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于新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摘要 我国当前人地矛盾还是十分紧张,尤其是耕地。通过土地整理, 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 ,进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但是在土地整理活动中,必然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那么进行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就显得的十分必要和有意义。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指导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顺利实施, 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在实际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 评价方法都比较繁琐, 不易进行, 所以研究简单可行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关键词 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土地整理概述耕地是土地
2、资源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易受到侵害的资源。耕地的迅速减少,尤其是优质耕地资源的减少在我国已近于一种危机。为了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土地整理正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对未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的土地开发,对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的土地复垦,对村庄、河流、山坡边沿的荒地、废弃园地、田埂、废弃水沟、中低产田等为主要内容的农地整理,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超标和普遍存在的“空心村”现象展开的建设用地整理等是我国目前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内容。这些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过多地对原本就脆弱的生
3、态环境系统进行干预,会使这些生态环境系统过分依赖外界,降低自身的调节能力。生态环境系统是由大气、水、土壤等多种因子组成的复杂系统,任何一种因子的变化都会打破原来的生态平衡。土地整理活动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打破了原有生态环境系统,然后重建新系统的过程。由于土地整理活动具有长期性、累积性的特点,我们很难确定新建的生态环境系统一定会优于先前的系统。同时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多与土地有关,因此我们在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虽然增加耕地仍是目前我国开展土地整理活动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动力,但保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平衡、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土地整理活动的发
4、展方向。在这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对指导实际工作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生态环境评价一般可分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定某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劣,作为环境现状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的参考标准,或为环境规划和环境建设提供基本依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例如:分析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分析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分析某种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后果,都属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一般来说,环境影响评价包含生态环境
5、影响评价在内。但传统环境影响评价注重环境的污染,以污染物为对象,参考各污染物的环境标准进行评价,其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评价内容不全、深度不够,两者在诸多方面是不同的。我们进行的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注重开发整理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各因素的影响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虽然也会涉及到一些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并不以其为主。三、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形式进行二次优化并组织, 是一项尤为繁琐的系统工程, 其整理过程中将地表生态系统转变, 必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从生态学角度而言, 土地整理活动属于改变原本生态环境系统
6、, 之后再次建立新系统的过程。所以, 土地整理在实施方面必定引发对应的生态环境效应, 对项目范畴乃至背景范畴的土壤、水资源、大气、植被、生物等因素及生态过程引发的众多方面产生影响, 有效意识到这些影响对创建完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作用。 (一)对区域土地结构的影响土地整理对土壤及生态过程产生的影响表现在有效土地整理活动当中, 可以将土壤结构进一步优化, 转变当前土壤的质地, 提高土壤肥力, 给农业栽培及生产发展提供必备环境, 确保农业生产效率的良好提高。所以, 加强对土地整理工作在前期方面的探究, 需要以调研为基准, 执行有目的的策略。 (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整理工作对于耕地等资
7、源运行形势的结合及优化, 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尤为明显。可是, 对于土地整理过程而言, 对地表生态系统的整理转变及对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直接的影响。以生态学方向而言, 土地整理活动会对原本的生态环境稳定性造成影响, 对项目范围内的土壤、 水、植物、生物等引发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 , 对于土地整理在生态环境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土地整理工作。才可以有效意识到在此基础上, 创建完善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体系。 (三)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对于土地整理而言, 通过所有土地整理的工程方式, 可以有效转变区域的水文构造以及水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与水资源分配的变动, 能够
8、加快农业生态环境的改良, 使农业生产效率有效提升。 四、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对策(一)创建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公众参与体系透过创建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公众参与体系, 提高了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的完善性、可接纳性及正确性。创建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的机制及多元化, 加大公众参与度, 使专家学者、国土资源管理人员、个人、农村群体从整体上给予评价, 体现民主性 , 积极听取公众意见 , 发扬集体智慧。让大众全程融入到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当中, 提高公众参与度, 让百姓在评价的所有方面积极参与进来。(二)合理论证土地整理资源在当前的土地整理中, 很多区域为了获取高品位的设计, 而在田间大量注
9、入水泥混凝土, 这不但提高了土地整理的投资, 也破坏了生态平衡 , 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障与建设十分不利。所以, 政府部门对于土地整理的组织工作当中, 不仅要使农民意识到生态保护的关键性, 还需反复进行论证, 尽可能为农民生产生活给予便利条件, 降低破坏天然绿地2。 (三)不同形式筹集资金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政府资金有限, 对土地整理投入机制没有完善的状况下, 能够有效将土地整理推广至市场 , 使企业积极参与其中, 加快土地整理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核, 企业进行运作 , 政府进行立项 , 运用企业优势, 透过筹集资金的方式, 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强化基础理论分析目前并未对土地
10、生态系统的定量评价模式给予过多研究, 所以政府需要积极与相应科研单位乃至高等院校进行合作, 有效运用科研部门及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 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定量评价系统给予探究, 创建科学的土地生态系统定量评价形式, 制定相关的土地生态系统评价程序, 使其变为行业准则, 在土地整理项目立项乃至竣工验收中对土地生态系统进行评价。 结束语目前, 对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欠缺一套良好的评价体系, 使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无法落实在实处, 致使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因此, 需要使指标符合具体标准, 保障其可信性与可行度, 如此才能有利于指标值的客观性。并且, 受到评价方式的影响, 本着定性与定量相融合的形式, 以便使土地整改的生态环境发展得更为良好。参考文献1吴勇. 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低碳世界,2017(08).2赵浩. 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综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3向海霞,谢常伟,王家海,张顺斌.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证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