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下册经典复习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39686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下册经典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工原理下册经典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工原理下册经典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工原理下册经典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工原理下册经典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化工原理(下)1、混合物中某组分的质量与混合物质量之比称为该组分的 质量分数 2、关于精馏塔中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实际上不存在理论塔板 B. 理论塔板仅作为衡量实际塔板效率的一个标准。 C. 理论塔板数比实际塔板数多 3、在精馏塔中每一块塔板上 同时进行传热传质作用4、气体吸收过程中,吸收速率与推动力成 正比5、气体的溶解度很大时,溶质的吸收速率主要受气膜一方的阻力所控制,故称为 气膜控制6、普通温度计的感温球露在空气中,所测得的温度为空气的 干球温度 。7、混合物中某组分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物质的量之比称为该组分的 摩尔分数8、在蒸馏过程中,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挥发性相差越大,

2、越 容易 进行分离。9、气体吸收过程中,吸收速率与吸收阻力成 反比10、气体的溶解度很小时,溶质的吸收速率主要受液膜一方的阻力所控制,故称为 液膜控制11、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 100kmol/h,xF=0.6,要求得到塔顶 xD 不小于 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66.7kmol/h 12、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 操作线与 q 线 的变化 。14、以下有关全回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 。A、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对角线重合 B、此时所需理论塔板数量多C、塔顶产品产出量少 D、此时所用回流比最小15、吸收操作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 溶解度 的不同而进行分

3、离的。16、用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时, 低温高压 下吸收效果最好。17、吸收操作的作用是 分离气体混合物 18、某气相混合物由甲.乙两组分组成,甲组分占体积 70%,乙组分占体积 30%,那么( B )。A甲组分摩尔分数是 0.3 B乙组分压力分数是 0.3C乙组分质量分数是 0.7 D甲组分质量分数是 0.720、在某板式精馏塔中, 往塔顶轻组分含量越高21、双组分连续精馏提馏段操作线位置一般与 回流比 无关。22、在某连续精馏塔的操作中,若进料温度降低,一般会导致 塔顶产品产量提高23、用水吸收氨时,其吸收过程的阻力主要在 气膜 25、在蒸发操作中,溶质在蒸发前后的质量不变,这是因为

4、 溶质是不挥发的26、蒸馏操作属于 传热 +传质 27、若某精馏塔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0.75x+0.216,则操作回流比为 328、吸收操作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 溶解度 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30、用水吸收下列气体时, ( C、D )属于液膜控制。A、氯化氢 B、氨 C、氮气 D、乙炔气31、用水吸收下列气体时, ( B、C )属于气膜控制。A、乙炔气 B、氨 C、氯化氢 D、氯气32、混合气体中能被液相吸收的组分称为 吸收剂 33、增加吸收塔压力,液相应增加了混合气体中被吸收气体的 分压 ,对气体吸收有利。34、二元连续精馏操作中进料热状况参数q的变化将引起 提馏段操作线和进料线 的

5、变化。35、有关精馏操作的回流比,回流比的最大限度是无穷大 ,最小限度是不回流 37、对于间歇精馏操作, 间歇精馏只有精馏段没有提馏段 38、填料吸收塔气液传质发生在 润湿的填料表 面239、 精馏塔操作时,回流比与理论塔板数的关系是 回流比增大时,理论塔板数减少 40、 精馏塔内上升蒸汽不足时将发生的不正常现象是 泄漏 41、 精馏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回流比增加,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 增加42、 精馏塔温度控制最关键的是 灵敏板温度 43、 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工单元操作的是 水解 44、 连续精馏,提馏段操作线位置一般与(A)无关。A 进料量的多少 B 进料的热状况 C 釜残液的组成 D

6、回流比45、 蒸馏分离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挥发度 不同。46、 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是 R/(R+1) ,全回流时其斜率等于 1 47、 吸收操作有利条件是 低温高压 48、 在蒸馏生产过程中,从塔釜到塔顶 轻组分 的浓度越来越高.49、 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 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平衡 50、 蒸馏塔板的作用是 热量和质量传递51、 酒精水溶液的蒸馏属于 恒沸精馏 53、 难溶气体吸收是受 液膜控制 54、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气体吸收理论为(A)A 双膜理论 B 边界层理论 C 溶质渗透理论 D 层流理论55、 吸收过程产生液泛现象的主要原因 气体速度过大56、 吸收操作是根据 进气量

7、确定进液量 57、在 Y-X 图上,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 上方 58、 对于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其他条件不变, 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 时,则吸收液浓度趋于最高60、 温度高、压力低 对解吸有利61、混合气体中被液相吸收的组分成为 吸收质62、 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是 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差64、 精馏塔釜温度过高会造成 塔顶馏出物作为产品不合格65、 精馏操作中,全回流的理论塔板数 最少67、吸收时,气体进气管管端向下切成 45 度倾斜角,其目的是为了防止 塔内下流液体进入管内68、 在 气流与流化床 两种干燥器中,固体颗粒和干燥介质呈悬浮状态接触.69、 其他条件不变,吸收剂用量增加,填

8、料塔压强降 增加 70、 湿空气不能作为干燥介质的条件是 相对湿度等于 171、 严重雾沫夹带将导致板效率 下降72、 用对流干燥方法干燥湿物料的时候,不能除去的水分为 平衡水分 73、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液相组成表示为 x*-x 74、操作中的吸收塔,用清水做吸收剂,其他条件不变,仅降低入塔气体浓度,则吸收率将 不变 75、 将氯化钙与湿物料放在一起时,使物料中水分除去,这是采用 吸附去湿 76、以下关于对流干燥过程的特点,哪种说法不正确(D)A 对流干燥过程气固两相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B 对流干燥过程中气体传热给固体C 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的水被气化进入气相D 对流干

9、燥过程湿物料表面温度始终恒定于空气的湿球温度77、对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与溶液的平衡系统,溶质在气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其在液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差值为 不定378、在总压不变的条件下,将湿空气与不断降温的冷壁相接触,直至空气在光滑的冷壁面上析出水雾,此时的冷壁温度称为 露点79、 干燥过程中,使用预热器的目的是 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80、相同的湿空气以不同流速吹过同一湿物料,流速越大,物料的平衡含水量 不变 81、 吸收塔操作时,应 先进入喷淋液体后通入气体82、 精馏塔操作前,釜液进料位置应该达到 1/3 83、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的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 气相 的流速84、 精馏塔开车

10、时,塔顶馏出物应该是 全回流 85、在逆流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器中的溶质,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当进塔气体组成 Y1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组成 Y2 增大 86、在吸收操作中为提高吸收率,通常可以通过增大或者降低来实现 液体喷淋量、入塔液体组成 88、蒸发操作中消耗的热量主要用于三部分,除了 析出溶质 89、在总压一定时,如果被吸收组分为易溶性气体,这时要增大吸收速率主要可以 提高气相流速90、吸收在逆流操作中,其他条件不变,只减小吸收剂用量(能正常操作) ,将引起 吸收推动力减小 92、填料吸收塔的气液传质表面为 气体与液体的接触界面 94、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关键是 增大料液

11、的温度97、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恒摩尔流假设 98、 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况的变化将引起 提馏段操作线与 q 线 的变化99、 精馏塔在全回流操作下 塔顶、塔底产品量及进料量均为零100、 精馏操作中液体混合物应被加热到 泡点和露点间 时,可实现精馏的目的。101、在板式塔中进行气液传质时,若液体流量一定,气速过小,容易发生 漏液 现象;气速过大容易发生 液泛 现象,所以必须控制适宜的气速。102、两组分液体混合物,其相对挥发度 越大,表示用普通蒸馏方法进行分离( A )A 较容易 B 较困难 C 很困难 D 不能够104、气液两相在筛板上接触,其分散相为液相的接触方式

12、是 喷射接触 105、在精馏过程中,回流的作用是 提供下降的液体107、已知精馏 q 线如下:y=2x-0.5,则原料液的进料状况为 过冷液体 108、 当回流从全回流逐渐减小时,精馏段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为达到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 逐渐增多110、 某常压精馏塔,塔顶设全凝器,现测得其塔顶温度升高,则塔顶产品中难挥发 组分的含量将 升高 111、 在精馏操作中,若进料组成,馏出液组成与釜液组成均不变,在气液混合进料中,液相分率(q)增加,则最小回流比 Rmin 减小 112、某连续精馏塔处理料液 20kmol/h,含苯 xF=40,馏出液中含苯 xD=95,残液中含苯xw=5则塔顶

13、最大产量为 7.8 kmol/h113、已知饱和液体进料 q= 1 114、区别精馏与普通蒸馏的必要条件是 回流126、当压力不变时,气体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的情况是 减小 127、温度不变时,气体溶解度随压力增大的情况是 增大 128、吸收塔气液传质发生在润湿的 填料表面 132、最小回流比 是一种极限状态,可用来计算实际回流比133、由气体和液体流量过大两种原因共同造 成的是 液泛 现象。4134、从温度组成(t-x-y)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当温度增加时,液相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会 减少 135、在四种典型塔板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浮阀 型。137、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物料的进料状态变化将

14、引起 进料线 和 提馏段操作线 的变化。138、蒸馏操作的依据是组分间的 挥发度 差异。139、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 50kmol/h,回流比是 2,则精馏段的回流量是 100 kmol/h 140、连续精馏中,精馏段操作线随 回流比 而变。141、在多数板式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从总体上是 逆 流 ,而在塔板上两相为 错流 流动。142、精馏塔温度控制最关键的部位是 灵敏板温度143、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蒸馏方式为 精馏145、最小液气比可作为 选择适宜液气比 的依据146、从节能观点出发,适宜的吸收剂用量 L 应取 1.1 倍最小用量 Lmin。147、吸收操作的目的是分离 气体混合物

15、 150、干燥进行的条件是被干燥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蒸气分压 大于 干燥介质中水蒸气分压。151、在吸收操作中,操作温度升高,其它条件不变,相平衡常数 m 增加152、吸收塔内,不同截面处吸收速率各不相同 156、完成指定的生产任务,采取的措施能使填料层高度降低的是 减少吸收剂中溶质的含量158、吸收过程是溶质从 气相向液相 的传递过程。159、氨水的摩尔分数为 20%,而它的摩尔比应是 25%。160、精馏操作有五种进料状况,其中 过冷液体 进料时,进料位置最高。161、而在 过热蒸气 进料时,进料位置最低。162、精馏操作中,料液的粘度越高,塔的效率将 越低163、在蒸馏单元操作中,对产品质

16、量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 温度 164 精馏塔操作时,回流比与理论塔板数的关系是 回流比增大时,理论塔板数减少 16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冷液进料理 q=1 B、汽液混合进料 01。(2)饱和液体进料,又称泡点进料,q1。(3)气、液混合物进料,q01。(4)饱和蒸气进料,又称露点进料,q0。(5)过热蒸气进料,q0。2、通常对特定的精馏塔和物系,影响精馏操作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因素有:(1)塔内操作压强(2)进、出塔的物料流量(3)回流比(4)进料组成和热状况(5)再沸器和冷凝器的传热性能和条件(6)设备散热情况3、简述什么叫恒沸精馏?答:在混和液(恒沸液)中加入第三组分(称为夹带剂

17、) ,该组分与原混和液中的一个或两个组分形成新的恒沸液,且其沸点更低,使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增大而得以分离,这种精馏方法称为恒沸精馏。4、为什么湿空气不能直接进入干燥器,而要经预热器预热?答案一是使湿空气的相对湿度下降,目的增大其吸取水汽的能力;二是提高其温度(即增大焓值 ) ,使其传给物料的热增多,以供给汽化水分所需的热量。5、 如何测定空气的湿球温度? 答案:湿球温度是指在迅速流动的不饱和空气流中,在绝热热情况下,水或湿纱布(湿物料)达到稳定状态的温度。在湿球温度时,气相向液相的传热速率与液相向气相传质时带走的潜热速率达到平衡,此时液相(水)的温度不再变化。温度计的感温泡用湿沙布包裹,并始终保持表面 湿 润,这样温度计测得温度为湿球温度。z6r9B/?(N!j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