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与耐药性研究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39-01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品种增加,抗生素的使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各级医疗单位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由此导致的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并带来严重的后果。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所导致的耐药病原菌的增加不仅使医疗费用增高,而且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不同抗生素,其耐药机理各不相同。本文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与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1 抗生素滥用现象分析 抗生素的滥用是指用药的不合理,如在无指征或指征不明显的情况下,随意使用抗生素;盲目首选价格昂贵和新的广谱
2、抗生素,忽视价廉有效的抗生素;外科手术预防用药时,术前应用过早、术后停药过晚;抗生素剂量过大、疗程过长、多种联用等等,这不仅浪费,而且带来了很多不良反应和严重后果。甚至有些医生以发热作为抗生素治疗的指征,对病毒、寄生虫、真菌感染、恶性肿瘤、血液病等引起的发热也使用了抗生素,这都不同程度的造成了抗生素的滥用。 2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2.1 耐药菌的产生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特别在临床上的滥用,引起耐药菌的产生是当前临床的一大问题。耐药菌的增加似乎与抗生素用量成正比例增加。细菌一旦产生耐药性后,如不使用更加强有力的抗生素则疗效欠佳。尚若一旦出现完全获得耐药性,后果不堪设想。原来 10 万单位的青霉素
3、就能治好病,现在则要用到几百万单位,由于耐药基因通过质粒转移,一个病原菌可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多剂耐药。 2.2 菌群的失调 人体内各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一定平衡,对维持人体健康起到一定作用。人们早就发现应用大量抗生素后在临床上产生白色念珠菌病等现象;在敏感病原菌被抑制的同时对人体有用的双歧杆菌等的繁殖也受到抑制,因此出现了口服双歧杆菌、酪酸菌和乳酸菌等来抑制病菌繁殖的所谓细菌疗法。在体内引起微生物生态的变化是抗生素疗效使用的负面影响之一。 3 抗生素的使用误区 3.1 感冒就用抗生素 感冒是自愈性疾病,其中 95%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病毒等病毒引起,多数情况下可不必服
4、药,更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需要多喝水,多休息,一般持续 37 天,就能恢复正常。 。若有咳嗽、少量清痰、流鼻涕、鼻塞、发热等症状,可以依不同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如合并细菌感染时,才应该使用抗生素。这需要医生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来分析,切不可擅自服用抗生素。 3.2 抗生素不是万能药 很多人认为,只要是得了炎症,就要用抗生素。事实上,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它只是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有杀灭作用。炎症局部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但很多并非由病菌引起,有时甚至是无菌性炎症,此时申请打“消炎针”?后果只会是损害你的健康,加重你的病情。 3.3 新药比老药好,贵的比便宜的好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药
5、愈新、价格愈贵,疗效愈好,并以此作为用药标准。这种用药方法忽略了治疗的针对性,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缺点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因此,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新品种抗生素都优于老品种。 3.4 一旦见效马上停药 有些患者为了防止耐药,使用抗生素时不按规定的疗程服用,一有效果就停药,且减少使用剂量,这是非常错误的。每一种抗生素都有正规地服用时限和用量,都是经过无
6、数次实验才获得的可靠数据。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保证足够的用药剂量和用药周期,才能把细菌彻底杀死,避免耐药细菌的产生。其实,不按疗程和合适剂量服用抗生素,也是抗生素滥用的一种。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每次使用都要服够疗程和剂量,即使症状都消除了,还是要继续吃,才可以完全确定此波的细菌已经完全被消灭。 4 抗生素的耐药性与抗生素的应用 4.1 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是一种自然生物现象 细菌本身即具有耐药基因,抗生素绝大多数由微生物合成,其中 2/3 经链霉菌产生。细菌产生抗生素可以杀死或抑制其他的细菌,但也应能杀伤生产菌自己,所以生产菌自身必须有耐药性。这种耐药基因与合成基因共存在于染色体上。譬如产生
7、链霉素的灰链丝菌在合成链霉素的过程中可接上一个磷酸,使其无法附着于核糖体,即不能伤害生产菌,而当其分泌到菌外时,再将磷酸去除起杀其他菌作用。基因突变是生物得于持续存在的必然: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抵御外来侵害都具有一种自然演变的特性,在复制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基因突变,致下一代不受抗生素作用,于是产生耐药性菌株。 4.2 抗生素的耐药性是抗生素应用的后果 应用抗生素产生的后果可归纳如下:抗生素治疗单一的敏感菌感染,致病菌清除,如应用的剂量、疗程不适当,可诱发耐药株产生。抗生素治疗敏感菌加耐药菌感染,敏感菌清除,耐药菌因失衡则过度生长、繁殖、并传播。抗生素治疗耐药菌感染,治疗失败,耐药菌更加生长、繁殖
8、、并传播。可见,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均与抗生素的使用或不当使用相关。为防止耐药菌产生,应用抗生素必须合理、慎重。 5 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对策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已引起世界广泛重视,我国也已订出抗生素应用指南,它除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外,也包涵了检测耐药性的内容,前者有助于避免不适当应用或滥用,后者则提供耐药性流行资料,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 5.1 合理应用抗生素 建立快速病原菌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用药,少经验用药,多目标性用药。个体化联合用药可缩短疗程、减少每日用量,也有助于减少耐药性产生。合适的剂量、疗程及治疗次数,均可减少细菌诱变作用。4.2 危重症患者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 治疗初即
9、选用广谱、高效的抗生素,尽可能覆盖可能感染的致病菌,而后再根据细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以降阶梯或窄谱抗生素治疗。 5.3 研制新的抗生素 研制的方向根据细菌耐药机理开发新药,目前主要是开发新的稳定性高的药物及新的酶抑制剂;破坏耐药基因,Altman 等研制外源性指导序列基因片段(External guide seguence,EGS) ,封闭耐药靶基因,从而恢复抗生素的敏感功效。 5.4 医院直接监控 确定各科室抗生素使用限量,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频度,执行规范的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方法。各临床科室应根据患者体质、感染类型、药敏实验等严格挑选合适的抗生素,减少预防用药,使医院总体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
10、,确保达到规定限量。 5.5 发挥药师作用 积极发展临床药学,培育临床药师。在药物品种纷繁复杂的今天,许多医师难以全面系统地掌握每一种药物的基本情况,临床药师对药物的特性、组成、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比较熟悉,结合血药浓度检测手段,可与医师确定合理的给药剂量和时间间隔,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 结束语 总之,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减少产生抗生素耐药的机会,提高抗生素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陆权.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合理使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 2.王敏,陆以杨.抗生素在儿童中的合理使用J.中华临床医药,2003.8 3.陈燕梅,等.使用抗生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海峡药学,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