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发展模式.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87391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发展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发展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发展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发展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发展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发展模式摘 要:本文提出了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发展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内涵、特点等进行了分析。通过北京蟹岛这一案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三方面重点探讨了该模式的特点。 关键词:农业科技旅游园区;生态循环;蟹岛 在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且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由于城市建设导致耕地不断减少,农业的发展以追求高科技和高产量为主,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新加坡政府开始重点建设现代的农业科技园,不仅承担了城市公园的作用,而且也实现了农业高产等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在农业科技旅游的发展上也取得了不少的成

2、绩,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1 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的内涵 1.1 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的概念 生态循环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融入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等思想,以自然资源的节约、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收益的提高为目的,以生产过程的无害化、废弃物利用的资源化、资源投入的减量化为手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全面提高。1 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是以生态循环农业为基础,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工程方法,运用现代科技,将农业、畜牧业、能源、水资源、旅游业在内的不同的主体连接起来,形成“生产-2消费-分解”的循环闭系统,通过资源的互为利用,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减

3、少了整个系统向内的资源输入和向外废物排放。2 1.2 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发展模式 通过对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各个地方由于自然条件或生产目的不同,具体地方的发展具体形式有些许不同,但总体上还是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发展模式。 农业科技园区实现了两个系统的生态循环多功能联动。首先是农业、科技与旅游大系统的复合型循环互动。该模式的实质就是以科技发展农业,以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创建品牌,以品牌致富农民,利用循环经济理论,实现农业由单向式资源利用向循环梯级利用,通过科技运用和旅游开发,拓展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农村废弃物资源化,不仅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村发展的“

4、双赢” ,还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其次是生态农业子系统的循环,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模式既是农业发展新的理念和策略,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通过科技的助推,实现了农业生态子系统中物质和能源的良性循环利用。 图 1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 2 模式分析 2.1 经济范畴 科技、农业与旅游三者结合使得园区实现了盈利双渠道,不仅强化了农业与旅游的附加值,提高了双方的收入,而且降低了风险。高科技产品、绿色产品与旅游商品的叠加,产生了一定的溢价效果,园区销售的绿色农产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给园区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益。3现场采摘和消费降低了农产品储存和运输的成本,农产品的促销成本也

5、得到降低。系统构建的子系统中,生态链上一环节的“废物”成为了下一环节的原料,减少了“废物”处理成本,又减少了原料投入成本,而子系统间“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的物质循环,也降低了生产成本。2.2 社会范畴 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取得成功间接的反映了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首先,农业科技旅游园区的产生给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提供了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城市居民面对日益紧张的生活压力和城市砖瓦林立的生活环境,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的休闲方式,较好的满足了他们心理和生活的需求。农业、科普、体验等系列元素的结合,使得亲子游、科普游等旅游产品兴盛,打造了园区和游客双赢的局面。 其次,现代高

6、新技术在农业产业以及生态循环中的运用起到了科技示范和科普教育的作用。农产品的高科技种植和培养,物质资源、水资源、可再生能源等生态循环的科技运用,不仅给农业生产者提供了参照,其在旅游上的延伸,为生态循环经济起到了推广的作用。 此外,农业、科技与旅游的多功能联动,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农民素养、农民生活水平等得到提高,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得到挖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改变。 2.3 环境范畴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无害化、4废弃物利用的资源化、资源投入的减量化,减少了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影响。首先,生产过程的无害化是生态型园区必不可少的环节,园区生产过程产生

7、的有害物质若不妥善处理,就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生产过程的无害化处理不仅避免了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且还减少了有害物质处理的成本。其次,废弃物利用的资源化是生态循环的重要手段,减少了向循环系统之外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资源再循环。此外,废弃物利用等减少了生产投入端的自然资源输入,实现了资源利用的减量化。这种模式的构建使得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以及子系统本身实现了闭环式流程,通过不间断地经济循环、物质循环、能源循环等,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实现了充分利用,从而使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通过多功能联动的循环利用,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8、。 3 北京蟹岛模式 3.1 蟹岛基本情况 蟹岛隶属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是一家大型的知名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蟹岛占地 3180 亩,其中:农业用地 2,700 亩,水面 350亩,旅游度假用地 130 亩。3蟹岛以生态农业为轴心,将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沼气能源、水资源利用、旅游开发等产业构建成为多功能联动的循环闭系统,实现种养系统、沼气系统、水资源系统的循环利用,成为一个环保、高效、和谐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4蟹岛开辟了一条“以园(农业)养店(旅游) ,以店(旅游)促园(园) ”的经营模式,在布局上采用了“前店后园”的方式, “店”包括住宿区、娱5乐区、餐饮区和购物区,是游

9、客消费的场所, “园”包括种植区、养殖区、再生能源区,不仅塑造了绿色的旅游环境,提供了消费产品,而且为生态循环提供了技术支持。 图 2 蟹岛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系统5 3.2 蟹岛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模式 蟹岛生态循环模式是以农业为表,以旅游为里,以科技为魂,实现多功能联动。 3.2.1 种养循环系统 在种养循环系统中,种植农作物产生的有机农产品以及养殖产生的鸡鸭鱼肉等不仅供旅游系统消费,而且也实现了种养系统的内部循环。种植与养殖互为原料,实现循环。如以稻蟹为主体的种养系统中,蟹岛每亩水稻投入 600 只蟹,水稻为蟹遮阴,为其提供了一个天然的遮阴场,蟹不仅可以代替人工进行土壤和水稻根部的疏松,

10、而且可以充当天然的农药和肥料,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实现水稻科学增产,水稻收割后,晒干的稻草铺于温室大棚上,用于保温防寒,稻谷经过加工后,大米供旅游者食用,稻壳、稻糠酿制成酒,酒糟喂猪,猪肉也供旅游者食用,猪粪进入沼气循环系统,产生有机肥,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水果以及花卉苗圃等,不仅可以供旅游者食用,而且可以开展采摘、旅游观赏等旅游体验活动。 3.2.2 沼气循环系统 在沼气循环系统中,蟹岛将种植系统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养殖系统产生的畜禽粪便,以及旅游系统产生的人粪尿、可利用的垃圾等装入沼气池后,经过高温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用于园区生产、6生活用能及发电,沼液和沼渣部分用作农作物肥料,

11、这种有机肥料,即保证了农作物的增长,而且也替换了农药和化肥,实现了真正的无公害,部分用作养殖饲料,减少了饲料用粮。沼气技术带动了蟹岛农业与旅游的发展,实现了从污染负效益变为资源正能量。 图 3 蟹岛沼气循环利用图6 3.2.3 水资源循环系统 在水资源循环系统中,蟹岛一方面充分利用地下温泉水资源,从源头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污水处理技术,蟹岛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量为 2,000 立方米,能够对园区内旅游系统和种养系统产生的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真正实现节水节电。 蟹岛通过园区挖井,引入地下温泉水,地下温泉出水温度 65,先供冬季采暖以及游泳池和洗浴中心使用。水温降至 4

12、0左右时,通过管道输送,一部分用于温室大棚和沼气池,代替电能实现加热、增温,一部分用于蟹宫。当水温降至 20左右时,用于鱼塘养鱼和农田灌溉。污水处理厂则对系统产生的生活及农业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处理后的水通过氧化塘中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实现进一步的生物进化,然后通过沙床再次过滤,沙滤后的水引入种养系统,用于灌溉农田、菜地、养殖鱼塘和饲养家畜家禽。 图 4 蟹岛水资源循环系统 3.3 效益分析 由于蟹岛采取了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模式,借助“以园养店、以店促园”的“前店后园”的经营方式,通过种、养互动,以污水处理、7沼气循环为纽带,以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为动力,实现农业、科技、

13、旅游协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3.1 经济效益 实施农业科技旅游多功能联动的生态模式后,蟹岛的年产值和利润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与 1998 年建设初期相比,增长幅度惊人。蟹岛良好的经济效益呈现两个特色: 一是旅游产业作为盈利主体,农业与科技、旅游相结合为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住宿、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前店” (旅游度假中心)是蟹岛利润中心,旅游业产值在蟹岛总产值中的平均份额达到一半以上,是蟹岛的主要盈利产业。科技丰富旅游体验、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这一发展的模式大大地提升了蟹岛的经济效益。 二是多功能联动的循环系统成为蟹岛获利的主要原因,蟹岛高年产值和高利

14、润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蟹岛自身循环系统的建立。 一方面是系统内部循环,实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极大地节约资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蟹岛获利水平。蟹岛沼气池年产沼气 7.3 万立方米,若将这些沼气全部作为炊事燃料,每日可节省煤气 20 罐,一年可节省燃料费近 100 万元。沼肥方面,如果将蟹岛现有的 2700 亩农用地全部用沼肥代替常规化肥,按现今每亩使用常规化肥的费用约为 250 元/年计算,则可节省 60 余万元的支出。7此外,水循环系统的利用,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率非常高,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地下温泉水的使用节约了电费,而污水处理大大的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种养系统互为原料的循环体统,8不仅降低了原料采购

15、费,同时也省去了废弃物品处理的费用。 另一方面,系统生态循环提高了园区的品质,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游客旅游体验的满意度,给蟹岛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首先,与常规农产品相比,用沼肥这一有机肥料种植的农产品的价格比其高一倍以上。其次,循环系统的再次开发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活动,而且也给蟹岛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效益,氧化塘娱乐项目的开发 1 年可以实现200-300 万元的收入。8 3.3.2 社会效益 首先,蟹岛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的发展,不仅开辟出一条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之路,而且很好地协调了农业生产、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为中国休闲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为当

16、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到一条极具参考意义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物质循环、再生能源循环、水资源循环等方面的利用,开拓了一条循环再利用、能源多级优化的新途径,对社会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其次,蟹岛的成功使得其成为北京市朝阳区的纳税大户之一,而且为当地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同时也从社会上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 此外,蟹岛为北京城区市民提供了假日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通过观光与体验,使人们对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实现了科普教育的功能。 3.3.3 环境效益 9蟹岛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模式不仅解决了蟹岛产生的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废弃物的排放,如畜禽和人的粪便、生活污水和垃圾等,而且变废

17、为宝,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资源利用率也大大提高了。蟹岛每天产生的粪便、生活污水和垃圾若不进行处理,势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沼气池和污水处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将蟹岛每天所排的废弃物全部进行资源化利用,每年可大量减少向环境排放 COD 。蟹岛不仅实现了自身污染物的零排放,而且还每年消纳了北京市区大量的粪污。农业和旅游业排放出的废弃物经过沼气池发酵,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化肥、农药的零投入,减少了由此带来的农业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沼气、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使蟹岛每年节约大量燃煤和电力,减少了 SO2 的

18、排放,大大改善了园区村的空气污染程度。 4 总结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园区模式的产生改变了传统观光农业经济效益低、循环利用差、环境污染重等缺点,不仅给农业园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创造了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该模式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农业旅游创新不足、农业科技投入成本高、农业季节性强等问题,限制了农业科技旅游园区的发展,如何由表及里地解决这些问题是该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郑水明.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和思考J.浙江现代农10业,2010( 4) : 16-17. 2 王春艳.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0(1) :60. 3 李胜,

19、梁淑敏,付秀平,路明.北京蟹岛都市循环农业模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2):62. 4 李晓伟.北京蟹岛:再造“循环农业”新模式J.中国农业科技,2008,11. 5 赵剑锋.北京蟹岛创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世界农业,2006(9):13. 6 邹统钎.基于生态链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J.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66. 7 路明,专家纵论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N.农民日报,2006-05-17. 8 赵剑锋.北京蟹岛创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世界农业,2006(9):16. 9 陈洁,倪晋仁,路明.蟹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能流及效益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J.2005,26(5). 10 黄锡富.广西西江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11 路明.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建设循环经济C.2006 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2006,4. 12 陈燕.循环经济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