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90500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综述【摘要】 20 世纪 70 年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始发展迅猛。现在国外的理论比较成熟和完善,国内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有正确认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才能更好地结合中国特有国情进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研究。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研究综述 中间业务的发展已经有了将近 160 余年的历史,在商业银行领域获得广泛开展。国内国外一些学者对于中间业务发展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对于中间业务概念及分类的研究、金融产品创新等。 一、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伴随着同期的世界金融创新浪潮而来,具有十分鲜明的金融创新的特征。因此,西方理论界对

2、中间业务的研究主要是结合金融创新理论,对中间业务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动因进行分析。自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一批经济学家陆续从不同角度提出各具特色的金融创新理沦。其中,凯思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1980) 、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1970) 、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1981) ,以及诺斯等制度学派理论(1979)是其中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理论流派。 1、凯思提出了规避型金融创新理 所谓”规避创新” ,就是经济主体为了回避各种金融规章和管制的控2制而产生的一种创新行为。凯恩认为,现实中,政府为了保持均衡和稳定的宏观局面,制定了各种经济立法和规章制度,从而对经济主体

3、的行为产生了各种约束。但经济主体总是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为此,会有意识地寻找绕开政府管制的方法和手段来对政府的各种限制做出反应,从而产生了规避创新。 2、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 主要是从供给角度来研究金融创新。西尔柏发现,一般的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经营目标的金融公司进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最高。由此他得出结论,金融创新是金融企业为了寻求利润最大化,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约束)而采取的“自卫”行为,即“约束诱导” 。 3、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 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金融创新:第一,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而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第二,金

4、融创新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不断地降低交易成本就会刺激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反之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以诺斯等为代表,认为作为经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创新实际上是一种与经济制度互为影响和因果关系的制度变革。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西方理论界进行了精炼,提出了一个“TRICK”模型,较好地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动因进行了概括。 二、国内研究综述 在国内,由于中间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无论品种规模还是3经济效益等都与国外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国内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研究以及我国发展

5、中间业务的对策研究等。 1、中间业务的概念及分类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 2001 年 7 月 4 日发布施行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2002 年 4 月 22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在其附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参考分类及定义中,将其分为九大类。有很多学者对中间业务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其中高长法的定义比较全面。高长法下的定义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与负债的基础上,利用其技术、信息、机构、信誉等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其资金,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

6、付、咨询、代理、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而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中间业务由资产负债业务衍生出来,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又有机地融为一体,互相促进。2、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研究 陈俊彦、李康梅、黄英帼、江东灿、王艳芳等都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有过论述。总结起来,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有:是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加入 WTO 后商业银行抵御外资银行冲击的有效手段;是增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需要,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增强银行资金流动性、分散业务风险;可以对4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发挥联动效应;是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要求。 3、对我国商业银行

7、中间业务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研究 国内学者张田海、高择(2003)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研究,认为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着业务量小、品种单一、知识含量低、盈利能力差、客户资源混乱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银行的经营理念、运作机制和技术,缺乏完整系统的管理方法、操作规程和健全的组织机构。谢启标从经营范围和品种、业务规模和收入水平、服务技术和设施等方面对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状况做了详细的比较。李少鹏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拓展过于追求形式、隐性风险大;中间业务发展背离了价格准则;银行部门之间不协调、缺乏合力;中间业务品种开发不够系统;投入成本太高。刘巧艳(

8、2004)认为国内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着市场雷同、无市场细分,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不重效益等问题。并认为根本原因是银行的管理制度一、经营理念、技术手段的落后,以及从业人员的缺乏和市场开拓的乏力。此外,一些得到普遍认同的制约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还包括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银行间的不规范竞争以及各地政府的行政干预等。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业绩考核上仍然偏重传统业务也是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继繁和胡振兵(2002)认为,银行供给面存在的人才、技术和营销等约束条件构成了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郑振东和胡美军(2001)则提出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对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影响。郭红珍、张卉(2003

9、)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认为5我国近几年的高利差及中间业务中存在比较严重的代理问题是商业银行没有充分重视中间业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原因,刘文敏、吕志伟、王卫东、阮峰等都有过论述,归纳起来,原因主要有:商业银行经营理念落后,长期以来把中间业务视为银行资产负债的派生业务,没有从经营战略上给中间业务以合理定位;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问题;收费偏低且缺乏统一标准挫伤了中间业务发展的积极性;投入不足难以形成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软硬件的支撑条件;缺乏发展中间业务的高级人才。 4、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对策研究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障碍,刘昌

10、明、吕军、赵精兵、郭洪哲、金兆玲、鲁国强、蔡天任、谢启标、吕志伟等学者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总结起来,其主要对策建议有:第一,商业银行应转变观念,把发展中间业务摆到战略位置。高长法提出商业银行应增强三大意识:忧患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在金融创新上,金兆玲提出了将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组合营销创新以及将中间业务产品之间进行组合创新的观点。谢启标则从微观层面分析,认为近期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重点发展代理业务、个人金融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和资产证券化业务。第二,加强经营管理。谢启标指出商业银行要设置一个责任分明、管理严谨、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奖惩分明的中间业务综合考核体系,健全有效的激

11、励与约束机制,协调和发挥商业银行的整体功能。王玉军提出了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完善健全操作系统及组织规则。 注重中间业务的市场营销,推行多层次、全方位、现代化的营销方6式。刘宝丽对中间业务的市场营销策略做了重点研究。她具体分析了商业银行应采取的营销策略,如市场细分策略、定价策略(差别定价、新产品定价、成本导向定价法、竞争性定价)和产品周期营销策略。认为在不同阶段,商业银行应实行不同的营销策略。李晋丽论述了商业银行应采取的三种差别经营策略,即差别客户经营策略、差别业务经营策略、采取差别投入经营策略。 加大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监管和风险防范力度。尽管中间业务的吸引力在于它能有效规避风险,但其具有的利率风险

12、、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外汇风险等,也需要高度关注。余保福提出了统一中间业务会计制度标准,规范中间业务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统一的中间业务风险监测体系,加强清算系统和支付系统的建设等政策主张。许崇正、刘雪梅则建立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测控模型。王英娜指出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中间业务风险监测体系;建立完备的中间业务监管法规;加强中间业务计算机网络监管等政策主张。 切实落实中间业务收费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高晓晨从宏观环境和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出发,认为中间业务收费不能只是在纸上争论,已经是势在必行。涂永红、李向科从银行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各商业银行的不同的市场战略,依据微观经济学的定价原理,在充

13、分考虑银企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的定价策略及基本模型。阮峰指出商业银行应认真进行中间业务成本核算,制定科学的定价策略和业务发展战略,积极进行金融创新,调整现有中间业务产品结构,把收费服务集中到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服务产品上。 7加大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完善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软硬件支持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快商业银行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业信息化程度。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既要立足于现有员工的培训提高,又要大胆引进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勇于开拓的复合型人才,构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软硬件支撑条件。总体来讲,学者普遍意识到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

14、重要意义,但许多研究只是关注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表象,并就事论事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缺少更深入的解释和剖析,而且对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原因进行模型化分析的研究文章也不是很多。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了一定理沦基础和许多建设性的建议。笔者认为中间业务的发展研究是一项与经济形势结合紧密的新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宏观的经济形势和微观的各个银行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 马勇:开放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J.经济前沿,2003(6). 2 熊鹏、王飞: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新思考J.深圳金融,2005(10). 3 陈胡青、张朗星: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必要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Z1). 4 朱春玲:大力拓展银行中间业务,提升整体综合竞争能力N.8经济日报,2005-09-13. 5 张韶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与发展前景N.金融时报,2005-11-07. 6 张信琼: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十策J.银行家,2006(6). 7 陈胡青: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基于 20102011年我国 14 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