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狠”背后的操盘手.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96038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蒜你狠”背后的操盘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蒜你狠”背后的操盘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蒜你狠”背后的操盘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蒜你狠”背后的操盘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蒜你狠”背后的操盘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蒜你狠”背后的操盘手刘全昆住在金乡县城最中心的酒店里,他什么正事也没做,打扑克、看电视、吃饭、睡觉,完全不理被他攥在手中的 2 万吨大蒜。他是蒜商大户,做了 5 年大蒜生意,就在 4 月中旬的这两天里,蒜价从每斤 4.2元涨回到 4.4 元, “蒜价每涨 1 毛钱,就是赚 400 万。 ” 金乡是中国大蒜的主要产区。金乡县隶属于山东省济宁市,大蒜的种植面积 60 万亩,产量约 60 万吨。而金乡县以及周边 7 个区县构成的金乡产区,占中国大蒜主产区产量的一半以上。 每天 6000 吨左右的大蒜,装在两百多辆货车上,销往全国各地。世界上,有 168 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中国大蒜。金乡的蒜价波动,直

2、接影响着中国甚至世界的大蒜价格。 自 2016 年 2 月以来,金乡蒜价在 1 个多月间,从每斤 4.8 元涨到5.9 元。而在 3 月 14 日到 19 日的短短 5 天内,这里的蒜价从每斤 5.9 元飙升至 6.8 元。在这一时期,城市大蒜的零售价格普遍上涨到每斤 9 元,最高还曾飙升到 12 元一斤。 剧烈震荡仅在 5 天之内,蒜价最高点也突破了历史的峰值。 但自 3 月 19 日后,短短 10 天内,价格又回落至每斤 5.8 元。截至4 月 26 日,金乡蒜价格已经逐渐稳定在 4.5 元上下。 “这次的蒜价过山车,是历史上波动最剧烈的一次。 ”中国大蒜产业信息联盟秘书长杨桂华告诉中国新

3、闻周刊 。 也因为如此,此次蒜价莫名地暴涨继而暴跌背后,让人狐疑,是否真有只看不见的手,像股市的神秘大户那样控制着大蒜的价格? 人为夸大的减产消息 “这次的行情和 2012 年的很相似,都有人为炒作的因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5 毛钱的涨落都有它的原因,何况是这种惊涛骇浪。 ” 此轮蒜价上涨始于 2016 年 2 月底。3 月,蒜商在山东淄博召开“中国果蔬保鲜行业投资大会” ,会议上传出全国大蒜的库存量只剩下 60 万吨的消息。主办方卓创资讯向中国新闻周刊否认官方曾发布过这则信息,但也不排除来自哪一位发言者的讲话内容,可他们并不愿予以证实。 “库存量在关键时刻

4、是秘密, ”杨桂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其实很好统计,但是现在没有人做,这是一种默契。 ”每年 5 月,金乡大蒜开始收获,所以每年 3、4 月新蒜上市前,是蒜价上涨的最后时刻。 3 月 9 日,一篇有关山东泰安大蒜因寒潮大幅减产的报道, “几乎绝产” “死苗超过三分之二”等字眼,再次搅动了大蒜市场。3 月 10 日,又出现一篇有关莱芜产区 18 万亩大蒜“绝产”的新闻。 “这样的报道很容易让人误解成,金乡县的种植面积一共 60 万亩,受损 20 万亩,还以为是三分之一受损。 ”杨桂华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 “其实,金乡产区的大蒜种植面积有 200 多万亩,全国主产区有 400万亩,20 万亩不

5、算什么,而且这 20 万亩蒜也不会都死掉。 ” 刘全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这是一个河南大户故意透露给媒体的信息。 “这个人心狠,他给农民几百块,让他们说会减产,谁不干呢?”随后,一些大蒜行业的微信群开始出现减产的照片、小视频等。减产信息不假,但被蒜商有意识地在之后的传播中夸大了减产程度。 大蒜减产的消息,给蒜商们提供了抬升蒜价的机会。 “绝产” ,等于预告了未来大蒜供应市场将出现极大空缺。蒜商们看到了商机,囤积大蒜,待价而沽,成为首要的商业考量。于是,在新蒜出来之前、蒜源紧张的时节,市场上大蒜因人为囤积突然骤减,蒜价在10 天后迅速达到了每斤 6.8 元的顶峰。甚至有蒜商认为,蒜价能在短期内突

6、破 7 元、甚至涨到 8 元。 李贤在金乡做了 10 年的大蒜经纪人。每天上午 9 点,他会准时来到金乡县缗城路口,这条街被称为“大蒜华尔街” ,路北的墙上写着“南店子大蒜市场” ,但现在,这里一瓣蒜也见不到。 大蒜经纪人也被称为“跑信息的” 。每促成一单生意,经纪人可以获得每斤 1 分钱的佣金,这个标准维持了 30 年。每天,两三百个经纪人聚集大蒜的交易市场,彼此交换信息,从而判断当天的蒜价,为买卖双方谈价格、撮合生意。中午 12 点左右,一天的蒜价就能自然形成。 大蒜作为蔬菜,同时作为调味品、保健品,比其他农产品更具有必需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大蒜出口量约占世界大蒜贸易量的90%,

7、而金乡县的大蒜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 70%以上,因而对市场反应尤其敏感。某家韩国泡菜厂开始招标、印尼决定推广本国大蒜种植面积、一个大户开始出货都有可能影响蒜价。甚至在 2010 年,朝韩延坪岛炮击事件也让大蒜价格下跌了 2 毛钱。 在杨桂华看来,难以计数的大蒜经纪人、储存商、加工商集中在 885平方公里的金乡,因为集中,信息无论真假都能迅速传播。 影响大蒜价格的主因不再是天气, “人气”则更加关键。 “大户不卖,小户也跟着等看涨,蒜都存在冷库里,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大蒜经纪人李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炒蒜大户”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刘全昆透露,当他开始逐步减仓时,刚打了 4 个电话联系买家

8、,就有储存商来问他,是否在减仓。“这里消息传得快。 ”有人专门在高速路收费站,计数金乡驶出了几辆货车,以判断当天的出货量,他们甚至能辨别出哪些车是属于大户的。 在金乡,库存上万吨的蒜商才能被称为“炒蒜大户” 。刘全昆是其中之一。平日里,刘全昆是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一个其貌不扬的水果批发商。但在金乡,他和十几个朋友被当地人称为“北京帮” 。2015 年,他们投资了两个多亿,收购了 10 万吨大蒜。大户囤积大蒜,其他蒜商便跟风观望,市场上的大蒜少了,价格自然被推高。 休息两天后,刘全昆等来了每斤 4.5 元的价格。随后的 4 天内,2 万吨蒜被陆续装上六百多辆货车,运往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在北京新发

9、地批发市场,蒜价最高时曾达到每斤 7 元。 虽然没能在蒜价最高峰时出手,但他也不懊悔。 “搞好了能挣 3 个亿。”刘全昆靠在沙发上,轻描淡写地说。 炒蒜如炒股 这不是蒜商第一次通过散布信息牟利。早在 2006 年,金乡开始流行大蒜电子盘, “那时有人为了做空,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那时蒜商的做法,导致 2010 年、2012 年,大蒜价格剧烈波动。 在当地, “炒蒜”并不是贬义词。 “炒蒜就是买卖,你愿意买、我愿意卖。 ”从业 20 年的储存商张德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在金乡, “炒蒜”从没停止过。 据金乡县志记载,金乡县自

10、1985 年开始种植大蒜,当时种植面积仅有 27392 亩,产量 2607 万公斤。大蒜属于小宗农产品,更高的收购价格驱使农民积极扩种。1992 年,金乡县的大蒜种植面积便达到 20 万亩,产量 20 万吨。时年 5 月 24 日,金乡县政府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大蒜进京活动” ,10 辆绑着“金乡大蒜畅销世界”标语的卡车,开到北京大钟寺农贸批发市场。 从此,金乡和大蒜密不可分。1996 年 3 月,金乡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大蒜之乡” ,当时的县委书记杜昌文说:“要把金乡大蒜的名字喊得天崩地裂。 ” 2002 年,金乡县甚至因“大蒜种植面积最大” ,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一句俗语开始在民间流传:

11、“不赚大蒜钱,枉做金乡人。 ”老师、医生、出租司机,都或多或少地加入大蒜生意。 在金乡大蒜市场,一直流传着人为炒作导致蒜价暴涨暴跌的说法,很多储存商认为金乡大蒜市场一直被极少数大户所控制,囤积或大量抛售导致蒜价频繁坐上“过山车”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90 年代初,大蒜库存量尚小,主要被几个大户垄断,他们彼此商定囤积时间,出售时再交替涨价,以哄抬蒜价。 “那时候勾结严重,蒜价过高的时候,巴西外商甚至找到县政府抗议。当时为了整顿,交易停了十多天。但最后还是大家都不卖,价格照涨不误。 ” 李洪涛曾是一名蒜农,自从农田被政府征地,便开始专心做大蒜生意。现在,他和 3 个朋友投资了一个冷库

12、。 “有自己的冷库,是为了方便炒短线。 ” 2015 年金乡大蒜的平均收购价格在 2 元左右。鲜蒜入库后,除了承接批发商的订单外,蒜商之间也可以互相买卖。2016 年春节前后,李洪涛曾多次收购大蒜, “3.5 元收,4 块卖。涨个 3 毛、5 毛就卖。 ” 李洪涛在今年蒜价涨到 5.9 元时出售了手上所有的蒜,加上一年里做波段的利润,今年他赚了 100 多万元,他坦言, “每个和蒜相关的环节都有炒货的。 ” 大蒜经纪人也变相助推了价格上涨。除了佣金,经纪人还能在买卖双方的差价中获利。 “比如一个老板找蒜,希望每斤 2 元收购,我去把卖家的价格压低到每斤 1.8 元,自己挣中间这点差价。 ”李贤

13、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也就是说,如果促成的生意达到 1000 吨,除了 2 万元的佣金,他还能从 0.2 元的差价中,获利 40 万元。 50 岁的武英汉(代名)经营着 13 个冷库,库存量达到 1.2 万吨,如今还剩三四库没有出货。每吨大蒜一年的存储费用在 300 元上下,除去电费、人工费等成本,每年收取的库存费能给他带来一百多万元的盈利。但他的收入远不止于此。 一批大蒜在流向批发市场前,被炒作四五次并不罕见,有时甚至不必运出冷库就可以被多次转手。 “同一批蒜,转了两次手,每吨要另加库存费,这我不就赚双倍了吗?” 武英汉同时也是一个炒蒜者。在 1.2 万吨的库存中,有 1000 多吨蒜属于他自

14、己。 “2 块多收的一批蒜,4 块 8 出手,现在就翻了一倍。 ”这一倒手给他带来四百万元的收入。 他坦言, “拿不上台面的炒蒜方法有很多。 ”为了推动价格上涨, “自买自卖”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比如咱们几个人一伙,想炒这一库蒜,今天我 5.8 块卖给你,你明天 6.5 元卖给我,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的蒜。” 蒜商也会以高价少量收购一批大蒜,造成价格上涨的趋势后,私下再大量出货。此外,蒜商还会互相散布虚假信息。最近,有人不断给刘全昆的代办打电话,他们告诉他,有人要大批收蒜。其实,这是在提升蒜商的心理价位, “有人买,我当然不卖,不卖,蒜价就涨。 ” 配资和杠杆也是价格波动剧烈的原因。 “假设

15、 100 万元能炒 1 个库,现在配资 100 万,两倍杠杆,就能炒 2 个库。 ”李洪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武英汉也帮客户做配资。 “我拿工厂作抵押,找银行贷款,再给投资者配资。 ”他的配资合约一般 5 个月起,每月 2%的利息,年利息高达24%。如果储存超过 5 个月,就要每个月再行补仓。如果资金不足无法补仓,这批蒜就会被按照当时的市价卖出,这又会加剧蒜价的下跌。 武英汉也会与投资者合作炒蒜, “比如你跟着我一起炒作,咱俩各拿100 万,赔了、赚了咱们都一人一半。 ”武英汉曾帮一位投资者把 19 万本金炒到 400 万,但他也见过有人赔了 800 多万。 “一个晚上蒜价掉了 7 毛5,那

16、个人 200 万就没了,几天就赔了 800 万。 ” 刘全昆曾帮上述那位河南大户配资, “这个老头心狠、胆大,高利贷多少都敢做。 ”2014 年,刘全昆给他配资 460 万,收 2.5%的利息,每三个月还一次息。 “最后他好像挣了一个多亿。 ” 高收益造就了一批“蒜神” “蒜王” ,大量游资涌入金乡。但高风险也让这些投资者们一批一批地离开。 “剧烈的波动对谁都没有好处。蒜价过高会影响销量,反而蒜商赔钱的多。 ”杨桂华说。 有的大户看涨后市,在蒜价达到 6 元时,依然购入大蒜。还有人以每亩 6000 元的价格向农民包地,按照现在的行情,新蒜还未挖出,就已经在亏钱。但没有人能拨开蒜价的迷雾,完全看

17、清市场。 “做蒜生意,心理承受能力要更大。 ”李洪涛说。 如今,炒蒜越来越像一场赌博,武英汉说:“要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准,不就没有穷人了。 ” 蒜价过山车背后是供需失衡 这些年来,除了人们已经熟知的“猪周期”外,金乡大蒜也呈现出独特的“蒜周期” 。 在杨桂华的办公室里,张贴着一张大蒜的价格曲线图。这个记录从2005 年开始。 这一年,金乡大蒜创下 3.5 元/斤的历史最高价,从此开启了之后十余年暴涨暴跌的历程。2006 年,在国内外供需两旺的推动下,大蒜价格一路走高。2007 年,大蒜价格快速回落,当年 6 月中旬,新蒜价格跌至0.75 元/斤的低位。2008 年,蒜价彻底崩盘,一度触及 0.0

18、5 元/斤的历史低位,成为很多蒜商不愿触及的一段黑色记忆。2009 年,蒜价触底反弹,再次到达 3.5 元/斤的历史高位。2010 年,蒜价一度突破 6 元/斤,由此获得“蒜你狠”的称号。2011 年,历史最大减产导致暴跌,民间又诞生了新名词“蒜你贱” 。2012 年,蒜价再次攀上 4 元/斤的高位,进入2013 年后,大蒜价格再次暴跌。 不止一位蒜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和 2012 年的蒜价波动很相似,是典型的人为炒作。 ” 2011 年底,一名被称为“朱老三”的东北商人带着上亿的资金来到金乡。来收蒜时,他说, “我有的是钱,我就不信大蒜能掉钱。 ”他开始以高价收购大蒜。那年,受极端气候

19、影响,金乡大蒜明显减产,据金乡县农业局统计,与 2011 年平均亩产 2100 斤的产量相比,2012 年的平均亩产只有 1514 斤,同比减产 27.9%,是有统计记录以来金乡大蒜单产最低的一年。 “朱老三”把蒜价从 2011 年底的每斤 1 元,提高到 2012 年 5月的每斤 4 元。蒜价看似被他拉了起来,于是他继续囤积看涨。 “那时,市场上就看不到货,价格上涨但大家都不卖,有价无市,好像没有人需要大蒜似的。 ”李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但大蒜有自己的市场规律。每年,来自云南的鲜蒜会在 4 月底陆续上市,金乡大蒜在 5 月中旬开始收割,6 月蒜农陆续将鲜蒜晒干,7 月到8 月蒜商会在当地

20、的“国际大蒜交易市场”收购新蒜。 杨桂华介绍,每年大蒜价格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6 月、7 月、8月为第一阶段,价格的形成取决于储存商对价格的接受度和对储存量的预期;9 月到次年 5 月为第二阶段,价格取决于库存量的大小和秋后大蒜种植面积的增减以及对苗情的预期。 2012 年 5 月,新蒜陆续上市时,价格自然下跌, “这时,他不舍得卖。”为朱老三配资的武英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到了 2013 年 5 月,被推高的蒜价导致农民大幅扩种,蒜价跌到了 2元左右的低点。 “大家都有货,又都比他便宜,他才发现没有人接盘了。”朱老三赔了 1 个多亿,从此消失。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市场上的大蒜已经无法被

21、个别大户垄断,长期操纵蒜价已不再可能。 “即使有 100 个亿,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大蒜统一起来,这个东西是千家万户的,已经不能垄断了。 ” 杨桂华说。最终决定蒜价的本质因素依然是市场的供需关系。 2008 年,由于大面积扩种,金乡产区的大蒜库存量猛增到 158 万吨。蒜价跌入了历史最低点每斤 5 分钱。这一年被称为“蒜你贱” 。 库存量摆在那里,再多的资金也无力回天。 “那一年,很多人带着巨资来到金乡,最后流着泪走。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当时活跃在市场上的是“江西帮” , “最后蒜价 8 分钱了,他们还在炒蒜,他们以为蒜价不可能更低了,但他们没想到还有库存费呢。 ”最后, “江西帮”偷偷跑路了。“长期大批量炒作行情,谁炒谁死。 ”杨桂华说。 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人为炒作只是表面现象,供需失衡才是根本原因。 “人为炒作起到的只是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没有供求失衡,也不会给人为炒作提供可乘之机。 ”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桂华说。 杨桂华举例介绍,2006、2007、2010 和 2013 这四年中,当大蒜价格走低时,当地储存商曾先后成立名为储存商联合会、储存商商会、储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