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急诊急救医学专业建设与质量控制,,2,序急诊医学专业属性,3,存在问题,无 不 欠 成 明 显,4,若干内容,急诊?急救?急症?EMSS?
急诊医学?急救医学?急症医学?
独立成为一个学科?
学科特点及特征?
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能力怎么评价?
质量控制?,5,急诊医学
(Emergency Medicine,EM)
急救医学
(Emergency Medicine,EM)
急症医学
(Emergency Medicine,EM),概念定义,6,Emergency,n.
紧急状态;紧急事件;
非常时刻;紧急情况;
突发事件;意外事件;
紧急;应急;
急诊。,adj.
紧急的;
应急的;
备用的;
紧急情况下的;
应紧急需要的。,Emergency Medicine,7,,急诊科,急诊医学范畴,,,,,,儿科
急救学,范畴定位,8,专业挑战,※ 急诊时间
※ 急诊环境
※ 急诊对象
※ 急诊性质,急诊救治能力,,9,专业含义,(1)院前急救
(First Aid),(2)急诊科急救
(Emergency Medicine Room ,ER),(3)急危重症急救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EMSS,,,10,专业特征,★ 确定的急诊医学专业领域和稳定病源,★ ★ 有独特急诊专业学科知识基础,★ ★ ★ 具有自身特点急诊的临床思维,★ ★ ★ ★ 具有急诊医学自身特点的专业诊疗措施,★ ★ ★ ★ ★ 须有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结构模式,11,专业特点,急诊医学专业是医院拯救生命和救治危重患者的前哨!
危重症多、病情变化快,随时有生命危险。
体现的是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急诊医学科是医院综合救治水平的缩影!
突发事件、应急事件多。
反映的是医院综合协调与处置能力。,展示医院形象的第一窗口!
优质服务、高效服务、危重患者全程服务。
展示的是医院面对社会的示范效应!,12,,,,,,,,,工作内容,13,,,0时刻=?,发病、急性加重、被发现的时刻,,,,,急诊,14,,,0时刻,,0时刻=?,发病、急性加重、被发现的时刻,15,最少的数据
最短的时间
最敏捷的思维
最果断的决策
最简单的方法
最有效的手段,,,,,展开
救治,,,,,,,16,急 诊 内 涵,,,,,,,,,,,治 疗,评 估,处 理,预 防,判断、救治
急危重症、创伤等,,急诊医学核心,,诊 断,17,急诊,应急,急救,示范,科研,培训,工作任务,18,急诊“救人治病”原则,急诊理念:抢救生命为第一目标,工作原则,19,急诊“救人治病”原则,,病因
治疗,确定
诊断,抢 救黄金时间,繁杂的检查和诊断过程是时间的浪费,要在医疗制度和抢救流程规定救人优先原则,,,,,20,急救应急全天候,质量控制全过程,急诊服务全内容,工作性质,抢救治疗全方位,21,,,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医政发[2009]50号,第二条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遵循法规,指南,第三条
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指南,,指南,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22,,,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医政发[2009]50号,第二条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指南,第三条
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指南,23,,,第七条
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指南,第八条
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指南,24,,,第十三条
急诊科应当设有急诊通讯装置(电话、传呼、对讲机)。有条件的医院可建立急诊临床信息系统,为医疗、护理、感染控制、医技、保障和保卫等部门及时提供信息,并逐步实现与卫生行政部门和院前急救信息系统的对接。,第三十条
急诊科在实施重大抢救时,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灾害事件时,应当按规定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医院根据情况启动相应的处置程序。,指南,指南,25,,,第三十二条
医院及医务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急诊科管理,帮助协调紧急情况下各科室、部门的协作,指挥与协调重大抢救和急诊患者分流问题。,第四十一条
承担核辐射及化学中毒等患者救治任务的急诊科,应按照有关规定配备相应防护设备和物品。,指南,指南,26,,第四十二条
纳入院前急救网络并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急诊科,还应按规定配备相应的人员、车辆、设备和装置,按院前急救有关规定管理。,指南,27,,,,《急救中心(站)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是城市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急救中心(站)的科学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提升应急医疗救援能力和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保障、维护公民健康权益,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急救中心(站)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急救中心(站)是指由通信、医疗急救和转运等要素构成,对伤病员提供医疗急救和转运、护送服务的公益性医疗机构。
第二章
第八条 院前医疗急救系统的机构设置分为急救中心、急救站二级。,28,急诊医学专业学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应该是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具体体现。
急诊医学专业 包括:院前急救(First Aid)、医院急诊急救(ER)、急危重症急救(EICU)需要医院多个部门的支持和协调。
急诊医学专业学科的亚专业学形成:(1)院前急救,(2)复苏学,(3)中毒急救学,(4)创伤急救学,(5)急危重症急救学,(6)儿科急救学,(7)灾难紧急救援医学,(8)急救医疗报务体系管理学,(9)急诊症状学。,学科属性,29,,,,组织形式,治疗区,支持区,,,急诊
手术室,急诊
I CU,,急诊
内科病房,急诊
外科病房,急诊
综合病房,,急诊中毒
治疗中心,创伤外科
治疗中心,急诊烧伤
外科病房,急诊心脑
血管中心,分诊处,诊断室,观察室,抢救室,处置室,治疗室,挂号,收费,检验,药房,放射,心电,CT,超声,,,,,基本模式,重症模式,专业模式,拓展模式,,,,院前
急救,,,30,组织模式,31,学科含义,(1)
院前急救
First Aid,(2)
急诊科急救
Emergency Room ER,(4)
专业学科救治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of Emergency,(3)
急危重症急救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EICU,32,,,,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33,,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 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34,,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称为质量控制。这就是说,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印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
为使人们确信某一物项或服务的质量满足规定要求而必须进行的有计划的系统化的活动。
为达到质量标准而相应采取的一系列方法与措施。,35,一、急诊急救医疗质量控制的目的,1.以病人为中心。
2.规范急诊急救工作流程。
3.制定急诊急救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4.完善急诊急救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5.保障急危重症病人安全。
6.急诊急救医学专业学科可持续的发展。,36,,,37,二、急诊急救专业医疗 质量控制目标,1.推进全省医疗机构急诊专业的规范化建设。主要包括在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诊ICU、急救中心的设置、急诊专业人员的配备和准入要求和科室管理等方面,统一全省急诊急救医疗质量管理标准。
2.制订出全省急诊专业质量控制方案。其中包括组织制订严格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急诊急救病历书写要求、急诊急救医疗流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急诊专业培训和考核,急诊医疗质量控制检查、监督和评价。
3.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院前急救能力,院内急诊救治水平,保障医疗安全。,38,,,39,三、急诊急救专业医疗 质量控制内容,(一) 急诊急救专业管理的组织建制
1.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筑要求
2.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的建筑要求
3.急诊科室的设置和管理
4.急救中心(急诊科)设置及人员配备
5.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的设置与配备
6.急诊科抢救室、救护车的装备,40,(二) 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的准入标准
1. 急诊专业医师的准入要求
⑴ 急诊科医生的基本专业要求
⑵ 急诊科专业医师应掌握的急救技术
⑶.急诊科专业医师应熟练掌握的技能:
2.到急诊轮转医生的基本专业要求和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急诊科主任的基本要求
4.急诊护士准入标准
⑴ 急诊科护士基本专业要求
⑵ 急诊护士应掌握的急救技术和技能
5.急诊科护士长的基本要求
6.院前急救人员的准入标准
⑴ 院前急救医生基本专业要求
⑵ 要求到院前急救部轮转的医师应具备的专业要求
⑶ 院前急救专业人员的准入要求,41,,(三) 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
1.培训目的
2.培训内容
3.培训要求
4.培训方式
5.培训的具体范围
6.培训考核,42,(四)、建立健全急救绿色生命通道
1.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绿色通道是指院内为
急危重病患者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
2.急诊绿色通道的运作
3.急诊绿色通道工作人员要求
4.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疾病范围
5.患者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基
本要求
6.急危重伤病员抢救绿色通道,43,(五) 卫生应急救治队伍的建设
1.医疗应急救治队伍素质要求
2.医疗应急救治队伍装备
3.医疗应急救治队伍运作
4.医疗应急队伍培训
5.医疗卫生应急队伍演练
6.急救物资的储备
7.医疗卫生应急管理制度
8.卫生应急工作制度,44,(六)急诊急救
管理规章制度
(七)急诊急救
工作人员职责,45,四、急诊医学专业质量控制的评价标准,1.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的统计指标
(参考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标准)
⑴ 危重患者抢救脱险率≥85%。
⑵ 急诊住院留观患者诊断符合率≥90%。
⑶ 急诊接诊临床诊断符合率≥90%。
⑷ 医生技术操作合格率≥95%。
⑸ 急诊病历合格率≥90%。
⑹ 急诊处方合格率100%。
⑺ 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90%。
⑻ 护士执行医嘱及时、符合要求、护理技术操作总合格率≥95%。
⑼ 基础护理合格率≥90%。
⑽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5%。
⑾ 昏迷患者和瘫痪患者褥疮发生率0。
⑿ 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95%。,⒀ 传染病漏报率0。
⒁ 科室管理合格率≥95%。
⒂ 医疗工作制度落实合格率100%。
⒃ 教学任务完成良好率100%。
⒄ 护理单位管理合格率≥90%。
⒅ 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⒆ 急诊科各部分设置布局合理,减少交叉穿行,有利于就诊和抢救。清洁和污染区分开,环境整洁、肃静,工作有序。
⒇ 急诊用运输工具、急救医疗设备及急救药品等做到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保持性能良好齐全。医疗器械、设备、物品完好率要求达到100%。
(21)有平时呼救和大规模灾害事故以及常见危重病的急救预案。接到呼救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动并到达急救现场。
(22)医疗事故率0。,(一) 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统计指标,46,2.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的统计指标
调度员工作流程统计指标:
⑴ 呼救电话接通率:≥99.9%。
⑵ 席位设置:900次/日/席位。
⑶ 摘机应答速度:两次铃声响起之内接通电话(平均10s左右)。
⑷ 平均受理时间:平均90s以内(在没有三字段信息情况下)。
⑸ 派车准确率:100%。
⑹ 空车率:<5%。
⑺ 回车率: 0。
⑻ 全方位录音系统(120受理录音,派车调度录音和无线系统):100%。
车辆运输工作流程统计指标:
⑼ 平均出车时间:<3分钟(白天<5分钟、夜间<10分钟)。,⑽ 到达现场平均反应时间:市内<10分钟(争取)。
⑾ 抢救半径:市内<5Km。
⑿ 车辆完好率:100%(出车、运输)。
⒀ 车载通讯完好率:100%。
现场救治工作流程统计指标:
⒁ 紧急诊断正确率:达到100%。
⒂ 紧急救治处理正确率:100%。
⒃ 现场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
⒄ 紧急电除颤使用率:需用率应达到100%。
院前收费工作的统计指标:
⒅ 收费误差率:0。
⒆ 漏收率:0。,47,(二) 急诊急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评价标准
1.急诊科病案质量判断标准
①急诊科急诊病历评定标准
②急诊科住院病历评定标准
③急诊科观察室病历评定标准
2.院前急救质量考核标准
① 院前急救病历质量评定
② 工作质量检查评定
③ 服务质量评价
④ 技术考核质量指标
⑤ 管理质量指标
3.车辆质量考核标准
① 工作质量检查表
② 服务质量评价
③ 技术考核质量
④ 管理质量指标,48,五、急诊急救装备,(一)、急诊抢救室设施设备
(二)、急危重症监护病房(EICU)设施设备
(三)、急诊观察室设施设备
(四) 、急诊病房设施设备
(五) 、急诊手术室(EOR)设施设备
(六)、清创手术室设备
(七)、普通型、监护型救护车装备
(八)、 急诊辅助检查设施设备,49,六、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急救物资的储备七、急诊急救专业医疗工作流程,50,51,,急救医疗服务“一体化”救治体系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Integration” Professional Treatment system,急救“一体化救治体系”四环理论:
红环:院前现场急救
绿环:院内急诊急救
蓝环:急危重症急救
橙环:专业学科救治,急救护理学
国际急救标志,院前急救学
灾难救援医学
急症诊断学
复苏学
急危重症急救学
中毒急救学
创伤急救学
急诊医疗体系管理学,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52,,53,在规范中不断发展!
在质控中不断完善!
在观念中不断改变!
急诊急救专业学科建设:,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