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水平之探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21534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水平之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提升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水平之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提升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水平之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提升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水平之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提升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水平之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提升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水平之探究摘 要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组成部分,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及促进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结合平时工作实践经验,就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如何提升自身服务水平进行研究讨论。 关键词生产力;基层;促进中心;经济建设;科技服务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279-02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以科技型企业为服务对象、以为企业组织各种科技力量为手段、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目的的科技服务实体。 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

2、心认定和管理办法指出: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为前提及以深化企业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力及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为目标的科技服务机构,同时生产力促进中心承载着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任,即积聚尽可能多的创新要素,开展系列专业化服务,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的重组升级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强科技对区域社会经济及科技事业发展的支撑力。从1992 年 4 月首次提出至今,生产力促进中心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其服务能力已得到较大的提升。目前,生产力促进中心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及增强企业技术服务水平及市场竞争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据

3、2012 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全国共有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1158 家,占全国中心总数的 59.85%(见表 1) 。另据 2013 年资料显示,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有 1283 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60%(见图 1) 。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所占比重之大,对我国经济建设及科技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之现状与弊端,提出初步改良对策。 一、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之现状与弊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地方对科技发展的逐渐重视,各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科技服务更具特色,发展势头良好,

4、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影响着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宗旨是为企业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提供服务,那么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必定对此项服务工作的成效产生决定性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虽有明显增强,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相比,依然有待提高,比如多数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企业均为经常接触且较熟悉的客户,如此表现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创新服务意识淡薄;生产力促进中心往往被动开展系列协助科技部门的事务性工作,且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未做好相应的总结工作,如此表现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主动服务意识淡薄。 (二)公益性服务体系尚待健全 现阶段,全国各省

5、、市、县区均建立起生产力促进中心,且以综合性业务为主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约占 80%,而此类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业务多承担着政府外延性服务,如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转移、科技统计分析、受理及评审科技项目等,此类业务体现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社会公共职能,因此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征。由于大部分业务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因此无法收费,虽然某些业务属有偿服务,但获取的服务性收费却难以满足自身生存及发展所需,再加上大部分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由于编制问题,是与另一个事业单位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增加工作量却没有增加收入甚至工作经费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有些工作的开展就具有一定难度,从而导致部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公益性职能逐

6、渐淡化,甚至缺失。 (三)科技服务创新不够 我国各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初步形成较为规范的工作模式及服务范围,为地方科技服务工作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地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企业科技创新需求较从前有所改变,生产力促进中心所提供的系列科技服务往往未能紧随新形势新变化适时做出调整,即始终采用原有的工作模式及服务范围,从而导致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的创新能力低,并最终影响到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成效。 二、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工作之改良对策 鉴于以上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之现状以及所面临的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良,以促进其科技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 (

7、一)抓住机遇,改善服务环境。 自 2011 年以来,国家科技部相继颁布及修订了系列文件,如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 现代服务业科技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 、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规划 、 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细则 、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产业集群、服务基层科技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等,且文件纷纷提出:“促进科技服务产业化,全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 “推进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等,为科技服务工作的开展创造空前的发展机遇。各地区科技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相关细则,在硬件、制度、资金等方面提供保障,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让科技人员愿意服务,乐于服务。同时,科技人员要以科

8、技服务为己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并提升自身的科技服务水平。 (二)立足公益,强化服务意识。 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由于科技服务投入大,收益甚微,所以一直是科技服务的盲区,却是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重点。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理应转变观念,立足公益,努力为农村和中小微企业提供科技支撑。作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科技人员,应落实好下列工作: 1.将科技服务作为考核科技人员年度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服务企业数量、服务项目、服务次数、服务成效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考评。 2.党员牵头,下基层,接地气,联系群众转作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基层生产力促进中

9、心所在支部党员干部更要以身作则,组织人员到农村,到小微企业,深入考察,详细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不能在办公室里想当然,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判断企业需要什么。现在农民和企业需要的往往不是种植栽培和生产技术,倒是营销手段,如电商,微商营销等。所以,科技人员要对接好农民和企业的需求,结合发展实际,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三)培养人才,提高服务能力。 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高低,势必影响到生产力促进中心整体服务水平。由于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人员编制较少,人员结构比较简单,人才储备较少,因此应该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一是全员参与学习培训。定期组织本单位全体人

10、员参加各种业务培训,让每个人都成为“能服务,善于服务”的“服务先锋” 。二是在服务中学习。要以谦虚的学习的心态,与生产或销售服务一线人员深入沟通交流,在服务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进步。参加过服务一线的科技人员经常会发现,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在实际运用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自己以前书本上所学到的,其实是非常肤浅的皮毛。遇到实际困难,要设法帮助服务对象向专家求助,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三是要纵向学习,横向合作。组织业务骨干向更高级别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学习取经,而且加强与同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业务和经验交流,组建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及技术转移业务联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还要与兄弟单位,本地区行业协会、学会以及

11、研究机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展科技服务。四是引进人才。根据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需求,适当引进一些高层次人才和综合型人才,改善中心的知识结构,增强本中心潜在的服务能力。 (四)着力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等也应该不断创新。由于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要面对中小微企业和农民,为此,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开展培训。1、培训农民。组织农业、网络技术专家深入农村,教授他们农业生产所需机能,并让他们学会主动通过网络认识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学习先进的网络营销手段,逐渐培养他们科技兴农的意识,同时结合农民自身实

12、际情况,找出适合他们的农业发展道路。2、培训农民工。中小微企业解决了大量农民工就业问题,但农民工缺乏专业机能。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要想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就应该大力开展农民工机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机能,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 二是针对行业共性问题,搭建公共服务平台。1、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缺乏资金的问题,中心应该与银行机构合作,搭建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2、针对中小微企业生产设备、检测技术装备薄弱的问题,中心应该组织企业建立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并联合质检部门建立产品检测中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性或专业性的检验认证服务。 三是联合企业战略发展研究专家,为本地区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协助企业制订发展战略。包括产品发展战略,专利战略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等,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结语 目前,我国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实践虽已初见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为此,各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要紧紧抓住社会转型的大好机遇,提高促进企业发展的服务意识,大力培养人才并着力创新,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赛花,吕一尘.珠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广东科技,2012,21(10):53-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