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3136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然辩证法复习与考试 关于考试题型 一、基本概念(占 25%) 二、简答题(四题中任选三题,占 45%) 三、论述题(两题任选一题,占 30%) 复习题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2、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宗教、人文的差别 4、什么是公理化方法?举例说明构建公理化体系应满足的条件。 5、科学假说的特点及其在科学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6、试分析科学理论检验的复杂性 7、结合医学史案例谈谈科学理论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些方面 8、简述库恩的科学理论发展观 9、从科学精神的内涵看科学与民主的辩证关系 10、如何看待科学权威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复习

2、与考试 基本概念: 1、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论。 2、 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 3、 科学事实: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 存在的、个别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4、 科学定律: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其逻辑形式是全称命题。 5、 科学假说: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

3、然现象及规律提出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 6、 科学理论: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其逻辑形式是理论模型。 7、 科学问题: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知识背景下提出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 8、 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 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设备和条件),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9、 分析: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划分为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并分别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 10、 综合:在分析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整合起来,以形成对研究对象统一整体认识的

4、思维方法。 11、归纳:从个别或特殊上升到一般。 12、 类比:根据两个或两类不同对象的部分属性或功能等相同或相似,推论出它们的其他属性或功能等也可能相同或相似。 13、 模型方法: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本质 ,从而达到对事物的特定认识目的。 复习题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 1)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存在是人类研究自然界的前提。 ( 2) 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 ( 3) 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统一。自然界还包括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是人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

5、飞跃。 ( 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在任何时候,人的能动性的发挥都不是不受制约的,不是无限的、绝对的;人在自然界能获得多大的自由,并 不是单纯取决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的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对人的受动性的认识程度和控制能力。 2.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区别与联系: 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是同一自然界的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联系: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都具有自然属性,这是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本质。人工自然是从天然自然转化而来的,没有天然自然也就没有人工自然。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后,仍然是一种自然物,仍然具有和天然自然相同的自然属性。人工自然

6、的产生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产生、发展 的自然规律是相同的。 区别:( 1)天然自然是在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着的,而人工自然是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产生 的,是人类目的、意志即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人类文明的标志。( 2)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服从于自然规律,而人工自然具有双重属性,既有自然属性,服从自然规律,也有社会属性,遵循社会规律和技术规律。人工自然具有社会属性,这是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的最本质的区别。( 3)天然自然具有客观性、先在性和前提性,演化速度一般较为缓慢,而人工自然的变化发展较为迅速。 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 必要性: 人类在改造自然

7、过程中,既可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也可能破坏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要不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才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繁荣发展。当前,人与自然的矛盾十分突出,出现了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生态危机,公害事件和环境事故不断发生,因而,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极具必要性。 ( 2)可行性: a.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其中具有能动性的一部分,人类通过对自身的改造和调整,可以达到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目的。 b.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c.思想认识的提高、社会制度的完善及全人类的共同参与,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4.科

8、学问题在科研中的作用: 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是科学认识中目标状态与目前状态的差距。它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下: ( 1)地位: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在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问题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 ( 2)作用: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使科学认识不断地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问 题,科学也就停滞不前了。 5.观察与实验方法各自的特点 A.观察,就是人们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一种活动。观

9、察方法的特点: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感性认识活动。任何科学观察都包含观察对象和观察主体,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科学观察在自然发生条件下,以及重复出现的情况下进行。 B.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设备和条件),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实验 方法的特点:简化和纯化自然现象(精确性)强化和再现自然现象(可重复性)延缓和加速自然过程(可控制性)实验方法还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方法(实用性) 1. 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 【 什么是归纳推理?什么是演绎推理? 】 归纳的含义:从个别或特殊上升到一般。 演绎的含义:

10、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归纳和演绎这两种方法既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它们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一方面,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另一方面,演绎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也就没有归纳。一切利学的真理都是 归纳和演绎辩证统一的产物,离开演绎的归纳和离开归纳的演绎,都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 归纳和演绎是互为条件、互相渗透、相互补充、交替进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归纳后随之进行演绎,为归纳出的认识成果得到扩大和加深;演绎后随之进行归纳,用对实际树料的归纳来验证和丰富演绎出的结论。人们的认识,在这种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循环住复,步步深化。 6.

11、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整个认识过程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恩格思说:“思维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 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 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 1)分析与综合互为前提。分析是综合的前提或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而分析又要综合作指导。 ( 2)分析和综合互相补充。在认识的全过程中,分析和综合各自只能完成 个阶段的任务,把其中任何一个绝对化而否定另 个,认识的全过程就无法完成。 ( 3)分析和综合互相转化。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不深刻的本质到深刻的本质这样 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是以分析为

12、主的; 旦达到了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就要用这个本质说明 原有的现象,这就是建立理论的过程,这一过程以综合为主 7.假说在科学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规律提出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具有假定性和易变性。它的主要作用包括:( 1)是形成理论的途径,使科学研究成为能动的、自觉的活动。( 2)是创新的方式。( 3)是逼近客观真理的通路。( 4)假说可以唤起众说,假说之争能推动科学发展。 2. 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 ) 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其逻 辑形式是理论模型。科

13、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简答时可仅回 答第一句): 其一:客观真理性 -逻辑论证与经验检验。在于其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科学理论是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和反复的实践检验的,因此是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知识体系,这是使它与假说相却别的最根本的特征。 其二:全面系统性 -普遍性。科学理论是从事物的全部现象及其所有的联系出发概括出来的普遍本质与规律。因此它能对与它有关的一切现象与事实作出统一的、比较精确的解释与说明;它反映的内容是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它的概念、定律、逻辑结论是依其在客观事物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分为不同层次的;它反映 的是客观事物的横向联系与纵向进化

14、。因此科学理论具有全面系统性。 其三:逻辑完备性 -系统性。科学理论是一个概念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知识,它将客观知识采用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正确的推理以及严密的逻辑证明加以表述,它的整个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无矛盾性和完备性。 其四:科学预见性 -可预测趋势与结果。这是指科学理论不但能解释已知,而且还能预见未知。首先,科学理论通过揭示某一领域的本质和规律而普遍适用于这个领域;其次,科学理论把握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又因其具有逻辑上的完备性,所以能提供新的知识,并在一定 程度上对未知事物状况做出符合逻辑的预见。 10、 如何看待科学权威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简答:积极性作用: ( 1)

15、维系科学共同体的必要张力 ( 2)科学评价系统的核心。 ( 3)科学自主性的象征。 消极作用: ( 1)科学转型期的顽固壁垒; ( 2)对科学发现与年轻科学家的抵制。 详答:积极作用:( 1)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某学科领域中科学权威的形成,是这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权威可带领和指导广大研究者不断向科学的深度与广度探索,在研究探索过程中,权威角色对科技进步和推动学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科学权 威的产生使其所在的科学共同体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影响得以提高,从而使该科学共同体在社会系统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科学群体形成的这种权威结构是一个科学群体得以维系、协调和巩固的保证。( 3)

16、科学权威维持着科学中的意见一致和标准一律。( 4)科学权威在科学交流中起着桥梁的作用。( 5)科学权威的积极作用还体现在科学的社会化与科学的社会控制的过程中,社会对科学的信仰与认可。 消极作用:( 1)科学权威阻碍了科学的新发现和新思想的传播。( 2)科学权威可能会退化为科学社会中的统治集团。( 3)科学权威影响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理论的正 常取舍。( 4)科学权威的消极作用还表现为对科学人才的压制。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理论与现实依据何在? 答: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科学论断,再一次肯定了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且从量上第一次阐明了科学技术存在于现代生产力中。 (1)科学技术

17、是生产力诸要素中重要因素。劳动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劳动者能力不仅决定体力,而且决定于劳力,它会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 20 世纪科学发展,劳动者技能也在发展,科技人员为主体劳动,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械体系成为主要劳动者。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 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科学技术放大生产诸要素,从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已上升为生产力第一位。 (2)科学技术的明显超前性。过去是生产技术科学,现在是科学技术生产走向一体化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较大幅度的增长)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超前发展。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驱动力。表现为: A、产业高层次化,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B、产品科技含

18、量高密化,生产周期缩短。 (4)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A、高科技及其产业可以促进劳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B、高科技产业的每 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 C、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发展,使传统产业换了面貌。 12、 科学与民主的辩证关系: 科学发达的国家,民主必然先进;科学落后的民族,民主一定蒙蔽;反之亦然。科学与民主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联系:科学是生产力,民主是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的一条论述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关系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关系。”科学及其衍生的技术是最为强大的生产力,

19、是民主的基石;民主及其派生的制度是最先进的上层建筑,是科学的土壤。科学与民主 ,二者相辅相成而又互相制约。 区别:( 1)科学和民主的定义与对象不同,前者是以实验为手段对自然进行探索所获得的系统化的实证的知识体系,后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 2)科学和民主的功能及内涵不同。科学旨在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规律,提供人类发展的动力。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 3)发展科学和实现民主的方法不同。 13、 你认为本门课程对提高研究人员综合素质有无帮助? 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提高研究人员综合素质有积极的帮助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1)提高哲学修养,进 一

20、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 2)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 3)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 4)有利于理解、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5)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14、 什么是公理化方法?举例说明构建公理化体系应满足的条件。 公理化方法: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公设出发,运用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从而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 公理化体系需满足的条件 : a无矛盾性; b 完备性; c 独立性。 举例:例如古希腊数学家 Eucli

21、d(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利用 5个公设建立了欧氏几何理论体系,其五个公设即具有无矛盾性、完备性和独立性三个基本条件。 附:几何原本公设 由任意一点到任意一点可作直线。 一条有限直线可以继续延长。 以任意点为心及任意的距离可以画圆。 凡直角都相等。 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某一侧的两个 内角的和小于两直角,则这两直线经无限延长后。 15、 简述波普尔证伪主义科学理论发展观: 波普尔从证伪主义出发,否定了逻辑实证主义的逐渐积累的模式。他认为: 科学理论不能通过归纳得到证实,但能被证伪。 科学的发展是理论不断被经验反驳和证伪的反复过程。猜测和反驳是科学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 科

22、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大胆地提出假设,通过证伪,然后推翻理论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是不间断地革命。 其模式图: P1 TT EE P2 科学从问题 (P1)开始,经过试探性理论 (TT),又经过批判 性检验、排除错误 (EE),进而提出新的问题 (P2)。四个环节循环往复,推动科学不断前进。 16、 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一种理想的精神气质,它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 1) 实证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指在科学活动中应坚持实事求是,用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 ( 2) 理性精神:有条理的怀疑精神,指提出的问题是有道理的、有证据的,而不是怀疑一切。 (

23、3) 批判与创新精神:创新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 ( 4) 自由与宽容精神:具有独立自由的精神,不盲从权威, 不被权威左右;具有宽容的精神,能够包纳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体系。 17、 科学理论与人文宗教的区别: 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 1) 内容不同:科学理论是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知识是指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美学、伦理等,而宗教是指原始的自然崇拜、图腾及现存的宗教体系。 ( 2) 产生不同:就人类的知识发展史而言,宗教与人文学科的产生先于科学。 ( 3) 追求不同:科学理论求真,而人文求美、宗教求善。 ( 4) 特征不同:科学理论具有客观性、因果性、系统

24、性、规律性抽象化和普遍化,能够被证实或证伪;人文宗教则趋于个体化、个别化、主观性、独立性,不能被证实或证伪。 ( 5) 功能不同:科学理论探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人文宗教揭示世界的意义和价值。世界的规律与世界的价值构成人类实践的两大尺度:合规律与合目的,此二者互为补充。 ( 6) 命题不同:科学理论是事实命题,人文宗教是价值命题。 ( 7) 评判标准不同:科学理论的评价有相对客观和一致的标准;人文宗教的价值评判具有多元性和相对性。 ( 8)价值不同:科学理论具有普世价值,可以增强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人文宗教提升我们的内在品质,能够提供精神愉悦、情感支持,并赋予我们存在并发展的意义和目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