾害n 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面波),使建筑物受到破坏。n 在自然灾害中 地震 造成的 损失最大 : 1950年以来,全球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已达 2000多亿美元。n 1976年的唐山的地震,使整个唐山毁于一旦, 24万人死亡。n 地震常引起次生灾害:火灾、断水、断电、煤气管道破裂爆炸、交通设施毁坏;在海洋中地震产生可以波及很远的 海啸 ,造成的灾害常超过地震本身。地质灾害 地震地震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