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1在混凝土内配置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和 变形 能力。2混凝土内配置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结构或构件的 承载能力 和变形能力。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缺点有:自重大、 抗裂性差 以及费模费工等。第一章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1混凝土结构对钢筋主要有强度、塑性、_可焊性_和与混凝土的粘结四个性能要求。2钢筋的冷加工包括冷拉和冷拔,其中_冷拔_后既可以提高抗拉强度又可以提高抗压强度。3有明显屈服点钢筋的主要强度指标是_屈服强度_。4伸长率包括断后伸长率和_断裂总伸长率_。5反映钢筋塑性性能的主要指标是_断后伸长率_和冷弯性能(p9)。6要使配筋后的混凝土结构能够提高承载能力和变形能
2、力,就要求:钢筋与混凝土两者 变形一致,共同受力 ;钢筋的位置和数量等也必须正确。7混凝土的应力不变,_应变_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8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包括两类问题:沿钢筋长度的粘结; 钢筋端部的锚固 。9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_立方体抗压_强度标准值确定的。10结构或构件破坏前没有明显预兆的,属脆性破坏;破坏前有明显预兆的,属_延性_破坏。11为了保证可靠锚固,绑扎骨架中受拉光圆钢筋末端应做_半圆弯钩_。12钢筋的伸长率是反映其_塑性_性能的指标。13在钢筋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钢筋应力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钢筋的_应力松弛_。14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由胶着
3、力、摩擦力和_机械咬合力_三部分组成。15为使钢筋与混凝土变形一致、共同受力,钢筋端部要有足够的_锚固长度_。16过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原点所作切线的斜率为混凝土的_弹性模量_。17混凝土在三向受压下,不仅可提高其_抗压强度_,而且可提高其变形能力。18_ 屈服_ 强度是有明显屈服点钢筋的主要强度指标。1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将 M- 曲线中的 M=(0.50.7)M u 段上任一点与原点 O 所连割线的斜率定义为使用阶段的截面_弯曲刚度_。20由于尺寸效应,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当边长为 200mm、 150mm、100mm 时,欲转换为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应分别乘以 1.05 、 1.0_、 0
4、.95 。21在描述混凝土强度的诸多指标中,最基本的指标是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fcu (填写符号 )。22对钢筋冷加工可以提高其_抗拉强度_ ,对钢筋冷拔可以提高_抗压强度_和_抗拉强度_。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1结构的功能要求包括_安全性_、适用性、耐久性。2结构的功能要求包括安全性、适用性、_耐久性_。3结构的功能要求包括安全性、_适用性_、耐久性。4我国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规定结构物的设计基准期为_50_年,特殊建筑物可以除外。5混凝土结构按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中,目标可靠指标值是通过三个分项系数来表达的。这三个分项系数是:_荷载分
5、项系数_、_材料分项系数_和_结构分项系数_。6建筑结构将极限状态分为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和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两类,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压破坏属于 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7荷载的代表值有荷载标准值、荷载准永久值_、荷载频遇值 和荷载组合值等三种。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第三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裂计算是根据 Ia 应力阶段设计的。2对形截面受弯构件来说,当 fcm(或 fc)b fhff yAs 时为第 一 类形截面,当 fcm(或 fc)b fhff yAs 时为第 二 类形截面。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钢筋
6、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 外边缘 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4钢筋混凝土矩形和 T 形截面梁的高度 h 一般取、250mm、 300mm 、800mm、900mm、等。(h=250 300 350 750 800 900 1000,b= 100 120 150 200 250 300)5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确定后,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所能提供的最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Mu,max 为 定值 。6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计算和 构造 确定。7复核钢筋混凝土 T 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时,判断其为第一类 T 形截面的条件是 。8验算第一类 T 形截面受弯构件最
7、小配筋率时,计算配筋率所采用的截面宽度应取 腹板 宽度。9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取 02和 045 中的 ytf/较大值 。10当增加钢筋混凝土超筋梁纵向受拉钢筋数量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将 保持不变 。1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中的构造钢筋包括分布钢筋、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和 垂直于主梁 的板面附加钢筋。1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之一是:不考虑混凝土的 抗拉强度 。13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构件的 全截面(bh) 面积计算。14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应按构件的 有效截面(bh 0) 面积
8、计算。15在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第阶段,弯矩与截面曲率基本符合 直线 关系。16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合力 ,式中 x 是 等效受压区高bfCc1度 。17钢筋混凝土适筋梁应满足条件 ,其中 是 界限相对高度受压区 。18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确定以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满足受力钢筋的有效锚固以及保证 耐久性 要求为依据。19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的三个受力阶段中, a 阶段是正截面 受弯承载力 计算的依据。20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的三个受力阶段中, a 阶段是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依据。21对形截面受弯构件来说,当 xh 时为第 一 类形截面,当 xh 时为第 二 类形截面。21对
9、形截面受弯构件来说,当 fcm(或 fc)b fhff yAs 时为第 一 类形截面,当 fcm(或 fc)b fhff yAs 时为第 二 类形截面。23相对受压区高度 的取值与 混凝土强度等级 和 钢筋等级 两个因素有关。24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乘载力计算时,适用条件 是为了保证 受压钢筋屈 2sxa服 ,b 是为了保证 不发生超筋破坏 。26若双筋梁破坏时受压钢筋不屈服,应对 受压钢筋合力点取矩 取矩来进行计算。27板中分布钢筋应布置在受力钢筋的 内 侧,其作用(1) 与受拉钢筋一起形成钢筋骨架,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2) 将板面荷载更均匀传递给受力钢筋 ;(3) 抵抗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应
10、力 。第四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1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随剪跨比的增大而 降低 。2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破坏有 剪压破坏 、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三种破坏形态。3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三种,而抗剪强度计算是根据剪压破坏特征建立的,以最小截面尺寸 和 最小箍筋配筋率(或配箍率) 保证不发生其它二种破坏。4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沿斜截面除可能发生受剪破坏外,还可能发生 受弯破坏 。5用来表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各截面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图形称为 图。6集中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独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剪跨比 = a/ho 。7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箍筋配筋率 sv 的计算公式为 sv= A
11、sv/bs=nAsv1 /bs 。8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和 箍筋强度及配箍率 。9影响配有腹筋的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强度、腹筋用量及其强度、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和 箍筋强度及配箍率 。10应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配置腹筋时,应满足 最小截面尺寸 和最小配箍率要求。1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所承受的弯矩与剪力的相对比值称为 剪跨比 。12为防止钢筋混凝土梁发生斜截面受剪破坏,除必须在梁中设置箍筋外,还可设置 弯起 钢筋,以提高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3钢筋混凝土有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破坏
12、包括斜压、剪压和斜拉三种形态,按照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公式进行计算是为了防止 剪压 破坏。14为保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弯承载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弯起钢筋弯起点与该钢筋充分利用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0.5ho 。15为保证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防止发生斜拉破坏,应控制 配箍率 和箍筋间距。16钢筋混凝土梁沿斜截面破坏有两种情况:斜截面 受弯 破坏,斜截面受剪破坏。17钢筋混凝土构件梁弯剪区段的斜裂缝主要有 弯剪型 和 腹剪型 两类。第五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1一承受弯、剪、扭的内力混凝土简支梁,截面为250mm 500mm,计算抗弯纵筋为 s、抗扭纵筋为 n,则梁顶配筋为
13、As+1/3An ,梁底配筋为 As+1/3An 。2抗扭钢筋一般配置 箍筋 和 抗扭纵筋 ,构成抗扭钢筋骨架。3钢筋混凝土剪扭构件计算表达式中的 t 称为 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 。5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中, 为 受扭构件 的配筋强度比。6钢筋砼受扭构件其破坏形式有四种,其中 少筋破坏 、 超筋破坏 为脆性破坏,必须避免。7抗扭钢筋一般配置抗扭箍筋和 抗扭纵筋 ,构成抗扭钢筋骨架。8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其破坏形式有四种,规范通过截面限制条件和最小配筋率来限制其中二种脆性破坏的发生。二种脆性破坏为 超筋破坏 、 受扭破坏 ,必须避免。9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受扭钢筋通常由沿构件纵向布置的
14、箍筋 和纵筋组成。10设计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弯剪扭构件时,纵向钢筋截面面积是由 受弯矩 承载力确定的。11设计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弯剪扭构件时,箍筋截面面积是由 受剪扭 承载力确定的。12钢筋混凝土剪扭构件受扭、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 t 为 受扭承载力降低 系数。13某截面尺寸 bh=250mm500mm 的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30mm,已配有受扭纵向钢筋 6 12 和受扭箍筋 10180,在进行承载力复核时,= 1180mm 。coru14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中 的取值范围为 1.0-1.3 。15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扭构件内的受扭纵向钢筋除应在截
15、面四角设置外,其余受扭纵向钢筋宜沿截面周边 均匀 布置。16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中的适筋和 部分超筋 受扭构件可应用于工程。17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其破坏形式有四种,其中超筋破坏、少筋破坏为脆性破坏,必须避免。规范通过 截面限制条件 、 最小配筋率 来限制这二种破坏的发生。18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可视为空间桁架: 抗扭纵筋 为桁架的弦杆,箍筋为桁架的竖腹杆,裂缝间混凝土为桁架的斜腹杆。第五章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配有螺旋钢筋柱的受压承载力得到提高是由于核心区砼处于 三向压应力 状态。2对于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N u 随 Mu 的增大而 减少 。3对于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构件,N u
16、随 Mu 的增大而 增大 。4偏心受压构件与受弯构件相比相当于增加了一个轴向压力,由于这个压力的存在,可以使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剪承载力 增大 。5在计算偏心受压长柱正截面承载力时,引入偏心距增大系数 是为了考虑在弯矩作用平面内产生的 挠曲变形 的影响。6对于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构件,M u 随 Nu 的增大而 增大 。7配有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其截面核心区混凝土处于 三向压 应力状态,因而能提高柱的受压承载力和变形能力。8对于截面形状复杂的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为避免产生向外的拉力,而使折角处混凝土保护层崩脱,不应采用 具有内折角的 箍筋。9根据 长细比 大小可将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分
17、为短柱和长柱。10进行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若 ,即可不考5/0hl虑纵向弯曲引起的附加弯矩 对偏心距的影响。11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宜采用强度等级 C25-C40 的混凝土。12对于截面形状较复杂的钢筋混凝土柱,不应采用 具有内折角的 箍筋。13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采用螺旋筋和焊接环筋后,提高了核心混凝土的 抗压 强度和变形能力。14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靠近轴向拉力一侧的纵向钢筋应力 = fy 。s15轴心受压螺旋箍筋柱的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与普通箍筋柱相比,变形能力 提高 。16长细比如 l0b8 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轴心受压柱为短柱,其中 b
18、 为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l 0 为柱的 计算长度 。17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破坏有材料破坏和 失稳 破坏两种。18在荷载长期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截面上将发生应力重分布,混凝土应力 增大 ,钢筋应力增大。19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纵向压力不大的情况下,纵向压力的存在,将使截面的受剪承载力 增大 。第六章 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纵向拉力的存在,将使截面的受剪承载力 明显降低,而且降低的幅度随纵向拉力的增加而增大 。2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当偏心拉力作用位置在 As 和 A 之间时,为_小偏心受拉_构件。3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大小偏心受拉按纵向拉力 N_作
19、用点的位置_的不同决定。4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若 x2a s,则远离轴向拉力一侧的钢筋应力达到抗拉强度 设计值。5在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力过程中,若始终存在受压区,则该构件为 大偏心 受拉构件。6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根据轴心拉力 作用点的位置 的不同,分为大偏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7某截面尺寸为 bh 的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 若轴向力偏心距 e0 ,ash/2as ,则为大偏心受拉构件。8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ysNfA9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 )(9.0scuAf 。10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小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
20、载力计算时,不考虑 混凝土 的受拉作用。11轴向力偏心距 e0 h/2-as,的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为 大偏心 受拉构件。12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按轴向拉力 N 作用点的位置 的不同,分为大偏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第七章 正常使用极限承载力1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一级为 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 ;二级为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三级为使用阶段允许开裂,但限制裂缝宽度。 2在使用阶段,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弯曲刚度 B 随截面弯矩 M 的增大而_减小_。3要使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增大,最有效的方法是_增大截面高度_。4一简支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刚度沿跨度是变化的,而求构件变形时是按等刚度梁计
21、算的,计算所取的刚度是构件_最大弯矩_处截面的刚度。5混凝土碳化和钢筋锈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_耐久性_的主要因素。6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弯曲刚度 B 时,引入挠度增大系数 是考虑荷载效应_准永久_组合的影响7混凝土的变形有两类:一类是受力变形;另一类是非受力变形,其中包括由温度和干湿变化引起的_体积_变形。8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时,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越小,裂缝间混凝土参与受力的程度_越大_。9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长期刚度 B 时,引入_挠度增大_系数,以考虑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的影响。10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的裂缝宽度一般随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而_增大_。11混凝土碳化和钢
22、筋_锈蚀 _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最主要因素。12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和_使用环境_都是影响混凝土碳化的重要因素。1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计算公式 中,B 为构件的_抗弯刚度 _。lMSf20k14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控制属于_正常使用 _极限状态范畴的问题。15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长期刚度计算公式 B=BS/ 中的 为 挠度影响增大影响系数 。16建筑结构将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梁的裂缝宽度验算属于 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第八章 预应力结构1预应力结构中,砼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主要受_ 、_ 、 pc和使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可以符号表示) (重
23、复)2张拉钢筋时,如张拉控制应力 con 定得越高,构件的延性就越_差_。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总损失值至少为_80 kN/mm 2 _。4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包括_ l1+ l2_。 (可用符号表示)5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端部锚固区配置焊接钢筋网片的目的是_。7后张法预应力轴拉构件第二批损失完成后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_ l4+ l5+ l6 _。8预应力结构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主要受_ _、_()_、 pc 和使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可以符号表示)cuf1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有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和_允许
24、出现裂缝_三个等级。11 l2 是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_之间的摩擦_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2用人工方法预先使构件截面中的混凝土产生_拉应力_的构件,称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13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张拉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应符合,式中 是_张拉(或放张)_时,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相应ckcf8.0ckf cukf的轴心抗压强度值。14混凝土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_素混凝土_。15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是混凝土加热养护时,预应力钢筋与承受拉力设备之间31的_温差_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6对采用锚具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进行端部锚固区_局部受压_承载力验算。1
25、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对所用混凝土的要求是:强度高,_收缩、徐变小_以及快硬、早强。18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张拉直线预应力筋时,距张拉端越远,预应力筋的拉应力越_小_。19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应符合如下要求:_ ck pc0_。20混凝土结硬后,在构件上张拉预应力钢筋的方法称为_后张法_。21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con 的大小应根据预应力筋的钢种及_施加预应力_方法等因素加以确定。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1按弹性理论计算时,板的折算荷载取(写出恒、活载) g+q/2 、 q/2 。2钢筋混凝土梁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 超静定次数 、配筋率
26、和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3钢筋混凝土梁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 钢筋种类 、配筋率和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4在按弹性理论进行连续板、次梁的内力计算时,为了考虑支座抵抗转动的能力,目前一般采用 塑性内力重分布 的办法来处理。第十章 多层框架结构1框架梁截面的抗弯刚度 I,对于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取 I= 1.5 I0,边框架取 I= 1.2 I0。(这里 I0 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 。2多层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可近似地看作由_梁柱弯曲_变形和_框架柱轴向_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3我国有关规范规定,弯矩调幅只对 竖向荷载 作用下的内力进行,即由 水平荷载 作用下产生的弯矩
27、不参加调幅。4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水平位移曲线大致有三种型式:_弯曲型_、_剪切型_ 和_弯剪型_。第十一章 砌体结构1允许高厚比是根据房屋中墙柱的_砂浆强度等级_、_构件类型_和其它各种因素确定的。2砌体结构中空间性能影响系数,1 表示 弹性 计算方案;0 表示 刚性 计算方案;01 表示 刚弹性 计算方案。3如砌体的轴心受拉承载力 Nt 取决于砂浆的强度值,那么该砌体是沿_齿缝_和 竖向通缝_截面破坏的。4砌体结构房屋墙体的承重体系,概括起来可分为 纵墙承重体系 、横墙承重体系、 纵横墙承重体系 、内框架承重体系四种承重体系。第十三章 访问抗震设计基础知识1我国抗震规范中抗震设计的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为此,应采用两阶段设计法:在多遇地震(小震) 作用下,验算构件的 承载力 及结构的 弹性变形 ;在罕遇地震(大震) 作用下,验算结构的 弹塑性变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