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变革时代的掌舵者2009 年被公认为是中国 10 年来最激流汹涌的年份。国际金融海啸巨浪滔天,国内经济险象环生,而社会差异与分化拉大,集体性焦虑叠生,变成一种传染性情绪,有如潜流下的礁石。 爱给各国评语打分的美国时代周刊在 2009 年初叹息, “中国已经开始经济衰落,也许将比美国经济还要恶化” 。12 个月过后, 时代周刊修正了自己的误判: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 时代周刊将此归功于中国这艘“巨舰”的“水手”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凤凰周刊则透过中国政治经济的实际演进逻辑,关注焦点落在她的掌舵者群体:胡锦涛、吴邦国、
2、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在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九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注定是大风大浪的最终承受和考验者。他们的意志和判断,注定风过草偃般拂动数万万国民。 中国“巨舰”顺利通过 2009 年激流暗礁,平稳驶入 2010 年。这是自 2003 年 SARS 危机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又一次成功应对危机管理挑战。 三次密集调研经济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肇始于美国的金融海啸爆发后不久,胡锦涛便以他特有的清醒、敏感和对党内外各种意见建议择善而从、从善如流的风格,及时把握捕捉先机。那段时间,他在党内多次发出预警,要求相关部门好生研究美国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中方
3、的应对之策。相比之下,有关部门则显得见事稍迟。 2008 年底,世界金融海啸的巨浪终于席卷中国沿海各省,中国经济从下游出口、上游矿产到民生就业,一片“危机” 。 200g 年 1 月 25 日,除夕佳节。胡锦涛选择在井冈山辞旧迎新。斯时,攻坚克难的决心与信念,正是井冈山精神的昭示。 “保增长”是中共 2009 年压倒一切的任务。4 万亿元投资倾泻而出,信贷闸门洞开。但特殊风浪中,比中国“巨舰”加大马力更重要的,或是全社会的信心。2009 年胡锦涛元旦讲话,满纸是“必胜信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告诫部下:“信心比黄金金贵” 。 信心需要合力同心,握紧拳头。党中央九名常委各揽其分,合力全局。 20
4、09 年 2 月 2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听取两位经济学家讲座,之后讨论国内外经济形势并形成重要共识。 其后的全国“两会”上,九常委分头参加各代表团座谈,阐述中央定下的“三保”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任务,并给各行各地打气鼓劲。 “两会”结束后不久,中央决策层便掀起第一轮国内“三保”调研潮。胡锦涛赴山东调研;吴邦国赴湖北;温家宝分赴辽宁、湖北、海南、广东考察;贾庆林赴广西、江苏、河南;习近平走访北京、河南、江苏;李克强调研湖南、陕西、广西;贺国强考察福建;周永康考察山西。九常委在 1 个月内考察地点涉及 14 省市,这在中央决策层历史上如果不能说是仅有仅见,也确实是十分稀有罕见的。 进
5、入 6 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告诫说, “我们正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年中,是对上半年工作作评判和对下半年作预测和部署的中间节点。6 到 7 月,中央决策层再掀密集调研潮。一个月内政治局常委密集“望、闻、问、切”15 省区市。下矿井、进车间、上市场、入高校、访社区,实地调研保经济、保民生、保就业等一系列宏调政策的落地情况。其中,温家宝连续利用 6 月 5 日至 7 月 5 日中的 5 个双休日,先后奔波于陕、湘、冀、鲁、晋 5 省。 当时调研结果说明,中国形势仍不敢言乐观。 60 周年国庆大典后的 10 月下旬,为 12 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准备,政治局常委第三次密集考察经济民生,最后
6、达成共识:不能轻言退出刺激政策,2010 年继续需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目标一致合力保经济,九常委充分动员了各自分管系统的特色力量。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协力促进经济目标完成之下,还担负着监督政府更好完成任务的职责。故当多数人目光聚集在经济增速时,多次被吴邦国重复提起的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 为督促国务院,4 月份以后的每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都有听取审议国务院有关报告的议程。8 月,吴邦国专门安排听取审议了国务院关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情况的报告。但实际经济运行结果未能如全国人大所愿,产业结构反而进一步恶化。GDP 的 60%增长来自固定资产投资。 2009 年
7、受经济影响最大的民生领域,也是吴邦国关注的另一焦点。 在“两会”的报告中,吴邦国专门辟出一个章节谈民生,而过去几年报告从未如此专章总结常委会在促进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工作。 之后,全国人大围绕中央政府投资计划中实施最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5 个题目,开展专题调研,并向政府提出整改意见。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则充分发挥“帮忙经济”功能。政协一开会,贾庆林开篇便强调,在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必须把人民政协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和开展,自觉与党和政府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合拍,行动上一致,在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帮得上忙、管得上用。 贺国强掌管中纪委。中纪委在一般民众眼中,似乎只是反腐的专职机构。但在中国
8、政治框架内,容易被人忽视的是,中纪委首要职能是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中纪委 2009 年度首次全会上,贺国强提出反腐 8 项任务,其中第一条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贺国强严厉批评有的干部:对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置若罔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阳奉阴违。 而当为拉动内需投资的 4 万亿元资金陆续从国务院下拨时,贺国强立即要求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将监督关口前移,全程跟踪这些项目。 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周永康在 2009 年度也是积极极力塑造保增长的舆论环境和治安环境。 中国特色的政府掌控社会资源优势和社会动员优势,在 2009 年有了让世界瞩目和令人重新评价的效用:这一年,中国的国
9、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接近 9%,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 50%。这是二战以来全球首次出现的经济新格局。 全球攻略 全球一片萧条反衬出中国的一枝独秀,自令 2009 年的中国在世界舞台大国的责任、声音被益发彰显,为此,政治局常委们比往年花费更多精力用于外交舞台上的纵横捭阖。 中国首先需要在 2009 年这个世界经济的冬天,获得更多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参与规则制定权,以抗击贸易保护主义和金融垄断秩序。 同时,伴随国际地位的跃升,要求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呼声暴涨。 纷繁进退之间,中国如何把握掌控?显然成为棘手的外交难题。2009 年 7 月,在时隔 5 年再度召开的中国驻外使节
10、会议上,胡锦涛向200 多名驻外代表提出中国外交新政,要提升“四力” ,即努力使中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九常委的外交日程安排,将中国高层出访旋风如接力赛般,从年初持续到年末。 从 1 月 26 日至 2 月 17 日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频繁出访四大洲的 20 个国家,展开了不知疲倦的“信心之旅” 。 之后胡锦涛继续于 4 月、6 月、7 月、g 月、11 月、12 月,温家宝于4 月、5 月、10 月、11 月、12 月,频繁出现在国际各个峰会,稳定鲜明释放出:反对各种形
11、式的保护主义,重建国际金融秩序,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等中国主张。 其他政治局常委在出访提升“四力”上也发挥了独特作用。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锁定议会交流。因为国会或人民代表大会是各国民意的聚集地,也是最具本土意识的呈现机构。各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分歧,多数体现在这个环节。 5 月 20 日,在西方共和民主的源生地罗马,吴邦国与意大利签署两国议会定期交流机制,确定深入开展治国理政和立法监督等方面的经验交流。 9 月 6 日,吴邦国历史性访问世界上最强势的美国国会。吴邦国对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说,双方应加强定期交流,开展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等多层次友好往来,深入坦诚对话,扩大政
12、治互信,促进务实合作,使议会成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出访中,则充分注重与华裔、华商的沟通交流,发挥华商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的“桥梁作用” 。 主抓意识形态、思想理论宣传工作的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 2009 年出访中,可能创造了中国领导人会见媒体最多的记录。 为扭转中国在国际舆论上的被动局面,国外媒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被中国列入 2009 年对外交流的一部分。2009 年 3 月出访日、韩、缅、澳四国时,李长春的主要日程是与所在国主要媒体进行广泛深入的接触与沟通。 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 10 月访问欧洲 5 国期间,也有意“输出文化软实力” 。在访问比利时期间,
13、习近平出席了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这个艺术节通过 50 个展览和 450 场文化活动,展现中国古老现代的一面。随后习近平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式上亮相。习近平有意走访了位于柏林的中国文化中心,并说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稳定 全球经济大环境,使中央决策层在经济上激流勇进,全力“保八” ,政治上则谨慎持重,力避暗礁求稳定。 2009 年 1 月,贾庆林讲话要求筑牢抵御西方各种错误思想干扰的防线;3 月,吴邦国提出不搞多党轮流执政的“三权分立”与两院制;之后求是杂志刊文为什么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5 月,胡锦涛亲自出席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规格比往届提高;6
14、月中宣部出版六个“为什么” ,划出意识形态底线。 但 2009 年另一不稳定因素加剧。省部级高官落马,石首、邓玉娇等群体性事件,少数民族问题等等仍在继续纷呈,这些因素的频繁交集和衍生,给 2009 年的中国带来了不安。 中央决策层首先加大治理力度。贺国强抓住大案要案。 “往年中央只提保持办案力度,今年提到加大,态度更为严厉” 。一位反腐专家称。 周永康夯实基层基础,年初召集全国 3000 名县级公安局长进京受训。9 月作出“打击、铲除黑恶势力,是让老百姓过上安定日子的民心工程 ”的批示。 其次,举办系列活动隆重庆祝国庆 60 周年。通过仪式政治,能唤起国家历史,昭示未来气象,培养和表达共同信念
15、。 2009 年最不安的因素要数民族问题。改变胡锦涛 2008 年日程安排的最大一个变量也是民族问题。 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爆发后,一方面官方雷厉风行,实行宵禁,并调派各地特警,追捕打砸抢烧犯罪分子。另一方面,深入实地安抚民心,体察民情,调研思考民族政策的落实与得失。 胡锦涛 7 月底特意到云南楚雄,对少数民族村民们大声说, “对这些(民族)政策措施,大家希望不变并有更好的政策。我们不仅要把现有的政策措施落实好,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 。 谋国家转型 繁荣不是稳定的护身符。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指标数字下,社会内在张力和疏离的潜流亦在涌动。 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远较
16、经济高速增长更难的任务,而操持巨舰扛过风浪、躲避暗礁的同时,又能始终把握历史视野中的正确航向,则是掌舵者更高的追求。 胡锦涛 2009 年的党内讲话中,反复强调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我们的干部只有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才能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从而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 百姓安,则天下定。 这一切需要敞开个人和国家的窗口。2009 年九常委与基层的亲密接触和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 、 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下访的意见 、 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集中下发,将社会的各种不满意和利益诉求,有效有序地反映到体制内。 但在体制内如何应对处理各种社会诉求
17、,并输出社会满意的公共产品,取决于广大基层官员。 决策层有意垂范。2009 年中央政治局共进行了 7 次集体学习,主题分别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学习能力是一个组织的基本生存能力。中共将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理论提升到学习型政党,以求不断改进自身。 在中央高层每月定期学习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基层官员的培训范围和力度。2009 年 2 月 18 日,中国警方掀起一轮“学习风暴” ,接
18、着是县委组织部长、县纪委书记大培训,村委书记、县委书记管理制度大调整。基层干部之上,从 2009 年中开始,省部级高官进行有序的大规模调整,在中央和地方间实现大批干部交流。背后显示了党的干部既要具备宏观视野又要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决策层诉求。 干部培训、人事调整,这些并没有缓解胡锦涛等常委对党业的忧虑,他们希望有更根本性的办法。 2009 年 3 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成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起草组,制定出一个全面指导中共体制转型和提升能力的文件。 3 月 18 日,胡锦涛在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使制定出来的文件有效、管用” 。 为制定出“管用”的文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 4
19、 次召开会议,中央政治局则先后 2 次召开会议。 对文件的每一次审议稿,胡锦涛都逐字逐句认真审阅,提出指导性意见,作出重要修改。 十七届四中全会表决这份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时,胡锦涛对全党高级干部作了一番醍醐灌顶式的告诫: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中国要有稳固的未来,除了党的体制完善外,还需要法律的完善、公共政策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 完善法律体系建设落在吴邦国身上。按照全国人大的规划,到 2010年要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吴邦国在 2009 年进行了自 197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法律清理活动。大刀阔斧清理不符合改革的法律,同时大规模立新法。吴邦国被认为是立法最多的委员长,2009 年安排审议的立法项目达到近 20 件。 温家宝和李克强直接担负着公共政策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这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收入分配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