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后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专题一 练习题 注:内容涉及绪论、第六、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d ) A理论性 B阶级性 C逻辑性 D实践性 3、德国古典哲学 中代表着辩证法思想的最高成果的学者是( c) A、亚当斯密 B、费尔巴哈 C、黑格尔 D、康德
2、 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d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剩余价值学说 D、科学社会主义 5、 19 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d) A配第、斯密、李嘉图 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 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 )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无 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致力于无产阶级专政。 D、致力于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
3、的社会理想是( a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10、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11、 在 21 世纪到来前夕,英国广播公司( BBC)在全球范围
4、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b )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 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12、 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 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 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是(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2 14、资本主义世界的第
5、一次经济危机是在( b) A、美国爆发的 B、英国爆发的 C、德国爆发的 D、法国爆发的 15、在 19 世纪 40 年代创建“共产 主义者同盟”的是( b) A、列宁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圣西门 D、欧文 16、 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 ( b )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 D生产力决定论 17、 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 a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1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 的 ( 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
6、动价值论 D、 剩余价值论 1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b) A、基本内核 B、合理内核 C、精髓 D、核心 20、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bcd ) A、法国的阶级斗争理论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 19 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2、最早奠定劳动价值论的学者是( ad) A、亚当斯密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大卫李嘉图 3、 19 世纪三 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三个代表人物有(
7、 acd ) A、傅立叶 B、康德 C、欧文 D、圣西门 4、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变革体现在那些方面( abcd) 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了起来 D、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融为一体 5、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 14 世纪末至 15 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 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 30 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 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6、以下对马克思主义的
8、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内在统一的正确表述有( abd) A、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 B、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 C、革命性优先于科学性 D、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7、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标志性运动有( ac) A、法国 里昂工人起义 B、 巴黎 公社 起义 C、德国 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D、俄国的十月革命 8、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 成部分是( 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9、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bc) A、 尼采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9、 D、笛卡尔 10、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 是( c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1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 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2、 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acd)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
10、和按劳分配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bcd) 3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 马克思主义是关 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人类解放包括( acd ) A.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B.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 C.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D.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 15、 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时间告诉我们 (abcd)
11、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照搬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B.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C.改掉抛弃某种社会 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抛弃社会主义 D.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16、马克思主义是( abcd)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C、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17、 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这一概括
12、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 acd )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1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是( ad) A、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B、唯物史观 C、剩余价值理论 D、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9、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原因在于( bcd) A、这种品质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B、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C、这种
13、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D、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20、 1516 年,英国人托马斯 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 书 ,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 cd) A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B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三 、 材料分析题 1、 材料 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
14、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 版社 1995 年版,第 32 页 ) 材料 2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取决于某些“客观”的条件的成熟,特别是先进工业结构的形成,这些条件由资本主义通过盲目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的作用产生出来。 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他的理论不只是要了解社会 ,而是积极地动员人们 去改变世界。问题是,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
15、葬礼呢 ? 既然看来人们无论如何受必然规律的约束,为什么又必须动员和劝告人们遵照这些规律行事呢 ? (美 阿尔温古尔德纳:两种社会主义。摘自 陶德麟 、 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52 页 ) 4 结合上面材料, 请回答: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 答: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中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首先,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必然要导致整个社会的变革。人类社会各个形态的依次交
16、替,都体现了这样的规律。其次,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内在要求。社会 主义主张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消除阶级对立和社会贫富分化,使个人能充分实现全面发展,这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要求的体现。 (2)试分析阿尔温古尔德纳的观点。 答:阿尔温古尔德纳试图用规律的必然性否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否定人们可以按照客观规律去改变世界。这是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和掌握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实践活动。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并不是被动的受制于规律,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2、 材料 1恩格斯 在社会主义
17、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24 页 ) 材料 2列宁 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
18、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创造者的社会力量 。 ” (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13 页 ) 结合上面材料, 请回答: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答: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潮,是历史上进步的思想体系,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其历史局限性在于: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要求 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总之,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提供了启发工人
19、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是不具备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 (2)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 答: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经济原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所依靠的力量和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由于这两个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现实。 3、 材 料 1苏联从 1928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 20 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 1963 年 3 月 5 日,联邦德国世界报写道:在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取得全部领导权时,“
20、俄国还和沙皇时代一样是一个农业国家。当他在三十年后逝世的时候,苏联已成为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工业强国”。“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几十年不长的时间里用残酷的办法、坚定的意志实现了。总而言之,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 (靳辉明、谷源祥主编:当代资本主 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下卷,海南出版社 2004 年版 ) 材料 2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和左翼力量并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探求。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 1993 年以“社会主义的新模式”为总题目,发表美、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问题的文章。该杂志编辑部评论说:“如果因为苏联共产主义体系的失败而将社会主义弃之如敝
21、屣,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前社会主义还是一片小树林,但却充满生机。” (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83 页 ) 5 结合上面材料, 请回答 : (1)如何 评价苏联模式 ? 答: 首先,苏联模式在某些方面适应了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可观的历史成就:一是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是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为人类的和平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是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产生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其次,苏联模式又是存在严重
22、弊病的社会主义模式,如所有制形式单一,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党政不分等。因此,不能对苏联模式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2)如何看待 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 ? 答:马 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甚至要经历反复多次的复辟、危机和失败,而后才能站住脚。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曲折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我们应当明确,承认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23、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 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 4、 材料 1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中国模式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七条:第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第二,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第三,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第四,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路子,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性改革策略;第五,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良性循环;第六,重视经验总结和理论指导;第七,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摘自中国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271 页。) 材料 2俞可平说:“中国模式之 所以在近年来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格外关注
24、,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所谓的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在近年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赵曜说:“中国模式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罗斯福的新政,挽救了美国,也挽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苏东剧变,社会主义招致前所未有的大挫折,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出现新局面。” 结合上面材料,请回答: ( 1)如何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具有多样性,因此必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体而言,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
25、度。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坚持走自己的路。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前进? 答:社会主义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它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一,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内在要求,就中国而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改革是克服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第二,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形成了重要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实现社
26、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5、 材料 1自 1986 年推行革新开放、调整经济结构以来,昔日被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老挝,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国民经济建设也在转型的过程中迅猛推进。 2011 至 2012 财政年度,老挝克服了水灾、国内通货膨胀,以及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等困难,国民经济建设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各 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其中 GDP 同比增长 8.3%,总量达到 62 万亿基普(约合 77.4 亿美元),人均GDP 约 964 万基普(约合 1203 美元)。 (摘自老挝经济转型见成效,经济日报 2012 年 3月) 材料 21975 年越南统一后,由于教条主义地照搬
27、苏联模式,使经济陷入极大困境。到了 20 世纪 80年代中期,越南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经济政治改革。由于其经济改革采取的发展战略符合国情,其政策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稳定性和连贯性,故而改革后,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摘自 锐意改革的越南共产党,共产党员 2006 年) 6 结合上面材料,请回答: (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 答: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革命传统的不同,国内外环境的不同,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不是对社会主义的否定,而是对人类社会必然
28、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证明。 (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前进? 答:社会主义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它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一,社会主义 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是一种先进的制度,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还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形成了重要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实现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四 、 简答题 1、什么叫做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
29、主义基本原理? 答: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 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30、 2、 如何 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1、 3、 为什么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 答: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答: 首先,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其次,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最后,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有益的启迪。 5、如何努力 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答: 首先,要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其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再次,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
32、义。 最后,将马克思主义化作自觉地行动。 7 6、如何理解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答: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分水岭。 五 、论述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 阶级的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 :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
33、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 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三 个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34、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去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通过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和一分为二的方法,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对资本 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作了系统分析和阐发,因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直接体现了无产阶级利益和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髓和主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作为独立的学科,自成体系,又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构成了马克思主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从哲学方面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一般世
35、界观和方法论原则,是揭示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从政治经济学看,唯物史观的许多重要范畴和理论,都要借助于经济学的研究和论证;科学社会 主义的基本理论既以社会历史规律的科学揭示为基础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也要以对资本主义成产关系的剖析为前提即以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支柱,从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看,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目的和条件的学说,既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变成了改造世界的哲学,也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得到了提升,因此,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都是从不同侧面概括和分析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伟大作用和历史使命,这种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逻辑联系,
36、是与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历 史联系相一致的,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政治与文化各领域的辩证关系。 3、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 答:从历史必然性上看: (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 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
37、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从当代适用性上看: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
38、义的崇高理想,8 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史影响。 专题二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 大的基本问题是 (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C)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
39、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 A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4、哲学是 (D)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之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D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5、爱因斯坦说: “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 ,这说明 (B) A哲学是 “ 科学之科学 ”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6、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 (B)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一般
40、与个别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7、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 A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相对主义、绝对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8、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A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不同回答 D对意识有无能动性的不同回答 9、我国古代哲人提出 “ 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 ” , “ 和实生物 ” ,这是 (D) 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
41、物论观点 10、 “ 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 ” ,这一观点是 (C)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1、 “ 心想事成 “ 这一观点是 (B)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12、 20 世纪西方的 “ 上帝观 ” 发生了变化,认为 “ 上帝在我心中 ” 、 “ 上帝代表爱 ” ,这是 (B)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 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3、 “ 二元论 ” 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最终将导致 (B)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教条主义 D折衷主义
42、14、易传说: “ 易 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无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 这是 (B)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二元论的观点 15、 “ 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本身的主观映象。 ” 这一观点是 (A) 9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16、 “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 。这种观点是 (D) A辩证法的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D) A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B坚
43、持了世界的可知性 C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D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18、 “ 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候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 ,这一观点是 (C)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19、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C) A理在事先 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C万物皆备于我 D上帝创造世界 20、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D) A心外无物 B世界是意志的表象 C物是感觉的复合 D世界是绝对理念的产物 21、中国古代哲学家陆九渊主张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 。这一观点是 (B) A客观唯心主
44、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 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22、 “ 天命难违 ” 的观点是 (C)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B)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 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 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 D自然观和社会观相分裂 24、哲学上的二元论是 (B) A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B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导致唯心主义的哲 学派别 C唯物主义的一种特殊形态 D唯心主义的一种特殊形态 25、 “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
45、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 。这是 (C) A先验论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经验论的观点 26、列宁说: “ 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 ,这里所讲的 “ 非常有限的范围 ” 是指 (A)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 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C物质是否能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D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27、主观唯心主义最终导致 (A) A唯我论 B个人中心主义 C唯意志论 D超人意识 28、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
46、会到: “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B)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 产生前,近代哲学具有的共同的特点 (AB) A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脱离 C都是不可知论哲学 D都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2、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ABCD) A具有形而上学性 B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C机械性 D唯心主义历史观 3、任何哲学都是 (AC)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0 C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4、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 (ABD) A人生观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组成部分 B世界观、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观 C世界观和历史观可以代替人生观 D人生观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现实表现 5、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 (AC) A世界是可知的 B世界是不可知的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6、一切包含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都认为 (BD)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C世界是统一的 D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7、下列观点中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