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13240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摘要:通过查阅文献研究近年来中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及临床治疗。明确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证候分型,了解现代医家临床治疗思路、应用方药等,突显出中医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上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辨证论治;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在多种肾脏实质性疾病的基础上,由肾实质损害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衰竭,使体内氮质及其代谢物潴留,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通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率已明显下降,表现为贫血、夜尿、血清 Cr、BUN、血磷升高,血钙下降和双侧肾体积缩小等1。中医没有慢性肾衰竭的病

2、名,但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发生发展来看类似于中医学“关格“、“癃闭“、“肾劳“、“溺毒“等病症,但大多数医家认为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中医的“关格“证候相吻合2。 1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证型分类的研究 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 灵枢?脉度篇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阴阳俱极盛,不能相荣,互相隔绝,以致形成关格3。现代大多数医家认为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指脏腑阴阳虚损,脾肾虚损尤甚,标实指水湿、瘀血、邪毒等4。 素问?评热病论提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CRF是一种长期慢性病,正

3、气也会随之受损,正气不足,则邪气侵入机体所形成的水湿、瘀血、邪毒等病理产物,会进一步破坏机体,造成本虚邪实的病理状态,所以笔者认为,在治疗本病时应当注重本虚的治疗,才可以使机体恢复功能,水湿、瘀血等才会更迅速的被清除。 对于 CRF 中医证型分类,王延辉等5通过分析 1993 年2008 年中医、中西医治疗 CRF 的文献,根据证候出现的频次归纳,将证候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 4 型。周全荣教授6经多年临床研究将其证候分为脾肾气虚、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和阴阳两虚 4 种。王怡等7调查 200 例 CRF 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总结出该病证候分布由高到低为脾肾阳虚证?脾肾气虚?肝肾

4、阴虚证?气阴两虚证。赵惠等8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证型因子频数,发现以脾肾气(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脾虚湿滞 5 种证型出现频次最多。有研究者9认为CRF 早中期最常见的分型以脾肾气虚、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为主,后期以阴阳两虚居多,兼证中以痰(湿)瘀互结为主。笔者则认为将该病证型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脾虚湿滞 5 种较为合理。 2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2.1 从脾肾论治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精有赖于水谷精微的濡养,而脾运化精微的功能,又需要肾阳的温煦。所以在治疗 CRF脾肾气虚、阳虚证时,戴双明10采用温阳利水,填精补髓的金匮肾气丸加减

5、治疗,在治疗时重视益后天以养先天、脏腑整体功能、活血化瘀的理念。张琪教授11应用经验方加减治疗本病脾肾气血亏虚证,方药为:红参 15g、白术 15g、茯苓 15g、当归 20g、黄芪 30g、熟地黄 20g、菟丝子 15g、山药 20g、枸杞 20g、山萸肉 15g、砂仁 15g、甘草 15g。该方能够改善肾功能,补气养血,缓解贫血症状。有研究者12认为 CRF早中期的病机为脾肾两虚,浊瘀阻滞,拟定补脾肾活血泄浊方加减治疗,方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杜仲、巴戟天、黄芪、党参、白术补肾健脾;丹参、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大黄、半夏、草果等化痰泄浊。结果发现患者 BUN、Ccr、Scr、Hb、RBC

6、 均明显改善,是治疗 CRF 早中期的有效方。有研究者13应用古方黑地黄丸治疗脾肾两虚证,由苍术、熟地黄、川姜冬组成。认为黑地黄丸可以保护肾功能,改善贫血,可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 2.2 从脾胃论治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脾胃乃气机升降之枢,故有研究者14认为调理“脾胃“可有效缓解 CRF 患者肾功能恶化及临床表现。何永生教授15运用体质学说指导治疗,重视脾胃功能的调节,将 CRF 分为三期进行治疗。早期采用培补元气,滋阴补阳的方法来改善体质,防止疾病传变。中期采用健脾理气,化湿泄浊的方法,调理脾胃,运转气机。晚期则重视“瘀“和“毒“,认为补虚与祛瘀并重,同

7、时辛开苦降、通腑泄浊以解“毒“。有研究者16在 CRF 患者常规治疗上加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以益气补中,健脾和胃,燥湿化痰,结果发现运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后的患者TC、TG、BUN、Scr 显著降低,而 ALB、Hb 则显著升高,认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具有提高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的作用,改善肾功能及减轻尿毒症的毒素作用。 2.3 从脾虚湿盛论治 CRF 的患者常常发病见颜面部、甚至全身水肿,且水肿症状持续存在。邹燕勤17认为慢性肾衰竭病程较久,脾肾俱虚,故利水应防伤正,忌峻猛攻逐利水之品,宜淡渗利湿,轻药重投,缓缓图之。临床常配茯苓皮、车前子、冬瓜皮、泽泻、生薏苡仁、玉米须等淡渗利湿。张宗礼教

8、授18认为该病发病与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机失常有关,故提出采用醒脾的方法来治疗,并指出醒脾旨在醒复脾之运化神机。杜雨茂19认为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发现,CRF 并非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部分 CEF 患者在肾功能失代偿期和肾衰竭期,通过中药治疗是可以改善的,采用柴苓汤加减治疗,健脾化湿。 2.4 从其他方面论治 于俊生教授20认为 CRF 病变过程中,还存在着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化受阻,脾胃升降乖逆,气血运行失畅,从而导致浊邪壅阻。提出运用“和法“,缓慢调整机体阴阳失调、升降失常、气血失和。可避免大补大攻致矫枉过正现象,更好稳定肾功能,延缓肾衰竭进程。李秀英21提出从“郁“论治,三焦郁阻,

9、主理中焦;疏肝解郁,用药轻灵;开达肺郁,气血调和;疏解肾郁,不妄用补;调理血郁,谨忌攻破,使脏腑气机调和,正气得养,邪气得祛的临床思路与方法。王小琴22认为虽病之初期阳虚者多,阴虚者少,但到疾病后期则见阴阳两虚,故注重养阴与护阴,提出养阴利水、滋补肝肾、滋养肾阴等养阴八法,开创了中医药治疗 CRF 的又一新特色。阮诗玮教授23根据中医“四时“理论,结合福建地区的气候特点,分别总结出四季的用药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对于中医药治疗 CRF 的外治法,有中药灌肠、药浴、穴位敷贴、穴位注射、针刺等,有研究者24认为隔附子饼灸可以达到温通血脉,补火助阳,健脾培肾等功效,可以明显改善肾功能,疗效肯

10、定。 在学习各个医家治疗 CRF 的方法方药时,笔者发现各医家用不同的角度辩证施治,均可以有效改善 CRF 的症状,而不是采用统一的病名、证型分类来治疗。这就是中医的特色,以发展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疾病,将中医“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思想很好的体现出来。 3 展望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长期进展性的疾病,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西医采用的是药物治疗、血液透析、条件好的采用肾移植,但是大多数患病者经济条件无法达到长期治疗的水平,所以会选择中医保守治疗。目前中医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在延缓疾病进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认可。笔者希望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肾衰竭

11、,西医、中医各取其优势,并且能对 CRF 进行早期疾病筛查,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疾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从而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恩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M.第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 2胡芳.从脾胃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评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3):188-190. 3陈英兰,毕礼明,杜浩昌.中医古文献对慢性肾衰竭病名的认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1011-1012. 4徐桂华.慢性肾衰竭中医辩证施治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282-284. 5王延辉,冯松杰.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

12、型的文献分析J.北京中医药,2009,28(5):329-330. 6杨杰.周全荣诊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院学报,2007,31(1):82-83. 7王怡,胡维华.200 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医证型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9-12. 8赵惠,周春祥.慢性肾衰竭辨证分型文献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6):9-11. 9汤晓会.赵振昌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总结J.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10樊平,魏亚东.戴双明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J.陕西中医,2010,31(8):1039-1040.

13、11杨雪.张琪教授治疗脾肾气血亏虚型慢性肾衰竭经验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12张东芳.补脾肾活血泄浊方治疗脾肾两虚、浊瘀阻滞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7,3:10-12. 13苏珊珊.古方黑地黄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两虚证的临床新方法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9. 14高培,冷伟.从 “脾胃“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浅探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2):22-23. 15孙玲玲.何永生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经验J.四川中医,2011,29(6):13-14. 16全毅红.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尿毒症

14、毒素作用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1):15-16. 17孔薇.邹燕勤治疗慢性肾衰竭思路与方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1):45-46. 18韩阳,席强,何学志,等.张宗礼教授运用醒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8):2098-2101. 19胡天祥,董正华.杜雨茂教授以柴苓汤为主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J.四川中医,2015,33(2):10-11. 20于俊生. “和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2007,39(7):6-7. 21王丽,林妍,张改华.李秀英从 “郁“论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J.北京中医药,2009,28(9):671-673. 22王小琴.养阴八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J.江苏中医药,2007,39(7):4-6. 23赵凯彬,阮诗玮,张荣东,等.阮诗玮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四时变化用药特点及典型病例分析J.中医药通报,2011,10(6):13-18. 24王健.隔附子饼灸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5. 编辑/哈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