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湘行散记》的语言美.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20630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湘行散记》的语言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湘行散记》的语言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湘行散记》的语言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湘行散记》的语言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湘行散记》的语言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湘行散记的语言美摘要: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散文集之一 ,在沈从文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作为一本真实记录返乡见闻的散文集,作者直面故乡,在对故乡人事风景留恋赞叹的同时,更流露出作家对故乡人事变化的隐忧,对湘西人精神状态的叹惋,流贯着作家深沉的乡土悲悯情怀。 湘行散记吸取了书面语、文言文以及方言的特色,通过独特、鲜明的语言文字,文白杂糅,亦雅亦俗,描绘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湘西世界。本文以文字为研究对象,从语言的简约美、典雅美、通俗美、意境美、节奏美五个方面简要阐述湘行散记的语言美。关键词:湘行散记 典雅美 通俗美 意境美 节奏美 Discussing the Beauty of La

2、nguage of Xiang Xing San JiAbstract: Xiang Xing San Ji is Shen Congwens most representative of one of the essays, has a unique status and meaning in the creation of Shen Congwen. As a true record of hom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f essays, the author to hometown, hometown scenery on personnel lingerin

3、g gasp in admi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reveals the writer worries about the hometown of personnel changes, the spirit of the people of Xiangxi state laments, flow through the writer deep local feelings of compassion. Xiang Xing San Ji in the written language, classical Chinese and the dialect fea

4、tures, through the unique, distinctive language, the white mixture, both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depicts a mysterious and beautiful world of Xiangxi. Based on the text as a bridge, from the language simple beauty, beauty of elegance, popular beauty, artistic beauty, beauty of rhythm five aspects

5、 briefly “beauty of language“ of Xiang Xing San Ji.Keyword: Xiang Xing San J beauty of elegance popular beauty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beauty of rhythmI目录摘要 .III目录 .IV引言 .11.沈从文与湘行散记 .11.1 沈从文简介 .11.2湘行散记概述 .11.3 沈从文与湘行散记 .22.湘行散记的语言美 .22.1 语言的简约美 .22.1 语言的典雅美 .32.3 语言的通俗美 .42.4 语言的意境美 .62.5 语

6、言的节奏美 .63.结语 .7参考文献 .80引言近年来,一些论文从文学语言分析的角度讨论各作品中的语言审美,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涉及修辞、词汇等,如:汪凯琼的的语言特点 ,董正宇的沈从文与湘西方言兼论沈从文对现代汉语文学的贡献 ,刘壮羽、刘壮韬的沈从文作品中湘西方言释义(一)(八),潘建华的浅析沈从文小说的语言艺术等等。这些论文都是对这些湘西题材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方面进行研究。此外,对于沈从文散文方面的研究也不少,如:陈非的沈从文散文的语言形态与结构艺术以 ,彭荆风的的艺术构思 ,云冬的沈从文湘西题材散文研究述评 ,梁英的论沈从文湘西散文的诗性特质等等。这些文章从修辞、语言、艺术结构及效果等方面对

7、沈从文的散文进行分析。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创作成熟期的作品,是湘西题材的乡土散文中的精品。作品以边远的故乡湘西为描写对象,以自身广博的见闻和深厚的语言文化知识为基础,糅合个人独特的艺术个性,吸取了书面语、文言文以及方言野话的特色,对语言进行特定的选择。通过简约而典雅、通俗而意境深远的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淳朴自然、忧伤而神秘的湘西画卷,给人以生活及生命的哲思。对湘行散记语言美的研究,不仅是对沈从文湘西题材散文的审美探究,也是对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的发现。1沈从文与湘行散记1.1 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 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多产的作家,独树一帜的人物。他读过

8、两年私塾,正规教育仅是小学,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来源于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他所生长的凤凰,在美丽的湘西境内,自古以来就生活着苗、瑶、侗、土家族,他深爱着这片土地及它所孕育的一切,他以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以故乡湘西为素材,以现代汉语和湘西方言杂糅的形式,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1.2湘行散记概述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 湘行散记创作于 1934 年至 1935 年,1934 年 1 月,沈从文因母亲生病回乡1探望,行前,向夫人张兆和许约,每天给她写信报告沿途见闻,写信数十封,并附有插画,返京后整

9、理成散文多篇,陆续在报刊上发表 。商务印书馆于 1936 年 3 月将湘行散记结集出版,但当时其中的滕回生堂的今昔一稿丢失,仅收文十一篇。直到1983 年 5 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印行沈从文文集时,始据原载刊物初入滕回生堂今昔 ,至此, 湘行散记中的篇目告齐,共计十二篇。1.3 沈从文与湘行散记湘行散记在沈从文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作为一本真实记录返乡见闻的散文集,作者直面故乡,在对故乡人事风景留恋赞叹的同时,更流露出作者对故乡人事变化的隐忧,对湘西人精神状态的叹惋,以及作家深沉的乡土悲悯情怀。然而,我们却不必为湘西人民艰苦的生活而悲伤,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有泪水,但是也有欢笑,他

10、们的欲望同悲哀都是十分神圣的。沈从文说, “有了爱,有了幸福,分给别人些爱与幸福,便自然而然会写得出好文章” 1。一个幸福的人写出来的文字也是幸福的,因为心里的那份想念,因此, “我一个人在船上,看什么总想到你” 2。正因为他心里那份幸福,很多时候,在他笔下的湘西人民便也是幸福的,让人读起来暖暖的,也向往着那一川烟雨。像湘行散记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美,在于它能向人们呈现一个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苏雪林曾说沈从文的文字“虽然很有疵病,而永远不肯落他人窠臼,永远新鲜活泼,永远表现自己” 3,跟随湘行散记的语言文字,就仿佛躺在河流上,带着轻轻的微笑,便可以听到河上飘过的流水声、橹歌声、人语声,看到岸

11、上的吊脚楼、柳林岔的滩沈从文以优美而独特的文字,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湘西世界。本文以文字为桥梁,从语言的简约美、典雅美、通俗美、意境美、节奏美五个方面简要阐述湘行散记的语言美。2.湘行散记的语言美2.1 语言的简约美湘行散记的语言质地简洁澄明,自然朴素。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勾勒山水,抑或坦露心迹,都简洁明快,一语中的,绝不拖沓。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蕴,拒矫情,远做作,显本色。作品中每字每句都贴地而生,为了以最少篇1 沈从文:湘行散记今天只写两张,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2沈从文:湘行散记在桃源,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3转引自梁英:论沈从文湘西散

12、文的诗性特质,华中师范大学,第4页2幅包涵最宏富的内容,他捋去堆砌,掸掉浮华,斩掉了冗言缀词,剪落了稠枝密叶。稀落、透澈、澄明,朴素而简约,传情达意,忧伤而不失美丽。例如:“但照他自己说,使他迷路的那点年龄业已过去,如今一切已满不在乎” (一个戴水獭 皮帽子的朋友 )“沿岸除了某一处有有片沙岨易于泊船以外,其余地方皆黛色如屋的大石头。 ”(鸭窠围的夜 )这种古朴而典雅的文言句法,作品中随处可见,使得文章更简洁、曲致、委婉,更添古朴生动的新鲜气息。“我拿了个小小的包儿出城时,天已断黑,在泥堤上乱走。天上有一粒极大的星子,目不旁瞬。这星光从空间到地球据说就得三千年,阅历多些,它那么镇静有它的道理。

13、我能那么镇静吗?我心中似乎及其骚动,我想我的骚动是不合理的。我的脚正踏到十七年前所躺卧的泥堤上,一颗心跳跃着,勉强按捺也不能约束自己。可是,过去的,有谁能挡住不让它过去,又有谁能制止不许它再来?时间使我的心在各种变动人事上感受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我得沉默,得忍受。再过十七年,安知道我不再到这小城中来?” (老伴 )湘行散记这样的乡情散文,山水人事皆为实在,与作者生命相连、魂魄相依。沈从文阔别湘西十几年,如今重行故地,故乡的一切自然在记忆中被不断地翻炒熔炼。十六年后,在透骨的相思里翻越烟雨关山再度重逢,体察之细腻,用情之深切,无以复加。一颗心澄澈如沅水,毫无渣滓,自由舒放,随山岚而升举,因沟壑而

14、下沉。吐为文字,自然清灵如水晶,明心见性,秀逸温人。加之沈从文秉性醇厚,心根醇正,能始终正视国族苦难、民生多艰,能关注广大遮蔽下的种种生命的欢喜和忧愁,而绝无对世外桃源、逍遥生活的迷慕,发为言自然是庄严简洁、深切而本色的。无凌空虚蹈之弊,妄言放诞之疾。笔墨纵横均出自心源,出自人的至性常情,所以,磊落、澄明。2.2 语言的典雅美湘行散记用语典雅、富丽。在遣词造句方面,沈从文是受古典文学影响最深的现代作家,行文中注重骈散结合,长短句错落有致。他把古典词汇中典雅、高贵、精致、飞扬的一面,经过心灵的筛选和内化、编织和组装,裁制成现代散文的金缕玉衣,既古色古香又华严端庄。不仅使一些在白话巨浪中奄奄待毙的

15、古典词汇和句式,再度青葱郁发,熠熠生辉,而且,描景叙事,为湘西增添了一层美丽而神秘的面纱:“辰溪县的位置,恰在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小小石头城邻水倚山,建立在河口滩脚岩壁上。河水深到三丈尚清可见底,河面长年来往着湘黔边境各种形体美丽的船只。山头为石灰岩,无论晴雨,皆可见到烧石灰人窑上飘飏的青烟与白烟。房屋多黑瓦白墙,接瓦连椽紧密如精巧图案。对河与小山城成犄角,上游为一个三角形小阜,阜上有修船3造船的干坞与宽坪。位在下游一点,则为一个三角形黑色石岨,濒河拔峰,山脚一面接受了沅水激流的冲刷,一面被麻阳河长流的淘洗,岩石皆玲珑剔透。山半有个壮丽辉煌的庙宇,庙宇外岩石间有成千大小不一的浮雕石佛。太平无事的

16、日子,每逢佳节良辰,当地驻防长官,县知事,小乡绅及商会主席,便乘小船过渡到那个庙宇里饮酒赋诗。 ”(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 )沈从文用词文白杂糅,滤清了文言词汇的古奥和艰涩,留下了富丽和典雅。以古典句式为框架,现代语汇为砖石,既严谨、整饬、内敛,又畅达、流丽、洒脱。造句中,舍去虚字浮词,只保留肌肉和筋骨,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句段,既古韵悠扬又新姿勃发,既给人一种诗性的古雅之美,又有一种鲜活的灵动之气。这种文白杂糅的语言,亦雅亦俗,既有阳春白雪般的抒情诗的氛围,又有下里巴人凡俗生活的艰辛和野趣,雅得令人心驰神往,俗得让人似曾相识,这两种看似不可调和的风格竟然被他调度的出人意料的和谐。以至于我们竟会有

17、这样的感觉,如果没有这份“雅” ,那么湘西也似失去了一层纱,变得鄙陋而又庸俗;如果少了这份“俗” ,那么他笔下的湘西又好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美人,可望而不可及。2.3 语言的通俗美沈从文一再宣称自己是一个乡下人,同样也有着根深蒂固的湘西情结,他保守、顽固,却深深地爱着那片土地,那条长河。因此, 湘行散记中用了大量的群众语言野话和方言。作品中出现的多处以人物对话为主体的生活实录时,沈从文就一改优雅和唯美,粗言俗语往往扑面而来。 湘行散记多着意于凡人琐事,流连于俗世间真实朴素的温馨,文中多次记述水手互相间的辱骂,粗语脏字脱口而出:“朋友口中糅合了雅兴与俗趣,带点儿惊讶嚷道:这野杂种的景致,简直是画

18、! ”“自然是画,可是是谁的画?我说。 大哥,你以为是谁的画?我意思正想拷问一下,看看我那朋友对于中国画一方面的知识。 ”“他笑了。 沈石田这狗肏的,强盗一样好大胆的手笔!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多少钱一个月!我说, 一块钱一月,是不是? ”“那个小水手自己笑着开了口:多少钱一月?十个铜子一天,X 他的娘。天气多坏!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作品中出现很多对话,沈从文不改动,不修正,照本铺陈。因为“他们并不是吵架,不过在那里说话罢了。这些人说话照例永远得使用个粗野字眼儿,也正同我们使用标点符号一样,倘若忘了加上去,意思也就很容易不清楚了,这样粗野字眼儿的使用,即在父子兄弟间也少不了”

19、 4。作品展露了湘西人民的这种生命的本相,展露了他们为人4的简单与简明,爱恨张于外,不掩藏,不伪饰,心口如一,仿佛一切优雅文字都将隔断这份真实与真纯,世俗和朴素。沈从文的语言是独特的,对于作品中的对话,一字一句,他都毫无改变地写下来,使用了大量体现民俗的方言词汇,那些话语,充满了乡野的味道,可以使读者嗅出泥味和土香,为作品增添了新鲜与活泼的气息:原来这小妇人虽生在不能爱好的环境里,却天生有种爱好的性格。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爱好:爱漂亮,爱打扮,注意衣着。与现代汉语表示对某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加活动的词“爱好”不同。一个人若不明白我那地方的习俗,对于我父亲的慷慨会觉得稀奇。其

20、实,这算命的当时若说:“大人,把少爷拜寄给城外碉堡旁大冬青树吧。 ”我父亲还是会照办的。一株树或一片古怪石头,收容三五十个寄儿,照本地风俗习惯,原是件平常事情。且有人拜寄牛栏的,井水的,人神同处日子竟过得十分调和,毫无龃龉。 (滕回生堂的今昔 )拜寄:指认某人或某物为自己或自己子女的干爹或干妈的风俗。一般有两种情况:出于某种原因或目的认某人为自己的干爹或干妈,这是常见的情况;在凤凰县,在旧时,如某一人家的子女体弱多病,服药无多大效果时,父母听从仙娘(女巫)或算命先生的建议,把子女拜寄摊神或自然界中的东西,例如古树、怪石、石碑、桥梁等,作为这些东西的干儿、干女,求它们保佑长大成人。作法大致是用红

21、纸写一拜帖,上写小孩姓名、年龄等事项,另用红纸做一双很小的鞋,粘在拜帖上,再将拜帖粘在拜寄的东西上烧香和纸祈求。窄巷里石板砌成的行人道上,小孩子扛了大而朴质的雨伞,响着寂寞的钉鞋声。(老伴 )钉鞋:橡胶雨鞋出现前,湘西人民在雨天外出时穿的雨鞋,用牛皮或布做成。布底鞋先用桐油油过,然后在鞋上钉几排专作钉鞋用的圆头打铁钉;皮鞋底则先钉钉,后油油。这种鞋笨重,走在石板上是叮叮作响。他因此抖气离开了家乡,来到武士荟萃的凤凰县卖卜行医。 (滕回生堂的今昔 )抖气:赌气直等到两个半月以后,尸身为人在无意中发现时,那狡猾强悍的煤矿工人,在辰溪与芷江两县交界处的土匪队伍中称小头脑,干打家劫舍捉肥羊的生涯已多日

22、了。 (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 )捉肥羊:绑架有钱人或其子女, 借以勒索钱财的行为叫绑票, 被绑票的人叫肥羊或羊仔,以前被绑票的人叫旧票羊仔,也叫吊肥羊。作品中的方言不只以上几个,而是与作品融为一体,例如“讨嫌” (使别人厌烦) ,4沈从文:湘行散记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73 页5“学故事” (讲故事) , “向火” ( 烤火,在火炉或火堆旁取暖) , “拢岸” ( 靠岸)等等。这些方言,以其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人情风貌,将作者、作品与湘西构成难舍难分浑然一体的牵连,交代了作品中人物身份,刻画了作品中人物深层心理,抒发了作者细腻的情感。 5

23、湘行散记中大量方言与野话的使用,使得作品呈现出恬静、和谐、优美而独特的湘西风情。作品通过生动活泼的湘西口语,叙述中透着浓浓的暖意,用朴实的语言展现了湘西边地淳朴的民风、民情与习俗,回荡着湘西人的乡音,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湘西的自然美与人情美。2.4 语言的意境美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交际用语,它可以通过简单或富丽的辞藻,描绘出一幅亦动亦静,或走或停,似画布又似电影的场景,使人身临其境或陷入遐想。沈从文懂得书法,也深研过传统绘画,深知运笔走势的精妙所在,也深知真正的大师是在细微毫芒处见功夫。所以转为文字描写,他能不着痕迹,轻轻的几笔就把一个景色的神髓,或者是人类微妙的感情脉络勾画出来。叙事写

24、人,在鲜活处落笔;画景传情,以光色降人。忌呆板,忌钝重,不铺张,不深掘。用词走笔,一如风推水波,轻灵跳荡,转折无痕。例如:“我仿佛被一个极熟的人喊了又喊,人清醒后那个声音还在耳朵边。原来我的小船已开行了许久,这时节正在一个长潭中顺风滑行,河水从船舷轻轻擦过,把我弄醒了。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只五句,不仅将时间的绵延,场景的转换,梦境与现实,感觉和意绪,恍惚之态与清醒之状,以及对未来新途的一点淡淡憧憬悠然写出,给人以无尽的想象,而且,也鸟迹无痕地由上篇渡入本文,开启了新的篇章。沈从文极善于将语言调理成进行时态,即使是静态场景,也写得玲珑多姿,活色生香。例如:“小船上尽长滩后,到了一个小小水

25、村边,有母鸡生蛋的声音,有人隔河喊人的声音,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许多等待修理的小船,皆斜卧在岸上,有人在一只船边敲敲打打,我知道他们正用麻头与桐油石灰嵌进船缝里去。一个木筏上面还搁了一只小船,在平滩中溜着,忽然村中有炮仗声音,有唢呐声音,且有铜声;原来村中人正接媳妇,锣声一起,修船的,放木筏的,划船的,都停止了工作,向锣声起处望去。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这动静结合的进行时态的描写,描绘出一幅热闹的小水村生活图景,似电影又似画布。热闹与安静的和谐,一切亦动亦静,仿佛有意又仿佛无意,似乎相离又似乎相依,令人心驰神往。5 文中关于方言的释义参阅参考文献6沈从文作品中湘西方言释义。62.5 语言

26、的节奏美湘行散记的语言节奏张弛适度,舒缓从容:“小船应停泊的地方,照史籍上所说,出丹砂,出辰州符。事实上却只出胖人,出肥猪,出雨伞。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那种黛色无际的崖石,那种一重重幽香炫目的奇葩,那种小小回旋的溪流,合成一个如何不可言说迷人心目的圣境” (桃源与沅州 )沈从文言词上的排比、对仗、仿古等,放缓了语言的流速,读者必须细嚼慢咽,才能品出滋味,而不像说纯白口语那样,可大块鲸吞。 湘行散记是散文中的“大制作” ,须从容地铺叙,缓缓地勾描,犹如万米长跑,当以稳健见长。而不像多数小品文那样,一题一世界,一篇一情怀,如百米冲刺,转瞬即完。对沈从文而言,入骨的乡愁和巨大的生命悲情往往

27、是深敛而缓发,每字每句均从心底流出,深挚而绵长。一条河流书写一段历史,写一篇文章同时也写一本大书。将整个的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浓缩为心灵的哀欢,化为文字,一如那无底的长河水,悠悠而来,缓缓而去。然而,沈从文的散文语速也并非总是这样“缓” ,也常有扬帆飞渡的时候。“地方又出煤炭,为湘西著名产煤区,似乎无处无煤,故山前山后随处可见到用土法开掘的煤井。沿河两岸皆常有运煤船停泊,码头间无时不有若干黑脸黑手脚汉子,把大块烟煤运送到船上,向船舱中抛去。若过一个取煤斜井边去,就可见到无数黑脸黑手脚人物,全身光裸,腰间围上一片破布,头上戴了一盏小灯,向那个俨若地狱的黑井爬进爬出。矿坑随时皆可以塌陷或为水灌入,

28、塌了,淹了,这些到地狱讨生活的人自然也就完事了。 ”“弟兄,弟兄,对不起,你们送了我那么多远路,有劳有偏了!话一说完,猛然向那深井里跃去。几个人赶忙抢到井边时,只听到咚的一声,那矿工边完事了。 ”(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 )当沈从文目睹湘西在历史巨变中百业凋零、民生维艰的落寞景况时,总生发无限感慨。但他不谴责,不控诉,不批判,而是拉直了百结愁肠,把一腔怜悯和无奈,失望和忧郁,化为大段抒情独白,一泄而出。3.结语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在文学这门语言艺术中,语言是文学作品中的精灵,文学作品通过文字这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突破了语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呈现出一个意蕴无穷的感性世界。

29、 湘行散记吸取了书面语、文言文以及方言野话的特色,通过简约而典雅、通俗而意境深远的语言文字,文白杂糅,亦雅亦俗,讲述了湘西人民哀而不怨的生活场景,描绘了一幅幅山清水秀的世外景观,合成一幅具有7神奇魅力而又美丽忧伤的湘西画卷。参考文献1广东省出版集团.大家小集沈从文集M. 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7.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32-280.3沈从文.湘行散记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4陈非.沈从文散文的语言形态与结构艺术以湘行散记 湘西为例J. 名作欣赏,2007(21).5彭荆风.湘行散记的艺术构思J. 吉首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1992(3-4 ).6刘壮翀,刘壮韬. 沈从文作品中湘西方言释义J. 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92000.7张贤平.略谈沈从文作品的语言特色J. 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6(4).8云冬.沈从文湘西题材散文研究述评J.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5(4).9梁英.论沈从文湘西散文的诗性特质D.湖北: 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