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思考【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 “土地流转”一词不断见诸报端,成为各方关注讨论的热门话题,农村土地实行有序流转,是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其根本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从已有的现状看,土地流转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在土地流转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土地流转收益过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成熟、农民土地流转后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等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些现实的问题,促进农村土地合法合理流转,才能最大效率的实现土地流转的惠农
2、目标。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 三农问题 土地承包关系 2013 年国家一号文件“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指出要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 2一、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及现状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
3、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从而也使得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 目前我国主要有以下几种土地流转形式:土地转包。指承包方将自己承包期内承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土地转让。是指承包方将其拥有的未到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的方式和条件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土地出租。是指承包方作为出租方,将自己承包期内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收取租金的行为。土地转包是农民集
4、体所有制组织农户同其他集体所有制组织农户发生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租赁;土地互换。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给他人行使,自己行使从他人处换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入股。是指在承包期内,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份,以股份入股形式与他人共同生产,按股分红;反租倒包。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面把农户的承包地反租过来,集中连成一片,给予农户适当的经济补偿,再把土地承包进行转租或发包给农户、个人或企业单位;托管。是指承包方承包地委托农业服务组织或农户代为经营管理,托管双方签订协议,委托方向受托方支付一定的费用。 从流转主体看,可将土地流转分为农户自发流转和乡村集体组织流转,农户自发
5、流转主要采用转包、转让、互换等形式,乡村集体统一组3织流转主要采用入股、租赁等形式。农户自发流转是农地流转的主体,但是,由农户自发实现土地流转,不仅面临着较大的搜寻成本,而且面临着较大的谈判成本,还面临着较大的履约成本。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地变迁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再到人民公社,最后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绩效是显著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些弊端也渐渐暴露出来:首先,家庭经营规模细小,土地零碎,既妨碍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又妨碍了农业的机械化;其次,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户兼业化日益严重,农业生产成
6、为许多农户的副业,这既不利于传统农业向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也不利于农地的可持续利用;再者,农户分散化,使现代农业科技、先进生产经验和先进耕作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变得比过去更为困难,这些缺陷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和不足,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寻求建立农村集体所有、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新型占有关系。而农村土地流转正是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它在没有脱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的有机结合,真正意义上弥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层缺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在
7、我国尽管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正在逐年扩大,但是从流转质量来看4还存在这许多的问题,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增加,许多问题也随之凸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土地流转后缺乏基本生活保障。在我国从古至今农耕文化延续了几千年,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土地在我国农村承担了大约 51.64%的社会保障功能,如农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子女教育、养老医疗等。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加上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村尚未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收入解决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土地依然是他们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源,由于抗风险能力差,一旦
8、丧失土地,他们可能随即面临着现实的生存危机,农民群体对于流转土地存在很大程度的担忧,这成为当前制约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仍然是制约农民进行土地流转速度和当前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的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了土地农民就会缺乏安全感,广大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必然受到压制。而且土地流转后农民没有生活的基本保障,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长期来看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2)土地流转收益水平低。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的城乡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农村的土地流转市场还不完善,城乡土地差价大。从农民手中流转出来的土地与土地所在的区域位置、社会发展水平、土地供求状况等市场
9、因素联系并不紧密。城市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农民不能分享土地增值。 (3)基层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和错误。主要表现为:基层政府片面地理5解国家土地承包政策,在土地流转实际工作中,未能很好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细化国家土地承包政策,属于管理,导致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农民自主自发的倾向,从而导致土地流转呈现权益保障性差、流转无序的状态。在个别地方政府,大搞土地财政,国家土地流转政策成为其谋求经济发展政绩的工具,滥用行政职权,以较低的价格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甚至以虚假手段骗取农民土地的,侵害了农民的合法土地权利,使得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难以有效开展。我们的社会
10、实践调查中也发现,参加过土地流转的农民觉得目前土地流转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政府直接介入侵犯农民利益。而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受教育水平和视野的限制,部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土地流转采用口头协议的仍然占很大比例,即便少数签了合同的,也存在合同签订不规范的问题,一旦发生矛盾纠纷,流转土地农民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4)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流转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土地合法、有序的流转需要完善的制度和健康的市场环境作为保障,但是事实上这两方面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够健全。全国上下虽然对耕地、林地的产权有所规定,但对于农村宅基地、住房等尚未制定统一的标准,表现出了地区的差异性
11、和制度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农民的财产权利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还不完善。我国只有少数经济较发达的试点地区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其他大部分经济落后地区还没有建立专门的、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再者,我国缺少专门的土地交易组织和市场中介,农村土地流转缺乏畅通的组织渠道,农民缺乏及时的流转信息,6难以找到理想的土地流转对象。 四、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形式改善的建议 (1)建立健全农村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是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农民土地流转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做到政府公共支出向农村
12、社会保障制度倾斜,尤其是要尽快建立和健全覆盖全体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和完善新型医疗合作制度,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养老和医疗问题,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农民子女受教育的财政扶持力度,为农民土地流转提供全面的养老、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社会保障。应该尽量将已经放弃经营土地、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农村与城镇社保的对接。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引导已经流转土地的农民, 从土地流转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 建立个人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 提高自我保障能力。 (2)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纠正思想偏差。地方政府官员应转变片面的政绩观,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依法合理行使手中的权力,根除
13、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行为,摒弃土地财政,努力开拓惠及民生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方式。在国家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贯彻实施“三农”政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将惠农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正确解读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做到相关工作的公开透明,方便农民了解土地流转政策,学会抓住政策机遇,积极地进行土地流转,以获取最大的收益。 同时,政府部门应转变传统的行政执行方式,实现由依靠单一的强7制、命令方式向说服教育等方式综合运用转变,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土地流转观,提高农民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于土地流转政策, 农民心里有疑问、认识有盲点, 农民迫切需要详细了解有
14、关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法规, 需要通过通俗、易懂、准确的讲解, 使他们明白土地不仅仅是其就业和生存的手段, 更是一笔庞大的资产, 加快土地流转正是合理利用这一资产、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 是国家惠民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 使广大农民清醒地认识到土地流转不但不会丢失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而且能够增加经济收入;通过树立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消除农民对于失地的误解和失去生活保障的顾虑,放心地流转土地。 (3)推进制度建设,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完善的制度是保障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有序化的基础。首先应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于农村耕地、林地、宅基地、住房等制定统一的产权标准,消除不同地
15、区制度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等现象,保护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制度,针对农村土地流转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流转制度,加大土地流转的监督协调力度,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过程和形式,从长期角度对土地流转市场价格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干预,可以成立专门的利益协调和仲裁机构,为土地流转中的矛盾和纠纷提供便捷的调节渠道;最后要大力扶持和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并规范其市场交易行为,打击侵害农民土地权利的违法乱纪现象。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对一些不愿意放弃农地使用权的农户,应该积极引导,不得强行要求其放弃农8地使用权,坚决杜绝通过行政权力实行
16、土地规模集中。另外,土地承包权作为农民的一种资产,这种资产是能够获得收益的。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与受让方承租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要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将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侵占。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中,尽管土地流转规模逐步扩大,但是其间诸多问题也随之显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缺乏专门的土地流转市场,有些基层政府大兴土地财政,未能发挥正面的引导与监管作用,加之农民社会保障不到位,致使农民未能从土地流转中获益。因此,土地流转政府应当审慎行使职权,尊重市场规律,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及后续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逐步改变用土地财政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确保农民能从土地流转中切实收益。 参考文献: 1王安春.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1, (1). 2刘莉君.农村土地流转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3, (1). 3李长健,梁菊.农村土地流转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展望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 (4). 4姜野.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0, (10). 5刘金升,马静.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920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