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峰:过度标签化的弱势群体媒介形象.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26954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俊峰:过度标签化的弱势群体媒介形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夏俊峰:过度标签化的弱势群体媒介形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夏俊峰:过度标签化的弱势群体媒介形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夏俊峰:过度标签化的弱势群体媒介形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夏俊峰:过度标签化的弱势群体媒介形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夏俊峰:过度标签化的弱势群体媒介形象摘 要 夏俊峰事件是发生在 2009 年的冲突性事件,被媒体广泛关注和追踪报道,也都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关注和舆论反响,直至 2013 年才落下帷幕。可以说,夏俊峰事件一方面都是广泛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冲突性事件;另一方面,夏俊峰事件也能代表媒体报道的部分倾向。此次正是对这起事件的分析,考察媒体对于社会冲突性议题中的过度标签化倾向。 关键词 夏俊峰 标签化 弱势群体 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C913.6 文献标识码:A 1 理论背景 1.1 从拟态环境到媒介形象 要探究“媒介形象” ,必须回到它的理论源头: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假说。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

2、著名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Public Opinion)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理论:“在我们观察世界以前,已有人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的了。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媒相当发达的当代社会,人们并不是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来认识外部世界。大众传媒不仅根据对事实的选择、加工构造了拟态环境,影响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知,更会导致人们按照拟态环境所暗示或倡导的意义、价值观行事,从而使得客观环境朝着拟态环境演变发展,客观环境和拟态环境之间的区别将越来越小(藤竹晓,1968) 。 在“拟态环境”拓展的理论中, “媒介形象”作为一个学术术语正式应用于研究中始自上世

3、纪 60 年代。特雷纳曼和麦奎尔等人(1960)就英国大选开展了对政治人物电视媒介形象传播效果的研究,结果发现尽管组织的媒介形象短期内并未对选民的总体政治态度和投票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但媒介所塑造的形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选民。 因而,媒介形象作为一种媒介对现实的反应,对客观现实也产生着影响。 1.2 刻板印象与标签化 “刻板印象” (stereotype)最早由李普曼(Lippmann,1922)提出,用以解释人们对世界的错误观念和偏见,专指那些事实上非理性的、刻板固执的态度,认为个体对事物的认知深受个人既有的成见或头脑中的图像所影响,从而首次将该词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此后,刻板印象研究

4、成为西方新闻传播学和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在新闻中,标签化是指运用“贴标签”的形式进行新闻表达和新闻处理(梁立超,2011)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通过对新闻人物及新闻事实的核心要素进行提炼概括,套用流行用语、网络热词,以“贴标签”的形式加以呈现,使得新闻特质以“关键词”的方式得以呈现的现象,被称为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金宏奎,周浒,2013) 。 2 标签化的夏俊峰 由于夏俊峰案持续时间长达五年,涉及的报道数量和类型庞杂,在媒体报道分析中以四个阶段为划分节点,分析主要的媒体报道。 2.1 一审前 夏俊峰案发生直到一审宣判,媒体关注寥寥无几,仅有的几篇文章也只是常规而简短的消息报道,未引发

5、舆论反响。 2.2 一审至二审 夏俊峰案进入凤凰网、腾讯网等主流网媒视野是在 2010 年以后,此阶段为各大媒体广为转载的报道来自新京报的一篇小贩称遭殴自卫刺死两名城管 无目击证人获死刑 。这篇文章对事件的陈述比较客观,对夏俊峰、受害者双方的家属及辩护律师说辞均予以报道。 2.3 二审至死刑核准 二审之后,媒体对夏俊峰案的关注主要聚焦在其妻张晶和其子夏健强身上。 在二审至死刑核准这个阶段,几乎未见对受害人(张旭东、申凯)家庭的报道,出现了报道真空。也少有媒体关注一审二审的判决文书,持“判决不公”的网友的质疑在判决书中都有解释,但却为媒体忽略。而媒体对夏家的报道却营造了一种悲伤凄凉的氛围,让受众

6、不自觉地对夏俊峰及这个家庭的遭遇怀有怜悯、同情之心。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夏俊峰的妻子张晶更多地走入媒体视线,媒体对她的采访较多,给予较多的话语空间。可以说,这个阶段的报道营造出了夏俊峰一方“弱势” ,“受欺凌”的形象。 2.4 执行死刑之后 媒体对此的报道重点依旧是夏家妻儿老小的反应,此外,也大量报道夏俊峰死前坚称自己的杀人行为是出于正当防卫,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不乏名流)对夏家的帮扶和捐助。 在此期间有对受害人(张旭东、申凯)家庭的采访和报道,多作为报道中的一方与夏俊峰方面一同报道,也有对受害人(张旭东、申凯)家庭的单独采访,如新京报对申凯父亲申向党的专访,申凯父亲表达了自己丧子的悲痛。 可以看

7、出,在对夏俊峰的报道中,在媒体报道最集中的时期(一审至死刑后) ,夏俊峰身上被贴上了“普通小贩” “底层”的标签,被塑造了“弱势”和“受欺凌”的形象,也被给予了更多的话语空间。 3“弱势”标签化的原因探讨 3.1 现实中的弱势形象 在现实中,底层群体确实呈现出了弱势化的表现,无论是服务员还是小贩,在现实中缺少话语权,面对冲突(如与政府工作人员的冲突,与城管的冲突)也缺少地位和权力,博弈困难,是相对的弱势一方。相反,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官员还是富商,社会中确实存在话语权较强、较为强势的其他形象。虽然这种强势和弱势是相对的,但这种落差和现实差距确实能够导致现实生活中的面临两方冲突和矛盾时,底层群体受欺

8、压的可能性更高。 这种现实有时会影响新闻记者的个人立场和个人判断,遇到冲突性事件和矛盾问题,面对一方的身份是底层群体,另一方是官员等群体,很多记者会预设立场,支持弱势一方或给予其更多的话语空间,并在表达中将其标签化,利用其身份特征将其塑造成“弱势”群体的形象。 3.2 原型沉淀唤醒记忆 原型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象征、人物、母题、思想或叙述模式即情节,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联想是可以独立交际的单位,其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叶舒宪,1988) 。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稳定的对外在事物的认知方式、认知角度和认知结果。像人的生理特点可以遗传一样,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沉淀在心

9、灵的深处,也被继承下来(荣格,1987) 。 “原型沉淀”效应,其意义在于唤起了从人类童年时期就隐藏、沉淀在人们心中最底层的某种情感,使得似曾相识的经历得以重温,让受压抑的情感得到了满足(曾庆香,2004) 。媒体对夏俊峰的角色进行了原型沉淀,之后更符合受众的社会心理,引发共鸣,对于媒体而言,更加利于传播和吸引受众。 3.3 媒体简单化操作 标签化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可以用最少的文字传递最大量的信息,特别是在新闻标题中更加简洁也更能引起注意。媒体自身运用标签化的形式,能够对新闻进行快速分类和处理。很多媒体在处理时,并没有根据新闻专业主义进行“超然、客观、平衡”的报道,在事实不明的情况下站队和预设

10、立场,这也是标签化处理的可能原因。 4 总结与讨论 传统标签理论认为,那些凭借权力占据了统治地位的集团可以通过贴标签,宣布被统治者为“越轨行为者” ,来歧视、控制和镇压被统治者。因此,这种贴标签经常是不公平的。社会的弱势群体在过去,更容易被张贴上负面标签(束钰,2010) 。但在夏俊峰的报道中,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标签现象与传统理论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夏俊峰凭借“弱势”群体的标签,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媒体报道倾向,获得了更多的话语空间。这种标签化有积极的一方面,能够更大程度地引起受众注意,并引起社会对此类问题的广泛关注,形成针对某一类议题的社会普通舆论,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有积极作用。 但现实来看,

11、现在的标签化不符合媒体的客观报道精神,无法传达事实真相,煽动社会普遍情绪,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容易反被利用。在夏俊峰案中,其妻子张晶在事后承认,确实有网络推手的帮助,不断发布其困难和凄惨的境遇,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帮助夏俊峰案的改判。而媒体在此过程中依然对夏俊峰一方进行大量报道,不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独立原则。 应该注意的是,随着夏俊峰在媒体上呈现“弱势”群体的形象,其相对应和对立的一方也就不断被污名化,虽然在面临冲突报道,两方身份有差距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可以给予弱势一方一定的倾斜和表达空间,本意也是为了平衡报道和客观报道,但媒体对夏俊峰长期报道的倾斜,已经是一种倾向化的报道呈现。在此类报道中

12、,过度标签化的处理存在问题,新闻媒体应该坚持专业主义精神,对报道进行更理性的呈现。 参考文献 1 Lippmann,W.(1922).Public Opinion.Lawrence Elbaum Associations,Inc. 2 Trenaman, J.&McQuail(1961) ,Television and the Political Image,London:Methuen 1961 edition. 3 罗伯特?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林聚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4 叶舒宪.探索非理性的世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5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苏

13、克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 6 曾庆香.新闻话语中的原型沉淀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2). 7 束钰.标签理论下青少年犯罪问题探析J.安徽:安徽大学,2010.。 8 藤竹晓.现代大众传播理论M.日本放送出版社,1968. 9 曾庆香,黄春平,肖赞军.谁在新闻中说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3). 10 夏倩芳,张明新.新闻框架与固定成见:1979-2005 年中国大陆主流报纸新闻中的党员形象与精英形象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2). 11 梁立超.网络热点事件中新闻标签现象研究J.河北大学,2011. 12 金宏奎,周浒.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的思考J.新闻传播,2013(1). 13 张洁.“富二代” “官二代”媒介话语建构的共振与差异(2004 -2012)J.现代传播,20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