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中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转型与应然选择班级 学号 姓名 【摘 要】 刑事政策是一国犯罪状况与国家治理政策的集中反映,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经历了 1980 年代和当前两次转型。1980 年代,因经济犯罪猖獗引发经济犯罪刑事政策向“严打”政策转型,单极化成为这一政策的核心。经济转型步入深化期后,经济秩序维护与治理的内在矛盾日趋复杂、尖锐,中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面临第二次转型与选择。这次转型与选择必须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导向,体现“两极化”刑事政策的要求;对经济犯罪作“经济安全型”与“秩序危害型”的区分,并将仅具行为类型典型性但触犯公共安全的经济犯罪逐出既
2、有经济犯罪的范围;合理调节犯罪圈、刑罚圈以及罪刑配置关系,实现国家有限刑法与刑罚资源的科学配置。【关键词】犯罪治理;经济犯罪;刑事政策;转型与选择iiThe Transformation and Rational Selection of the Criminal Policy against Economic Crimes in ChinaAbstract:Keywords:iii目 录摘 要Abstract一、中国经济犯罪的衍生与治理特征 1(一)中国经济犯罪的衍生 1(二)中国经济犯罪的治理特征5二、中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9(一)中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回顾 9(二)中国经济犯
3、罪刑事政策的反思12三、中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应然选择17(一)经济犯罪刑事政策选择之观点分歧17(二)中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之具体选择18四、 “两极化”经济犯罪刑事政策之贯彻21(一)对“安全型”经济犯罪从严22(二)对“秩序型”经济犯罪从宽25五、结论 28参考文献28 致 谢 311现代社会以来,经济安全日益成为国家安全之重要基础,经济犯罪治理在现代国家犯罪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也由此得以显现。经济犯罪的衍生与高发,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济犯罪发案率的攀升、种类的增加、领域的扩大,对一国经济安全威胁的日益加剧,是引发包括刑法在内的一国法律体系完善的重要动因之一。一、中国经济
4、犯罪的衍生与治理特征(一)中国经济犯罪的衍生1计划体制下的经济犯罪经济犯罪为人类所关注的历史不长。学说史的研究表明, “经济犯罪”一词最早由英国学者希尔于 1872 年提出。济犯罪不断扩张与膨胀,愈来愈呈现出复杂的态势。 1.五、结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严打”的经济犯罪刑事政策,虽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犯罪率的下降和社会治安的好转,但是从长远来看,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并未收到显著的遏制经济犯罪的效果。 2进入 21 世纪,中国大力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中国的经济犯罪刑事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基于经济犯罪刑事政策对经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性作用,中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必须要审时度势,
5、作出相应改变。笔者认为,现代风险社会下经济犯罪的类型划分,以及与世界“轻轻重重”的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相呼应,中国应倡导宽严相济“两极化”的刑事政策:首先,对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犯罪应严,具体包括:立足本国实际,统一立法模式;严密法网;调整刑罚结构,合理配置刑罚;犯罪评价模式广泛引入行为本位主义,实现法益保护的前置化。其次,对单纯危害经济交易秩序的行为应宽,具体措施包括。参考文献:1魏昌东.经济风险控制与中国经济刑法立法原则转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6:56-572林山田.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M.台北:三民书局,1981:581 李佳玟.风险社会下的反恐战争J.月旦法学杂志,2005(118).2 张勇、刘远山.基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念的经济犯罪定量调控J.法治论坛,2008(3).23致 谢毕业论文的提交,是一次庄严的选择,它将标志着我大学生活的结束,青春、向往、追求即将从这一天开始!