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生命教学.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1605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生命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生命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生命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生命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生命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小学语文生命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64-02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我们往往忽视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生命意识。现在社会上一些小学生的极端行为和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都是由他们淡薄的生命意识所导致的,这些不仅引起教育界的重视而且也给当前小学语文老师敲响警钟: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强化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主要是指一个个体对生命存在的一种自觉的意识,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一种审视。具体到语文课的教学中生命意识的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使学生具有优良的品格、聪颖的悟性、丰富的情感以及敏锐的感觉的教育

2、。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明确的表述:认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即指语文学科是运用母语文字的工具;人文性则是指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命。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应渗透、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韵律,体会生命带来的感动和快乐,让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眷恋生命。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反观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对于生命意识的培养十分匮乏。总的来讲,主要是由于应试教育和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造成的。首先,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仍旧追求升学率、追求统考的分数和学校的排名,这种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就是让学生过早地接触到社会,使得学生过度地追求分数。当成绩达不到家长或学校的要求

3、时,学生觉得对自己的目标没有了希望和把握,学生的精神家园失去了意义。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物质生活条件在大大的改善,但是很多人的精神生活极其匮乏,最终使生命变得苍白。还有,生命的冲动、激荡、困顿、觉醒,所有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都投射在个体的语言之中。“言语的生命状态就是人的直接现实与存在方式,一个语言形式就是一个生命形式,它表征着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精神的投射、心灵的律动、情感的宣露,是一个生命本相的展现。所以,语言即人,只有在语言里,人的内在生命才找到了它的完整、透彻而且客观的理解的表现“。教师要将对语言的关注纳入到个体生命体验的范围内,因为语言本身积

4、淀了人类的生命感受。教师要对汉字本身所积淀的生命意识进行复现,使它们能够涌现出原始的生命意象来,这样,书中的文字已经可以走出纸面而进入我们的心灵。我们知道,早期的隐喻意象几乎都是从自身出发的。例如,汉语中的“首“,本义是“人的头“,此后以引申和联想具有了更多的义项,如“第一“、“最高的“、“首领“、“首先“等等。人类通过这套最基本的隐喻意象系统把自己的身体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这样也就把“身外“的世界同化到自我的结构和感觉之中。这在当初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2.进行阅读教学 我们的课文篇篇都是文字隽永、文质兼美的佳文,有描写大自然旖旎风光的。面对蕴涵丰富的课文,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内

5、涵,筛选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正是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 38 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同学。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我们更深一层地看到了:正是因为爱和信念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儿子和他的同伴,14条鲜活的生命在挖掘了 38 小时后终于获救。教学中我向学生提问:是什么让孩子能在废墟中活了下来?学生纷纷发言:是他顽强的毅力,是父亲给予他希望从这个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有自信、有毅力的人就能在死神面前活下来。它交给学生的不仅是爱,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命的认可。 3.唤醒超越

6、意识 生命具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超越生命本身的能力,人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去创造和发展的过程。 语文教育对精神潜能唯一可做的就是“唤醒“。唤醒学生的超越意识,培养学生对生命存在奥秘的敬畏之心,去追问生活的合理性,追求人生的意义,追寻生命的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意识觉醒,在对有限生命的超越过程中进入到无限的精神境界。 在学生接触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后,笔者就引导一起赏读我与地坛 ,这是一超越生命的典型文本。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残疾十五年后对个人人生道路和精神探索的结晶,文中充满了作者在横遭命运劫难后对命运深沉、冷静的哲理思考。作者在宁静的古园里,苦苦思索了几年后,终于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7、,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残疾的“我“实现了对死的超越。 史铁生不仅能够正视自身的残疾,也摆脱了残缺的命运必然带来的怨恨,并且由此引发对于宇宙人生的探索兴趣。他以自己的病痛体验作为拷问自我与人类灵魂的契机,把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确立为自己的信念,使之成为他在精神世界里安身立命的支柱,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超越。 4.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 首先,可以从欣赏大自然中的生命开始。有的学生能听到绿叶的呼吸,看到岩石的沉思,嗅出野花的芬芳,以致体悟到人世的沧桑变幻,时空的神秘玄妙, 宇宙的苍茫浩渺;能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命是如此顽强,无论周围环境多么的恶劣,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土壤,它们就能顽强

8、生存下去,以致无论碰到何种情况能从大自然中获取生命力量。 在语文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多读书并感受艺术, 多思考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生命意识,去挖掘生命的意义:生活乐观, 心地善良,懂得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 在灵魂上不断雕琢和改革, 从而提升自己生命。摒弃戕害生命的念头, 自杀或他杀是一种愚蠢至极的行为, 留得青山在, 何愁没柴烧?正像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泰戈尔老人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语文教育更是如此。因此,让生命意识教育绽放于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 增强生命意识,而且

9、反过来也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 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推动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渗透生命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善待人生,激发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美好愿望,帮助学生产生并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崇高的人格,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从而有完整的生命和美好价值的人生。学生能在学习中感悟到人的生命历程总会遇到许多苦难和挫折,但只要每一个人能勇于面对,敢于挑战,生命将更加璀璨。语文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一个生命教育的平台,重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完成师生共同的生命成长。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