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深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小组工作模式的探索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现状及需求情况,认为流动儿童面临学习、心理、人际关系、社区融入等诸多问题,在个人、朋辈群体、家庭及社区层面存在需求。以深圳市坪山新区大工业区内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从社工的角度出发,运用小组工作的手法,设计了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个人+朋辈+家庭+社区”四位一体的小组工作模式,在 6 个小组案例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小组工作的预估困难和应对计划。 关键词: 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1-0025-08 随着
2、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出现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其人数不断增多,伴随其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需求与问题也不断增多,如在其流动的过程中,面临着学习、心理、人际关系、社区融入等诸多问题。流动儿童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面对新的生活社区,面对新的成长环境,既新鲜又陌生。1因此,社会工作者介入他们的社区融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以儿童发展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小组工作方法和个别个案访谈的方式进行介入,帮助流动儿童树立社区融入方面的自信心,为其搭建流动儿童朋辈群体交流的平台,促进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提升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在深圳市坪山新区来深建设者子女及家
3、庭项目的实习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走访工作,收集了关于流动儿童社区融入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论文的方案设计奠定了需求基础,在社工介入后,以最直观的方式观察组员的变化、评估组员的成长情况,使得介入过程与评估结果更真实。2 一、流动儿童组员社区融入现状及需求情况 (一)小组成员基本背景及社区融入情况 小组成员是来自坪山新区大工业区内的流动儿童,在他们迁入坪山生活前,大都是留守在老家,其父母均是坪山新区大工业区的企业工作人员。为了进一步了解坪山新区大工业区内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情况,社工在机构督导的支持下,制作“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现状调查表”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现状,主要是从个人层
4、面、朋辈层面、亲子关系层面、社区适应与熟悉等方面进行调查。 对坪山新区流动儿童采用不记名抽样问卷调查,发出问卷 650 份,共回收问卷 633 份,有效问卷 625 份,有效回收率为 98.7%。用统计软件SPSS 获得统计数据(以下图表的数据统计中,若合计和百分比不是 625和 100%的,当中的数据差和百分比差为有效问卷中的部分缺失值,因缺失值数据小,可忽略不计) ,并对样本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坪山新区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现状。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 916 周岁。男性所占比例为58.1%,女性所占比例为 41.8%,男女比例相对均衡,男
5、生比女生稍多,见表 1。从图 1 中对调查对象的就读年级分布统计来看,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 410 年级,结合图 1 和表 1 可推测,大部分调查对象是从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开始随父母来深生活。 关于调查对象对自我能力的整体评价,从图 2 中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很好,有约为 1/4 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郁闷的时候比开心地时候多,也有相当部分的调查对象比较自卑,还有少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缺少帮助与支持。 2.调查对象的社会支持情况 从图 3 和图 4 可以看出,调查对象经常接触的群体是家长和朋辈。可见,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的支持群体主要是
6、朋辈,但也有相当部分的调查对象朋辈支持网络欠缺。 3.调查对象的家庭生活环境分析 与父母有效地了解与沟通,父母的正确引导,对处在中小学就读阶段儿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由表 2 可看出,调查对象与父母之间有谈心的为 83%,亲子之间能够保持最基本的沟通和交流,但是频率不大,有些重要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及时进行,有 16%的调查对象没有与父母谈过心。 图 5 显示了本次调研中父母辅导子女学习时间的分布情况。大部分调查对象中,父母辅导学习的时间是 1 小时以下或者没有,可见,来深建设者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调查对象的家庭生活条件整体上较好,但他们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并不多,父母辅
7、导其做作业的时间也不多。父母平时忙于工作,或者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导致家庭亲子沟通与交流不畅。 4.调查对象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调查问卷中对主观题的审阅和困惑类型的统计,得出统计结果(见表 3)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有 55.7%的调查对象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际交往,9.3%的调查对象面临学习上的困惑,5.4%的调查对象面临自我认识的问题,13.4%的调查对象面临家庭问题,12.6%的调查对象面临社区熟悉与适应问题。 根据社工对问题的分析,调查对象面临的学习问题包括学习压力、升学困惑、学习态度等;人际交往问题有与朋辈群体之间的相处困扰和朋辈支持网络薄弱等;自我认识方面的问题有自我
8、优势认识不足等;家庭问题有亲子沟通不畅、亲子互动机会较少等问题;社区熟悉与适应方面的问题有缺少了解社区的机会;其他问题包括本地人与外地人的教育公平问题、与本地儿童缺少相处问题、学校管理制度的适应问题,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经济问题等。 (二)小组成员的问题及需求预估 社工根据前期对小组成员的家访情况,对小组成员的问题及需求进行分析,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1.个人层面 流动儿童由于长期留守在老家,其受教育水平、成长的环境都保留着留守地的特色。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流动儿童均会出现自信心不足、自卑情绪浓重、焦虑等问题。 流动儿童有强烈的社区融入意念,但由于其自身能力的局限,造成各种不利的境况。流动
9、儿童需要重新认识自我,找到自我适应方面的优势,提升其自信心,缓解其在社区融入方面的焦虑紧张情绪。 2.朋辈群体层面 迁入新的生活环境后,有的流动儿童不仅保留着与老家朋辈群体的联系,也面临着迁入地朋辈关系的建立。但由于各种生活背景、受教育水平、文化背景的差异,流动儿童在朋辈群体关系的构建上,存在着缺乏了解、沟通不畅、风俗习惯各异的问题,导致其新的朋辈关系很难构建,其需要建立朋辈群体关系的机会与平台。社工需要为他们搭建一个相互认知、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流动儿童朋辈群体之间的认识、互动、交流与互助,为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搭建良好的朋辈关系,促进其对迁入地的社区融入。 3.家庭层面 流动儿童来到迁入地后
10、,在各种社会支持网络还未建立之前,他们的各种需求的满足均是依赖其父母。流动儿童重新回到父母身边,需要一个与父母沟通的平台,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缓解亲子之间的疏离感;流动儿童家庭之间也需要一个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之间的良好互动,使得亲子的关系更加亲密,促进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 4.社区层面 面对新的社区环境,流动儿童既好奇又陌生,流动儿童期待对迁入地的熟悉与适应,却又缺少熟悉与适应社区环境的机会与平台。流动儿童需要与家人、朋辈、本地儿童之间共同参与迁入地的熟悉与适应,了解社区内的文化、便民服务点等,促进流动儿童对社区环境的熟悉与适应,消除流动儿童对于迁入地社区的陌生感,培养流
11、动儿童的社区责任意识,促进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提升流动儿童对于迁入地社区的归属感。3 二、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小组工作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小组成员需求和问题的分析与评估,参照流动儿童小组工作的一般类型,可将本次小组工作关于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小组工作的性质定义为教育成长型、互助交流型,4人数控制在 10 人左右,每周1 次,分 6 次进行,每次 90 分钟。 根据前期的报名者信息,对每一名报名者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其需求,结合小组的主题和内容进行筛选,确定最终小组成员名单。 (一)第一次小组活动“相见恨晚”方案的实施与社工的介入 1.方案的实施 第一次小组活动的目标:(1)帮助组员彼此认识、熟悉,相互信任
12、;(2)明确小组活动的意义;(3)小组契约的建立和组员间的认识。此节小组活动的时间为 90 分钟,小组主要围绕组员的相互认识、小组主题的介绍、小组契约订立等开展。 2.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在小组中,社会工作者为流动儿童建立起一个社会交往的平台。为了消除儿童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社工开展了一系列的游戏,称之为破冰游戏,如让“大风吹” “自画像”等。在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流动儿童由于性格内向,说话声音小,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普通话不标准。社工依次设计了不同的环节,希望可以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流动儿童在社区融入方面的自信心。破冰游戏消除了组员之间的陌生感,使得组员之间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信任感;在“自
13、画像”环节,组员相互认识,知晓他人的名字及特征;在社工的引导下,组员认识了此次小组的目标、主题等;在社工的引导下,组员共同订立了小组的契约,培养了组员的责任感。 社工在此节小组中,承担了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小组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引导与示范小组环节的开展,引导组员相互认识、分享在小组中的收获与体会,引导组员订立小组契约,培养组员的责任感。 (二)第二次小组活动“原来我这么美”方案的实施与社工的介入 1.方案的实施 此次小组活动的目标:(1)帮助组员认识到信任的力量,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2)使组员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3)挖掘小组成员自身改变的意愿;(4)引导组员认
14、识到自身的适应优势。小组活动的时间为 90 分钟,主要围绕组员在社区融入方面的自我优势寻找等方面开展。 2.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社工通过前期的走访与需求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群体存在自信心不足、自卑情绪浓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其在迁入地社区的生活。社工运用优势视角理论,设计此节小组,通过游戏、问卷调查的形式,让组员认识到自身的优点,提升其社区融入的自信心。社工在此节小组中承担了引导者、示范者、组织者的角色。社工引导组员进行小组的各个环节,引导组员进行自我优势的认识。社工示范游戏的开展,使组员掌握游戏规则。 (三)第三次小组活动“爱是一种团结的沟通”方案的实施与社工的介入 1.方案的实施 此次小组活动的
15、目标:(1)增进流动儿童朋辈群体间的交流与互动;(2)增进流动儿童朋辈群体间的信任;(3)使朋辈群体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小组活动的时间为 90 分钟,主要围绕组员在社区融入方面朋辈关系的构建开展。 2.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通过流动儿童与其他儿童的互动,使流动儿童感受到团体的力量。社工根据流动儿童组员的年龄特征,设计适合其需求的游戏,为其提供一个可以互动的场所,促进流动儿童朋辈间的互动。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组员之间变得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了。通过与流动儿童家长的交谈,组员在参加此节小组后,助人和团结他人方面有较大改变,为流动儿童良好的朋辈关系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第四次小组活动“为了爱,我们
16、和孩子一起飞翔”方案的实施与社工的介入 1.方案的实施 此次小组活动的目标:(1)通过沟通游戏,体验沟通困难;(2)通过亲子角色互换模拟,分析组员家庭沟通模式;(3)总结家庭沟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协助组员找到良性沟通方式。小组活动时间为 90 分钟,邀请了流动儿童的父母参与到此次活动中,主要围绕组员在社区融入方面家庭亲子关系的构建。 2.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良好的家庭沟通模式能让流动儿童家庭的亲子关系更加融洽,能促进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社工希望通过此节小组活动,让组员参与沟通游戏,体验沟通困难,认识到亲子间沟通的重要性;通过亲子角色互换模拟,分析组员的家庭沟通模式;总结家庭沟通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7、,并协助组员找到良性沟通方式。社工将精心准备好的家庭沟通模式分享给组员,让组员学习不同的沟通方式。这样对于流动儿童家庭的亲子沟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促进流动儿童家庭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的形成,为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工作者承担引导者、使能者和示范者的角色。 流动儿童家庭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不仅仅只是在亲子间的沟通,只是亲子沟通模式的形成与改变是可观察和感受到的,还可以体现在其他很多方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此节小组活动的开展能对流动儿童家庭的良好家庭环境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五)第五次小组活动“一起旅行吧”方案的实施与社工的介入 1.方案的实施 此次小组活动的目标:(1)
18、促进流动儿童对迁入地社区的熟悉;(2)促进流动儿童家庭与本地流动儿童家庭的交流与互助;(3)为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此节小组活动时间为 90 分钟,邀请本地儿童家庭参与到此次活动中。在活动中,有关于迁入地社区著名景点的参观、本地儿童家庭与流动儿童家庭的相互交流与分享等。主要围绕组员在社区融入方面对社区的熟悉与适应、与本地儿童的交流与互助开展。 2.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在此节小组中,社工承担了资源链接者的角色。与企业、社区内红色旅游景点联系,组织流动儿童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通过本地儿童带领流动儿童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激发了流动儿童对于本地社区认识与适应的积极性,促进了流动儿童与本地
19、儿童之间的交流。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教会流动儿童主动接受知识,主动思考,调整流动儿童的思维方式,激发流动儿童的创新意识,提升了流动儿童的自信心。 此节小组活动顺利开展,对于流动儿童社区融入产生了良好效果,使我们认识到社会工作者应该为流动儿童提供一个熟悉与适应社区的机会与平台,为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之间搭建一个交流互助的平台,使流动儿童之间以及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之间有效互动、交流。 (六)第六次小组活动“满满的收获”方案的实施与社工的介入 1.方案的实施 此次小组活动的目标:(1)分享上节小组布置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2)小组即将解散,社工引导组员处理好离别情绪;(3)引导组员回顾小组历程,总结活动成效与收获;(4)引导发现自身的改变,积极融入社区;(5)挖掘改变突出的组员,延续小组活动,为今后社区融入活动提供分享者。小组活动的时间为 90 分钟,继续邀请本地儿童作为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