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汇储备缩水释放了什么信号2014 年 6 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 3.99 万亿美元,这是历史的最高点。但随后逐渐下降,截至 2016 年 2 月,这个数字降到了 3.20 万亿美元。 也就是说,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所谓的“4 万亿”外汇储备已经“缩水了”将近 8000 亿美元。形象地说,这几乎是“缩水”了一个土耳其或者荷兰的 GDP。 数字是惊人的,背后的解读也是不同的。悲观者认为,中国实体经济下行,企业群体“出口创汇”能力下降,与此同时,外资的撤出正在加剧,这些因素都在不断影响国际收支,所以最后体现为外汇储备的“缩水” 。 但外储的减少,这也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信号。它背后到底代表了什么
2、? “藏汇于民” 理解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减史” ,必须要先从外汇储备的“生成机制”开始。 所谓外汇储备,其国际通行的定义是: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稳定汇率等需要,各国中央银行或者其他政府机构所持有的外汇资产。 那么,这些外汇资产是如何到了央行手中的?举个企业“出口创汇”的例子来说:外贸企业 A 出口一批商品到美国,美国客户以美元支付货款,那么 A 在收到这批美元货款之后,它会向中国国内的银行 B“结汇” ,即把美元兑换为等值的人民币,那么美元就到了银行 B 手中。 银行 B 再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在这个市场,央行是最大的外汇买家,银行 B 需要把这批美元和央行进行交易,那么又会从央行手中得到等值的
3、人民币,而美元最后到了央行手中。最后,央行再“转交”外汇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和投资,于是这些外汇几经转手之后就成了外汇储备。在这个从企业货款到外汇储备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的环节。第一个是,企业的“结汇” ,即企业把收到的外汇兑换为人民币。在我国于2007 年废除强制结汇政策之后,企业有了两个选择,一是结汇给银行,二是自己持有。 长期以来,业界谈中国货币之所以“被动超发” ,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以企业 A 为代表的企业群体,都不愿意持有外汇,最后外汇都到了央行手中,而央行要“买下”这些外汇,只能通过发行基础货币来“买” 。在“被动超发论者”看来,这种央行发行基础货币的行为,实属无奈,是一种“被动”行
4、为。 过去一两年时间,由于预期变化,我国企业和家庭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优化” ,需要增持一部分美元资产,或者偿还一部分美元债务。同时,银行金融机构也为了市场需求会增持一部分外汇头寸。因此,反映出来的结果就是外汇储备有所减少。 “藏汇于民”的说法,其实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外汇储备“生成机制”的第一个环节和第二个环节都出现了“问题”:企业 A 愿意部分持有外汇,而不是将外汇全部结汇给银行;而银行 B 同样愿意持有一部分外汇,而不是全部“卖给”央行。因此,两个环节都出现了“截留” ,所以最后到外管局手中的外储少了。 2015 年,中国企业和个人跨境外汇净支付 2400 多亿美元,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境外
5、消费、留学支出等。对外投资对外储的影响,刚好和外储“生成机制”相反,企业 A 从银行 B 换汇,银行 B 再向央行“购买”外汇,那么自然外储也会减少。 更重要的是,银行 B 向央行“购买”外汇的过程,也等于央行从银行 B 手中回收了人民币。所以,业界才会有观点认为,外储下降,其实会减轻中国的通胀压力。 实力还是负担? 因为“被动超发”的原因,外汇储备曾长期被看作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一种“负担” 。但实际上,在改革开放之初,外储长期是国家“实力”的象征。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派出了以邓小平、乔冠华带队的赴美代表团。但一切准备就绪之时,突然发现去联合国不能用人民币,必须用美元。 于
6、是,中央紧急下令全国的银行将美元集中,最后共找出 3.8 万美元,成了当时赴联合国一笔宝贵经费。因为太过“宝贵” ,以至于代表团住进了美国的豪华酒店,竟然连工作人员的小费都给不起。 这一则广为传播的外交轶事说明了外储的一个重要作用,即它是国际支付和清偿的主要手段,政府手中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外储,国家机器才能正常运转。此外,外汇储备的另一大作用是稳定汇率,这种汇率的“稳定机制”发生在外汇储备“产生机制”的第二个环节。 1990 年代初,由于一些复杂的历史原因,人民币面临极大的贬值压力。如果任由人民币贬值,会造成两个严重的后果,一是人民群众、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会受损;二是套利者的猖獗,会危及
7、国家金融体系乃至社会的稳定。于是,中国打响了改革开放后一场意义重要的人民币汇率保卫战。 以 1993 年为例,人民币的汇率从年初的 7.4 左右上升到年中的 10.9元左右,在一些地方,这个数字甚至突破了 11 元。于是央行开始积极干预汇市。最终,通过对美元外储的不断抛出,把人民币的汇率基本稳定在了 8.6 元8.8 元之间。 1994 年,中国启动了国家财税金融大改革。与此同时,也实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其中,最关键的改革举措是实行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在这个制度之下,出口企业的外汇除了少部分留存之外,须结汇给银行体系,最后再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到了央行手中,成为了国家的外汇储备。 1990 年
8、,中国的外汇储备第一次突破 100 亿美元,达 110.93 亿。1994 年之后,中国的外汇储备每年几乎都以超过 100 亿美元的数字增长。到 1996 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破千亿,达到了 1050.29 亿美元。 外储的大量增长,让中国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这种承诺显然必须以充足的外储为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在抵御索罗斯“袭击”港币时,中央政府强大的外汇储备支持,同样是信心的来源。 理性看待 2006 年 2 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比 GDP 赶超日本早了 4 年。直到 2010 年,中国 G
9、DP才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外储之所以很快跃居世界第一,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加入 WTO,让出口部门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数据显示,2002 年之后,中国的外储几乎以每年超过 1000 亿美元的速度增加。2004、2005 和 2006 年,每年的增幅超过了 2000 亿美元。 由于外储的增速前所未有,强制结售汇制度便显得不再那么重要。2007 年 8 月,国家外管局宣布,境内机构即日起可自行保留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这意味着,机构和企业无须按照强制结汇的政策,将有限保留之外的外汇转卖给央行。 但强制结汇的结束,并未改变外储猛增的趋势。2006 年,中国外储为 10663.44 亿美元,到
10、了 2007 年,数字达到了 15282.49 亿美元,增幅超过了 4000 亿美元。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复杂,因为由于资本项目的管制,机构和企业手中的外币无法完全自由地对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如果不结汇,只能留在手中。同时,国内的外币存款利率极低,也缺乏相应的投资工具,所以机构和企业持有外币的积极性并不高,结汇给银行体系反而更加“划算” 。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让人民币长期处于升值预期之中,机构和企业当然愿意将美元兑换为人民币持有,从而坐享人民币升值的收益。在 2014 年 6 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逼近 4 万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 但情况不久之后就发生了改变,因为人民币的贬值
11、预期变得越来越强烈。其中,最受关注的原因是中国国际收支的悄然变化。 从 2014 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的国际收支开始出现逆差,其中仅有2015 年第二季度为顺差。国际收支的逆差,必然影响到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外汇储备。从 2014 年第三季度开始,我国外汇储备开始出现下降。2014 年 6 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 3.99 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点,截至2016 年 2 月,这个数字降到了 3.20 万亿美元。 形象地说,外汇储备是企业和国民的“辛苦钱” ,但它对内并无支付价值,甚至可以看作央行因为发行基础货币而产生的“负债” 。作为一个经济大国,要真正做到“藏汇于民” ,不妨适当放宽企业和国民投资海外的限制,通过民间的、分散化的对外投资,分散这些“辛苦钱”的投资风险,这或许才是一条正路。 (摘自南风窗)2016 年第 7 期, 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