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长海县广鹿小学 杨丽君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 ”结合实例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一、营造动手实践空间。1、从学生已有的熟悉的经验入手生活中的东南西北,我认为让学生借助太阳辨认比较好,而不能呆在教室里死记硬背。因此,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上这节课,我先提出问题:谁能说说我们怎样辨认东、南、西、北?让学
2、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北斗星在北方等。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回忆一年级时学到的一首关于方向的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有了这些经验,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中央,让学生观察并说说操场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建筑物,同学们情绪高涨,一个个都抢着说。之后通过学生的讲解活动,把少数人的知识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知识。接下来让学生“找方向”和“指方向” ,以加深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认识。在这里,老师充当的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2、用游戏巩固成果。为了避免机械的记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我用游戏来巩固
3、成果。如:向北学袋鼠跳 5 下,向南学鸭子走两步,向东挥挥手,向西说拜拜等。回到教室后,我随机站在同学座位处,同学们说说我的东南西北方向座位上的同学是谁;然后指定一同学,大家说说他的东南西北方向座位上的同学是谁;同桌再互相说说自己的东南西北方向座位上的同学是谁。全班同学再全体分别转向其他三个方向,换了方向之后,指定一同学,大家说说他的东南西北方向座位上的同学是谁;同桌再互相说说自己的东南西北方向座位上的同学是谁。在游戏中,学生一遍遍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但学生学得很扎实,很轻松,也不觉得单调。这样课堂的有效性就得到了保证。3、把实践活动延伸知识来源于实践,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4、尽量给学生提供适合探究的问题情境。我认为有效的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新教材以儿童化方式呈现数学知识,从孩子的角度去看数学、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能深深吸引学生。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开展活动,动手实践时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广。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可实践因素,引导学生参与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动手的快乐,陶醉于动手的快乐。例如在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探索任意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先猜想,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试围,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结果有所不同,这样使学生
5、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产生思维冲突,从而提出数学问题“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围不成呢?”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进一步的探索交流中得出结论,即较短两条边的和等于或小于第三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只有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再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课前有一部分学生就能说出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这一知识点。但是如何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而不是仅仅知道这个结论而已。教学中我这样引导学生“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180呢?你能肯定吗?”学生纷纷动手实践探究,有的学生量一量、算一算;有的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有的学生折
6、一折。他们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等一系列操作活动,找到了几种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的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后,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三、培养学生有序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要想操作有序,教师要做好指导。1、操作演示法。可以是教师的
7、示范性演示,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比如,当学生开始指角时,不是很准确,我就通过示范指导学生怎样正确指一个角,让学生明确了正确指角的方法,这是教师的示范性演示。再如:比较角的大小环节,请了两组学生进行了直观的演示,这就是学生的操作演示。比如,在观察角的大小变化时,让学生注意观察角的张口,并且用手指一指,角的张口在哪,是怎样变化的。在演示中只有这样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与方法,才能使操作更有实效。2、充分利用课件指导操作。利用课件演示更形象、逼真,如果把它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玩角之后,我说:“玩角中你发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
8、看大屏幕。怎样把角变大?(往两边拉,使张口变大)怎样把角变小?你想说什么?”学生看到课件后,进一步明确了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还明白了怎样使张口变大,弥补了学生操作中看不到的细节。再如:两个角用眼睛分辨不出大小时,我这样设计:“老师的角与他的角比哪个大?两个角用眼睛看不出来怎么办?捏住角和同位比一比谁的角大?怎么比?谁到前面比一比?看屏幕演示他们比的方法(顶点与顶点重合,下边与下边重合,比另一边,看哪个角张口大)用这个方法同桌比一比角的大小。继续看课件演示(两个角其中一个角两边变长,另一个角两边变短)看后有什么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发现了什么? (角的大小跟角的张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这样的操作演示更加清晰,更直观,更科学,更有效,思维的火花在一次次的绽放。总之,有效的动手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动手实践如何有效一直是我们教学中要潜心研究的问题。让我们用好动手实践这把金钥匙,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责任编辑: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