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语课堂合作学习问题浅析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已被广泛应用到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但是一些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作学习的运用不当,有滥用倾向。 教学中,教师不分学习任务是复杂还是简单,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给人感觉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课一开始到结束,几乎每一个问题都让学生合作学习,造成片面追求合作学习的局面。这样的课,表面上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就实质而言,学生除了慌乱,不知道在干什么,学习效率低下。 2.教师不会恰当分组。 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时,不知道如何分组才恰当,凡需要
2、合作都是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随便分一分组,没有综合考虑小组成员间的差异。尽管让学生自由组合,自找合作伙伴,是一种常见的分组方式,但每次合作学习都让学生自由组合,学生常常会组成一些同质小组,即成绩好的学生在一组,成绩差的学生在一组,或男生跟男生组合,女生跟女生组合。这样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合作学习的效果也不是很好。3.形式上的合作。 即从表面上看,有小组划分,也有角色分工,合作时,形式上很热闹,但是合作中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相没有情感交流,没有思维的碰撞,学生仍然是进行独立学习,没有真正进行合作,也没有达成小组的“共识” 。 4.时间安排不当。 表现为时间安排极少,才让学生合作短短的一
3、、二分钟,教师就急于收场,学生根本来不及深入思考、交流,形成共识。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放任自流,无时间观念。 二、加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要注意的方面 1.教师要掌握合作学习的适用条件,恰当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它与传统的教学形式是互补关系。即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三种基本课堂组织形式的作用难以相互取代。教师要防止片面追求合作学习的倾向,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状况等加以选用。实际上,大部分教学都是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相互结合,灵活运用。就合作学习而言,并不是任何问题都得让学生进行合作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只需要采取
4、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传统的全班教学即可,而较复杂、综合的任务,有探究、拓展空间的任务,则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2.掌握分组策略,合理分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外在组织形式,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太少、太多都不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按国内外得出的一般结论,小组人数以 26 人为最好,小组的成员组成最好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小组成员在学习基础、学习风格、性别、个性等方面应具有差异性。组间同质,即各小组之间应大体均衡。异质分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学生间可以形成互补关系,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从小组中受益。组间同质,可以在学习小组间产生竞争,激励各小组学习。 3.明
5、确的角色分工,形成积极的角色相互依赖。 无明确的角色分工及角色相互依赖,往往会导致学生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或者成绩好的学生说了算,从而使合作效率低下。因此,为了完成小组任务,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要给每个成员安排互补且相互联系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总结人、检查员、观察员等,并在学生合作过程中加强指导,保证各角色能尽到自己的责任。 4.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这里主要谈谈学生座位的安排问题。传统的座位安排是学生面对教师,师生关系是演讲
6、者与听众的关系,信息是单向传递,不能向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客观条件。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改变学生座位的安排形式。在众多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创造了“T 形” 、 “U 形” 、 “田形”等多种编排座位的方式。改变了座位的编排方式,从形式上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利于合作学习的场景,学生的合作兴趣会大大提高。 5.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 首先,一节课,学生合作学习的次数要适当,分组讨论不宜过多,只有次数适宜,小组合作学习才能集中、深入,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其次,每次合作讨论的时间要科学控制。既不要怕合作学习耽误时间而草草收场,也不要因为学生发言或讨论激烈而总不忍心打断,没有紧迫感,拖拖拉拉,浪
7、费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把握一个时间上的“度”的问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对小组学习的时间作一个大致的估计,做到心中有数,该收则收,灵活掌握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 6.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讨论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讨论题的数量要适当,不宜太多,更不能太散,避免随意设题。教师提出问题太多,学生会“望而生畏” ,不知从何下手。教师应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渐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这样效果会更好。 (2)讨论题的难易要适度。一般来说,教师提出的讨论题要遵循“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问题太难,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易产生恐惧心理
8、,问题过于简单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的难度要处于最近发展区内,这样才会激发出学生合作的潜力,也才能实现合作学习。 (3)讨论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教师设计讨论题时要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以便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要考虑到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合作的功能。 7.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控制。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教师的组织技能关系很大。有的教师只设计问题,而不加强指导,尽管问题设计得很好,但学生“自由”合作的成果却不是很理想,常常停留在表面,对问题的深层次挖掘则做不到。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参与到各小组的合作中。教师要善于调控,让小组合作有深度、广度等等。 综上所述,要使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实效,教师必须把握运用的时机,掌握分组的策略,注重成员的互补,加强过程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