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大帅府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军张学思,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之一、爱国将领张学良之弟。1916年 1 月 6 日出生于奉天(今沈阳) “大帅府”中,为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第四个儿子。1933 年,张学思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历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参谋处长、平西军分区副司令员、辽宁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1970 年 5 月 29 日,在林彪、“四人帮”迫害下,含恨病逝。 身负理想,走出“大帅府”的有为青年 从记事时起,张学思就被父亲带着和其他兄弟们一起观看军队的阅兵演习,所以他对军队十分熟悉。在张学思幼小的
2、心灵中,父亲是个传奇般的英雄,梦想自己长大了,也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然而,张学思的“英雄梦”却在母亲的影响下转变了。他的生母许氏经常给子女讲古书,告诫他们:“权势和富贵不是好东西,你们长大要自立,好好念书做学问,不要靠张家的势力吃饭。 ”在母亲的鼓励和引导下,张学思 8 岁入省立第四小学读书,打破了张家子弟“不入学堂”的惯例。 1928 年,张作霖被炸死在皇姑屯。张学良继位执政,在东北进行了学习欧美、旨在反日的改革。张学思从兄长的身上看到了青年一代的希望。但是这一改革不过是昙花一现。张学思失望了,他更加坚定“自谋出路”的决心。不久,王金镜介绍王西征做张学思的家庭教师。王西征是张学思走上进步道路的
3、启蒙老师。1931 年 2 月,张学思随王西征来到北平。从此,他离开了“大帅府” 。1933 年 3 月,立志追求共产主义真理的张学思经王金镜介绍,加入了中共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沙滩支部。4 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而斗争的光辉道路。 成为中共党员伊始,张学思就接受了党组织的一项特殊任务:为了扩大武装力量,组织决定派他和王金镜等人打入东北军 67 军特务队做“兵运”工作,待时机成熟,把队伍拉出来,组建华北工农红军。1938年 1 月,周恩来在八路军驻汉口办事处亲自接见了张学思,赞扬他是一个思想进步、有主张、有抱负的青年。张学思向周恩来申请,要利用自
4、己的社会关系,建立一支敌后抗日武装。周恩来对此表示赞同和支持。他对张学思说:“或回 53 军,或是自己搞均可,尽量发展,搞起来即向八路军靠拢。 ”还嘱咐他:“要大胆,谨慎” 。 “你以前接触到的革命理论是零零碎碎的,党决定派你到延安去学习。分别的时候,周恩来让邓颖超送张学思出门,并再三嘱咐他路上要小心,注意安全。 不久,从东京学成回国的王金镜被刘澜波派去协助张学思一起搞武装。他们广泛联络东北籍的同学、旧友和志士仁人,在河南郾城办起了近百人的东北抗日先锋游击训练班。张学思计划把这批人培养成抗日的骨干,然后带回 53 军,充实革命力量,把 53 军变成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但是这个想法在进行过程中
5、遭到了变故:53 军在河南与日军交战时,惨遭失败,残部溃退太行山一带。刘澜波在获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指示张学思放弃原计划,速与新四军留守处主任彭雪枫联系,把队伍拉到确山竹沟镇,组建新四军张学思支队。张学思接到指示后一面派人去确山与彭雪枫接头,一面让王金镜去武汉在黄显声处取 200 支步枪装备部队。紧接下来的抗日局势不断恶化,华北在日寇的步步进犯下日渐紧张,国民党当局消极抗战的同时加紧对中共抗日武装的破坏,彭雪枫部的确山根据地处于险境,而黄显声又在此时突遭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在这样的环境下,张学思的组建敌后抗日武装的计划根本无法实现。但是张学思并没有因此放弃,他意志坚定地说:“要抗日,就得跟定共产
6、党。海枯石烂,此心不变!” 泪别母亲,投奔延安抗日救国 1938 年 4 月,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变化,决定将郾城训练班人员送往延安学习。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失去自由,始终没有获释的消息。考虑到张学思与张学良的关系,党组织特意安排张学思暂去香港待命。在香港,张学思与八路军驻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廖承志将自己珍爱的一本论持久战赠送给他。张学思如饥似渴地读完之后,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伟大。我多想去延安见见他啊!”当时,张家已经办好了出国手续,张学思的母亲特意留在香港,想要说服心爱的小儿子与她一起去美国定居。然而,母亲最后并没有说服儿子出国,反而被儿子对祖国的赤诚之心所感动。她把对儿子的
7、牵挂与担心的痛苦深深埋藏在心底,亲自把儿子送上飞往武汉的飞机,去实现报国的理想。张学思望着机窗外的母亲,暗暗流下了泪水。 10 月下旬,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张学思从武汉经西安抵达延安。在杨家岭,张学思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毛泽东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问道:“你就是张学良的弟弟吧?”张学思回答:“是的,我是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现在改名叫张舫。 ”毛泽东赞许地点点头说:“你能来延安,不简单喽!”他亲切地端详着张学思那清秀的面孔问道:“你二十几岁啦?” “报告主席,我已经 22 岁了。 ”张学思利落地答道。 “你还是个娃子嘛!”毛泽东慈祥地笑了,他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问道:“你感觉怎么样啊?能过得了这
8、里的生活关吗?要不要钱花?”张学思的脸唰地红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焦急地说:“主席,您可别把我当成小孩子呀!” “哈,哈,哈”毛泽东爽朗地大笑起来,他亲切地对张学思说:“你是少爷公子出身,过去的生活条件那么好,初到延安来,我担心你生活受不了哟!”毛泽东家长般亲切的关怀,使张学思感到格外的温暖。他爽快地回答:“主席,我能受得了。好多同志都是这么过的,过得很愉快,他们都行,我也能行!” 张学思十分珍惜这次与毛泽东的会面,他要将自己心中所想全部倾诉出来。他对毛泽东说:“延安虽说艰苦些,我觉得这里的生活比什么地方都好。在家里,衣食住行是都很优越,但那个家庭,只有享乐的自由,没有革命的自由。我像被关在
9、笼子里一样,再好的东西吃着也不香。我要革命,要抗日,延安能革命能抗日,再苦我也不怕。 ”“讲得好,讲得好喽!”毛泽东非常高兴地说,他越发喜欢面前这位热情进步的青年。他惬意地吸了一口烟,像唠家常一样,亲切地给张学思讲起了革命道理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他说,人的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有些人把像你家里的那种富贵的生活享受,当作人生的最高目的,千方百计地去追求;而你却把它看成是罪恶,千方百计地摆脱它,跑到延安来受苦。因为你把救国救民,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作自己的最高目的。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遇到的困难会很多的,付出的代价将是很大的,肯定比你我所能想象得到的要大得多。所以我们共产
10、党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需要不断地学习,积极地锻炼。你现在很年轻,正是锻炼自己的好时候,在艰苦的环境里更能锻炼人。延安就是一座锻炼人的革命大熔炉,也是一所增长才干的革命大学校。毛泽东鼓励张学思说:“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将来为中国革命做出更多的贡献。 ” 1939 年 9 月,23 岁的张学思从延安马列学院毕业,担任抗大三分校东干队(即东北干部队)队长。1940 年 9 月 14 日,张学思率东干队告别延安,奔赴晋察冀敌后抗日战场。10 月 10 日,东干队抵达山西省兴县八路军 120 师驻地。在这里稍事休整后,贺龙师长派 120 师 6团护送他们穿过敌人封锁线同蒲路。在敌情严重的情况下,东
11、干队强行军 30 多小时,连续走 230 华里,到达河北省平山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聂荣臻司令员亲切接见了张学思。他阅读了张学思带来的毛泽东的亲笔介绍信,信中夸奖了张学思,叮嘱聂荣臻酌定东干队何时挺进东北的问题。聂荣臻和张学思研究认为,目前东北还严密地控制在敌人手中,东干队尚无插足的可能。因此电请中央将东干队留在冀中军区分配工作。1941 年 1 月,张学思担任了冀中军区参谋处长。在华北抗日斗争最艰苦、最残酷的冀中平原,他经受了战火锻炼和生死考验,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干,成为吕正操司令员的得力助手。 1942 年 3 月至 4 月,张学思到九分区,与分区领导研究布置打安国县石佛镇战斗。之后,张
12、学思亲自带工作组参与指挥战斗。在作战中,他机智勇敢,情况分析准确无误。我军一举攻占石佛镇,俘敌副团长以下 40 余人。九分区的参谋们都对张学思的工作称赞不已,夸他是“少年英俊,有勇有谋,前途不可限量” 。1942 年“五一反扫荡”中,冀中军区与区党委机关在日军多次的“铜墙铁壁”合击下,在准确掌握敌情的基础上,大胆地利用日军空隙,多次巧妙地跳出日军合击圈,安全转移。张学思起了很好的参谋作用。特别是 6 月 11 日拂晓,在威县掌史村,军区警戒部队突然与敌接火。张学思亲去前沿侦察,迅速判明情况:日军只是小股部队与我军突然遭遇,尚不知村中隐蔽着冀中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的情况。据此,军区司令部决定:要隐
13、蔽实力,麻痹敌人,拖到夜晚,设法突围。吕正操命令部队只准用步枪、手榴弹与日军打“蘑菇战” ,不准使用重武器,隐藏实力。就这样,我军连续打垮了日军七八次冲锋,日军摸不清我军实力,久攻不下后恼羞成怒,不断补充兵力进攻,但始终未能越我战线一步。丧心病狂的日军竟使用了毒气,张学思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前沿阵地部署部队防毒。晚 9 时,我军分三路突围。张学思和军区政治部主任卓雄率领一路部队,从村东南角突了出去。日军做梦也想不到:这个小小的村子里,竟会杀出千军万马!他们惊恐万状,只顾四散逃命。 1942 年 8 月,转战至冀鲁豫根据地的冀中军区接到八路军总部的指示,要他们趁青纱帐茂密的时节,向太行山转移。去太
14、行山要越过平汉路,通过 130 多华里纵深的日伪封锁线。为此,张学思两次派出侦察小组化装侦察,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主持制定了周密的行动方案。按照计划,冀中军区 5000 人的队伍从内黄出发,渡过卫河,直插民团武装“天门会”的领地。 “天门会”的势力横贯浚、滑、汤(阴)三县,兵力有两万多人。中共地下党员胡紫青担任着这支武装的参谋长。胡紫青根据事先的安排,派人给浚县日、伪政权送去情报,谎称:“夜里突然来了上万的八路军,扬言要光复失地!”愚蠢的敌人信以为真,立即紧闭城门,龟缩在碉堡里,不敢走出半步。这样,我军白天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养精蓄锐,夜晚隐蔽行军,一枪未发,便安全通过了日军重点把守的平汉路及其两
15、侧密集设防的地段。最后在太行山下,与 129 师胜利会师。在八路军总部举行的欢迎冀中军区的军民联欢大会上,彭德怀副司令员当众表扬了张学思。此次行军计划安排受到了八路军总部的通报表扬。 赶赴老家,驰骋在白山黑水间 1946 年 10 月 12 日,30 岁的张学思出任辽宁省主席。他和副主席朱其文一道,正式接收伪奉天省公署,成立了辽宁省政府。张学思出任辽宁省主席,深得民心。东北人民在他的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感情。张学思上任伊始便发表告东北同胞书 ,召开各界群众大会,接见各方代表,发表广播讲话。他领导宣传部门广泛深入地向东北人民宣传党的和平、民主、自治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抢夺东北的阴谋。
16、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疯狂调兵遣将,争夺东北,东北再度燃起内战之火。张学思率辽宁省机关乘火车向长春转移。当列车行至梅河口车站时,突遭敌机轰炸。张学思对保护他的警卫员大声命令道:“不要管我,快去保护车向忱、高崇民!”他孤身冒着硝烟炮火,冲上火车头,欲把火车开到安全地带。这时,一颗炸弹落在车头前,路基被炸了一个大坑。在万分危急之际,张学思亲自驾驶火车驶离险地。 不久,蒋介石炮制了一个“先南后北”的抢夺东北的战略计划,妄图集中兵力先消灭南满我军,然后再进攻北满,独占全东北。为此,他调集 8 个整编师、十余万精锐部队,分三路向南满根据地进逼。在敌情异常严峻的关头,中共中央东北局成立了以陈云、肖华为正、副
17、书记的辽东分局和以肖劲光为司令员、陈云为政治委员的辽东军区,东北行政委员会成立了以张学思、刘澜波为正、副主任的辽东办事处,加强对辽东党、政、军的领导。12 月 11 日,陈云在临江主持召开中共辽东分属会议(临江会议) 。与此同时,肖劲光在七道江召开辽东军区会议(即七道江会议) 。两个会议研究一个主题:是坚持南满斗争,还是放弃南满北撤。张学思、刘澜波、白坚等主管地方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临江会议。陈云充分发扬民主,与会者各抒己见,形成两种意见:一是主张放弃南满,撤到北满去集中力量;一是主张坚持南满斗争,反对北撤。张学思是持后一种意见的代表者。他说,从整个东北战场来看,南满和北满相当于两个拳头。蒋介石战
18、略方针的险恶用心就是先消灭我一个拳头,然后再消灭我另一个拳头。如果在南满的我军 5 个师撤向北满,敌人在南满就无后顾之忧,就会有 10 个师跟进北满。就算我 3 纵和 4 纵主力部队都到北满,顶多能对付敌人一个军,但留在南满就可以牵制敌人 4 个军。因此我们必须两个拳头同时挥动,钳制蒋军力量,粉碎其“先南后北”的阴谋。张学思还激动地说:“长白山区连土匪都能呆,我们人民军队为什么就不能坚持!” 由于前线军情紧急,临江会议召开的第二天傍晚就被迫结束。肖劲光也派警卫员连夜请陈云去七道江,对七道江会议的结果作最后的定夺。七道江会议在是否坚持南满斗争的问题上也形成了不同的意见。陈云在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后,
19、果断决策:“我们都留在南满,一个也不走!要在长白山上打红旗,摇旗呐喊!”张学思听到这个英明决策,感到欢欣鼓舞。他对同志们说:“有这样一位善于集中群众正确意见的好领导,还怕我们不能打胜仗吗?”他恳求陈云让他去主力部队参加战斗。陈云鼓励他抓好地方部队和支前工作,并说:“没有地方工作,我们保卫临江,坚持南满斗争就没有群众基础。 ” 张学思坚决贯彻中共辽东分局的指示,亲自动员和率领辽东各级地方干部下去做群众工作。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保证了主力部队的吃粮、穿衣和兵员补充、运输的需要。与此同时,张学思还指挥地方部队,破袭敌人的铁路运输线,阻止敌人向通化、临江运送兵员和物资。在火石岭战斗中,辽宁省军区警卫团
20、 1营一举击溃了敌新 1 军 88 师的一个骑兵团,有力地配合主力部队进行四保临江的战役。 1947 年春,蒋介石的“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彻底破产,我军在东北战场上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张学思率领辽宁军区独立师、警卫团和李洪光支队,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反攻。在攻打辉南镇时,辽宁军区部队遇到守敌的拼死抵抗。我军攻了一天一夜也没有攻进城关。张学思和参谋长解方研究了一个“渗透突击”的打法。拂晓,我军集中兵力,先炸毁敌人一座炮楼;与此同时,张学思指挥突击队,不等扫清外圈即突入城关,中午便全歼守敌 1000 人,解放了辉南镇。 周恩来点将,担任新中国海军学校创始人 1949 年初,三大战役接连告捷。一个振
21、奋人心的喜讯同时传来:国民党最大的王牌军舰“重庆号”光荣起义,开赴解放区。这意味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有了自己的海军。中共中央决定立即组建人民海军。创建人民海军首要任务是培养海军干部。周恩来建议,由张学思负责这项工作。4 月,张学思赴北平中央组织部报到,领受创建人民海军学校的任务。9 月 21 日,张学思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海军代表的身份,出席全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并作大会发言,他激动地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今天虽未能亲身参加这个盛典。但是他们会得到最大的欣慰。在谈到人民海军的组建时,他说:“中国人民海军以一个幼年的资格列入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我们一定在实际行动中贯彻毛主席、朱总
22、司令的号召,为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人民海军而奋斗。 ”会议休息时,毛泽东高兴地对张学思说:“你干海军好哇!中国的领海需要海军来保卫,沿海的岛屿也需要海军去解放。好好干吧!”此后,张学思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创建人民海军的神圣事业中。他奔波于沈阳、安东(今丹东) 、大连、葫芦岛之间,组织力量做打捞“重庆号” (注:1949 年 2 月 25 日,国民党海军“重庆号”巡洋舰在上海吴淞口起义,开往解放区。在途中遭到国民党飞机连续轰炸。为了保存舰体和海港安全,“重庆号”于 3 月 20 日自沉于葫芦岛港口)的准备工作。1950 年 2 月,大连海校正式开学。1951 年初夏,周恩来和邓颖超乘大连海校炮艇,巡视大连海湾。周恩来高兴地表扬张学思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不仅办起了海军学校,而且已学会亲自操船,能带领学员海上实习,干得很好嘛!”张学思谦虚地说:“我对海军业务还不熟悉,有许多东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