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加强地下水的监测管理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下水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本文阐述了对地下水进行及时的监督监测,以及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点的必要性。 关键词:地下水 安全监测 地下水污染 监测网点 一、地下水的定义 地下水顾名思义,就是地面以下的水,然而随着应用领域的不同,对地下水的定义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指的是地表以下,土壤或岩石孔隙中的含水层,不过也有人认为地层水达到饱和的水分,始称地下水。从环境保护角度讲,采用前者更有意义,地下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是地球水循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据估计,地球上的总水量约为一亿四千万方,其中海水约占 97.3%,淡水仅占
2、2.7%,而地下水则更少,仅为淡水资源的 1/5,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巨大的人口压力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供水水源,在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东部、南部和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水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供水水源,地下水的保护也显得非常重要。地下水是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的重要供水水源。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 181 个大中城市中,有 61 个城市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有 40 个城市以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作为供水水源,全国有 1/3 的人口饮用地下水。就2水质而言,地下水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最好的饮用水水源。但令人担忧的是
3、,地下水亦难以幸免于污染,并且一旦被污染,极难治理。 二、地下水安全监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就越来越显得重要,许多地区以牺牲当地的环境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因而与环境密不可分的地下水环境也难逃被污染的命运,同时就滋生了许多与地下水相关的地方病,由于地下水资源不可自净的特性,许多地区仍然在饮用污染的地下水,对于纯净地下水的概念全球尚无确切的概念和标准,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层中,人畜粪便或因过量使用农药而受污染的水渗入地下等。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过度需要,淡水被不断抽出作
4、为生活和工业用水,然后作为地表水被排放,因而还会引起潜水层的进一步下降,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如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含量增高。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必须采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做好“三废”的处理工作,保护地下水资源。 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无法进行防治,而人为污染则可以预防。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某些组分浓度的变化总是由小到大的量变过程,在其浓度尚未超标之前,实际污染已经产生。因此,把浓度变化超标以后才视为污染,实际上是不科学的,而且失去了预防的意义。在判定地下水是否污染时,应该参考水质标准,但其目的并不是把它作为地下水污染的标
5、准,这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无法确切认定。仅3能根据它判别地下水水质是否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如朝着恶化方向发展,则视为“地下水污染” 。 饮用水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有关资料显示,在去年发生的74 起水污染事件中有 46 起涉及群众饮用水源地安全问题,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一些企业长期超标排污、人为倾倒危险化学品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而造成地表水下渗等有关。根据以上的情况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把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有关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通知指出: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水质变化
6、状况,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基础工作,全面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调整工作,编制突发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为处理重大突发污染事件提供管理及技术储备。 如果环保部门对辖区内的所有地下饮用水进行监测,进行人工采样1,分析测试,那样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也比较滞后,显然是不可能的,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我国就明确提出水污染防治的着眼点已不是先污染了以后再研究去如何治理的问题,而是应该放在了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使之与水环境相协调,不是自然去适应人类,而是人类应该适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应当看到,当前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
7、展的重要因素,而我们又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尤其针对地下水资源更不适用,地下水的污染治理费用又难以估算。那样的话,人类能够饮用的地下水会越来越少,不但制约了社会4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影响人类本身的进步。因而必须对地下水进行实时的监督监测。 有资料证明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在北京等地进行的地下水实时监测,正在一步步打消人们的忧虑。因而要保护好地下水资源,有效地防止、控制水体污染,就必须全面了解且避免地下饮用水源地周边所排污水及污染物的数量、性质,以及受纳水体的水质、水量、特征和净化规律。而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合理布局的监测网点,从区域或水体整体出发进行的水污染实时监测,能够
8、从根本上控制水污染,推动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发展2。 三、地下水污染的类型及危害 我国地下水污染划分为以下四个类型;一是地下淡水的过量开采导致沿海地区的海(咸)水入侵;二是地表污(废)水排放和农耕污染造成的硝酸盐污染;三是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四是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其中农耕污染具有量大面广的特征,未经利用的氮肥在经过地层时通过生物或化学转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长期饮用这种污染的地下水将可能导致氰紫症、食道癌等疾病的发生。 为此,必须进行必要的监测,一旦发现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防微杜渐。最好是尽量减少污染物进入地下含水层的机会和数量,诸如污水聚积地段的防渗,选择具有最优的地质
9、、水文地质条件的地点排放废物等3。 水质污染的危害:(1)对环境的危害,导致生物的减少或灭绝,造成各类环境资源的价值降低,破坏生态平衡。 (2)对生产的危害,被污5染的水由于达不到工业生产或农业灌溉的要求,而导致减产。 (3)对人的危害,人如果饮用了污染水,会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癌变、传染病及其他一些奇异病症,污染的水引起的感官恶化,会给人的生活造成不便,情绪受到不良影响。 (4)抑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作好监测的同时应防止地下水污染 1.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2.在无良好隔渗地层,禁止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
10、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3.在开采多层地下水的时候,如果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 4.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5.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五、结语 地下水环境监督监测应该及早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让人们有一个满意的生存生活环境。而地下水监测网点的建设又是这项工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奚立旦、孙裕生、刘秀英 环境监测 199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1. 2齐学斌、樊向阳 中国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62007 水利水电出版社 3赵章元 地下水污染不容忽视 环境经济 2006 年 04 期 39-40. 4阚学成; 地下水的性质及其污染与自净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年 08 期; 275-276. 5 陶月赞, 郑恒强, 汪学福 用 Kriging 方法评价地下水监测网密度 水文 2003 年 第 23 卷 第 0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