埕岛东斜坡古近系地震相的类型与特征.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86628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埕岛东斜坡古近系地震相的类型与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埕岛东斜坡古近系地震相的类型与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埕岛东斜坡古近系地震相的类型与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埕岛东斜坡古近系地震相的类型与特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埕岛东斜坡古近系地震相的类型与特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埕岛东斜坡古近系地震相的类型与特征摘要:结合该区 50 余钻井岩心、测井资料,以层序地层为单位,按 1010 道的网格进行剖面地震相的识别和划分,并以层序为单位绘制地震相平面图,最后将其转化为沉积相,绘制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分布图,并进行有利储层砂体预测,是比较可靠的研究方法. 石油地质研究认为在断陷湖盆缓坡区主要发育地层超覆型油气藏和岩性上倾尖灭型油气藏,其油气藏的分布规律直接受沉积相的控制,所以深刻认识该区的沉积相时空展布对于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埕岛东斜坡;地震相;沉积体系;成藏类型 1、前言 埕岛东斜坡位于渤海湾盆地的西南部,是渤中凹陷西南部的缓坡部分,构造上属于

2、埕宁隆起带埕岛低凸起的东南端,为埕岛低凸起东部向生油洼陷沙南洼陷、渤中洼陷延伸的斜坡部分。埕岛低凸起是一个前古近系潜山,其东斜坡为一典型的披覆构造,前古近系沉积基底为北东倾向的单斜构造,从东向西依次发育中生界和古生界地层,显示其接受沉积的时间顺序。中生代之后,古近系地层从东向西逐渐超覆其上,渐次沉积了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地层,到东营组中期,地层完全覆盖了整个埕北低凸起。 2、层序地层划分及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层序地层学是近年来从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2根据地震、钻井及露头资料,结合有关的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解释,对层序地层格架进行综合性解释的学科。层序地层学是确定隐蔽油气藏有利勘探

3、区的最好的方法,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 80 多条骨干地震剖面的解释与追踪对比闭合以及与区域内钻井、测井、录井资料的综合对比,应用高分率层序地层理论,埕岛东斜坡共确定了四个长周期沉积旋回,从上到下分布为:SQ1、SQ2、SQ3 和 SQ4,其每一个长周期旋回均代表了一次重要的区域性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四个长周期旋回构成了一次更高级别的断陷盆地形成与消亡的构造旋回。其中时间上,SQ4 形成于断陷盆地的初始断陷期,盆地较小,水体较深,且四周地形较陡,物源较近;SQ3 代表断陷盆地的强烈断陷期,湖盆范围扩大,湖水基本越过陡坡带的剥蚀区;SQ2 为断陷盆地的断陷扩展期,此时湖盆已经扩展到

4、整个地区;SQ1 为断陷盆地的翻转萎缩期,湖水向东退去,盆地范围再次缩小。 3、地震相的类型与特征 地震相是指具有一定分布范围的、由地震反射层组成的三维地质单元,其反映地震属性的地震波形参数明显不同于相邻地区。区别不同类型地震相的主要依据是地震反射的外部形状、内部结构以及反映其岩性变化的反射振幅、频率与连续性及其纵、横向变化特征。埕岛东斜坡区可识别的地震相类型及其相应的沉积环境分别描述如下: 3.1 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 图 3 所示为研究区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的主要类型,该地震相是由一组平行的地震反射同相轴构成,以强振幅、高连续性、低频高频,3平行反射结构为特征,与上下反射层呈平行接触关系

5、,其外部几何形态多为席状。其反应了一个沉积盆地中物源供应较为稳定,且沉积水动力变化较小。平行席状地震相根据地震反射频率大致可以判断沉积相的类型:一般频率较低的为扇三角洲前缘或深湖相,频率低-中的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平行席状相在研究区的分布范围较大,在全区均有分布,基本以 SQ2 及 SQ3 为主,其岩性为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不等比互层,说明水动力能量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泥岩、砂岩的不均匀分布。 3.2 前积地震相 研究区前积地震相的主要类型,该地震相是由一组向同一方向倾斜的同相轴组成的,与其上覆和下伏的平坦同相轴成角度或切线相交,在地震剖面上极易识别。研究区的前积结构可分为四种类型,即“S”型前

6、积、斜交前积、叠瓦状前积和顶超型前积。该地震相外形主要为楔状,振幅一般为高中等,连续性为中等或中-差连续,也有部分强连续,频率较高。它是三角洲体系向盆地方向迁移过程中沉积在前三角洲环境内岩相的地震响应,岩性剖面主要由灰白色、浅灰色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组成。GR 电测曲线具有由下而上呈齿状漏斗形、箱形、指状和钟形特征,RT 曲线基本与 GR 曲线对应相反。前积结构主要发育在 SQ3 内部,在盆地内特征较斜坡明显,其明确指出物源的供给方向。 3.3 发散状地震相 研究区发散状地震相的主要类型,该地震相特征为平面上地震同相轴的空间变化具有从斜坡向盆地方向同相周增加的趋势,主要由于沉积厚度向盆地内

7、部增加及向盆地内泥岩增加导致岩性的反复变化。发散地4震相主要特征为高频中频、强振幅、高连续,根据频率变化可以区分出沉积环境,一般在扇三角洲前缘地震频率较低,而在三角洲前缘地震频率较高。发散状地震相主要发育在 SQ2 和 SQ3 小部分地区。 3.4 丘状透镜状地震相 研究区透镜状地震相的不同类型,该地震相系指在一组亚平行反射中存在较强振幅、延伸较短的地震反射同相轴,该同相轴向两侧振幅减弱,直至尖灭。丘状地震相是由一组呈披覆状的同相轴组成,剖面显示中间厚两侧薄的上凸丘形特征。一般来说,丘状相的底界是平直的或略显下凹,与下伏层平行接触,而顶界上凸并被两侧同相轴上超。该类地震相主要发育于 SQ2 及

8、 SQ1 局部地区,多与中振幅中连续的亚平行反射地震相间互,为深湖中的浊积扇沉积。其岩性为含砾细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GR 曲线齿状,略呈钟形,RT 曲线略呈漏斗形。 3.5 杂乱空白地震相 空白-杂乱地震相的反射剖面,该地震相主要特征为地震反射振幅较弱,连续性较差。主要发育于 SQ1 底部,为扇三角洲深湖相沉积。由于扇三角洲初期沉积物粒度较粗,且沉积供应迅速,其岩性变化较小,而且地层的成层性较差,故出现地震反射弱,连续性差的特征。 3.6 乱岗状地震相 乱岗状地震相由不规则的、不连续亚平行的反射组成,常有许多非系统性的反射终止和同相轴分裂现象,波状起伏幅度小,接近地震分辨率的极限。乱岗

9、状反射结构侧向上常变为比较大的明显的斜坡沉积模式,向上递变为平行反射。乱岗状地震相主要发育在 SQ1 内部。该反射结构5代表一种分散弱水流或河流之间的堆积,研究区主要为河流冲积平原河漫滩沉积。 4、结论 根据合成记录标定,将典型井进行层序地层、沉积相综合研究后,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其一般规律为:席状地震相多为断陷盆地早期或晚期形成的深湖、浅湖相;发散地震相多为断陷盆地中期湖盆面积广阔时间形成的三角洲相或扇三角洲相;前积地震相为三角洲前缘或扇三角洲前缘的典型标志,局部为近岸水下扇;丘状透镜状地震相为深湖中的浊积扇相;空白杂乱地震相多为断陷盆地初期的深湖相及扇三角洲相;乱岗状地震相为湖盆萎缩后的河流相。研究区可以划分出四个长周期旋回。以层序为单位进行沉积体系划分,从下向上为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深湖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深湖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及河流冲积平原沉积体系,其沉积体系的演化反应了断陷盆地的形成、发展与消亡几个重要的构造阶段。 参考文献 邓宏文.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中的问题探析J. 古地理学报, 2009, 11(5):471480. 徐怀大. 地震地层学的原理及研究方法A. 见现代地层学(吴瑞棠、张守信等编) 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28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