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徽墨的文化余香.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28782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访徽墨的文化余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寻访徽墨的文化余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寻访徽墨的文化余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寻访徽墨的文化余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寻访徽墨的文化余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寻访徽墨的文化余香第一次见到徽墨是在书法家金鑫家中。他从书桌上抽出一个古朴的木箱,就如多拉 A 梦取出百宝袋一样。木箱才一打开,一股清新的气味就充满了整个房间。木箱中的墨块全部取出后,居然摆满了两米长一米宽的书桌。金鑫看着这琳琅满目的墨后低头凑上前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有种说不出的满足。 “这是八十年代上海曹素功墨厂顶级油烟 101,这是七十年代胡开文墨厂的松烟墨”金鑫每闻过一块墨后,就拆开包裹着墨块的油纸让我看墨块底部的标签,状若心急的新郎在掀新娘的盖头,又如小脚的老太太翻开手帕包裹的银元。以前只看过名为闻香识女人的电影,这次却有幸见到闻香识墨的表演。 “原来墨可以这么美!”当看到掀开油纸的墨块

2、上露出精美的图案后,满屋子的人纷纷涌向书桌。每一块单独的墨,都是一场情景剧,陶潜卧松,太白醉酒,东坡泛舟;而每一套墨组合,则是一套套连环画,西湖四十六景,棉花耕织图,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 骑着自行车沿着新安江顺流而下。我这次要参观的徽墨是在黄山市下属的徽州区。以前,徽商兴盛时,徽州是整个皖南,甚至安徽的代名。如今徽派文化难以望黄山相背,于是二者的主从关系便自然而然易位。 墨厂位置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置身于一条悠长的古巷中,而是在车水马龙的主干道上。墨厂的主人名叫吴成林。1972 年,年仅 18 岁的吴成林正待业在家。一天,他听到正在歙县胡开文墨厂做制墨工的父亲说,胡开文墨厂正在招临时工,吴成林

3、就欣然前往应聘:“当时没有传承人的概念,只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 1986 年,一直勤于钻研的吴成林在钻研了很多古墨谱后,希望能在墨厂偿试一些新工艺,恢复一些古墨的型制。但是碍于墨厂的体制无法开展,再加上自己在墨厂干了整整 13 年,顶着技术骨干的光环,但是却一直端着临时工的饭碗。于是吴成林决定自己做老板,把在书本中与古人的交流的成果在自己的作坊中展现出来,于是,便有了徽堂曹素功墨厂。 曹素功是清代歙县的制墨大家,与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并称徽州“四大墨王” 。特别是曹素功,把徽墨推到了上海、苏州一带,为徽墨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因而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称。后来,曹素功墨庄从徽

4、州出走,先是迁往苏州,最终迁往上海,传承了几十代后成为了徽墨的金字招牌。但是解放后,曹素功墨庄被公私合营后改成了上海墨厂。改革开放后,很多制墨艺人开始自己制墨后,清代的“四大墨王”的金字招牌就成为了仿制的目标。于是,不仅仅是曹素功,各种名号的胡开文、汪近圣墨厂纷纷涌现。吴成林因为一直是曹素功的粉丝,于是自然而然地扯曹素功这大旗作虎皮。不为“山寨” ,只为了表明自己的陈营,走的是徽墨曹素功文人墨这个流派。 吴成林说,南唐时歙州人李廷?用黄山松烟、新安江水制出来的墨“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 , “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因而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被召为墨务官,以后徽州地区的墨工都以李廷?所制的

5、墨为宗,走的都是文艺路线,成为寄托文人情怀的信物。 “文房,代表的是中国人的情怀,赠友一锭墨、一方砚,不仅仅是墨和砚这么简单。墨上留的画,砚上刻的字,是思想的结晶。所以,你来我往,互赠文房其实就成为了文人之间思想交流的方式。 ”在吴成林眼中,徽墨不是用来书写的,是用来共鸣的。 制徽墨的首要条件是用来调制墨和黑色颜料的炭黑。炭黑有松烟、油烟、漆烟等几种。制炭黑的原理和农村烧土灶时产生锅底的原理差不多造窑、炼烟:砍伐松油肥腻、粗壮的古松在窑肚中点燃,待烟冷却后就形成烟煤附着在窑壁上,从窑壁上刮下烟煤就成为了松烟。 “因为现在的徽州已经成为城市,所以生产徽墨时,造窑和炼烟这两道工序都外包了,现在我们

6、一般都直接从外面购买炭黑。但是因为原料都是工厂化生产,追求多快省,质量可想而知。还好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囤积了不少松烟、油烟,现在我制造高档的书画墨时,一般都只能用这些老料!”说到徽墨生产,吴成林最头疼的就是原料问题,原料是他唯一不能控制的,也是徽墨品级的根本。 原料生产好了后,就开始和胶:把洗静去杂的松烟倒入铁锅中,入明胶。当锅内温度升高后,融化的明胶包裹着松烟时,父子俩就一人拿一根木棍在锅里搅拌,就像做包子时和面。 “治大国如烹小鲜,和胶时就像做包子!”吴宝文从锅里拿出一块块墨泥放在案板上搓揉之后,一个个直径一公分左右的墨饼就出炉了。 仓库隔壁是杵捣车间,其情形则写意得多:门口放着一只煤炉

7、,炉子上放着一只铁锅。锅盖揭开,里面是一个个被加热的“墨泥包子” 。师傅把加热后的墨饼放在杵臼上,边杵捣边根据制墨种类的不同撒入不同的“作料”:有麝香、丁香等药汁,甚至有金箔。随着杵捣声声,药的香味,金箔的奢华慢慢入墨。 接下来就到了制墨过程中最辛苦最脏但却是最关键的环节:成型。只见师傅拿起一块加入香料的墨饼放在大木桩上,左手扶着,右手抡起铁锤开始敲打。 “如果说和胶时是在和面,杵捣是在炒菜,那到成型时,师傅就改行了,不做厨师做铁匠了。铁百炼才能成钢,我们做墨也有句行话轻胶十万杵 ,锤打得越多,炭黑到墨的进化越彻底!”吴宝文在师傅边演示时边点评。 待锤打得差不多了,吴成林就从背后的木架上取出几

8、个墨模。在天秤上称好重量后把墨饼填入墨模,再压紧,墨就成型了。如果说前面几步拼的是体力,那这一步玩的就是审美。 古时墨对于文人墨客来说,把玩的意义甚至要大于书写。因而在成型这一步上,丝毫马虎不得。而成型,墨模是关键。 自进入制墨这一行开始,吴成林就爱模成痴。几十年来他收藏的清朝、民国时期的珍贵模具竟然多达几百具。珍贵,是因为那都是古时徽派木雕艺人们精心雕刻的。现在的很多模型,都是后来吴成林聘请徽派木雕艺人根据老的款式复制的,而即便如此,现在徽派木雕也开始式微,已经很难找到与昔日技艺匹敌的木雕艺人。墨模上的纹样自然无法与老模媲美。所以平时生产的墨块,一般都用新生产的模具压制。只有在做一些特质墨时,吴成林才会请老模具出山,用他们来给出厂的徽锭打上“墨徽”的烙印。 近代,随着墨汁的出现,文人墨客的书写习惯产生变革,徽墨的生产一落千丈,徽墨渐渐由生活必须品,成为工艺品。徽墨匠人也从墨工变为了艺术家。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工艺大师。有些人,认为随着书写习惯的改变,徽墨终将失传。但吴成林的看法正好相反:这是徽墨艺人境遇最好的时期,也是徽墨处境最好的时代。因为,书写,只不过是徽墨的一种功能罢了,而徽墨更大的价值在文化层面徽墨是文房中的宠儿。作为民族文化基因的徽墨,已经融入了整个民族的血液中。以前,因为经济、政治条件限制,这种基因蛰伏了多年,但是,现在已经到了苏醒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