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91589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的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化的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化的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化的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化的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文化的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摘 要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学的经典读物,它为中国社会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本文从消费观念、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礼仪开支三个方面,将开弦弓村与现代消费放在苦行者社会与消费者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简单的对比,以揭示文化的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关键词江村经济;文化的制度因素;消费观念;日常生活消费;礼仪开支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62-02 1 导 言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出版于 1939 年,此书被马林诺夫斯基“预言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里程碑”1。同时, 江村经济在中国

2、社会学发展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此书按照社会学调查的基本理论,首先确定了这样一个主题,即“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 。3然后,围绕这条主线,以文化功能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展开对开弦弓村的整体论述。在江村经济中,消费问题一直隐含并穿插于整个研究过程,在书中第七章,又着重描述了生活中的消费问题,费先生试图从消费体系入手,进而估计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目前,中国社会还是一个大众生产社会与精英消2费社会并举的双轨化社会,但城市社会正在步入消费社会4。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村社区的消费状况是中国社会能否顺利转向消费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村消费的分析就更是举足轻重。在下文中,笔者将从消费观

3、念、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礼仪开支三个方面,对费先生所描述的这样一个中国村落的缩影江村的消费状况,与现代消费进行对比分析。 2 文化的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马林诺夫斯基是费孝通先生的老师,他倡导人类文化的功能分析,特别强调文化的制度因素,并把社会制度看做是文化的“真正的要素” 。功能主义者把文化或社会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体的各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相互依存,以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5。在江村经济里我们也随处可见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的制度因素的影子。如“消费的文化制约”6“信任体系”和“小媳妇”7等,下文将分别从这三种制度对应的与消费观念、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和礼仪开支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2.1

4、 消费观念 江村经济中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开弦弓村,它的整体消费观念及消费水平与当时环境下中国的其他村落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我们姑且把它当做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村落的一个代表。 “安于简朴的生活是人们早年教育的一部分。浪费要用惩罚来防止。”“节俭是受到鼓励的。人们认为随意扔掉未用尽的任何东西会触犯天老爷,他的代表是灶神。 ”“在农村社区中,由于生产可能受到自然灾害的3威胁,因此,知足和节俭具有实际价值。一个把收入全部用完毫无积蓄的人,如果遇到歉收年成就不得不去借债从而可能使他失去对自己土地的部分使用权利。一个人失去祖传的财产是违背孝道的,他将受到责备。”8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经济状况下人们所形

5、成的文化习俗观念对消费具有很强的制约性。 王宁教授将处于这种生活方式的社会喻为“苦行者社会” 。所谓苦行者社会又叫生产者社会,它是与消费者社会相对而言的。在苦行者社会,由于生产能力相对较弱,消费在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都是被抑制的对象;相反,在消费者社会,生产能力过剩成为了一大社会难题,因而,消费无论在制度层面还是在文化层面都得到了大力的提倡。 在以经济为主导的当今社会,消费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宣称已步入消费社会。虽然中国近些年的经济发展十分迅猛,但总体上来说,中国还尚未步入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一种系统的时尚,一种建构社

6、会生活的竞技场,一种生活方式。从苦行者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成功转型就意味着消费观念要从节俭主义向消费主义的转变。 2.2 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 开弦弓村的日常基本消费主要体现在服饰、饮食和娱乐方面。就服饰而言,人们主要是购买布料,然后通过送裁缝店缝制或自己缝制两种方式来完成的。这两种方式制作出来的服饰分别对应于正式和非正式场合的穿着。在饮食方面,大多数的食物是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提供的,只有极少部分的食物通过交换方式提供。村中人们的娱乐活动可分为正4式的娱乐活动和非正式的娱乐活动,前者是指在社区的集会(如每年一次的“段”的“刘皇会” ) ;后者则是农闲时期人们的各种消遣(如走亲访友,茶馆聚会) 。由

7、此可见,整个村落的消费是很有限的,一方面是人们没有那么多的需求,很多产品是自给自足的;另一方面是介于没有那么丰盛的产品让人们产生消费的欲望,正如费老所说“村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引诱人们去挥霍浪费” 。这是生产者社会的典型特征,即生产相对不能满足需求的状况,与之相对应的现代消费者社会则是以生产相对过剩,产品极大丰富为特征,只有通过刺激消费才能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丰盛的最基本的而意义最为深刻的形式堆积之外,物以全套或整套的形式组成服装、机械以及化妆品就是这样构成商品的系列,并引起消费者对惰性的制约:他逻辑性的从一个商品走向另一个商品。此时,人们所面临的则是如何从琳琅满目的选择中获取自己所能信任的商品

8、。 在开弦弓村,人们进行交换(消费)的过程大多是要通过中介(航船)来完成的,这种交换是建立在一定的“信任制度”之上的。以饮食消费为例,人们消费的一些非自足的食物在本村的店铺中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必须通过航船来代理购买。 “船沿着河划出村时,农民们便向航船主订货航船主收了瓶和钱,数也不数,他把钱仍在船尾的底板上,便和顾客随便交谈起其他的话题来。 ”“每一条船有它自己固定的顾客” ,“每条船与城里的一些店铺有联系” 。 “航船主没有正式的资格但一旦开始了这个行业,他必须每天有规律地继续下去。 ”此外,这种航船代理还体现在其他各种农产品的代销、代购方面。现代的消费社会中,则正面临着“信任缺失” 的严重

9、问题,这种信任的危机给消费个体带来极5大的不安全感, (如“三鹿奶粉”事件等)从而导致社会群体的恐慌、动荡。 2.3 礼仪开支 开弦弓村的礼仪开支主要与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出生、结婚、死亡相联系,本节着重于对婚嫁开支的分析。婚嫁的开支在一个家庭所有开支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庞大的, “在一个普通的 4 口之家,假设平均寿命为50 岁,那么每隔 5 年将有一次礼仪事务。对于礼仪事务的最低开支估计如下:出生 30 元,结婚 500 元,丧葬 250 元,平均每年开支 50 元,这个数字为每年全部开支的七分之一” 。按此来推算,婚嫁的费用在整个礼仪开支中占到了 64.10%,在全年总开支中占到了 916%,

10、这个比重也是很大的。这与前面人们的节俭观念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具有一定的浪费性消费的性质,但它与现代的为显示个人身份地位的炫耀性消费及为了达到享乐目的而进行的奢侈性消费有所不同,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一种合乎当地习俗制度的标准, “当一种礼仪程序被普遍接受之后,人们就不得不付出这笔开支,否则他就不能通过这些人生的关口” 。 这种礼仪习俗的制约使人们在经济萧条时期就不得不采取一种变通方式“小媳妇”制度,从而达到节省昂贵的费用的目的。 “小媳妇”制度即是“童养媳” ,是指“在女孩很小的时候,男孩的父母领养了她。她未来的婆婆甚至还要给她喂奶,并一直要抚养她到结婚。如果这女孩是在她丈夫家中养大的,那么婚姻的

11、一切复杂程序如做媒、行聘、接亲船、轿子等都不再需要了。 ”如此一来,婚嫁的费用就可以降低 90%左右。但是,这种变异制度只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迫于无奈才采取的方式,在观念上,人们依然是认同传统的婚嫁制度的,一旦经济状况得到恢复,6人们依然以传统婚姻制度为婚嫁方式。 可见在生产者社会,人们的消费状况亦有类似于消费主义下“两栖型消费” 的情形。现代消费主义下的两栖型消费是指“那种为了支付某些超出实际支付能力的消费欲望而不得不压缩其他基本消费需求和支出的消费情形” 。 3 结 论 上文着重分析了文化的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从消费观念、日常生活消费、礼仪开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将开弦弓村的消费与

12、现代消费放在苦行者社会、消费者社会的背景下做了简单对比。不容置疑的,消费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的消费又是整个社会消费问题的重中之重。农村社会对耐用品的需求相对较高,政府已通过各种政策(如政府补贴、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家电下乡等)来刺激农村消费的发展,进而达到整体消费的提高。笔者认为,仅从这些方面考虑农村消费还是有所欠缺的,还可以从文化的制度因素对消费的限制方面来探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韩明谟.中国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发展的三个里程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4). 3王宁.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75Steven.Miles,Consumerism.As a Way of LifeM.London: Sage,1998. 6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孙立平.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王宁.“两栖”消费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200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