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天津”建设问题研究“智慧城市”是推进城市管理创新、走低碳道路、提升市民幸福感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在城市化的历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拥堵、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 “信息孤岛”等城市问题也进一步凸显。 “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城市化发展中的一系列“城市病”问题。作为中国北方经济发达的城市, “智慧天津”的建设已经起步,本文首先分析了“智慧天津”建设的现状,然后从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中总结经验及启示,最后提出了加快“智慧天津”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智慧天津”建设现状及难点 (一) “智慧天津”建设现状
2、 1.物联网建设及其产业快速推进 天津目前已初步建成了高效率、大容量的宽带城域网,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方面技术发展起步早、推广快。天津物联网建设重点涉及四大领域:一是传感、通信、GPS 等信息技术在桥梁负载、楼宇电梯、客运交通(出租、公交和长客) 、景区安全监控等领域的应用;二是 RFID、通信、条码等信息技术在生猪、蔬菜、牛奶、葡萄酒等领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应用;三是传感、无线通信等信息技术在石化、纺织、冶金等传统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四是传感、无线通信等信息技术在自来水管网、燃气管网、电网安全监控的应用。同时,天津物联网技术研
3、发、应用推广已在节能降耗、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设施农业、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领域渗透发展。 2.城市管理基本实现数字化 目前天津数字化城市管理覆盖面积达 590 平方公里,数字化管理将一万米划成一个网格,通过“城管通”等信息化手段,建立监督和指挥相分离的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其中,市内六区已全部完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建设并投入使用,配备了 577 名专职“城管信息采集员”和 100 名专职“信息采集考评员” ,每天负责收集占道经营、乱倒垃圾、违章建设、道路破损等问题。同时,其他区县也在陆续建设使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争取尽快实现全面数字化管理。 3.电子政务总体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截
4、至 2012 年,天津已建成并开通了覆盖全市 385 个副局级以上单位的市电子政务专网,网上申报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已占市级行政事项总数的 57.5%,形成了土地管理“一张图” 、规划管理“e 张网” 、社保管理“一库一网一卡” 、税务网上报纳税、行政审批三级网络建设、海关及商检电子化等信息化管理方式,显著提高了办事和监管效率。同时,通过新建、整合、租用三种方式,全市正在陆续整合各部门电子政务系统软硬件资源,有力推进了政务信息化应用整合和信息共享。 4.信息化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天津城市信息化服务已全面渗透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之中。政府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络,企业拥有了各类公共信息平台,百姓
5、生活也日趋享受电子服务的便捷。例如,根据滨海新区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市民请家政不用再东奔西走,拨打各个社区服务中心电话或是在网络平台预约,就能找到想要的家政服务。 (二) “智慧天津”建设中的难点 1.思想观念跟不上智慧时代的要求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 、 “无线城市” 、 “信息城市”后续发展的高级形式。目前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还存在用传统理念建设“智慧城市” 、用工业化思路应对信息化时代的现象,对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发展规律缺乏科学认识,思想观念上认识不清和重视不够是制约“智慧天津”建设的最大困难。 2.缺乏全市层面的统筹规划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政府强有力
6、的规划引导,而当前天津市政府管理部门还没有出台立足全市层面的关于“智慧天津”建设的总体设计。在各区县、部门、企业争抢“智慧城市”发展先机之下,难免存在过度竞争、缺乏统筹协调的问题。这必然会制约“智慧天津”的稳步推进,也会使得“智慧天津”建设中存在政策不明确、重点领域资金支持乏力的问题。 3.在体制机制上仍存在诸多障碍 目前的“智慧天津”建设任务基本是按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范围来划分,并按条块来负责的。这种传统垂直式组织形式和实施方法势必会造成若干封闭式管理系统并存,由此必然带来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政府缺位等问题。同时,政府综合性决策的形成往往是靠不同职能部门牵头结果的简单叠加,由于缺乏
7、统一的建设主管部门,造成“智慧城市”顶层管理主体缺失,这种政府决策机制显然难以适应“智慧天津”发展的内在要求。 4.关键技术缺失,安全隐患存在 天津虽然在全国科技领先,但是,目前物联网的一些技术标准已经被国外企业占得先机。标准的制定需要成熟技术和市场检验,天津在此方面还不够成熟,所以尚难以获得技术标准的制定权。如产业链中的高端传感器、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芯片设计等核心技术大部分由国外企业掌握,我们的优势只能在应用和市场。同时,由于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甚至一些规划设计可能由国外的组织和企业主持或参与,有可能造成城市信息建设的安全隐患。 二、 “智慧城市”的国内外探索及启示 (一)国内外“智慧
8、城市”的现状 1.国外关于“智慧城市”的探索 目前全球约有 200 多个“智慧城市”项目正在实施中,其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的探索走在前列。美国是以新技术支撑“智慧城市”的发展,通过采用一系列 IBM 新技术,完全以数字化形式将城市的所有资源,包括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连接起来,在观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的基础上,城市管理作出智能化的响应,进而服务和满足市民的各项需求。瑞典是以交通智能化领跑“智慧城市”建设,最初以交通管理为突破口,进而带动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日本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聚焦在公共事业领域,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提升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9、,其“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公共事业领域,涉及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等。新加坡是以资讯通信驱动“智慧国家”的建设,其资讯驱动具体涵盖了三大战略领域,即建设新一代资讯通信基础设施;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资讯通信产业;开发高端资讯通信人力资源。 2.国内关于“智慧城市”的探索 我国不同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起始点是不同的。上海、重庆、南京、厦门等城市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智慧城市”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骨骼,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快速提升城市信息化能力,宽带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主体和基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无锡、杭州等城市多以物联网产
10、业发展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出发点。物联网是新兴智慧产业的重点开发领域,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少城市希望以物联网的建设作为突破口来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北京、沈阳、苏州、宁波、武汉等城市通过应用领域带动“智慧城市”的建设。通过重点建设一批社会应用示范项目、以点带面、逐步深入的建设“智慧城市” 。这些城市多围绕着应急系统、食品安全、智能医疗和数字出版等产业项目进行建设, “智慧城市”也初见雏形。 (二)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启示
11、 1.要加强顶层设计与宏观统筹协调 “智慧城市”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个别地方政府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或者把“智慧城市”仅仅定位在工程建设,没有明确主要的工作任务和实施路线,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存在很大的浪费现象。政府必须加快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加快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共享与协调机制。台湾地区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分别在 1998 年、2002 年、2005年和 2009 年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和协调,使得“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2.制定完备的“智慧城市”战略规划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各级地
12、方政府应从现实基础出发,准确定位城市发展目标。一是要充分重视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传统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改造。二是要坚持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发展应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在初期,可优先发展城市交通、卫生医疗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智慧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配合智慧城市建设。 3.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积极推广惠及全民的“智慧城市”创新应用 推动信息共享与网络融合,改变城市治理中部门分治、信息阻塞、资源分散的局面,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
13、代信息技术创新民生应用,切实解决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孤岛”现象。一是要建设“智慧政府” ,提升政府办公智能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与质量。二是以提高企业运营智能化程度为目标,开展“企业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推广企业智能管理应用,逐步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智能化。三是要建设智能社区体系,提升智能社区交流水平,推广智能社区服务,建立高度包容的信息社会,消除数字鸿沟。 三、加快“智慧天津”建设对策建议 (一)尽快出台“智慧天津”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天津“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和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出台“智慧天津”建设的总体方案。在具体行动策略上, “智慧天津”建设需要把握好智能化
14、基础设施建设、新兴智慧产业选择与培育、传统产业智慧改造、智慧化城市生活环境、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等五大方面。 (二)加快推进天津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是“智慧天津”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为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天津可尝试设立或组建统一的“智慧天津”主管部门,形成统筹人、财、物、事的管理体制。在机制设计上,可尝试实行决策机构、协调机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的整体架构,并且设立审计监察机构和由外部专家组成的决策咨询机构。明确各机构的工作职能和衔接关系。其中,决策机构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通过人大、政协和专家学者、民间组织的普遍参与而形成。 (三)找准“智慧天津”建设的切入点 作为经济庞
15、大、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天津的“智慧城市”建设可围绕与市民密切相关的行业领域入手,例如食品安全、生产安保、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智能监控、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在“智慧天津”的新技术方面,可选择应用性较高的技术领域为突破口,如可考虑以个人健康信息数据为主的智能医疗平台作为智能城市建设中应用性相对较高的突破口。同时,要着力探索构建政府、企业、市场在“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中的关系,尤其是要大力推动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智慧天津”建设道路。 (四)努力提升天津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提升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天津可遴选一批技术优势明显或综合实力雄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支持,鼓励和引导该类企业承担起“智慧城市”建设任务。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突破高端芯片、关键组件、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瓶颈,减少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同时,着力夯实信息安全基础,确保“智慧天津”建设安全,信息可控。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